心电图F导联在健康体检中的应用与普及

2014-01-22 07:24叶俊超任红业刘家寿
中国疗养医学 2014年1期
关键词:电轴心电导联

叶俊超任红业刘家寿

(1.总后北京老干部服务管理局门诊部,100071;2.福田健康体检中心特检一科,264001)

心电图F导联在健康体检中的应用与普及

叶俊超1任红业1刘家寿2

(1.总后北京老干部服务管理局门诊部,100071;2.福田健康体检中心特检一科,264001)

目的 探讨心电图F导联健康体检中的应用特点及优越性。方法 心电图采用F导联检查并标准术语解读。结果 F导联心电波aVR导联为负正翻转,胸导联与肢体aVL至Ⅲ导联P-QRS-T波振幅由递增到逐渐的规律。结论 心电图F导联有P-QRS-T波自F1到F6排列有序且有规律性演变,便于心肌缺血与梗死定位、心电轴偏移、束支阻滞等的判定,有快捷直观的读析的独特优越性。

心电图;F导联;Cabrera导联;Wilson导联;健康体检

中国心电学会及中国心律学会推荐《心电图标准化和解析的建议与临床应用国际指南2009》建议临床应用F导联以来,在健康管理检查中采用心电图F导联(Frontal plane lead)检查方法,迄今还报道甚少,为熟悉掌握F导联在健康查体中的普及应用,现将作者在健康体检中心采用F导联心电图检查56 662例应用解读体会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2010-06—2013-06到本体检中心健康体检者为56 662例,其中男性38 351例(67.68%),女性18 311例(32.32%);年龄16~86岁,平均年龄(37±58)岁,都属于健康体检者,根据体检者的需求选择不同的套餐项目,一般有内、外科、五官、口腔科、妇科;胸片、B超、血尿常规及生化(血三脂、血糖)、基因检测等项目,全部体检均接受心电图F导联心电图检查。

1.2 方法 日本光电工业株式会社,数码心电图机ECG-7000系列,北京医用电子仪器有限公司生产,ECG-9620PI。心电图检查常规操作导联连接方式,程序采用F导联(Frontal plane lead)[1]或Cabrera导联即是标准导联的交替排列法[2],实时自动心律2道(平均+心律,即记录每个导联一个心电波+固定Ⅱ导联10 s心电波)描记心电图。所有病例均按照中国心电学会,中国心律学会编译《心电图标准化和解析的建议与临床应用》标准解读分析[3]。

2 结果

本组健康体检者56 662例,其结果正常人F导联与常规导联(Wilson导联)两种导联心电图显示在胸导联心电波形形态完全一致,自V1~6导联排序,P-QRS-T波振幅由小到大,再由大到小,呈规律性变化;本组正常人F导联心电图的心电波形除aVR导联为负正翻转改变外,其余导联波形形态完全一致,F肢体导联自aVL至Ⅲ导联排序,P-QRS-T波振幅由小到大,再由大到小,呈规律性变化,P、QRS、T波振幅较高多表现在Ⅰ、-aVR、Ⅱ、aVF导联上,只是以往在正常人Wilson肢体导联自Ⅰ至aVF导联P-QRS-T波排列无序,无一定规律可循,F导联图形直观规律读析分辨异常,快捷电轴与缺血部位判定。

3 讨论

3.1 F导联概念 医技在临床心电图工作以来,习用于常规导联(Wilson导联)的6个胸导联反映了心脏横面的解剖关系,即从心脏的右前方向左外侧方呈现了有序的排列;而6个肢体导联(标准导联、加压单极肢体导联)是根据导联体系的发明先后命名、排序,没有按心脏解剖排序,因而无一定规律可循。1944年,Cabrera等建议用-aVR替代aVR导联,将6个肢体导联按从心脏左上向右下的解剖顺序依次排列,此后学者把这种排列方式称为Cabrera导联。即Cabrera导联是按照从心脏左上基底部至右下方向过渡的解剖关系,将6个肢体导联排列为aVL、Ⅰ、-aVR,Ⅱ、aVF、Ⅲ,每两个导联之间间隔30°,其中-aVR导联指向30°,即aVR导联的相反方向,位于Ⅰ导联(0°)和Ⅱ导联(60°)中间,是I、Ⅱ导联之间的过渡导联。我国著名的黄宛教授曾积极倡导这种导联排列方式,把习用的标准导联与肢体导联系统合并成为一个统一系统,似更合理,利于反映额面(F面)心电学变化,实际是按心脏额面左上到右下的解剖关系,将心电图肢体aVR导联反转后,重新排序为aVL(F1)、Ⅰ (F2)、-aVR(F3)、Ⅱ (F4)、aVF(F5)、Ⅲ (F6)导 联(自-30°~+120°)的方法,称为“F导联”[1],又称F导联交替排列法[2]。

