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看图讲述活动中引导幼儿“自圆其说”

2014-01-23 09:59
教育教学论坛 2014年25期
关键词:河马乌龟兔子

兰 敏

(江苏省南京市仙林实验幼儿园 学思路分园,江苏 南京 210046)

在看图讲述活动中引导幼儿“自圆其说”

兰 敏

(江苏省南京市仙林实验幼儿园 学思路分园,江苏 南京 210046)

本文旨在探讨如何引导孩子主动使用语言,踊跃表述意愿,帮助孩子成为积极的语言运用者。笔者认为通过“看图讲述”的教学方式,可以有效地引导幼儿“自圆其说”,对发展孩子思维的发散性、求异性、多向性具有积极的作用,同时也是提高孩子语言运用水平。笔者分别从“在延时等待和评价中给予孩子‘自圆其说’的时间”、“‘自圆其说’要注重引导孩子最大限度地‘圆出道理’和“借助启发式的提问帮助幼儿走出自圆其说的僵局”三个角度加以探讨。

幼教;语言能力;看图讲述

新《纲要》明确提出了重视幼儿语言运用的要求。它强调“幼儿的语言能力是在运用的过程中发展起来的,发展幼儿语言的关键是创设一个能使他们想说、敢说、喜欢说、有机会说并能得到积极应答的环境。”那么如何引导孩子主动使用语言,踊跃表述意愿,帮助孩子成为积极的语言运用者呢?“看图讲述”顾名思义,是以图片作为媒介的讲述活动,它可以是印制优美的教学图片,可以是教师亲手绘制的,也可以是照片,更可以是幼儿自己的美术作品。不过,在幼儿园的看图讲述活动中,我们不时发现有以下一些不合《纲要》精神倾向的教育行为:因为不放心孩子的理解,老师常常用语言提示、动作描述等方式支援着孩子的讲述;担心孩子曲解图意,打断孩子讲述的思路,而插入老师的“引导”,让孩子顺着老师对图片的理解而继续讲述;单方面认为孩子讲述的没有根据而以一个自己的理由阻止孩子继续讲述。在类似这样的活动中,孩子的热情、自信心骤减;组织者在活动中感到费力;倾听者因为跟不上思路而苦恼。孩子们自己借助动作表述自己的思想,难道不比借助他人的动作表述更自然吗?为什么我们要常常打断孩子们的发言,让他们顺应我们的思路继续发言呢?为什么总要在孩子们不需要帮助,期望独立地表达出自己思想的时候,我们却常常为了追求活动的结果而强行左右孩子的思维呢?为什么不可以尝试着引导孩子自圆其说呢?为此我有以下几点想法。

一、在延时等待和评价中给予孩子“自圆其说”的时间

教师对孩子的态度、引导,直接影响着幼儿在看图讲述活动时“自圆其说”的积极性。因而,教师在活动过程中的积极倾听,对孩子在图片观察与思考过程中的延时等待至关重要。孩子们看到优美的图片并在教师的引导下,会产生说的意念,如果孩子在“说”的时候逻辑混乱,教师立即加以指责,这样孩子们“圆”的意念即被压制了。所以说与其指责孩子的过错,不如鼓励孩子进行新的尝试,说出自己的想法与理由,一定会有意外的收获。例如在看图讲述活动《新龟兔赛跑》中,孩子们在最初的讲述活动中缺乏逻辑,教师没有马上出示图片,而是将龟兔第二次赛跑的结果前置,在出示图片之前引导孩子猜测比赛的结果及其原因,结果在班级中出现了三种不同的结局:兔子赢(兔子意识到了自己的缺点,它决定再也不骄傲了,所以兔子赢了)、乌龟赢(兔子没有骄傲,可它有点粗心,在比赛中跑了反道,结果乌龟第二次赢得了比赛的胜利)、双双夺冠(乌龟第一次比赛虽然赢了,可它不骄傲,更加坚持锻炼,终于在比赛中与兔子双双夺冠)。在这样的延时等待中,孩子们的想象力、“自圆其说”的能力及良好的倾听习惯都有了发展的时机。而评价对孩子起鼓励和引导作用,在评价活动中,我们常常鼓励幼儿参与评价,同时在肯定他们的答案时提出更高的要求,运用“肯定”+“否定”相结合的评价方式,这也正是引导孩子进行“自圆其说”的最佳契机。如在看图讲述活动《飞呀飞》中,孩子们对河马能不能飞产生了分歧,多数孩子说河马太重,当然不可以飞,教师没有贸然给予孩子肯定或否定的评价,而是引导孩子自己“说”出想法并“圆”出理由。这样,一些奇思妙想随之出现了:河马一家做了个热气球飞上了天;河马一家被龙卷风带上了天;河马一家在医院装上了机器翅膀飞上了天。试想,如果我们不给孩子这样一个“自圆其说”的机会,班级里孩子的讲述结局就会只有一个:河马不会飞。

二、“自圆其说”要注重引导孩子最大限度地“圆”出道理

“理”是“自圆其说”的“根”和“骨”,如果没有“理”,自圆的“说”也就失去了存在的基础和支撑点。这不但对儿童的思考没有帮助,反而会误导儿童走入思考荒谬的歧途。因为幼儿知识经验的不完善,逻辑思维的不严密,往往在讲述时出现自“说”但不能“圆”其“说”的现象,总觉得“圆”的有些牵强附会。自“说”但不能“圆”其“说”的现象并不可怕,但如果仅是无逻辑的“自圆其说”,为“自圆其说”而“自圆其说”,被“自圆其说”所束缚,孩子的思维就难以发展。

三、借助启发式的提问帮助幼儿走出自圆其说的僵局

孩子由于经验、思维逻辑等因素常常在“自圆其说”的过程中说不下去,陷入僵局。这时需要教师通过进一步的启发式、开放式的提问来引导幼儿,帮助幼儿在更细致的观察中理解图意,给他们的思维指明方向。看图时教师不但要注意围绕画面的主题,更要抓住画面中有利于幼儿想象的细节,结合幼儿的实际经验,提出一些开放性的问题引导幼儿积极思考和想象,拓展幼儿的探索空间。也可以在孩子理解图片的基础上尝试摆脱画面的束缚,按照自己的生活经验,合理想象,多角度的回答问题。如在看图讲述活动《新龟兔赛跑》的教学中,孩子们对兔子和乌龟为什么会双双夺冠不能理解,于是在出示图片之前教师提问幼儿:“乌龟和兔子在雨天和过山坡的时候谁遇到了麻烦?如果你是那只乌龟或那只兔子,你会怎么解决?”将问题与孩子自身联系起来,他们发言的积极性被调动起来,而这种开放式的问题能在孩子的思维受阻时引导他们结合自身经验,发挥自己的想象,最终“说”出了自己的想法,并“圆”出了合理的依据。

看图讲述活动中有效地引导幼儿“自圆其说”,对发展孩子思维的发散性、求异性、多向性具有积极的作用,同时也是提高孩子语言运用水平的契机,因为孩子要“自圆其说”,要解惑,必将运用语言。“自圆其说”的豁然开朗下,孩子的语言运用水平必将又“更上一层楼”,孩子也成为学习活动的真正主体,达到“教是为了不教”的优教境界。

G612

A

1674-9324(2014)25-0255-02

猜你喜欢
河马乌龟兔子
大嘴河马
河马哈哈的烦恼
肥壮的河马
兔子
守株待兔
想飞的兔子
可爱的兔子
河马为什么满身是“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