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期连续床旁血液净化在治疗重度颅脑损伤中的临床观察

2014-01-25 13:14刘元直吴金海
中国医药指南 2014年17期
关键词:乳酸白细胞颅脑

刘元直 吴金海

(河南省南阳市第一人民医院,河南 南阳 473010)

早期连续床旁血液净化在治疗重度颅脑损伤中的临床观察

刘元直 吴金海

(河南省南阳市第一人民医院,河南 南阳 473010)

目的探讨早期连续床旁血液净化对重度颅脑损伤的治疗效果。方法120例符合入选条件的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60例)和治疗组(60例)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急性生理学慢性健康状况(APACHE-Ⅱ)评分,肿瘤坏死因子(TNF-α)、白细胞介素-6(IL-6)、乳酸、白细胞第3天、第7天、第14天、的变化和28 d病死率差异。结果APACHE-Ⅱ、TNF-α、(IL-6)、乳酸、白细胞均随时间延长呈下降趋势,其中治疗组下降更明显,治疗后第3天、第7天、第14天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早期连续床旁血液净化对重度颅脑损伤的治疗效果显著。

早期;连续床旁血液净化(CRRT);重度;颅脑损伤

重度颅脑损伤,是创伤外科最常见疾病之一,病死率高[1]。在救治重度颅脑损伤时采用的方法较多,现就我院早期连续床旁血液净化(CRRT)救治重度颅脑损伤60例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自2007年1月至2013年6月30日,我院重症监护室共收治符合入选标准的重度颅脑损伤患者120例,其中男84例,女36例,年龄(39± 8)岁。随机分为对照组60例,治疗组60例。入选标准:①直接暴力造成颅脑损伤以脑干损伤为主。②外伤时间至入院时间为(3±2)h。③入院时均呈昏迷状态,格拉斯哥(GCS)评分≤5分。④入院24 h急性生理与慢性健康状况评分Ⅱ(APACHE-Ⅱ)(22.4±6)分。⑤无脊柱骨折,不合并非致命的肋骨、长骨等骨折。⑥无原发心血管疾病、呼吸系统疾病及血液疾病病史。⑦无基础肾病史。⑧排除自动放弃治疗者。采用依据入院先后顺序随机对照分组法分组。其中治疗组:男,42例,女,19例,年龄平均(39.5±6.5)岁;对照组:男,42例,女17例,年龄平均(39.3±7.5)岁。

1.2 治疗方法

对照组采用2011年《重度创伤性脑损伤的治疗指南》治疗标准进行治疗,如调整血压;调控颅内压高低在适当范围;镇静、镇痛;预防癫痫、感染及中枢性高钠血症;营养神经等常规治疗措施。常规呼吸机辅助呼吸等。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第一时间使用CRRT。撤机指征为:①所有CRRT指征不复存在。②各种致炎性因子回复正常范围。③平均尿量达到1 mL/(kg·h),且维持24 h以上。④当前尿量下,液体平衡基本维持。⑤血小板下降至40×109/L,凝血功能障碍。⑥有明显的CRRT并发症。

1.3 观察指标

两组治疗第3天、第7天、第14天的APACHE-Ⅱ评分,同时监测血常规变化,血清肿瘤坏死因子(TNF-α),白细胞介素-6(IL-6)水平,以及动脉血乳酸水平,比较两组28 d病死率。

1.4 统计学处理

2 结 果

2.1 两组治疗前后APAHE-Ⅱ评分,血细胞、血清肿瘤坏死因子、白细胞介素-6、动脉血乳酸比较

两组治疗前APACHE-Ⅱ评分,白细胞、TNF-α、IL-6、乳酸差异无显著性(P>0.05),治疗后7 d上述指标均呈下降趋势,治疗第3、第7、第14天与治疗前相比明显下降(P<0.05),两组相比下降差异有显著性(P<0.05),见表1。

R459.5;R651.1+<5 文献标识码:B class="emphasis_bold">5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8194(2014)17-0288-025 文献标识码:B

1671-8194(2014)17-0288-02

B 文章编号:1671-8194(2014)17-0288-02

猜你喜欢
乳酸白细胞颅脑
白细胞
多脑池沟通技术在重型颅脑损伤治疗中的进展
老年心力衰竭患者BNP及乳酸水平与心功能的相关性
一体化急救护理新模式在重型颅脑损伤患者急救中的应用
白细胞降到多少应停止放疗
腹腔镜手术相关的高乳酸血症或乳酸性酸中毒
服二甲双胍别喝酸奶
白细胞介素17在湿疹发病机制中的作用
血乳酸在运动训练中的应用案例分析
肿瘤化疗后白细胞减少症的中西医治疗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