3.2 F导联心电图特征 正常心电图由于F导联心电图的导联排列顺序是从左上到右下,因此心电图各波振幅的变化规律反映得非常清楚,P、QRS和T波振幅均由小到大,继而由大到小。其中QRS波振幅最大多见于1~2个导联,而且多在F4导联上;P波振幅较高多出现在2~3个导联上,与QRS波群基本一致;T波较高振幅的导联较多,为3~4个,反映的导联也较广,从F1~F5均可表现。根据各波最大振幅导联的所在方位,可方便地进行心电各波电轴及各波电轴夹角的估测。正常心电图常规肢体导联排序显示P、QRS、T波无演变规律正常心电图Fx肢体导联排序P、QRS、T波振幅从上到下由小到大,再由大到小规律。

3.3 F导联心电图优越性 ①各个导联系角度很明确,有助于计算额面的心电轴;有助于诊断右心室肥大。②常规12导联简化为F导联(F面),F导联(H面)更便利初学者熟悉掌握。③心电图波形有规律性的演变现象,很直观地看到P、QRS、T波自aVL导联至Ⅲ导联顺序渐变。④能很好地读解Ⅰ、-aVR、Ⅱ的3个导联居中波形稳定不变,而Ⅲ、aVL、aVF导联位于F导联排序的边缘区域,易受呼吸等因素影响而出现Q波或ST-T等改变。⑤导联排序方式与心脏解剖密切结合,从左上至右下方向,连续显示心脏的波形,使于心肌缺血部位判定及梗死面积的估计或心律失常的起源定位。⑥F导联排序,使高侧壁、下壁导联P、QRS、T波顺序渐变,使图形简单明了,易看易懂,也易于心肌梗死、左前分支、左后分支阻滞的诊断;因aVL、Ⅰ导联位于左上方,也可助于快捷诊断完全性左束支传导阻滞。⑦充分展示波形的合理过渡,镜像-aVR导联面向左室前壁心肌,是Ⅰ和Ⅱ导联的过渡导联,三者结合可以较好地反映左室广泛前壁心肌缺血的情况,而aVF是Ⅱ、Ⅲ导联间的过渡导联。

3.4 F导联临床应用

3.4.1 QRS电轴左偏 电轴左偏表现为肢体导联QRS波群最大振幅左移,其程度与电轴左偏成正比。反映深S波(R/S<1)的导联也由右到左逐渐增多。深S波导联的左移程度与电轴左偏的程度成正比。轻中度左偏显示为最大QRS波群振幅在F2导联上表现,重度电轴左偏显示为最大QRS波群振幅表现在aVL导联。从左到右(即aVL到Ⅲ导联)R波振幅逐渐变小,S波振幅由无到小渐大,R/S值由大变小。重度电轴左偏显示为最大QRS波群振幅在F1导联上表现,并且从左到右(从F1导联到F6导联)R波振幅呈渐小的趋势。同时,S波深度和R/S比值均由大渐小,反映深S波(R/S<1)的导联也由右到左逐渐增多。深S波导联的左移程度与电轴左偏的程度成正比。

3.4.2 QRS电轴右偏 QRS电轴右偏,Ⅲ导联R波振幅大,从aVL到Ⅲ导联的R波振幅由小到大,S波振幅由大到小,R/S比值逐渐增大。根据上述情况,用F导联心电图可快速目测电轴有否偏移。如以电轴0~90°为正常标准,观察Ⅰ、aVF导联R/S(q)比值:Ⅰ导联R/S(q)>1,aVF导联R/S(q)>1为不偏;Ⅰ导联R/S(q)>1,aVF导联R/S(q)<1为左偏;Ⅰ导联R/S(q)<1,aVF导联R/S(q)>1为右偏,若电轴右偏+120°左右,心电图表现是从F1到F6导联的R波振幅由小到大,S波振幅由大到小,R/S比值逐渐增大。其他范围的电轴右偏F导联心电图将另有表现。

3.4.3 P波电轴左偏 导联P波高大(<0°),F导联波形显示P波从aVL~Ⅲ振幅由大到小,继而低平转倒置,而常规导联无此规律;多为因迷走神经张力增强所致的功能性改变。F导联心电图表现为休息或静卧时,P波从F1~F6振幅由大到小,继而低平转倒,活动或静脉注射阿托品药物时,P波电轴渐渐恢复正常,并表现出游走心律的渐变过程。

3.4.4 右室肥大 从F导联可看出Ⅰ、-aVR及Ⅱ导联的S波振幅>0.5 mV,比单独看aVR的高R波(>0.5 mV)更有把握诊断右室肥大。

3.4.5 左室广泛前壁心肌缺血 按F导联排序,aVL、Ⅰ、-aVR、Ⅱ导联的ST段下移,与胸导联V2~V6ST段出现一致性规律变化F导联排列时,肢体导联心电图aVL、Ⅰ、-aVR、Ⅱ导联ST段普遍下移,可以非常直观地直接判断出左室广泛前壁缺血。

