酒精性肝硬化的临床分析

2014-01-25 13:14
中国医药指南 2014年17期
关键词:代偿酒精性肝病

冯 雪

(胜利油田中心医院感染病科,山东 东营 257000)

酒精性肝硬化的临床分析

冯 雪

(胜利油田中心医院感染病科,山东 东营 257000)

目的研究酒精性肝硬化的影响因素以及血清学指标的特异性。方法回顾性分析78例酒精性肝硬化患者的饮酒史及血清学指标;比较代偿期的17例患者与失代偿期的61例患者的饮酒时间、饮酒精量及血清标志指标之间的差异。结果①饮酒史:比较代偿期与失代偿期的饮酒时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比较代偿期与失代偿期饮酒精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②血清学指标结果:比较代偿期与失代偿期AST/ALT,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分别比较代偿期与失代偿期TBIL、PT、A/G,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①酒精是酒精性肝硬化的致病影响因素,饮酒时间越长,饮酒量越多,越容易患酒精性肝硬化。②通过实验室检查可看出,AST/ALT>2,GGT及ALP的升高有助于对酒精性肝硬化进行诊断;AST/ALT比值,PT,TBIL,A/G比值能够对酒精性肝硬化的病情轻重进行一定程度的反映,AST/ALT比值,PT,TBIL值越大,反映病情越重;A/G比值越小,反映病情越重。

酒精性肝硬化;代偿期;失代偿期

酒精性肝病是由于患者长期、大量饮酒而导致的相应肝脏疾病。酒精性肝病初期的表现主要是脂肪肝,随疾病的进展可逐步发展为酒精性肝炎、酒精性肝纤维化及酒精性肝硬化。酒精性肝硬化病理上以肝脏弥漫纤维化、再生结节和假小叶形成为主。晚期临床表现为肝功能减退和门静脉高压为主。本文旨在研究酒精性肝硬化的影响因素以及血清学指标的特异性,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病例选择和分组

抽取、收集在我科住院的酒精性肝硬化患者78例,代偿期17例,失代偿期61例。

1.2 诊断标准

中华医学会肝病学分会脂肪肝和酒精性肝病学组于2006年2月修订《酒精性肝病诊疗指南》,对酒精性肝病临床诊断标准进行了更新[1],以此标准作为本次研究酒精性肝病的诊断标准。

1.3 统计学方法

用SPSS13.0软件包对所得数据进行统计学相关分析,计量资料采用均数±标准差(的形式表示,运用t检验方法对数据进行组间比较;计数资料以百分比表示(%),组间率的计算和比较采用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 酒精性肝硬化饮酒时间与饮酒精量比较

本次研究的结果显示,本次抽取的所有酒精性肝硬化患者每日均饮酒,主要为30~60度的白酒,将酒精折合为乙醇,可算出患者所饮乙醇约为50~480 g/d,平均为(172.2±72.5)g/d;患者的酒龄为7~50年,平均为(27.4±10.7)年。处于代偿期与失代偿期的患者,其酒龄分别为(24.8±10.3)年、(28.6±10.8)年,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代偿期与失代偿期的饮酒精分别为(142.4 ±51.4)g/d,(185.8±76.8)g/d,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

2.2 血清学指标对酒精性肝硬化的诊断意义

本研究实验室检查中ALT升高32例(41.0%),AST升高68例(87.2%),AST/ALT>2有42例(53.8%),GGT升高56例(71.8%),ALP升高27例(34.6%),TBIL升高67例(85.9%),PT升高52例(66.7%),A/G降低76例(97.4%)。

代偿期与失代偿期AST/ALT分别为(1.75±0.53)与(2.48± 1.16),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代偿期与失代偿期TBIL分别为(24.32±8.67)µmol/L与(121.63±127.09)µmol/L,PT分别为(14.52±1.09)s与(17.81±3.74)s,A/G分别为(1.04± 0.20)与(0.83±0.29),分别比较代偿期与失代偿期的TBIL、PT、A/G,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

3 讨 论

近年来肝硬化的发病率、病死率都居高不下,这与其病因密切相关[2]。酒精性肝硬化在欧美等国多见,但近几年在我国的发病率有所上升。酒精性肝硬化的发病机制比较复杂,目前还未能得到完全阐明。酒精及其代谢产物对肝脏可产生毒性作用,并对肝脏细胞的氧化应激、免疫介导等产生影响,对细胞因子、细胞凋亡、内毒素、遗传多态性也可产生影响,同时可能与病毒的产生叠加作用[3]。相关研究表示[4],患者的肝脏损伤与上述因素均有关联。

