显微外科技术修复腕部正中神经损伤的疗效观察

2014-01-24 06:19赵野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14年22期
关键词:腕部显微外科肌电

赵野

显微外科技术修复腕部正中神经损伤的疗效观察

赵野

目的探讨显微外科技术修复腕部正中神经损伤的疗效观察。方法46例腕部正中神经损伤的患者, 其中腕部神经全部断裂30例, 部分断裂16例, 对患者的腕部正中神经损伤进行修复手术,在显微镜下进行, 术后给予神经类药物治疗, 并配合锻炼康复神经, 给予神经肌电刺激。比较分析术后的恢复情况, 并对所有患者进行复查, 检查其恢复情况。结果术后24个月后复查, 根据中华医学外科学会神经功能评定使用标准, 所有患者的恢复情况达到优秀15例, 良好17例, 优良率为69.6%。结论对于腕部正中神经损伤的患者, 采用显微镜下修复, 并同时给予神经药物的营养治疗, 对于其恢复能起到很大的疗效, 值得临床推广。

正中神经损伤;腕部;显微外科技术

正中神经位于手掌肌腱部位, 位置浅, 容易损伤, 需要及时的修复治疗。若修复治疗不及时, 常常会造成手部的严重功能障碍。随着医疗科学的发展, 使用显微镜下修复腕部正中神经损伤成为一种新的方法。本文选取了46例腕部正中神经损伤的患者, 采用显微镜下修复手术, 术后给予神经类药物治疗, 并配合锻炼康复神经, 给予神经肌电刺激配合治疗, 取得不错效果, 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2001年1月~2012年1月本院治疗的腕部正中神经损伤的患者46例, 其中男32例, 女14例, 年龄17~66岁, 平均年龄(34±3.4)岁。所有患者中右侧损伤24例, 左侧损伤22例;其中致伤原因有:刀砍伤20例, 玻璃割伤11例, 电锯伤9例, 车祸损伤4例, 机器绞伤2例,均为开放性损伤, 其中腕部神经全部断裂30例, 部分断裂16例。术前检查发现, 有40例患者3指半感觉丧失, 感觉减退6例, 屈指功能限制或丧失43例。

1.2手术方法 所有患者均在显微镜下修复, 对患者的创口进行止血清创处理, 清创后根据具体情况适当扩大伤口有利于显微镜修复过程。在显微镜下先寻找到神经断端, 并根据情况适当游离神经并进行神经修复。然后使用10-0无损伤线等距离对创口进行缝合。修复完毕后, 采用石膏固定3~4周, 同时给予神经类药物治疗, 并配合锻炼康复神经, 给予神经肌电刺激配合治疗。

2 结果

所有46例患者中, 在24个月内复查, 根据中华医学会外科学会神经功能的评定标准, 有36例患者的感觉功能恢复正常。所有患者的恢复情况达到优秀15例, 良好17例,差14例, 优良率为69.6%。

3 讨论

腕部正中神经损伤后若不及时修复治疗, 容易造成手部严重的功能障碍, 因此对于腕部神经的修复及其重要。由于二期手术时, 创口内瘢痕组织形成, 软组织粘连严重, 组织解剖模糊, 手术成功率降低。通常情况下, 一期应用显微外科技术手术修复对手内在肌功能的恢复作用明显优于二期修复。对于腕部神经损伤的修复, 需要进行缝合的方法无标准,应根据具体情况、神经分布特点、神经干的外形等作为参考。采用外膜缝合操作简单, 易于掌握, 创伤小, 对神经干内环境干扰少。对于神经损伤, 最有效的方法为神经修复, 传统的外膜束膜缝合, 具有很大的局限性, 如今的显微镜下的神经修复手术越来越流行。该法能减少神经束的错对, 神经束的遗漏以及促进吻合口结缔组织的增生, 有助于神经的恢复。本研究中, 选取了46例腕部正中神经损伤的患者, 采用显微镜下修复手术, 术后给予神经类药物治疗, 并配合锻炼康复神经, 给予神经肌电刺激。采用该法修复治疗腕部神经, 具有很好的疗效, 能较好的恢复手部功能, 值得在临床推广。

2014-06-30]

115100 辽宁省大石桥市中心医院

猜你喜欢
腕部显微外科肌电
基于BOPPPS 模型的教学模式在整形外科进修医师显微外科培训中的应用
显微外科技术治疗再植术后中指持续肿胀成功1例
肛门内镜显微外科手术用于直肠少见肿瘤治疗的临床价值
盆底肌电刺激联合盆底肌训练治疗自然分娩后压力性尿失禁的临床观察
腹部带蒂皮瓣修复腕部烧伤的临床疗效及对愈合情况影响分析
产后早期联合应用盆底肌电生物反馈仪、电刺激、针对性护理对盆底肌功能恢复的影响
居家运动——手和腕部练习(初级篇)
居家运动——手和腕部练习(中级篇)
居家运动——手和腕部练习(高级篇)
延续性康复护理对复杂性手外伤患者显微外科修复术功能恢复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