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腔种植牙修复牙列缺损的临床疗效分析

2014-01-25 13:14康雪娟
中国医药指南 2014年17期
关键词:牙列种植体复查

康雪娟

(长春市宽城区医院,吉林 长春130051)

口腔种植牙修复牙列缺损的临床疗效分析

康雪娟

(长春市宽城区医院,吉林 长春130051)

目的探讨口腔种植修复牙列缺损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52例牙列缺损患者为研究对象针对治疗效果进行比较分析。结果全部52例患者在治疗1个月后的满意率为89.97%治疗3个月后的满意率为95.67%,治疗6个月后的满意率为98.83%治疗12个月后的满意率为100.00%。结论口腔种植修复牙列缺损技术的整体效果良好,是一种良好的修复方法,能达到稳定、舒适、美观、咀嚼功能良好及不损伤余留牙等优点,具有重要的临床实践意义,值得推广应用。

口腔种植牙;修复牙列缺损;临床疗效分析

人工种植牙技术是我国近年来迅速发展的新型口腔修复方法,种植体具有结构类似正常牙,其美观、舒适,固位效果稳定,可媲美于天然牙,并且具有咀嚼功能良好,不损伤余留牙等优点,深受临床医师及患者的青睐,该技术现已广泛地应用于各种牙列缺损的治疗和修复中,为不同患者、不同部位牙列缺损提供着科学、方便,有效的修复方法,不仅能够有效地恢复牙列完整,提高咀嚼能力,还可以明显减少患者的痛苦,改善其生活质量[1,2]。其中种植牙的存活率和成功率是我们在种植过程中最关心的一个问题。我院自2011年5月至2012年9月共收治牙列缺患者52例,选用德国费亚丹公司(包括xive和ankylos两种植体)种植系统对其进行治疗,取得了较为满意的效果,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1 材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本组病例 52例(男性28例,女性24例),年龄20~60岁,平均36 岁;共植入种植体87枚,其中单牙缺失种植31枚,多个牙缺失种植 56枚;种植体部位及数量:上颌29枚,下颌58枚,其中上颌前牙区15枚,双尖牙区 6枚,后牙区8枚(3例行上颌窦内提升术);下颌前牙区9枚,双尖牙区16枚,后牙区 33枚。种植体采用德国费亚丹公司(包括xive和ankylos两种植体)种植系统和修复器械为相应种植系统配套器械盒。

1.2 手术及修复方法

在手术实施之前患者需常规拍摄全口曲面体层X线片,如有需要可进行口腔CBCT检查,仔细观察和详细记录受植区牙槽骨密度及高度、邻牙牙周情况及重要结构如上颌窦位置,测量并计算出缺牙区的骨高度,根据上述结果记录术前模型,制作手术模板并预作修复设计。术前应严格按照种植外科的手术要求进行消毒,使用2%利多卡因或其他消炎药品确保患者口腔及周围区域处于无菌环境中,局部浸润麻醉后,根据患者自身情况,使患者牙槽嵴顶切口呈常规 H 形或 L形,翻开粘骨膜瓣暴露牙槽骨,定位后采用先锋钻导向,并使扩孔钻逐级预备至所需深度和直径,期间注意进行喷水冷却,根据患者体质情况选择合适的螺丝,有的骨质需攻丝,颈后成型后将植入体植入,需安放封闭螺丝或愈合基台,缝合软组织,手术结束后患者需服用抗生素3~5 d,应用漱液漱口保持口腔清洁和卫生,患者术后1周拆线,本组患者在手术后的2~6个月进行上部结构修复,按照患者种植体类型选择相应的合适基台,取印模送技工中心完成结构制作,患者试戴后完成种植修复,定期复查随访,患者在修复完成后第3、6、12月各进行复查1次,检查患者种植体结合情况、口腔卫生、种植体周围软组织及修复体状况[3]。

1.3 疗效判定标准

①种植体稳定,没有任何临床动度;②修复体美观满意,牙龈无充血,患者自我感觉舒适,咀嚼功能良好;③种植体周围无X线透视区;④术后第1年骨吸收<2 mm,1年后平均每年垂直方向骨吸收<0.2 mm;⑤种植后无疼痛、感染、神经损伤和感觉异常,无持续和不可逆的上颌窦、下颌管、鼻底组织的损伤,无神经管损伤。

