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滋病病因病机学说探析*

2014-01-23 14:55李建智谢世平张海燕马素娜吕顺武
中医研究 2014年7期
关键词:疫毒中医学气虚

李建智,谢世平,张海燕,张 淼,马素娜,刘 飒,吕顺武,高 亮

(河南中医学院,河南 郑州450046)

艾滋病即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是人类免疫缺陷病毒侵入人体后引起机体的免疫缺陷,并发各种感染,甚至死亡的综合征。临床分为3期,即急性感染期、无症状期、艾滋病期。其传播途径为不洁性生活传播、母婴传播、血液传播,具有传染性强、死亡率高、不易控制的特点。第1例艾滋病患者于1981年在美国同性恋患者中被发现。至2013年,全球已大约有3 530万艾滋病感染者,这种世界范围内大流行的疾病实属罕见。33年来世界各地的研究人员投入许多精力,对其的治疗取得了一定的疗效,但目前尚无法治愈。中医药治疗艾滋病具有一定作用,病因病机的研究是首要的一环。陈无择在《三因极—病症方论》中曰:“凡治病,须先识因,不知病因,病源无目”,此外还有“审证求因”“审因论治”的古训。

3年来,学者们对艾滋病独特的病因病机研究从未停止过,现将中医学的主要学说概括如下:疫毒说、伏邪说、湿温说、虚劳说、气虚血瘀说。

1 疫毒说

通过临床流行病学调查、文献研究,根据艾滋病传染性强与流行性特点,以及发病和临床表现的相似性,笔者认为艾滋病应归属于中医学“疫病”范畴,而疫病的病因称为疫毒。文献研究显示:152篇文献中提出外因162次,认为外因是疫毒的最多(64次)。根据疫毒的致病特点和艾滋病的临床表现,以及中医学“一病自有一气”,一气当有其特定的名称,认为命名艾毒[1]最能体现艾滋病的实质特征。艾毒当为疫毒之一,是艾滋病的独有病因。通过文献、临床和理论研究,笔者认为:艾毒具有强烈的传染性,传播途径是从血络而入,或即发或不即发,深伏体内;艾毒的性质具有疫、毒、湿、热多重属,攻击靶位是元气,易兼夹风、寒等六淫之邪,可转化为痰浊、血瘀、积聚等。李发枝等[2]认为:本病当属中医学“疫毒”范畴。疫毒是通过血液、性接触或母婴传播,侵入人体,首先损伤脾脏,导致脾气亏虚,进而致五脏气血阴阳俱损而发病。疫毒为艾滋病的主要病因。

2 伏邪说

孙利民等[3]认为:传染性疾病的潜伏期,早在《素问·生气通天论》就有了“冬伤于寒,春必温病”的记载。潜伏期是指感受伏邪后未及时发病,邪气伏藏体内,逾时而发。根据艾滋病的发病过程及临床体征,该病之发生乃因病毒之邪侵入人体,伏于血络,内舍于营。其初发症状类似于外感湿热,而后长期处于稳定状态,进入8~15 a的慢性进展期,日久逐渐正不胜邪,邪毒自内发于外,症见发热、周身肌肉关节酸楚疼痛、皮肤瘙痒、斑疹、疱疹、溃疡、传染性疣等。因此,根据以上诸多症状,加之该病进展速度,当属中医学“伏气瘟疫”范畴。

3 湿温说

湿温又名湿瘟。《难经·五十八难》曰:“伤寒有五,有中风,有伤寒,有湿温……”湿温是因湿热疫疠之邪,经口鼻而入,蕴结中焦,阻滞气机,湿热熏蒸弥漫而成,以持续发热、脘腹胀满、苔腻脉缓等为主要临床表现。艾滋病的传播途径虽无口鼻传播,但从病邪特点和临床表现来看,是符合湿温病说的。杨凤珍等[4]从人体感染艾滋病病毒后出现的一系列症状辨证分析认为:艾滋病系秽湿热毒直犯少阳、壅遏三焦,累及营血与卫分,消烁气阴,甚者逆传厥阴心包,热盛动风,痰蒙心窍而成。

