苗药赶黄草的研究进展与展望

2014-01-23 16:14王岚刘敬东常青宁华王琼瑶程祖强
中药与临床 2014年3期
关键词:研究进展颗粒临床

王岚,刘敬东,常青,宁华,王琼瑶,程祖强

·综述进展·

苗药赶黄草的研究进展与展望

王岚,刘敬东,常青,宁华,王琼瑶,程祖强

赶黄草系苗族治疗肝病的传统药物。近年来,科研工作者对其化学成分、药理毒理、临床应用进行了研究。本文通过文献查阅,综述了其研究进展,并提出新的研究思路,为进一步研发提供参考。

苗药;赶黄草

赶黄草( Penthorum chinense Pursh) 是虎耳草科( Saxifrag aceae)扯根菜属( Penthorum Gronvex l)植物扯根菜的干燥地上部分,学名扯根菜,为苗族传统药物。其性温、味甘、无毒, 具有清热解毒、活血散瘀、利水消肿、退黄、平肝之功效,主治黄疸、水肿、经闭、血崩、带下、跌打损伤等,尚未被《中国药典》收录。赶黄草主要分布于我国四川、华东、华北、贵州等地,在日本及南亚许多国家也有分布,但仅我国产者可作药用,人工栽培以四川泸州古蔺为道地产区。

目前,关于赶黄草的研究报道主要集中在化学成分、药理毒理、临床应用三个层面,以赶黄草为原料开发的上市产品主要有肝苏片、肝苏颗粒、肝苏胶囊、赶黄草袋泡茶。有关赶黄草的研究、开发、利用已取得一定进展,但仍存在一些问题,如赶黄草的溯源、物质基础与毒效相关性、栽培种植与质量标准控制、保肝以外新产品研发等未见报道。本文就其化学成分、药理毒理、临床应用的研究进展作一概述,并结合其现有研究存在的问题提出新的研究思路。

1 赶黄草的研究进展

1.1 化学成分

国内外对赶黄草的化学成分研究报道不多,目前已从赶黄草中分离得到黄酮类、萜类、甾醇类、酯类、香豆素类、有机酸类、多酚类等类型的化合物。黄酮类化合物如乔松素-7-O-葡萄糖苷、槲皮素、槲皮素-3-a-L-吡喃葡萄糖苷、槲皮素-3-O-β-D-葡萄糖苷、乔松素、芹菜素、木犀草素、山奈酚、芒果苷、反式-6,10-二甲基-5,9-十一烷双烯-2-酮等,萜类化合物如羽扇豆醇、熊果酸、白桦脂酸、丁香树脂醇等,甾醇类化合物如β-谷甾醇、皂苷类成分等,酯类化合物如棕榈酸乙酯、亚油酸乙酯、甘油单月桂酸酯等,香豆素类化合物如东莨菪内酯等,有机酸类化合物如没食子酸、2,4,6-三羟基苯甲酸、棕榈酸、十六烷酸、短叶苏木酚酸等,多酚类化合物如诃子次酸等[1~4]。冯长根等首次报道了赶黄草挥发油的化学成分主要为酮类和酯类化合物,分离出挥发性组分38个,鉴定了挥发性组分26个[5]。

1.2 药理毒理

国内对赶黄草的药理作用研究相对于毒理研究要深入一些,据研究报道,赶黄草主要有解酒、保肝、利胆退黄、降酶、抗氧化、抗突变、抑菌、舒张肠平滑肌等药理作用,其乙醇提取浸膏对小鼠、大鼠的急性毒性、亚急性毒性的各项观察指标与对照组比较无明显差异。 赶黄草对五粮春致小鼠醉酒模型具有明显解酒作用,可显著延长小鼠翻正反射消失时间和缩短小鼠酒醒时间;其体外对酒精性脂肪肝细胞模型及体内对乙醇致酒精性肝损伤动物模型、吲哚美辛或CCl4致肝损伤动物模型、重庆鸭乙型肝炎病毒模型、肝纤维化或药物性肝中毒患者等均有保护作用;其水提物能明显促进正常大鼠的胆汁分泌,显著抑制胆管结扎和α-萘异硫氰酸酯( ANIT) 所致大鼠胆汁淤积;其总黄酮、槲皮素、没食子酸具有抗氧化作用;其总皂苷具有抗突变作用;其水提物、醇提物、碱提液对绿脓杆菌、枯草芽孢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表皮葡萄球菌均有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碱提液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抑制作用较水煎液好;其具有降低家兔离体小肠肠管张力,拮抗乙酰胆碱和BaCl2致肠管收缩作用[6~18]。

