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例儿童病毒性心肌炎的心电图分析

2014-01-24 16:35张丽君张丽娟张志娘
中国医药指南 2014年7期
关键词:早搏房室心肌炎

张丽君 张丽娟 张志娘

(厦门市第一医院心电功能科,福建 厦门 361000)

120例儿童病毒性心肌炎的心电图分析

张丽君 张丽娟 张志娘

(厦门市第一医院心电功能科,福建 厦门 361000)

目的 对儿童病毒性心肌炎的心电图特点做进一步分析。方法 选取从2010年8月至2013年12月收治的120例病毒性心肌炎患儿,并且分析其心电图检查结果。结果 在120例病毒性心肌炎患儿中,有27例患儿心电图正常,占22.17%,有93例患儿心电图异常占77.83%。多表现为窦性心动过速、各类早搏、ST-T改变及多种房室传导阻滞。结论 心电图检查具有较强的可重复性、经济、无创、操作起来比较方便,是儿童病毒性心肌炎的首选检查方法。

病毒性心肌炎;心电图;儿童

在儿科中,病毒性心肌炎是比较常见的心血管系统疾病,病毒性心肌炎主要是由于心脏被病毒所侵犯,进而引起弥漫性或者是局灶性的心肌间质性炎症[1]。病毒性心肌炎有着复杂的发病机制,同机体免疫以及病毒感染有着紧密的联系,一旦发生病理变化会涉及到间质或者是心肌,也会涉及到起搏系统或者是心脏传导,是心脏电学发生变化的重要病理学基础。不同年龄段的人群都有可能发病,但是儿童病毒性心肌炎有着较高的病发概率,同时容易被原发病所遮盖,所以要综合分析患儿的资料,这样才能做出准确的诊断,采取心电图检查进行诊断是比较有效的方法。本文主要对儿童病毒性心肌炎心电图特点进行分析,具体分析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资料

选取从2010年8月至2013年12月收治的120例病毒性心肌炎患儿,其中有56例为女性,有64例为男性,患儿的年龄在6个月~14岁,平均为5.3岁。全部患儿发病初期均有不同程度的上呼吸道或肠道感染症状,1~2周后出现胸闷、胸痛、全身乏力等症状,若此时做心电图就会出现心律失常及心肌损害的表现,通过身体检查、实验室检查、X线检查以及多普勒超声检查以后确诊,均符合病毒性心肌炎的诊断标准[2]。

1.2 方法

采取光电1350P心电图机进行12导联常规心电图检查。在120例患儿中,有13例危重患儿同时应用心电监护,有50例危重患儿同时应用动态心电图检查。

2 结 果

在120例病毒性心肌炎患儿中,有27例患儿心电图正常,占22.17%,有93例患儿心电图异常,占77.83%。有12例次为缓慢性心律失常:有3例患儿窦性心动过缓,占2.5%。6例患儿为房室传导阻滞,占5%,其中有3例患儿为Ⅲ度房室传导阻滞,占2.5%,有2例患儿为Ⅱ度房室传导阻滞,占1.67%,有4例患儿为Ⅰ度房室传导阻滞,占3.33%;有81例次为快速性心律失常:有2例患儿为室性心动过速,占1.67%;有43例患儿为早搏,占35.83%,其中有29例患儿为室性早搏,占24.17%,有14例患儿为室上性早搏,占11.67%;有68例患儿为窦性心动过速,占56.67%。有6例患儿为Q波异常,占5%,有3例患儿为QRS波低电压,占2.5%。有28例患儿ST-T改变,占23.33%:有3例患儿QT间期延长,占2.5%,有2例患儿ST段抬高,占1.67%,有9例患儿ST段压低,占7.5%。

