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参健脾丸治疗痤疮的临床研究※

2014-01-24 17:42刘建国喻国华符秋霞
中国民间疗法 2014年1期
关键词:岁者皮脂腺毛囊

廖 燕 孟 萍 刘建国 喻国华 符秋霞

(江西中医药高等专科学校附属医院,抚州 344000)

痤疮是毛囊、皮脂腺的慢性疾病,好发于面、背、胸部等含皮脂腺丰富的部位,以粉刺、丘疹、脓疱、结节、囊肿及瘢痕为主要特征,是常见的皮肤病之一。其发病机理尚不完全清楚,多认为与遗传、内分泌、感染及免疫异常有关,部分患者与体内雄性激素水平增高有关[1]。笔者采取应用人参健脾丸对痤疮患者进行治疗和干预,效果满意,现报道如下。

一般资料

204例痤疮患者全部来自本院,其中男性96例,女性108例;年龄17~35岁。随机双盲分成西药对照组和中药治疗组。①西药对照组86例:男性35例,女性51例;17~22岁者53例,23~28岁者16例,29~35岁者17例,平均(21.3±3.3)岁;病程7~13个月,平均(10.5±1.8)个月。②中药治疗组118例:男性53例,女性65例;17~22岁者82例,23~28岁者24例,29~35岁者12例,平均(22.1±3.6)岁;病程8~15个月,平均(9.7±2.3)个月。两组性别、年龄等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具有可比性。

诊断标准: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医行业标准——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试行)。青春期开始发病,好发于面部、上胸部及背部等皮脂腺发达部位,对称分布。皮损为毛囊性丘疹、黑头粉刺、脓疱、结节、囊肿和疤痕,伴有皮脂溢出,呈慢性经过。

纳入标准:①获得知情同意并签署知情同意书者。②年龄满16周岁以上者。③并发炎症者。④诊断前症状出现至少6个月,近3个月症状符合以上标准者。

治疗方法

西药对照组:西咪替丁片剂(福建三爱药业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35021067),口服,200mg/次,3次/日,4周为1个疗程,连续服用2个疗程。女性经期停药。

中药治疗组:人参健脾丸(江西半边天药业有限公司,国药准字Z36021283),口服,6g/次,2次/日,4周为1个疗程,连续服用2个疗程。女性经期停药。

治疗结果

疗效标准:临床痊愈:皮损消退,或仅遗留少许色素沉着,症状消失。显效:皮损大部分消退,症状明显减轻。有效:皮损部分消退,症状改善。无效:皮损消退不明显,或临床症状反见恶化。

204例痤疮患者全部经过2个疗程的治疗,在治疗后的第15天通过观察记录,结果显示两组近期疗效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而通过治疗后第1个月和第2个月的观察记录,提示就远期疗效而言两组差异存在显著性意义(P<0.05)。

两组治疗后的近、远期疗效评定比较:西药对照组15d后痊愈23例,显效11例,有效48例,无效4例;1个月后痊愈36例,显 效11例,有 效36例,无 效3例。中药治疗组15d后痊愈35例,显效32例,有效46例,无效5例;1个月后痊愈52例,显效35例,有效27例,无效4例。

结论

痤疮是发生在毛囊皮脂腺的慢性皮肤病,发生的因素多种多样。其形成过程大致可阐释如下:体内脏腑功能失调致内分泌失调,皮脂腺分泌旺盛,油脂产生过多,毛孔粗大,角质层隆起,油脂堵塞毛孔,隆起的顶点氧化,痤疮丙酸杆菌在缺氧情况下大量繁殖,整个毛囊变红、发炎,变成脓疱、结节,进而形成痤疮[1]。

中医认为,脾胃为后天之本。痤疮生长的部位往往是手太阴肺经和足阳明胃经循行之处,而手太阴肺经本又起源于中焦,所以痤疮的发生根源在于脾胃。脾胃气虚,饮食不消,蕴而化热,循经上熏,血随热行;或气血郁滞;或化湿生痰;或痰瘀互结;以致患部炎性丘疹、结节、脓疱甚至囊肿,累累相连。事实上,笔者在长期的临床实践中发现痤疮患者既见有纳少、舌淡胖边有齿痕、脉细等脾虚之象,也常见热毒痰凝瘀滞等实邪表现。由此笔者提出假设:要从本源上治疗痤疮当以消补并进,补脾是关键。顾松杰等也认为,治疗痤疮当理中焦,注重运脾[2]。

人参健脾丸来源于《证治准绳·类方》,由人参、白术(麸炒)、甘草、山药、莲子、白扁豆、木香、草豆蔻、陈皮、青皮、神曲、谷芽、山楂、芡实、薏苡仁、当归、枳壳十七味中药组成。方中人参为主药,补中益气、健脾;辅以山药、甘草、白术、莲子、芡实、茯苓健脾燥湿;佐以陈皮、青皮、木香、枳壳理气和胃;当归养血,神曲、山楂、谷芽消食导滞。常用于脾胃虚弱、气滞挟湿或兼食滞消化不良所致的面色萎黄、气短乏力、脘腹胀满、肠鸣腹泻、完谷不化等症。本方着重健运脾气,以补为主,以消为辅,消补并行,达到健脾渗湿、理气消食之功效。

笔者选择西咪替丁作为对照治疗药物。西咪替丁是一种H2受体拮抗药,研究发现它具有抗雄性激素作用,可阻断二氢睾酮与毛囊受体的结合,使皮脂分泌减少,从而发挥减轻痤疮损害的作用[3]。研究表明,短期内人参健脾丸治疗痤疮的疗效虽与西咪替丁的疗效相仿,但从长期来看,人参健脾丸治疗痤疮很有优势。中药具有“简、便、廉、验”的特点,值得推广。

[1]朱杰.痤疮的发病机理与治疗[J].中国城乡企业卫生,2005,6(3):35-36.

[2]顾松杰,黄志云.痤疮从三焦论治刍论[J].安徽中医临床杂志,1999,11(4):275.

[3]张景云.实用美容药物学[M].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06:164-173.

猜你喜欢
岁者皮脂腺毛囊
中西医结合治疗毛囊闭锁三联征2例
长了粉瘤一定要手术切除吗?
油性头发少梳多按
35岁以下年赚54万,台网民狂吐槽
“拆西墙补东墙”高质毛囊资源宝贵
WHY 我的小脸蛋为什么长满了青春痘?
常见毛囊细胞角蛋白在毛囊周期中的表达研究
腰骶部巨大皮脂腺囊肿1例
1例犬皮脂腺腺瘤的病理学诊断
论文写作中需注意的“模糊”表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