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证监会继续保持IPO的节奏和力度

2014-01-23 19:21
投资者报 2014年2期
关键词:发行股票股票投资者

过去两周50家新发行股票公司在获得证监会许可后,争先恐后地启动了他们的招股工作。就是在四周前,我有机会与他们中间参与上市发行工作的人员交流,当时留给我的印象是其中一些公司对即将开始的发行抱有强烈的担忧,无论是在发行价格上,还是在市场承受能力上都表现得小心翼翼。

现在已经完全不一样了,这些公司和追捧新股的投资者甚至完全不理会他们热闹无比的上市路演说明会外惨淡的市场行情。当中签机会传来,人们用艳羡的目光相互祝贺,因为中签者至少可以聊以自慰——在他们看来,减仓的损失是完全值得的,而且也是可以从随后的“炒新”热中确定拿到回报的。

当市场在十来天的时间里一下子迎来50家新发股票公司后,人们已经完全相信证监会今年会把积累的700多家全部推向市场。那又如何?

已经有人向证监会喊话,批评它这样的做法“过激了”,有“砸场子之嫌”。更有好事的媒体猜测性地报道了“证监会可能会重新评估节奏,并指示拟上市公司推后他们的发行时间”。上周四,这篇报道在被主要网络媒体转发几个小时后就不见了。我宁愿相信不见的报道是被证监会要求拿下的,证监会应该下决心坚持让市场的力量起决定性作用,只有市场真的不能接受新股票时,IPO自然会停下来。大盘确实下跌了,而且还跌得不少,但这并不意味着此番IPO新启将会导引指数走向1600点的谷底。实际上,只是一些投资者把手中不喜欢的股票卖掉了,转而追逐新的股票。我相信,他们的热情会在春节后引来更多的场外投资者,更多的原本不在股市里的资金已经重新回到了门口。

本专栏的读者也许会问,我是不是改变了过去一段长时间的悲观看法,转而变得多头起来。还真没那么快。我只是倾向于认为,投资者正在调整他们的配置,加大他们在股票方面的资产份额。正如保监会上周要求它的业内公司加大对创业板公司和蓝筹公司股票的配置一样,很多人错误地把这一举动理解为管理层的“救市”。但在我看来,如果不是巧合的话,保监会已经发现保险公司的资产配置中不动产和基础设施的比重太高了,在低效经济部门中的配置太高了,这些配置很多又与影子银行挂在一起,让这些资产的未来风险变大了。

如果投资类资产更多地进入股市,是不是说明上市公司更值得投资?这是一个复杂的问题。首先,我认为上市公司和它们的股票很难在如此短的时间里获得长足进步,只是,比起已经在人们眼中变坏了的资产,它们重新得到了认可。是的,那些变坏的资产不但变坏了,而且坏得相当快。比如近两年火爆的房地产信托,不要说难以持续保持高收益率,未来很可能将会有更多的违约发生。至于与各级政府紧密相关的债务,更是投资者回避的地带。

另一方面,我还想特别提示投资者,中国的上市公司尽管问题多多,但它们中间确有优秀者,而且这些优秀者正在脱颖而出,说它们正在引领整个国家的经济转型都不为过。与他们同行并分享成果应该是不错的选择。

过去10年,投资者受到了相当大的迷惑,以为这个国家只能投资于那些与政府保持紧密关系、甚至就是政府背景的公司才是正确的选择。事实正在给予回击,2007年底6000点至今6年的时间,股票市场只有熊市作为回报。也许直到今天,在重新追逐新公司、新产业、新经济模式的浪潮里,人们会认识到过去的错误,摆脱对政府和强权的迷信。

我还不想表达乐观的态度,相反,投资者观念的改变实属不易,更何况还需要公司和企业好好表现。但新发行股票公司正在这样提示投资者:“任何怀疑发行人是纯粹‘圈钱的投资者,应避免参与申购。”虽然实质仍待观察,但我们更愿意相信这是新发行股票公司的承诺。而兑现承诺的公司不就是那些值得投资的公司吗?

猜你喜欢
发行股票股票投资者
聊聊“普通投资者”与“专业投资者”
纠纷调解知多少
本周创出今年以来新高的股票
本周创出今年以来新高的股票
本周连续上涨3天以上的股票
近期连续涨、跌3天以上的股票
浅谈现阶段我国企业对融资方式的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