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创正压通气在小儿哮喘持续状态中的应用效果观察

2014-01-23 18:30杨爱云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14年17期
关键词:哮鸣音肺部通气

杨爱云

无创正压通气在小儿哮喘持续状态中的应用效果观察

杨爱云

目的 探讨无创正压通气在小儿哮喘持续状态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52例哮喘持续状态患儿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 每组26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 观察组除了给予常规治疗外, 同时给予无创正压通气。观察并记录两组患儿肺部哮鸣音缓解时间、呼吸困难缓解时间、呼吸频率<30次/min时间。结果 观察组患儿肺部哮鸣音缓解时间为(4.1±1.1)d、呼吸困难缓解时间为(2.3±0.9)d、呼吸频率<30次/min时间为(3.5±1.4)d。对照组患儿肺部哮鸣音缓解时间为(5.9±1.4)d、呼吸困难缓解时间为(3.6±1.2)d、呼吸频率<30次/min时间为(4.9±1.3)d。观察组的呼吸困难缓解时间、肺部哮鸣音缓解时间、呼吸频率<30次/min时间均低于对照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无创正压通气治疗有助于缓解哮喘持续状态患儿的临床症状, 能够较早改善症状, 提高治疗效果。

哮喘持续状态;小儿;无创正压通气

哮喘持续状态是在常规治疗无效情况下的哮喘发作, 发作时间可持续12 h以上。哮喘持续状态是哮喘发作中较为严重的情况, 如果不能够给予有效的救治措施, 此类患儿容易病死[1-3]。本文选择本院哮喘持续状态患儿, 观察无创正压通气在此类患儿中的应用效果, 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52例哮喘持续状态患儿均符合哮喘诊断标准(均为本院2010年1月~2014年1月收治病例), 上述患儿双肺布满哮鸣音, 同时患儿伴有烦躁不安、大汗淋漓等症状, 呼吸频率超过50次/min, 同时有三凹征等体征, 患儿心率超过140次/min。上述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患儿26例, 对照组患儿26例。两组患儿在性别、年龄等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两组患儿均各有常规治疗, 对照组患儿给予鼻导管吸氧、抗生素行抗感染治疗, 给予氨茶碱及糖皮质激素类药物等, 监测患儿电解质紊乱情况, 同时雾化吸入扩张支气管的药物。观察组患儿在对照组上述治疗基础上实施无创正压通气:采用面罩通气, 行S/T模式, 根据患儿肺顺应性逐渐增加情况, 调整吸气压力, 吸气压力通常在5~10 cm H2O (1 cm H2O=0.098 kPa)。呼气压力范围为2~3 cm H2O, 每天累计通气时间8~12 h。评定对照组和观察组的治疗效果。

1.3症状缓解评定标准和观察指标 患儿哮喘持续状态缓解标志:患儿治疗后的精神状态好转, 喘息持续状态得到显著缓解, 双肺听诊时不能够闻及哮鸣音, 或者仅闻及少量哮鸣音, 患儿治疗前出现的三凹征状况得到缓解, 呼吸频率出现下降, 下降到30次/min以下, 心率下降到120次/min以下。观察并记录两组患儿肺部哮鸣音缓解时间、呼吸困难缓解时间、呼吸频率<30次/min时间。

1.4统计学方法 所得临床试验数据均在统计学软件SPSS14.0下进行, 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表示, 采用t检验, 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两组患儿观察指标比较:观察组患儿肺部哮鸣音缓解时间为(4.1±1.1)d、呼吸困难缓解时间为(2.3±0.9)d、呼吸频率<30次/min时间为(3.5±1.4)d。对照组患儿肺部哮鸣音缓解时间为(5.9±1.4)d、呼吸困难缓解时间为(3.6±1.2)d、呼吸频率<30次/min时间为(4.9±1.3)d。观察组的呼吸困难缓解时间、肺部哮鸣音缓解时间、呼吸频率<30次/min时间均低于对照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

哮喘急性发作时除了支气管平滑肌处于痉挛状态外, 患者的支气管炎症加重, 气道的黏液分泌液明显增加, 从而引起气道阻塞, 在上述病理生理改变情况下, 肺的弹性回缩能力也降低, 进一步导致气道狭窄, 导致患者的肺功能下降。无创正压通气在成人呼吸衰竭治疗中应用较多, 而在儿科呼吸衰竭疾病中应用无创正压通气治疗也较多, 且安全有效,在急性呼吸衰竭的早期应用无创正压通气, 能够减少气管插管机会, 同时能够减少有创通气时间而减少呼吸机相关肺炎等并发症发生。小儿哮喘持续状态因为患儿年龄小以及组织代谢快等原因, 容易导致患儿呼吸肌疲劳而引起气体在肺内残留增加, 导致哮喘持续状态患儿的通气功能降低, 从而引起缺氧, 导致病情进一步恶化。在无创正压通气下, 患儿的通气功能得到有效改善, 从而及早改善了患儿呼吸困难、肺部哮鸣音等症状[4,5]。本文结果显示, 观察组的呼吸困难缓解时间、肺部哮鸣音缓解时间、呼吸频率<30次/min时间均低于对照组, 说明无创正压通气治疗有助于缓解哮喘持续状态患儿的临床症状, 能够较早改善症状, 提高治疗效果。

[1] 费宝敏.机械通气在儿科重症毛细支气管炎中的应用.临床肺科杂志, 2013(12):2244-2245.

[2] 钱素云.小儿重症哮喘的机械通气治疗.中国小儿急救医学, 2006(06):506-508.

[3] 李艳红.机械通气治疗40例小儿重症支气管哮喘临床分析.中国实用医药, 2012, 7(34):100-101.

[4] 程进立.机械通气治疗危重型小儿支气管哮喘的疗效评价.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13, 7(12):123-124.

[5] 张笃飞, 廖锋, 曾霞.无创正压机械通气治疗小儿急性呼吸衰竭的临床研究.海南医学, 2013(15):2224-2227.

2014-05-13]

473400 河南省唐河县人民医院儿科

猜你喜欢
哮鸣音肺部通气
星形诺卡菌肺部感染1例并文献复习
盐酸氨溴索在慢阻肺合并肺部感染的临床应用
俯卧位通气对36例危重型COVID-19患者的影响
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患者的凝血功能
老年重症肺部感染临床诊治研究
布地奈德联合特布他林治疗儿童支气管哮喘的临床疗效
无创正压通气在慢阻肺急性发作临床治疗中的应用
不通气的鼻孔
不同激素雾化吸入对小儿急性喉炎并发呼吸困难的临床疗效
孟鲁司特联合舒利迭治疗支气管哮喘的临床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