1.3 临床应用

在临床,赶黄草是苗族治疗肝脏疾病的传统药物,现代以赶黄草为原料开发的纯中药制剂肝苏片、肝苏颗粒、肝苏胶囊,主要用于急慢性肝炎、病毒性肝炎、药物性肝损伤、肝纤维化、肝源性胃十二指肠溃疡等肝脏疾病,临床报道较多。如安徽省东至县中医院用肝苏颗粒冲剂治疗肝炎210例,其中甲肝和药物性肝炎治愈率为100%,乙肝有效率达93.17%;江苏省淮安市第四人民医院用肝苏颗粒治疗各型病毒性肝炎386例,发现其有降低血清胆红素与转氨酶作用,尤其对慢性肝炎疗效显著;解郑良等在结核病人强化期给予肝苏颗粒,发现无1例患者出现肝功能异常;江苏省盐城市第二人民医院用肝苏颗粒联合复方丹参片、独用肝苏颗粒和独用复方丹参片治疗肝纤维化患者89例,结果显示,肝苏颗粒独用、肝苏颗粒联合复方丹参片均能有效的治疗肝纤维化,但其与复方丹参片合用疗效更显著;四川大学华西医学中心附一院应用肝苏颗粒联合奥美啦唑治疗肝源性胃十二指肠溃疡45例取得良好效果[19~21]。

2 赶黄草研究存在问题

赶黄草始载于明代《救荒本草》,在苗族民间历来作为药食两用植物,被誉为“神仙草”——如此雅誉必有始源。当前,对赶黄草的研究还停留在基础阶段,无论是化学成分研究、药理毒理研究,还是临床应用研究,都还存在一些问题,主要问题有三方面:一是对赶黄草的认识不足,体现在赶黄草之溯源未见报道,对历代文献关于赶黄草的记载及其方剂应用沿革尚不清楚——此为研究开发利用赶黄草之基石;二是对赶黄草的研究深度不足,以化学成分研究为例,缺乏不同产地不同采收期(果期、花期、花前期、花蕾期)赶黄草中各类化学成分含量对比研究;以保肝药效为例,赶黄草的水提物、乙醇提取物及赶黄草中的黄酮类、甾体类、有机酸类化合物等均有保肝作用,但缺乏不同提取物间、不同组分间保肝药效对比研究,其保肝主要物质基础至今尚不明确;三是对赶黄草的研究宽度不足,以临床应用为例,文献记载赶黄草主治黄疸、水肿、经闭、血崩、带下、跌打损伤等多种病证,但目前其临床应用局限于肝脏疾病,其妇科、外科临床应用未见报道;从“大中药、全产业链”的开发角度出发,其标准化种植生产、初加工、新药及其相关产品开发方面研究明显欠缺。

3 赶黄草的研究思路

3.1 溯源研究

学界对任何一味中药材的认识、应用、开发都离不开文献梳理,对赶黄草的深度、宽度研究应从探求本源开始。自明代《救荒本草》始至《全国中草药汇编》,通过对数百年间各类医药书籍中赶黄草的生境、性味归经、功效主治、配伍应用等记载的分析、归纳,进而总结出赶黄草不同临床应用的理论依据与文献依据,为赶黄草现代研究提供支撑。此为研究思路之一。

3.2 物质基础、物质基础与毒效相关性研究

中医药界普遍认为中药具有“多成分、多靶点”的复杂作用方式,赶黄草中含有黄酮类、萜类、甾醇类、酯类、香豆素类、有机酸类、多酚类等多种化合物,具有保肝、利胆退黄、降酶、抗氧化、抗突变、抑菌等多种药理作用,但目前对赶黄草多成分的复杂物质体系研究尚未成熟,对赶黄草多药理作用的主要物质基础尚未明确,对赶黄草多成分复杂物质体系或某一有效组分复杂物质体系针对特定病理状态下多靶点作用的毒效相关性尚未可知。以赶黄草保肝功效为例,应在基于赶黄草多成分复杂物质体系研究基础上,深入开展其有效组分复杂物质体系对各类肝脏疾病动物模型或某类肝脏疾病患者多靶点作用的作用机制、毒效学、药动学系统研究,是开发创新药物的必经之路。 此为研究思路之二。

3.3 质量标准制定、GAP基地建设、新产品开发研究

赶黄草是四川古蔺县的道地药材,该县已在积极推动赶黄草万亩种植基地建设工作,因赶黄草未被《中国药典》2010版一部收录,故其质量控制没有国家标准,但关于赶黄草中槲皮素、没食子酸、总黄酮的含量测定方法已见诸报道,借鉴这些文献报道,通过产学研联合,加快制定古蔺生产赶黄草的质量标准,力争其早日进入国家药典,同时按照国家颁布实施的《中药材生产质量管理规范(试行)》,加速古蔺赶黄草GAP基地建设与认证,加快以古蔺赶黄草为原料的新产品研发,从“品质—规模—创新”三个环节入手,推动赶黄草早日进入国际视野。此为研究思路之三。

4 结语

赶黄草作为苗族传统药材,其应用基础良好。近年关于赶黄草的化学、药理、临床研究已取得一定进展,以其为原料开发的肝苏片、肝苏颗粒、肝苏胶囊已在临床得到广泛应用,但有关赶黄草的质量标准评价、化学成分与药理作用相关性等诸多方面仍待探索,其研究思路和研究方法仍待提高。

[1] Wang HW,Liu YQ,Feng CG.Isolation and identification of a novel flavonoid from Penthorum chinense P[J].J Asian Nat Prod Res,2006,08 (8):757.

