止嗽散合苓甘五味姜辛汤治疗寒性咳嗽56例临床观察

2014-01-24 17:42李全香张红旗李汾香
中国民间疗法 2014年1期
关键词:紫菀寒性荆芥

李全香 张红旗 李汾香

(1.山西省襄粉县中医院,041500 2.山西省古县南源乡卫生院3.山西省临汾市第三人民医院)

止嗽散出自《医学心悟》,苓甘五味姜辛汤出自《金匮要略》。前方疏表宣肺,止咳化痰,适用于风邪犯肺轻症;后方温肺化饮,多用于寒饮内蓄。2008年至今我们临床运用两方加减治疗风寒咳嗽、寒邪内生之喘息咳嗽,以及西药抗生素治疗无效之咳嗽,取得较好疗效,现总结报道如下。

一般资料

56例病例中38例为门诊患者,18例为支气管肺炎及肺气肿住院患者。男26例,女30例;病程7d~3个月。

治疗方法

所有门诊患者采用止嗽散与苓甘五味姜辛汤合方加减治疗。药物组成:荆芥3~15g,干姜3~9g,桔梗5~12g,茯苓6~15g,紫菀5~15g,白前6~15g,百部5~15g,炙甘草6~10g,陈皮3~10g,细辛3~6g,五味子5~10g。鼻塞明显者加防风5~15g,辛夷3~10g;痰多欲呕者加清半夏3~9g,生姜3片,降逆止呕,燥湿化痰;咳甚、颜面虚浮者加杏仁5~15g,宣利肺气止咳。住院患者采用吸氧,静滴化痰,有抗生素使用指征者使用抗生素,解除支气管痉挛药。

治疗结果

疗效标准:以1994年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颁布的《中医病症诊断疗效标准》为依据。治愈:咳嗽、咯痰、喘息症状消失。好转:咳嗽、咯痰、喘息症状明显减轻,其他症状与体征均减轻。无效:咳嗽、咯痰、喘息与其他症状和体征均无减轻或加重。

疗效观察:经过1个疗程10d,每天1剂中药内服的治疗,56例患者中治愈30例,好转22例,无效4例,其中服药最少3剂,最多10剂,平均6剂。

典型病例

例1.患者,女,1岁3个月。2008年12月5日初诊。家属诉孩子3d前感冒发热,打退热针复方氨基比林0.6ml,继用头孢唑林2.0g、利巴韦林160mg,清开灵注射液15ml,分步静脉滴注,连用3d,每天1次。现喘息、咳嗽不见好转,尤以夜间为重。刻下:孩子面色苍白、喘息,气管有喘鸣音,舌质淡,苔薄白,时恶寒。辨证属风寒犯肺。方药:止嗽散合苓甘五味姜辛汤加减治疗。方药:荆芥5g,桔梗6g,干姜3g,白前6g,紫菀6g,五味子3g,茯苓6g,陈皮5g,百部5g,炙甘草5g。服3剂喘息、咳嗽症状消失,夜间平安入睡,嘱其注意保暖,停服其他药物,痊愈。

例2.患者,男,75岁。2010年2月10日初诊。咳喘不止、喘息不宁,已住院10d,多日吸氧,静滴氨茶碱0.5g、头孢噻肟3.0g、炎琥宁400 mg,不见好转。刻下:面目浮肿,双目含泪,气短,端坐呼吸,气难续不足以言谈,咯白色稀薄痰,夜间为重,时恶寒,舌淡苔白,脉浮数。辨证:风邪犯肺,寒饮内停。药用苓甘五味姜辛汤合止嗽散加杏仁、清半夏去桔梗。方药:荆芥10g,干姜9g,半夏6g,杏仁15g,白前10g,紫菀10g,茯苓12g,陈皮10g,百部15g,炙甘草10g,五味子10g。服6剂后气短、喘息症状减轻,服药期间停用抗生素,喘息较重时静滴二羟丙茶碱,吸氧。继服4剂,症状进一步减轻,停止吸氧。辨证上方加健脾补气药,继服6剂,咳嗽、喘息症状消失,夜间安然入睡,平稳出院。