4 虚劳说

虚劳又称虚损,是以脏腑亏虚、气血阴阳虚衰、久虚不复成劳为主要病机,以五脏虚证为主要临床表现的多种慢性虚弱症候的总称[5]。《素问·评热病论》曰:“邪之所凑,其气必虚。”《灵枢·百病始生》曰:“风雨寒热,不得虚,邪不能独伤人。卒然逢疾风暴雨而不病者,盖无虚,故邪不能独伤人。此必困虚邪之风,与其身形,两虚相得,乃客其形。”可见病毒侵入人体能否发病,不仅因为毒性的大小,更决定于人体正气抵抗能力的强弱。谢世平等[6]检索相关文献,以证为中心对文献进行提取,建立Excel数据表,并对提取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得出结论:艾滋病所涉及的临床症候以虚证为多,分布较为分散,病位集中在脾、肺、肾、胃、心、肌肤和肝等脏腑。

5 气虚血瘀说

清代医家叶天士在《临证指南医案》中提到:“初病在经,久病入络,以经主气,络主血。”又曰:“病久,痛久则入血络。”孙利民等[3]通过临床观察发现:在艾滋病的发展过程中,很多患者始终有肢体疼痛、乏力、头痛、腹痛、倦怠纳差或癥瘕、皮肤瘙痒、舌质淡有瘀斑或青紫,脉象弦涩等气虚血瘀症候,因此认为尽管本病千变万化,错综复杂,但气虚血瘀是贯穿此病发展过程的主要病理变化。薛敏等[7]认为:艾滋病病机是毒邪侵入机体,日久则正气亏虚,以致气虚血瘀,痰、湿、热阻滞,变证丛生。

6 小结

综上所述,艾滋病临床症状繁多,病因病机复杂,各家学说都从不同角度来阐发。艾滋病是由特殊疫毒侵入人体,渐进性消耗人体三焦元气,引起多脏腑虚衰,气血阴阳逆乱,气虚血瘀,湿聚痰凝,日久导致阴阳离决,元气耗竭而亡的一种新发传染病[8]。病毒性质具有疫、毒、湿、热性;致病特点具有伤元气、损脏腑性,顽固性,复杂性等。随着艾滋病研究的不断深入,对艾滋病的辨证论治将更加明确和有效。

[1]郭选贤,郝秀梅,谢世平,等.艾滋病中医病因命名探讨[J].河南中医学院学报,2008,23(5):5 -6.

[2]李发枝,徐立然,李柏龄.中医学对艾滋病病因病机的认识[J].中医杂志,2006,47(5):395 -396.

[3]孙利民,危剑安,黄霞珍,等.从中医理论谈艾滋病的发病机制[J].中华中医药杂志,2005,20(2):100 -102.

[4]杨凤珍,王健,邹雯.艾滋病中医发病与病机演变、辨证思路及原则的探讨[J].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2010,16(11):993-995.

[5]周仲瑛.中医内科学[M].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07:428.

[6]谢世平,王勇,梁润英,等.基于文献的艾滋病中医证候Logistic回归分析[J].中华中医药杂志,2011,26(11):2513-2516.

[7]薛敏,谢世平,梁润英,等.艾滋病中医临床文献病因病机信息初步分析[J].上海中医药杂志,2008,42(6):1-3.

[8]许前磊,谢世平,郭会军,等.“艾毒伤元”假说与艾滋病中医发病机制研究[J].中医学报,2012,27(9):1080-1082.

猜你喜欢
疫毒中医学气虚
中医辨证治疗脾胃气虚型胃痛的临床疗效探讨
中医学关于“瘀血”的用法
中医学关于“证”的用法
惊闻疫毒(新韵)
从“寒湿疫毒”辨治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
两手
西洋参防护放疗旁效应损伤的中医学机制
气虚痰湿型晚期肺癌治验
中西医结合治疗气虚血瘀型冠心病慢性心衰46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