3 讨 论

儿童病毒性心肌炎主要是由于病毒感染造成心肌发生慢性或者是急性炎症,在临床中患儿的症状严重程度有着一定的区别,这是因为患儿病毒感染的类型、数目、毒力以及患儿免疫力等差异所造成的。通常情况下心肌如果发生病变,病情严重的患儿发生病变的部位可能会涉及到心包或者是心内膜,甚至会入侵到传导系统,在临床中主要表现症状为:心功能不全、心律失常。心电图能准确的记录患儿心肌电活动的情况,其特点为使用方便、具有较强的重复性、经济、无创,同时在诊断标准方面统一且规范,患儿对于这种检查方式比较容易接受。通常情况下,大多数的病毒性心肌炎患儿的心电图都会发生一定的变化,也有一部分患儿临床表现较为典型,但是心电图的改变却不是很明显。通过有关研究可以发现,成年病毒性心肌炎患者的心电图表现同儿童病毒性心肌炎的心电图表现并不是很相似,所出现的异常情况比较明显。儿童病毒性心肌炎存在局限的情况下,大部分呈现为隐匿型或者是临床型,临床症状不是很明显,仅仅是心电图发生变化而进行的疑似诊断。患儿由于心肌病发生弥散而出现爆发性的发作情况时,会导致心源性休克、心肌梗死或者是心力衰竭等症状。在心肌被病毒所侵犯而引发炎症以后,会导致心肌的功能与代谢发生一定的变化,进而造成心脏传导系统发生电生理特性变化。及时发现患儿心电图的变化,能使准确诊断病毒性心肌炎的概率得到提高。所以,在临床中要对病毒性心肌炎患儿心电图的主要特点做全面的分析。

在对120位病毒性心肌炎患儿的心电图进行研究以后发现,发生心电图有异常情况的患儿占77.83%,主要以不同类型的房室传导阻滞、ST-T改变、不同类型早搏以及窦性心动过速等表现为主。出现这种情况的原因主要为:心肌发生缺血、缺氧、损伤以及坏死会造成心肌细胞的代谢功能出现障碍,进而引发QT间期延长与ST-T改变;心脏的传导系统与起搏被病毒所侵犯会引发缓慢性心律失常与快速性心律失常(其中缓慢性心率失常包含房室传导阻滞与窦性心动过缓,快速性心律失常包含室性心动过速、不同类型早搏以及窦性心动过速),进而导致不同部位或者是一个部位发生传导性、应激性或者是自律性变化。此外,在研究的过程中发现,患儿发生心电图传导阻滞的概率比较低,这可能同儿童病毒性心肌炎大多数情况是对心室进行侵犯,一般不会对传导系统产生侵犯有着直接的关系。在对120位病毒性心肌炎患儿的心电图进行分析以后发现,对于儿童病毒性心肌炎,心电图检查对其预后、损伤程度的评价以及诊断有着重要的意义。所以,在诊断与治疗儿童病毒性心肌炎期间,要定期的对患儿进行心电图检查。心电图检查具有较强的可重复性、经济、无创、操作起来比较方便,普遍的应用于儿童病毒性心肌炎的临床诊断中。

总而言之,采取心电图检查对儿童病毒性心肌炎进行诊断,对于心肌受损程度的评估、诊断、治疗以及预后有着重要的作用。

[1] 董辉,修方伟,吕红卫.简析小儿病毒性心肌炎中动态心电图的临床价值[J].中外医学研究,2012,23(27):1100-1102.

[2] 中华医学会儿科心血管组.病毒性心肌炎诊断标准[J].中华儿科杂志,2000,38(2):75-56.

ECG Analysis of 120 Cases of Children Viral Myocarditis

ZHANG Li-jun, ZHANG Li-juan, ZHANG Zhi-niang
(Department of ECG Function, Xiamen First Hospital, Xiamen 361000, China)

Objective Electrocardiographic characteristics in children with viral myocarditis further analysis. Methods From August 2010 to December 2013 were 120 viral myocarditis, and to analyze the ECG findings. Results In 120 children with viral myocarditis, 27 patients with normal ECG, accounted for 22.17%, 93 children with abnormal ECG accounted for 77.83%. More performance for the sinus beckoning tachycardia. Various beats, ST-T change and multiple atrioventricular block. Conclusion Ecg examination has strong repeatability, economy, noninvasive, convenient to operate, is the first choice for the children with viral myocarditis.

Viral myocarditis; Electrocardiogram; Children

R542.2+1;R540.4+1;R725.4

:B

:1671-8194(2014)07-0012-02

猜你喜欢
早搏房室心肌炎
查出早搏,不等于得了心脏病
心肌炎患者减少食盐摄入
预激双旁路合并房室结双径路形成1∶2房室传导1例
房室交接区期前收缩致复杂心电图表现1 例
心肌炎患者减少食盐摄入
一度I型房室阻滞偶伴房性早搏未下传1例
查出早搏,不等于得了心脏病
经食管心脏电生理检查误诊房室折返性心动过速的不典型房室结折返性心动过速的特点及分析
查出早搏,不等于得了心脏病
体外膜肺氧合治疗急性爆发性心肌炎的临床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