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苷肌肽注射液的临床研究概况

2014-01-24 00:02付璟胡正晖石继和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14年7期
关键词:肌肽颅脑缺血性

付璟 胡正晖 石继和

脑苷肌肽注射液的临床研究概况

付璟 胡正晖 石继和

脑苷肌肽注射液, 商品名全威凯洛欣、芙欣泰, 为复方制剂, 是由健康家兔肌肉提取物和牛脑提取物混合制成的无菌冻干品, 其组分为复合神经节苷脂、多肽, 复合神经节苷脂对神经组织有高度的亲和性, 能够促进病变、损伤神经细胞的修复和再生, 多肽的主要成分是神经生长因子、脑源性神经因子等。脑苷肌肽注射液的说明书显示它能促进心、脑组织的新陈代谢, 参与脑组织神经元的生长, 分化和再生过程, 改善脑血液循环和脑代谢功能, 用于治疗心肌和脑部疾病引起的功能障碍。

1 临床应用

1.1脑血管疾病 作者研究多年文献发现, 脑苷肌肽注射液临床用于治疗脑血管疾病时, 主要应用于脑卒中(其较常用于缺血性脑卒中, 即急性脑梗死)、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脑出血、痴呆等病证的治疗, 也有部分研究证明它在改善脑血管病的意识方面有明显的效果。

急性脑梗死, 又叫缺血性脑卒中, 是一种损害神经系统疾病, 具有高病死率和高致残率, 严重影响人的生存质量。繆月琴等[1]将110例急性脑梗塞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55例), 两组患者均予相同的常规基础治疗, 有高血压、糖尿病者予常规降压、降糖治疗, 水肿明显、梗死面积大者予甘露醇注射液利尿、脱水治疗, 在此基础上, 治疗组予脑苷肌肽注射液治疗, 两组均以两周为一疗程, 结果:两组患者之间疗效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 治疗组临床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 且治疗组神经功能缺损和生活能力状态级别评分均显著好于治疗前, 研究中还未发现不良反应, 因此得出脑苷肌肽注射液能明显降低脑梗塞患者神经功能缺损程度, 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具有可靠的疗效及安全性的结论。此外, 毕阳等[2,3]也通过研究证明脑苷肌肽注射液可改善急性脑梗死患者的神经功能, 疗效确切, 可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

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HIE)是指在围产期因宫内窘迫及新生儿窒息而导致脑的缺氧缺血性损害。是造成新生儿脑损伤、伤残和死亡最常见的原因, 目前无特效治疗手段, 使用脑苷肌肽旨在为其治疗开辟一条有效的途径。贾星华[4]观察脑苷肌肽注射液治疗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的疗效时,将60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 治疗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脑苷肌肽注射液、对照组加用胞二磷胆碱治疗,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0%高于对照组率67.8%, 且治疗组症状恢复时间也较对照组平均缩短1.6 d, 得出脑苷肌肽注射液对HIE患儿有较好疗效, 且越早治疗效果越好, 并可减少后遗症发生的结论。张金荣[5]通过临床研究表明脑苷肌肽可达与胞二磷胆碱同样的疗效, 可缩短HIE疗程, 并促进该疾病患儿急性期的恢复。

脑出血是指原发性非外伤性脑实质内出血, 其患者脑组织局部缺血和血肿导致死亡或神经功能缺失而致残, 急性期病死率为30%~40%。杨媛芬[6]将60例脑出血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 观察组予脑苷肌肽注射液, 对照组予对症支持治疗, 结果:观察组显效率、总有效率分别为70%、93.3%, 对照组为50%、83.3%, 两组数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表明脑苷肌肽注射液治疗早期脑出血患者疗效较好, 值得临床推广应用。邵桂军等[7]也通过研究表明脑苷肌肽治疗脑内出血急性期较常规治疗方法更为有效, 且临床使用不良反应少, 较为安全。

痴呆是较严重的、持续的认知障碍, 目前尚缺乏治疗认知功能缺损的特效药物。洪华容等[8]检测脑苷肌肽对阿尔兹海默病(AD)小鼠的药理作用, 结果:脑苷肌肽可以有效恢复部分因AD所致的氧化应激水平及TNF-α的升高, 减少大脑皮层的淀粉样斑块, 提高学习记忆能力和空间位置定位能力;结论:脑苷肌肽可以有效缓解AD小鼠病情, 改善其神经功能, 提高其学习记忆能力, 可能是治疗AD的潜在药物。杨丽军等[9]通过观察脑苷肌肽注射液治疗血管性痴呆(VD)的疗效, 结论表明:脑苷肌肽作为治疗VD的有效药物,为其治疗提供了新途径。

1.2颅脑损伤 颅脑损伤是指暴力作用于头颅引起的损伤。袁晓东等[10]临床观察得出体会:急性颅脑损伤后, 在神经细胞转变为不可逆损伤之前及早应用脑苷肌肽可加速神经功能恢复, 具有良好催醒作用, 可以提高急性颅脑损伤患者的生存质量, 并降低其死亡率, 改善其预后。张冬根等[11]也得出脑苷肌肽能促进重症颅脑损伤患者脑功能恢复, 改善预后的结论。