[2] 张旭,杨明.赶黄草有效成份的研究[J].成都中医药大学学报,2002,25(4):260.

[3] 冯浩,王智民,董歌扬,等.赶黄草化学成分的研究[J].中国中药杂志,2001,26(4):260.

[4] 王萌,吴霞,江云,等.赶黄草的研究进展[J].食品与药品,2013,15(3):202.

[5] 冯长根,江洪武,任启生.赶黄草挥发油化学成分的气相色谱-质谱分析[J].中国药学杂志,2003,38(5):340.

[6] 池少铃,庄元春,税丕先.中药材扯根菜的研究进展[J].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2009,11(5): 61.

[7] 成霈,顾慧莹,宋敏.赶黄草对预防醉酒及解酒效能研究[J].医药世界,2006,(5):142.

[8] 周世清,尹才渊,彭龙玲,等.赶黄草对实验性肝损伤的影响[J].中药药理与临床,1987,3 (3):16.

[9] 袁叶飞,胡祥宇,欧贤红.赶黄草对体外诱导的酒精性脂肪肝细胞的影响[J].泸州医学院学报,2013,36(1):35.

[10] 袁叶飞,胡祥宇,欧贤红.赶黄草与槲皮素预防酒精性脂肪肝的比较研究[J].中国药学杂志,2011,46(21):1635.

[11] 袁叶飞,胡祥宇,欧贤红.赶黄草提取物对大鼠酒精性脂肪肝的保护作用研究[J].中国药房,2012,23(11):976.

[12] 贺劲松,郑颖俊,陈亮,等.肝苏颗粒治疗慢性乙型肝炎肝纤维化的临床研究[J].中西医结合肝病杂志,2007,17(3):136.

[13] 陈压西,齐珍元,郭树华.肝苏颗粒浸膏粉抗鸭乙型肝炎病毒的实验研究[J].中西医结合肝病杂志,2001,11(3):162.

[14] 张中贤,黄剑臻.赶黄草水提取物利胆退黄作用的研究[J].热带医学杂志,2008,8(2):125.

[15] 贺晓华,许龙,谈满良,等.不同提取方法赶黄草提取物清除DPPH自由基的作用研究[J].时珍国医国药,2009,20(8):1924. [16] 徐秀泉,虞倩,徐颖,等.赶黄草总黄酮超声提取工艺的响应面法优化及其体外抗氧化活性分析[J].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2012,18(18):38.

[17] 舒刚,曹航,林居纯,等.赶黄草提取液与抗菌药联用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的体外抑菌研究[J].安徽农业科学,2012,40(2):836,926.

[18] 雷娇,肖茂,朱锐,等.赶黄草不同溶剂提取物抑菌活性的初步探讨[J].亚太传统医药,2012,8(8):29.

[19] 余光开,刘声隆,彭建一,等.赶黄草治疗小儿急性黄疸型肝炎54 例临床疗效观察[J].泸州医学院学报,1988,11(2):108. [20] 孙其山,丁蔚芧,李亚峰.肝苏颗粒治疗病毒性肝炎386 例[J].中西医结合肝病杂志,2001,11(6):355.

[21] 宋丽,臧志和,廖洪利,等.赶黄草的研究进展[J].西南军医,2007,9 (2):87.

(责任编辑:何瑶)

Advances and prospects of Miao Medicine Penthorum Chinense Pursh

WANG Lan, LIU Jing-dong, CHANG Qing, NING Hua, WANG Qiong-yao, CHENG Zu-qiang//(Sichuan Province Natural Resources Science Academy, Chengdu 610015, China)

Penthorum chinense Pursh is traditional drug in treating liver-disease at the Miao nationality. Many research workers have studied pharmacology and toxicology, chemical composition and clinical application of Penthorum chinense Pursh in recent years. In this paper, advances on Penthorum chinense Pursh are summarized based on literature review, and then some new research ideas are proposed to provide reference for thorough research and development.

Miao Medicine; Penthorum Chinense Pursh

R 283

A

1674-926X(2014)03-016-03

四川省自然资源科学研究院,四川 成都 610015

王岚(1972-),女,副研究员,研究方向:中药药理学 Tel:13666167086 Email:sky.ocean@126.com

2013-10-28

猜你喜欢
研究进展颗粒临床
X线与CT引导下骨病变穿刺活检的临床应用
Efficacy and safety of Mianyi granules (免疫Ⅱ颗粒) for reversal of immune nonresponse following antiretroviral therapy of human immunodeficiency virus-1:a randomized,double-blind,multi-center,placebo-controlled trial
舒肝宁心汤治疗心悸的临床观察
中国颗粒学会简介
MiRNA-145在消化系统恶性肿瘤中的研究进展
普外急腹症临床治疗的初步探讨
离子束抛光研究进展
独脚金的研究进展
基于近场散射的颗粒粒径分布测量
疏风定喘颗粒辅料的筛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