护理人员配置与患者愈后关系的研究进展

2014-01-25 13:14杨丽丽
中国医药指南 2014年17期
关键词:病死率人力护士

王 蕾 杨丽丽

(河南省人民医院,河南 郑州 450003)

护理人员配置与患者愈后关系的研究进展

王 蕾 杨丽丽

(河南省人民医院,河南 郑州 450003)

护理人员的配置与患者的预后效果有着密切关系,如何配备合理的护理人力资源是医院护理管理十分重要的内容,也是组织有效护理的保证。本文通过研究分析,指出我国护理人力资源配置不足的问题广泛而且严重,这将直接或间接地影响到患者的护理质量、治疗效果甚至生命安全,并从众多研究的不同角度论证了这一问题。

护理人员配置;愈后

护理人员配置是指以某一特定的护理模式执行护理工作时,能提供足够合格的护理人员,使患者得到适当且安全的照顾,并确保护理工作能产生意义及令人满意的过程[1]。随着现代医学模式的转变、人民健康需求的增加,护理在很多方面已经被证实是人类健康照顾的核心,护理人员的配置与患者的护理效果有着密切关系。然而,护士人力短缺已经成为全球的一个热点问题,在中国这一问题尤为严峻。中国医院现行护理人力配置标准是参照卫生部1978年制定的《综合医院组织编制原则试行草案》,规定病区床位与护士比应为1∶0.4,医护比为1∶2。而实际临床工作中许多医院的实际床护比远远没有达到卫生部规定的标准。根据国家卫生部医政司、人事司近年来对全国30个省、市、自治区共210所医院341个病区的床护比进行调查发现,符合要求的仅占12.9%,87.1%的病区床护比<1∶0.4,甚至有18个病区的床护比<1∶0.2,95%以上医院住院患者的生活护理依靠家属或者护工承担[2]。刘华平等[3]2004年调查全国126所二级以上综合性医院的护理人力资源配置状况,结果88%的医院存在护士缺编情况,护士在岗人数占在编总人数的84.53%,特别值得注意的是,有的医院甚至缺编率高达85.00%,平均的缺编率为27.5%。从以上数据可以看出,我国护理人力资源配置不足的问题广泛而且严重,这不仅会影响到护士的工作效率、身心健康、工作满意度以及护理人员的流动与流失率[4],而且将直接或间接地影响到患者的护理质量、治疗效果甚至生命安全。

1 护理人员配置与住院患者并发症、护理差错的研究

1.1 护理人员数量不足的影响

Pronovost等对38所医院的ICU护士配置水平与腹主动脉瘤术后患者并发症发生率之间的关系进行了研究。首先将护士配置情况分成2类:高水平配置(护患比为1∶1或1∶2)和低水平配置(护患比为1∶3或1∶4)。结果显示护理人力低水平配置的单元患者术后发生肺功能不全、再次气管插管等并发症的危险性均升高。施雁和华萍等调查了某市69所二级以上医院病区床护比与护理质量的关系,发现二者呈正相关关系。Dimick等研究表明,减少夜班护士人数可导致术后肺部感染危险性、坠床率增加以及患者疼痛管理舒适度降低。Lankshear等研究表明:美国每年在医院中,有9.8万人因给药错误死亡,这个数字比因交通事故、乳腺癌或者艾滋病死亡的人还多。

1.2 护理人员结构不合理的影响

护理人力资源配置的另一个核心问题是保证人员结构的合理性。由于各国护理人员的等级体系不同,因此许多研究结果并不具有参比性,但有一定借鉴意义。Blegen等研究发现:注册护士提供护理的比例与投药错误、压疮、患者或家属投诉呈负相关;所有护理人员提供的总的护理时数与患者的病死率、压疮发生率及其投诉直接相关。增加注册护士在护理人员总数中的比例,患者并发症的发生率降低至原来的87.5%。Unruh研究了有执照护士在护士总数中所占的比例与患者负性事件(肺不张、压疮、跌倒、肺炎、术后感染、尿路感染等)的发生率之间的关系。比较发现有执照护士比例高的医院,并发症的发生率比有执照护士比例低的医院要低,二者相比:肺不张(P<0.001),压疮(P<0.05),跌倒(P<0.001),尿路感染(P<0.001)。