1.3其他 临床还有研究证实脑苷肌肽注射液可用于治疗周围性面神经炎、急性酒精中毒、外伤性视神经损伤、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等, 保护神经细胞膜、促进神经细胞生长和外周神经生长及再生, 维持有效的神经代谢等增强临床疗效。脑苷肌肽还可提高ECC心脏瓣膜置换术患者降温阶段脑糖利用, 增加能量供应, 减轻脑组织的无氧代谢, 减少乳酸形成[12]。

2 使用方法

肌内注射, 2~4 ml/d, 2次/d或遵医嘱; 静脉滴注, 10~20 ml/次, 加入300 ml氯化钠注射液中或5%葡萄糖注射液中,缓慢滴注(2 ml/min) 1次/d, 两周为一疗程。

3 药理研究

脑苷肌肽注射液其组分为复合神经节苷脂和多肽, 其中神经节苷脂可修补损伤的神经细胞, 维护大脑神经细胞网络健全和功能的正常运转;还可保障神经细胞之间的信息传递。多肽可参与物质的合成、转运、信息物质的生成与传递, 同时为生物体的生命活动提供能量。因此脑苷肌肽注射液可用于心、脑血管系统疾病, 促进心、脑新陈代谢, 改善脑部血液循环和脑代谢功能等[13]。

4 不良反应

为提高脑苷肌肽注射液临床用药的安全性, 对其不良反应特点进行分析, 发现在临床应用中, 脑苷肌肽注射液不良反应少, 仅有少数患者被证实在使用该药后会出现寒战、发热、恶心、呕吐、呼吸急促、血压升高、尿失禁等不良反应,且其发生与患者年龄、用药剂量、给药速度等密切相关, 故用药时对于老年患者要慎用该药, 并严格按照说明书给予合适的剂量、溶媒、疗程, 静滴时速度宜缓慢, 尽量避免与中药注射剂联用, 并严密监测患者用药后的反应, 若有不适应及时按症处理。

5 总结

脑苷肌肽注射液能促进心、脑组织的新陈代谢, 其所含的具特定组成的活性成分能透过血脑屏障, 参与脑组织神经元的生长、分化和再生, 改善脑组织缺血、缺氧, 促进脑代谢,用于治疗心脑疾患。在目前的临床研究中疗效确切, 且较少出现不良反应, 故可广泛推广应用, 但由于临床研究的局限性, 在今后的临床工作中还需我们进一步加强试验, 以完善该药的临床应用及疗效。

[1] 繆月琴, 于园园.脑苷肌肽注射液治疗急性脑梗塞110例临床疗效观察.包头医学, 2012, 36(3):150-151.

[2] 毕阳, 杨树龙.脑苷肌肽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疗效.中国伤残医学, 2012, 20(10):76-77.

[3] 欧明亮.脑苷肌肽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观察.中国老年学杂志, 2012, 32(4):806-807.

[4] 贾星华.脑苷肌肽注射液治疗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60例疗效观察.中国实用医药, 2013, 8(16):193-194.

[5] 张金荣.脑苷肌肽治疗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的疗效.实用儿科临床杂志, 2011, 26(14):1129-1130.

[6] 杨媛芬.脑苷肌肽注射液治疗急性脑出血的疗效观察.当代医学, 2013, 22(321):141.

[7] 邵桂军, 刘学源.脑苷肌肽注射液治疗急性脑内出血的临床疗效评价.上海医药, 2006, 27(3):126-128.

[8] 洪华容, 余立强, 李立青, 等.脑苷肌肽改善阿尔兹海默氏病小鼠病情的机理分析.成都医学院学报, 2012, 7(3):389-392.

[9] 杨丽军, 胡庆, 张山起.脑苷肌肽注射液治疗血管性痴呆的疗效观察.实用心脑肺血管病杂志, 2006, 14(7):554-555.

[10] 袁晓东, 黄晓明, 陈世平, 等.脑苷肌肽注射液治疗急性颅脑损伤临床疗效分析.华西医学, 2005, 20(4):629-630

[11] 张冬根, 王冬英, 谢淑萍.脑苷肌肽用于重症颅脑损伤治疗的临床观察.中国当代医药, 2010, 17(19):75.

[12] 杨大煊, 杨静, 李立环.脑苷肌肽对心脏手术中脑糖利用和乳酸浓度的影响.中国体外循环杂志, 2007, 5(4):207-209.

[13] 冯荆, 沈飞, 王丽杰, 等.注射用脑苷肌肽药理作用与制备工艺研究.中国医药科学, 2011, 1(8):107, 109.

554300 铜仁市人民医院药剂科主管药师(付璟);铜仁市人民医院(胡正晖 石继和)

猜你喜欢
肌肽颅脑缺血性
肌肽的生理作用及其在畜禽生产中的应用研究进展
基于“乙癸同源”理论辨治股骨头缺血性坏死
多脑池沟通技术在重型颅脑损伤治疗中的进展
杜蛭丸对急性缺血性卒中的临床疗效观察
一体化急救护理新模式在重型颅脑损伤患者急救中的应用
针灸在缺血性视神经病变应用
肌肽纳米脂质体改善人成纤维细胞抗氧化性能研究
肌肽在体外氧化反应中的作用
仙鹿活骨丸治疗股骨头缺血性坏死的实验研究
肌肽对谷氨酸诱导SH-SY5Y细胞凋亡的保护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