本研究通过对患者饮酒史的回顾分析,发现饮酒时间越长,饮酒的量越大,越容易使肝脏产生损伤,患上酒精性肝硬化。有研究显示[5],若个人每日摄入乙醇的量达80 g,持续10年以上,即会发展成为酒精性肝硬化。由此可见,酒精可看作是导致患者患上酒精性肝硬化的重要因素。因此,在相应的治疗过程中,首要方法是去除病因,即采取有效措施帮助患者戒酒。

对酒精性肝硬化进行诊断时,相关实验室检查可为诊断提供可靠依据。在相关实验室指标中,临床诊断中应用较为广泛的是AST、AST/ALT、GGT、ALP等指标。本研究显示酒精性肝硬化患者ALT,AST均升高,其中ALT升高占41.0%,AST升高占87.2%,以AST升高为主,AST/ALT>2者占53.8%。因此AST升高结合AST/ ALT>2有助于诊断酒精性肝硬化。同时代偿期与失代偿期AST/ALT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表明AST/ALT比值可以反应肝脏损伤程度轻重。通过对患者检查出的GGT与ALP指标进行分析,能够看出其可成为酒精性肝硬化诊断的重要参考指标,但对于患者酒精性肝硬化的程度无法反应。

酒精性肝硬化患者可以出现胆汁淤积,凝血因子合成障碍,血清中白蛋白的合成逐渐减少,受损肝细胞成为自身抗原,刺激淋巴系统,使球蛋白的合成增加。因此,对酒精性肝硬化患者进行检查,可观察到其指标中产生TBIL、PT升高以及A/G倒置。本研究显示酒精性肝硬化中TBIL升高占85.9%,PT升高占66.7%,A/G降低占97.4%,通过对该三组值代偿期与失代偿期的比较,显示TBIL、PT越高肝脏损伤越重,A/G比值越低表示肝脏受损越严重。因此,TBIL、PT以及A/G可以反应肝脏损伤程度。

4 结 论

4.1 酒精是酒精性肝硬化的致病影响因素,饮酒时间越长,饮酒量越多,越容易患酒精性肝硬化。

4.2 通过实验室检查,可看出AST/ALT>2,GGT,ALP的升高有助于对酒精性肝硬化进行诊断;AST/ALT比值,PT,TBIL,A/G比值可以对酒精性肝硬化的病情轻重进行反映,AST/ALT比值,PT,TBIL值越大,反映病情越重;A/G比值越小,反映病情越重。

[1] 中华医学会肝脏病学分会脂肪肝和酒精性肝病学组.酒精性肝病诊疗指南[J].现代消化及介入诊疗,2007,12(4):268-270.

[2] 应楹,张常晶,姚定康.肝硬化病因流行病学研究进展[J].人民军医,2001,44(10):594-596.

[3] 孙艳,吴阳,刘兵,等.酒精性肝病的研究进展[J].吉林大学学报(医学版),2006,32(4):733- 736.

[4] Liang W,Chikritzhs T,Pascal R,et al.Mortality rate of alcoholic liver disease and risk of hospitalization for alcoholic liver cirrhosis, alcoholic hepatitis and alcoholic liver failure in Australia between 1993 and 2005[J].Int Med J,2011,41(1a):34-41.

[5] Charni F,Sutton A,Rufat P,et al.Chemokine RANTES Promoter Dimorphisms and Hepatocellular Carcinoma Occurrence in Patients with Alcoholic or Hepatitis C Virus–Related Cirrhosis[J]. Cancer Epidemiol Biomarkers Prevent,2011,20(7):1439-1446.

R657.3+<1 文献标识码:B class="emphasis_bold">1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8194(2014)17-0279-021 文献标识码:B

1671-8194(2014)17-0279-02

B 文章编号:1671-8194(2014)17-0279-02

猜你喜欢
代偿酒精性肝病
首次失代偿期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获得再代偿的影响因素分析
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的中医治疗
GW7647对大鼠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AFLD)的治疗作用
胆汁酸代谢在慢性肝病中的研究进展
失代偿期肝硬化并发真菌感染的相关危险因素
GP73在HBV相关性肝病中的水平及意义
带虹膜隔人工晶体植入术后10年角膜内皮失代偿1例
清肝二十七味丸对酒精性肝损伤小鼠的保护作用
大黄蛰虫丸对小鼠酒精性肝纤维化损伤的保护作用
一种基于LBP 特征提取和稀疏表示的肝病识别算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