3.4.6 下壁心肌梗死 由于F导联增加了一个-aVR导联,部分梗死面积较大或左下侧壁心肌梗死者在此导联上也有相应改变;在F4~F6导联上表现典型的心肌梗死特征。由于F导联体系增加了一个F3导联,因此部分梗死面积较大或左下侧壁心肌梗死者在此导联上也有相应改变。因此,F导联心电图应该在下壁心肌梗死面积大小的估测方面有一定的临床应用价值。心脏的膈面由左、右心室组成,在体表心电图上是额面心电向量在六轴系统中-30°~+150°区域各导联轴上的投影。F导联可看出Ⅱ、aVF、Ⅲ导联有规律性较深的Q波及倒置T波。此外还可看出Q波在Ⅲ最深,其次为aVF,而在Ⅱ倒置较浅,翻转的aVR导联更浅[4]。

3.4.7 完全性左束支传导阻滞(LBBB) F导联显示:除各导联QRS增宽(>0.11 s)外,aVL及Ⅰ的QRS振幅较低但图形与胸导联V5、V6图形相似,而aVF、Ⅲ图形又与胸导联V1、V2相似,据此可自肢导联判断为LBBB。

3.4.8 左前分支阻滞 心电图表现为深S波开始表现的导联更靠左,在F2甚至F1导联开始,到F6导联,S波先由小到大,在F4导联最深,然后渐浅,而左前分支阻滞却表现为S波从左到右逐渐加深。当Ⅱ及以下导联R/S<1,RaVL≥RⅠ时,排序显示S波从上到下逐渐加深。当F4及其以右导联R/S<1,RF1≥RF2时,可考虑左前分支阻滞,当然要结合其他心电图特征及临床资料排除其他可引起电轴左偏的因素。需与左前分支阻滞进行鉴别诊断的是各种原因引起的假性电轴左偏。

3.5 F导联检查普及 首先是F导联心电图在反映额面心电向量变化的许多方面都有着明显的优越性,尽管医技开始对F导联不适应,需对照标准导联心电图参考分析,但是,由于该导联体系的合理性导联排列顺序及统一的量度标准,推广普及很容易被初学者熟悉掌握,而且方便临床诊断[5],进一步提高医技人员F导联读判技能,为健康管理提供更可靠的心电诊断信息;其次在2000年ESC/ACC发表的指南及2009年ACC/AHA/ERS最新发表的“心电图标准化及解析的建议”都推荐使用该导联系统了,并建议心电图机应配备这一导联交换系统或建议生产厂商生产的心电图机具有常规导联、F导联互转功能设施,来满足医疗市场需求;再次随着我国中国心电学会及中国心律学会对F导联应用指南的推广,F导联将进一步收到重视和更多的应用,现大家已熟悉标准及单极加压系统,短时间内难以接受F导联,但实际操作F导联很简单明了,易于理解,终会被医技心电图工作者所接受。其后是Cabrera导联在欧洲已应用27年,已经取得了一些经验。相信随着国际心电图标准和诊断指南解读的推广,建议有条件的医疗单位购买仪器、淘汰更新设备,积极开展F导联工作,尽快与国际要求接轨,有利于国际心电学学术交流。

[1]陈新.黄宛临床心电图学[M].6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0:546.

[2]中国心电学会,中国心律学会,编译.心电图标准化和解析的建议与临床应用国际指南2009[M].北京: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2009:8.

[3]朱力华,方炳森.心电图诊断术语标准化的解读[J].临床心电学杂志,2009,18(4):243-247.

[4]李世锋,井艳,郭森,等.正常人Cabrera与Wilson导联心电图对比分析[J].临床荟萃,2010,25(13):149.

[5]梁拓,郭玉铃,吕金兰,等.心电图导联的临床应用进展[J].实用心电学杂志,2009,18(6):471.

1005-619X(2014)01-0048-02

2013-09-24)

猜你喜欢
电轴心电导联
回旋支闭塞引起孤立Ⅰ、aVL导联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2例并文献复习
心电向量图诊断高血压病左心室异常的临床应用
Ⅰ和aVF导联联合Ⅱ导联法与传统Ⅰ和Ⅲ导联法判断QRS平均心电轴的比较
China e Iberoamérica
心电医联体建设需求分析及意义
人类免疫缺陷病毒感染病人和正常人心电轴的对比研究
基于非接触式电极的心电监测系统
心电轴左偏 是怎么回事?
卡片式智能心电采集仪
心电图aVR导联ST段改变对急性心肌梗死的预测价值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