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口鼻内镜下电动切吸器切除腺样体100例报道

2014-01-24 17:42李东方
中国民间疗法 2014年1期
关键词:咽鼓管经口腺样体

李东方

(山东省安丘市人民医院,262199)

我科2005年1月~2012年12月采用经口鼻内镜下电动切吸器切除腺样体100例,疗效满意,报道如下。

一般资料

本组100例患者,男70例,女30例;年龄3.5~12岁,平均7岁;病程6个月~5年。患者表现为张口呼吸,睡眠打鼾。伴睡眠时有憋醒者26例,伴鼻塞、脓涕、鼻窦炎者(CT证实)25例,伴听力下降、分泌性中耳炎者(鼓室导抗图B型或C型证实)14例(25耳),伴扁桃体肥大者35例。所有患者均行鼻咽侧位片或CT检查证实腺样体不同肥大。

手术方法

均采用经口气管插管静脉复合麻醉。患者取仰卧位,全麻成功后,常规消毒铺巾。上Davis开口器张开口腔,35例先行扁桃体剥离术,并彻底止血。经一侧鼻腔导入细导尿管,从口腔引出,口外打结拉起软腭,70°C内镜经口观察鼻咽部腺体增生情况及咽鼓管和后鼻孔之间的解剖关系,向腺样体注入含少许0.1%肾上腺素的生理盐水做局部浸润,以减少术中出血。直视下应用弯头电动切吸器,自前下向后上准确完整地切除腺样体,创面肾上腺素棉球压迫止血。分泌性中耳炎术中同时行鼓膜切开或置管。慢性鼻窦炎者行术中上颌窦穿刺。术后均行抗生素治疗。

治疗结果

100例患者随访6个月,无1例发生术后出血感染,睡眠打鼾、张口呼吸消失。鼻涕、鼻塞明显改善,听力明显提高。鼻内镜检查无腺样体残留,无圆枕咽鼓管损伤及鼻咽狭窄或闭锁、鼻咽关闭不全、发音障碍等并发症。术后2周鼻咽部假膜脱落,创面开始上皮化。术前14例分泌性中耳炎经鼓膜切开置管3~6个月,25例鼻窦炎经抗炎等综合治疗3~5周,均全部治愈。

讨论

腺样体肥大是儿童常见病之一,可引起耳鼻咽喉及呼吸道症状,如分泌性中耳炎、慢性鼻窦炎及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等。以往多采用传统的刮匙刮除,不仅损伤大出血多,且腺样体易残留,残留部位多数位于后鼻孔区及咽鼓管周围。而经鼻腔行腺样体切除术,易损伤鼻腔黏膜,且有造成鼻腔粘连的可能,也存在手术操作受限的弊端。经口鼻内镜下电动切吸器切除腺样体存在以下优点:①直视下切除腺样体,术野清晰,切除范围准确完整彻底干净。②入路宽阔,操作灵活。③出血少,无残留,不损伤咽鼓管及其周围组织,避免了以前传统手术的并发症。经口鼻内镜下电动切吸器切除腺样体,疗效确切,被视为腺样体切除术较为满意的手术路径。

猜你喜欢
咽鼓管经口腺样体
经口内镜联合颈外超声穿刺注水定位成功取出颈深部异物1例
腺样体肥大如何用药
课题达成型品管圈在促进早产儿经口喂养中的应用
UE视频喉镜与纤维支气管镜用于经口清醒气管插管的效果
儿童腺样体肥大合并慢性鼻窦炎对分泌性中耳炎发生率的影响
咽鼓管-鼓室气流动态图法与音响法检测咽鼓管开放功能比较*
保持“耳朵呼吸顺畅”
咽鼓管功能研究进展
腺样体肥大,用药还是手术?
经口不切开胃底折叠术治疗胃食管反流病的研究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