肺癌呼吸道菌群失调导致二重感染

2014-01-24 21:17卜四江于振国戴泽文
中国医药指南 2014年31期
关键词:菌群失调霉菌病死率

卜四江 于振国* 戴泽文

(广东省深圳市西丽人民医院社康中心,广东 深圳 518055)

肺癌呼吸道菌群失调导致二重感染

卜四江 于振国* 戴泽文

(广东省深圳市西丽人民医院社康中心,广东 深圳 518055)

目的 探讨肺癌合并二重感染的治疗及早期诊断以改善预后。方法 回顾性研究2006年8月至2013年12月住院患者43例二重感染患者的临床特征,治疗及预后。结果 随着广谱抗生素,抗肿瘤药物,皮质激素,化疗药物的广泛应用,发病率有增高趋势,43例均有此病史,病死率极高,达27.9%(12/43)。结论 常发生在呼吸道菌群失调,机体防御功能明显降低的情况下,尽可能早期诊断和早期治疗有助于降低病死率,同时了解致病菌种和药敏结果,可以指导临床用药合理性。

呼吸道菌群失调;二重感染;肺癌

随着肺癌治疗的优化,患者生存率与生存期得到改善,但由于广谱抗生素、免疫抑制剂和放化疗,使病原菌和宿主之间的关系不断变化,体内环境平衡紊乱造成菌群失调,致使条件致病真菌感染的情况也日益严重,同时肺部真菌感染的机会也明显增多,且病死率高,其临床表现、X线特征与一般肺部感染极为相似。因此,其症状不典型,常误诊为肺癌症状。为避免误诊漏诊,降低病死率[1],现就我院2006年8月至2013年12月住院患者合并细菌,霉菌感染的43例临床资料进行分析总结,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43例患者均为2006年8月至2013年12月住院患者,其中男性29例,女性14例。最小年龄48岁,最大年龄68岁,平均年龄59岁,三期患者15例,四期患者28例。

1.2 方法:所有患者均接受过化疗和放射治疗。治疗期间均应用过激素,如地塞米松、氢化考的松;应用的抗生素多为头孢类或喹诺酮类药物联合,因细菌感染和配合放疗应用时间较长,持续15~26 d(平均16 d);且先后使用3~4种抗生素。对其基础病,诱发因素,呼吸道症状和体症,确诊方法,病原体检查,影像学资料,抗真菌药物及疗效进行分析。

2 结 果

43例患者均有白色念珠菌感染,同时合并杆菌感染。在治疗过程中除肺癌症状外,又出现低热及无发热,少部分高热,是不规则热不易控制;咳嗽,痰液黏稠,不易咳出。肺部可闻及小水泡音及哮鸣,呼吸音减弱;末梢血管WBC>10×109/L者19例,最高达21.3×109/L,分类以粒细胞为主;胸部X线拍片,形态不一,无特异性,合并阻塞性肺炎者32例,为片状阴影。43例患者出现二重感染后均在给酮康唑,氟康唑及达扶康,同时根据药物敏感实验投足量抗生素,停用肾卜腺皮质激素及化疗。43例患者中9例虽经治疗,但二重感染未见好转,发热不易控制,于感染后9~32 d死亡,34例经治疗,症状好转。