体会

咳嗽与外邪的侵袭及脏腑功能失调有关。正如《医学三字经·咳嗽》所说:“肺为脏腑之华盖,呼之则虚,吸之则满,只受得本脏之正气,受不得外来之客气,客气干之则呛而咳矣;亦只受得脏腑之清气,受不得脏腑之病气,病气干之,亦呛而咳矣。”咳嗽的病因,一是外感六淫之邪;二是脏腑之病气,均可引起肺气不清失于宣肃,迫气上逆而作咳。中医学把咳嗽的病因分为外感和内伤两类。咳嗽虽是常见症状,但处理不当也会迁延难愈:一是止咳中成药多适用于热性咳嗽,二是受病毒、细菌、炎症等名词的误导,影响了对寒性咳嗽的认定。寒性咳嗽常见于过敏性咳嗽、咳嗽变异性哮喘、哮喘急性发作、鼻咽炎、支气管炎、肺炎初期,不同的年龄阶段有不同的特点,一般有受寒史,以干咳为主,可伴有流清涕、打喷嚏、喘、气短、喉痒,或痰少稀白、呈泡沫状,或发热、怕冷、手足凉,舌质淡,舌苔白等表现。外感在秋冬以风寒为主,侵袭肺系。内伤咳嗽中寒性体质之人,脏腑功能失调,内生寒邪,也易致病,寒为阴邪,当以温肺化饮之剂化之。今临床多用抗生素治疗咳嗽,而抗生素实为泻药,属寒性,以寒治寒,寒性咳嗽越治越重。患者以小儿、老人居多。肺为娇脏,易受风寒。小儿形气未充,脏腑柔弱,为稚阴稚阳之体,秋冬之季,寒性咳嗽居多;年老体弱之人,阳虚易生内寒,更易外感风寒,加上临床应用抗生素误治,故久咳不止。止嗽散合苓甘五味姜辛汤中以荆芥、干姜、细辛为君药,外散风寒表邪,内温肺化饮;紫菀、白前、百部止咳化痰,治咳嗽不分久新,皆可奏效,三者为臣;茯苓、桔梗、陈皮、五味子宣肺气,止咳消痰为佐药;炙甘草调和诸药。诸药合用,温散寒邪,暖肺化饮,适用于寒邪侵袭肺系,久咳不止,气短不足以息之咳嗽。本方药温热,正合“治肺不远温”、“消痰饮者,当以温药和之”之意。临证使用中应注意小儿之病易从阳化火,故本方辛温药剂量宜轻,中病即止。老年人阴阳两虚,阴虚阳亢者也易从阳化火,一旦咳嗽治愈,也即停药。并注意饮食起居等生活调养,避免受凉,随气温变化及时加减衣物,尽量喝热汤,少喝酸奶、冷饮,积极预防呼吸道感染,预防过敏,尽量避免接触过敏原,并适当进行耐寒锻炼。耐寒锻炼的措施包括少穿衣服,适当地接触冷水,婴儿以经常接触外部空气为主,幼儿可散步;学龄儿童可晨跑,老年人根据体质参加户外活动和锻炼等,要循序渐进,耐受为度,持之以恒。经耐寒锻炼后,可增加对寒冷的适应能力,减少发病。

猜你喜欢
紫菀寒性荆芥
基于DNA条形码鉴别缘毛紫菀及狭苞紫菀
润肺、通二便的紫菀
荆芥
夏日不忘荆芥香
荆芥香里夏日爽
不同炮制方法对紫菀浸出物及主成分含量的影响△
止咳通便话紫菀
藏荆芥化学成分的研究
寒性体质者试试艾叶坐垫
测一测 你是“热性体质”还是“寒性体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