2 护理人员配置与患者病死率的研究

2.1 护理人员数量不足的影响

临床工作中,护理人员不足导致较少的护士承担原本需要更多人完成的任务,工作中的紧张、忙碌势必会影响到护理质量。国外有许多学者研究了护理人员数量与护理质量的关系。Tamow-Mordi等调查了某院1025例患者的病死率与护理工作量之间的关系。他们根据护理人员所承担工作量的大小将患者分成护理工作量大、中、小3类,结果发现护理工作量大的这组患者的病死率比工作量中等组的高4%。Aiken等的研究指出增加护理人员数量,加强临床护士的组织、管理与提高AIDS患者的满意度及降低其病死率相关。

2.2 护理人员结构不合理的影响

护理人员的配置也需注重人员结构的合理化,使得临床护士在工作经验、技术职称、学历结构等方面达到合理的配置,从而满足患者的护理需求及临床工作的需要。Aiken等对普外科、整形外科、血管外科的23万余患者的出院资料进行横断面调查,分析护理人员学历与患者病死率的关系,指出具有学士学位的护士增加10%,患者入院30 d内的病死率及抢救失败率(住院30 d内死于非原有合并症,如吸人性肺炎、低血压等)将降低5%。Hartaz等分析3100家医院的资料,结果显示根据疾病的严重指数,调整病死率低的医院多为教学医院和那些专家比率高、床位使用率高、注册护士多的医院。

3 护理人员配置与患者住院时间及患者满意度的研究

研究表明,护理人员的配置与患者的住院时间及患者的满意度也存在因果关系。Needleman J和Buerhaus P等评估了美国11个州的病房注册护士所占比例与患者治疗结果之间的关系。发现在内科患者中,注册护士的比例越高,平均住院日越短。Moore等收集16个病区1500例患者、300名护士的调查结果,结果注册护士占护理人员总数的比例与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疼痛管理、健康教育效果相关,当护理人员中注册护士比例增加时,患者满意度增加17%~40%。

4 一些研究提示护理人员配置与患者愈后无显著关系

与以上研究不同,另有一些研究认为护理人员配置与患者愈后无统计学上的显著关联。比如,Shortell和Hughes的研究提示每位患者接受的直接护理时间的增加并不改变患者的住院时间、高热持续时间、麻醉、止痛和(或)镇静药品的用量。

综上所述,绝大部分的研究表明,护理人员的配置与患者的并发症、护理差错、病死率、住院时间及患者满意度是有相关性的。护理人员数量不足和结构的不合理会导致护理质量的明显下降。2005年卫生部下发了《中国护理事业发展规划纲(2005年~2010年)》,明确提出了我国护理人员配置的具体要求。2006年国际护士会提出“保证安全的护士配置,保障患者的生命安全”,倡导合理的安全配置,为调整护士工作环境,保证安全护理和充足的护理人员提供行动指南。它强调世界各国要共同努力,解决临床护士短缺及护士超负荷工作的问题,提高护士工作水平,确保患者能够得到安全、有效、满意的护理服务。在我国护理人力资源管理中,既有数量上的不足,也有使用上的不合理;既有体制上的问题,也有分配、激励机制上的问题。研究和借鉴先进国家和地区的经验,分析我国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对于探索我国护理人力资源的合理配置是十分必要的。我们需要多方面共同努力,提高护理人员安全配置水平,保证患者及护理人员的安全和健康。

[1] 杨维.护理人力资源配置与病人满意度的相关性研究[J].中华护理杂志,2007,42(12):11l9-1121.

[2] 施雁,高秋韵,毛雅芬,等.护理人力资源配置调查及对策[J].中华护理杂志,2005,40 (5):373-375.

[3] 刘华平,巩玉秀,么莉.护士人力资源现状分析和配置标准研究[J].中国护理管理,2005,5(4):22-25.

[4] 叶文琴,朱建英.现代医院护理管理学[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4:33-48.

R192.6

A

1671-8194(2014)17-0071-02

猜你喜欢
病死率人力护士
全髋翻修术后的病死率
最美护士
最美护士
最美护士
最美护士
人事档案管理在人力资源管理中的作用
人力资源管理促进企业绩效提升
降低犊牛病死率的饲养与管理措施
死亡率与病死率的区别
海外并购中的人力资源整合之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