3 讨 论

二重感染系指抗菌药物应用过程中出现的新感染。在正常情况下,条件致病性真菌是宿主正常菌群成员,只有当宿主抵抗力降低时才致病。本组分离的条件致病性真菌菌种中以念珠菌属为主,与文献报道基本一致,应引医师的高度重视。肺癌患者由于往往反复大量使用抗生素以及抗生素的不断升级,易造成菌群失调,导致真菌大量生长繁殖,并侵害周围组织或向他处扩散,在局部形成肉芽肿性病变[1]。应用化疗药物及免疫制剂进一步削弱了呼吸道免疫防御屏障;肿瘤可压迫支气管及肺组织,造成阻塞性通气功能障碍及局部血液循环和淋巴回流障碍,致病菌易侵入支气管一肺引起感染,故呼吸道真菌感染概率明显增加。肺癌患者为减轻化疗反应及治疗放射性肺炎经常使用肾上腺皮质激素,可抑制机体的免疫功能,为细菌及霉菌的继发感染创造有利条件[2]。本组患者中,肺癌患者免疫功能低下,加之肿瘤为消耗性疾病,进食差及放化疗等治疗措施,免疫力进一步下降。使致病性真菌大量生长繁殖,并侵害周围组织向他处扩散,也是加重病情,导致死亡的重要原因。故晚期肺癌患者在应用大量抗生素[3],肾上腺皮质激素及抗肿瘤药物后,出现不易控制的发热,咳嗽,咳痰不易,一般情况欠佳,肺部闻及干、湿啰音,末梢血白细胞增高,用常规抗炎治疗无效时,胸部拍片及CT检查见片状阴影,要想到二重感染的可能,应及时进行痰细菌及霉菌培养[4]。痰涂片或培养是诊断最常用方法。肺癌患者合并二重感染者,应立即经验用药及根据药物敏感实验投予足量抗生素,同时给予抗霉菌药物,如静脉使用氟康唑、达扶康等。本文抗真菌药物敏感结果提示:达扶康有较高的敏感率,为抗真菌的常用药。氟康唑是一广谱抗真菌药,较敏感,其在痰液中浓度高,水溶性好,在临床广泛应用。但并非为理想、安全的抗真菌药,由于晚期肺癌患者体质较差,肝、肾功能多有损害,故不适用毒性较大的抗霉菌药物。应用应从小剂量开始,逐渐加量,及时复查痰霉菌培养,转阴后,立即停药。影响疗效的因素与下列有关,如机体免疫力较强,病变容易控制,因此预后较好。此外还决定于病变原因,局限性者预后较好,病变广泛,尤其有肺外侵犯者疗效欠佳。并发症的多少以及严重程度也直接影响治疗效果,如大咳血或呼吸衰竭等可造成患者死亡,其预后与疾病发现早晚有密切关系。晚期肺癌患者合并二重感染后,由于其病原菌对常用的抗生素耐药;肺癌的慢性消耗;加之了免疫防御屏障进一步削弱造成机体抵抗力降低以及疾病复杂性,因此病情难于控制,病死率高,有报道肿瘤合并二重感染病死率高达81.8%。综上所述,预防二重感染,特别是肺部真菌感染是一个综合复杂问题,首先积极治疗基础疾病,提高患者免疫力;避免滥用抗生素,合理使用激素;必要时应用免疫增强药物,改善患者全身情况,加强营养支持治疗。

[1] 魏一平,李兰菊,梁春华,等.肺部真菌感染38例临床分析[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10,19(22):2780-2781.

[2] 张良.顽固性呃逆与菌群失调及真菌二重感染的相关性及其临床意义[J].中国实用医药,2001,29(6):13-14.

[3] 王桂芬,李慕雄.如何正确使用抗生素[J].中国医药导报,2006, 3(17):87.

[4] 张丽娟,史金英,梁桂琴,等.碳青酶烯类治疗重症下呼吸道感染继发二重感染危险因素分析[J].临床误诊误治,2010,10(23):909-910.

Respiration Tract Bacteria Groups Inbalance Result in Lung Cancer Combine Dualistic Infection

BU Si-jiang, YU Zhen-guo*, DAI Ze-wen
(Community Health Center, Xili People's Hospital of Shenzhen, Shenzhen 518055, China)

Objeetive Study on early diagnosis, therapy and prophylaxis for lung cancer combine dualistic infection .Methods Retrospective study of the clinical feature.treatment and outcome of 43patients with lung cancer combine dualistic infection.from August 2006 to December 2013. ResuIt Priorantimierobial therapy. Steroids/cytotoxic therapy. The morbidity more increase all 43 patients had same history, the mortality of was very high was 27.9%(12/43). Conlusion Happen usually under respiration tract bacteria groups inbalance, body defence function reduce circumstances, early diagnosiS and therapy contribute to reduce mortality. It’s benifitial for guiding clinical treatment to reeongine specie and antibacteria1 susceptibi1ity test of pathogenic becteria.

Respiration tract bacteria goups inbalance; Dualistic infection; Lung cancer

R734.2

:B

:1671-8194(2014)31-0023-02

*通讯作者:E-mail: dryuguo@163.com

猜你喜欢
菌群失调霉菌病死率
全髋翻修术后的病死率
揭示水霉菌繁殖和侵染过程
肠道菌群失调通过促进炎性反应影响颈动脉粥样硬化的形成
降低犊牛病死率的饲养与管理措施
死亡率与病死率的区别
宫颈高危HPV持续感染与阴道微生态相关性研究进展
早期霉变纸币霉菌分离与鉴定研究
霉菌的新朋友—地衣
地衣和霉菌
耐多药肺结核合并肺部真菌感染52例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