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完善强制免疫补助政策

2014-01-25 07:53谷稷农业部干部管理学院
中国畜牧业 2014年18期
关键词:畜牧养殖场队伍

文│谷稷(农业部干部管理学院)

最好的防控方法,就是按科学程序进行疫苗接种。

最好的防控方法,就是按科学程序进行疫苗接种。

针对当前防疫工作中不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尤其是面对禽流感等重大动物疫情严峻形势下,基层畜牧兽医部门应该完善强制免疫工作,使“免疫与扑杀”相结合的防控策略落到实处,从源头上加强动物防疫工作。为此,笔者就如何完善强制免疫补助政策,谈几点想法。

一是改革免疫补助政策模式,由免费疫苗发放逐步调整为事后补贴。免费疫苗发放的模式在刚开始实施时,因其成本低、见效快、易实施的特点,发挥了很重要的作用。但随着时间的推移,各地基层畜牧兽医部门发现了一些新问题:部分强免疫苗效果差强人意,政府统一采购的强免疫苗丢弃现象十分严重;不良厂家的误导宣传并向养殖场户销售所谓的高端疫苗,扰乱了强免疫苗供应的秩序;部分养殖场户相信所谓“高端疫苗”的效果要比政府采购的强免疫苗的效果要好,转而对动物防疫工作产生不信任,强制免疫制度落实难;强制免疫监管存在难度,在登记、管理、运输、保管、档案等环节中,养殖场户缺乏主动配合,导致强制免疫监管困难,无法真正发挥强制免疫的积极作用。因此,笔者建议改革当前的疫苗供应模式,由免费疫苗发放逐步调整为事后补贴。

笔者认为,事后补贴更符合当前基层强制免疫补助现状:一是有利于养殖场户规范疫苗使用;二是有利于畜牧兽医站的疫苗登记的档案的当严格、准确;三是有利于规范养殖企业的档案记录,降低畜牧部门对养殖场户在养殖过程中的监管难度。

养殖场户按照疫苗的招标价格向基层(镇)畜牧兽医站购买疫苗,依法完成整个饲养过程,并获得产品检疫合格证之后,再获得相应的补助。事后补贴也符合2007年农业部3号令,规定条件的养殖企业,经备案后可向疫苗生产厂直接购买所需疫苗。养殖企业依法完成该批动物的饲养过程,产品经过检疫安全上市以后,凭该批动物的检疫证明、购买疫苗的发票、养殖档案到所在地畜牧兽医站获得补助,补助额为同品种疫苗的当年政府采购中标价。

二是加强基层动物防疫人员队伍建设,尝试强制免疫补助政策政府购买服务。近年来,随着动物防疫越来越受到重视,国家也逐步加大对动物防疫工作的财政支持力度。但是各地基层畜牧兽医部门都遇到“人”的问题。目前,动物防疫人员队伍老化,业务水平参差不齐,不能满足不断发展变化的工作要求,多地出现疫苗过敏反应时常有纠纷,养殖户经常质疑防疫人员,强制免疫政策落实人员队伍存在不足。

笔者认为,任何一项好的制度实施都需要人去实施、执行,加强基层防疫人员队伍建设迫在眉睫,尤其需要出台村级防疫员的管理办法,明确村级防疫员的地位、责权利,逐步提高他们的待遇,解决动物防疫工作第一道防线人员的后顾之忧;同时,可参照着卫生、公安、计生、信访等部门的做法,增加免疫工作人员的岗位津贴和补贴,促进动物防疫人员的工作积极性;最后,要加大动物防疫人员队伍建设问题,尤其是加强技术、规范化、程序培训,吸引更多专业人员进入动物防疫队伍。另一方面,在地方政府财力容许的情况下,可尝试强制免疫政府购买服务的做法。

三是根据动物疫病流行情况,适时调整强制免疫疫苗种类。虽然我国规模化养殖趋势逐步加快,但我国散户养殖者仍将在未来一段时间内占据绝大多数,国家动物疫病防控安全的隐患在某种程度上无疑还将长期存在,这是发展的必然,强制免疫政策在今后一段时间,也仍然将长期存在。近年来,随着我国养殖的畜禽品种及数量有了大幅度增加,畜禽疾病的种类和发生频率也大大增加了,对于防控传染性疾病而言,最好的防控方法,就是按科学程序进行疫苗接种。国家应根据动物疫病流行情况,适时调整强制免疫疫苗种类。适时调整符合动物免疫实际情况的强制免疫苗种类,促进强制免疫政策发挥最大免疫效果。

猜你喜欢
畜牧养殖场队伍
规模养殖场防疫现状及对策
5G助力“智慧畜牧” 湖羊有了“健康码”
荣昌:做强畜牧品牌 建好国家畜牧科技城
武汉天种畜牧有限责任公司
规模化养殖场粪污无害化处理技术
2019年全国畜牧兽医
韩49处养殖场检出“毒蛋” 当局下令一律回收销毁
四川省出台畜禽养殖场(小区)规模标准
还剩多少人?
“五老”队伍大有可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