1.4 统计学方法

本研究所采用的统计学软件为SPSS17.0,采用t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本组 52例患者,共植入 87 枚各类种植体,并均行义齿修复。全部患者在治疗1个月后的满意率为89.97%治疗3个月后的满意率为95.67%,治疗6个月后的满意率为98.83%治疗12个月后的满意率为100.00%。经修复后 1~3年的临床观察,无1例出现临床动度,种植体稳定,无牙龈出血,患者自我感觉舒适,对修复体美观满意,咀嚼功能良好,X线片检查所有种植体与骨结合良好,种植体周围无X线透视区,术后无疼痛、感染、神经损伤等,手术后第1年骨吸收<2 mm,第2年与第3年的骨吸收均<0.2 mm。

3 讨 论

口腔种植医学目前成为修复牙列缺损的最佳手段,它在很大程度上改善了患者的生活质量。在种植过程中最关键的问题就是种植牙的成功率和存活率,其影响最大的因素是包绕于种植体周围骨量的多少,对一些骨量充足的患者来说常规种植就可满足种植的要求,但是对于一些由于某些原因导致骨量缺少的患者来说还要应用不同的植骨技术和植骨材料进行填充[4]。种植修复是一种复杂的高精度修复方式,不仅要求种植义齿有良好的合力传导及应力分散,还需要种植牙和种植体可以长期承受咀嚼力,另还需要有合适的种植修复后维护。研究认为以下因素与种植成功与否有关:①骨组织的密度与量会导致种植体初期稳定性;②口腔卫生差及牙周病未治愈者不适合种植;③年龄<18岁患者不宜种植;④具有糖尿病,肾病等健康状况差的患者不宜种植。正由于我们严格把握种植术适应证,本组研究病例取得了很高的成功率。根据本文研究发现,52例手术适应证患者,植入87枚种植体全部行义齿修复。经过术后的临床观察,无1例出现临床动度,种植体稳定,无牙龈出血,患者自我感觉舒适,对修复体美观满意,咀嚼功能良好,X线检查所有种植体与骨结合良好,种植体周围无X线透视区,术后无疼痛、感染、神经损伤等,手术后第1年骨吸收<2 mm,第2年与第3年的骨吸收均<0.2 mm。本次试验成功分析因素主要包括:①手术前按照患者种植区及患者情况做好手术导板,在精确位置、角度、深度植入种植体。②正确进行生理性冠边缘设计,使种植牙咬合面充分接触,使其能更好的承受患者长期的咀嚼力量。③术后修复阶段安排患者定期复查,密切观察患者种植体种植情况,是否可以长期使用。对于手术成功的患者,术后仍然需要定期复查并在复查过程中及早发现不良情况,及时处理;再者合理的修复体冠边缘设计应避免产生咬合不协调、需承受的牙合力过大以及咬合早接触的现象;患者要定期清洁,预防口腔疾病,保障患者正确长期使用种植义齿[5,6]。总之,牙列缺损患者通过术前选择恰当的种植体,手术者精湛的修复技术和精细的手术操作方法,以及术后定期复查给予适当的维护便可取得良好的种植修复效果。种植牙具有重要的临床实践意义,值得推广应用。

[1] 张志勇,黄伟,赖洪昌,等.Straumann种植系统7年临床回顾应用分析[J].上海口腔医学,2011,17(3):267-271.

[2] 李晓东.口腔种植临床技术应用与发展[J].重庆医学,2012,38(23): 2905-2907.

[3] 崔军,徐欣,兰晶,等.口腔种植修复失败原因分析[J].中华口腔医学杂志,2010,45(12):717-718.

[4] 贾保军,吕新海,黄征难,等.种植牙修复牙列缺损30例临床效果观察[J].中国美容医学, 2009,18(7):997-999.

[5] 崔军,徐欣,兰品,等.口腔种植修复失败原因分析[J].中华口腔医学杂志,2010,45(12): 717-718.

[6] 刘怀勤,叶蕾,高宇,等.骨内种植体178例临床应用研究及回顾[J].中国美容医学, 2008,17(10):1498-1499.

R783.6

B

1671-8194(2014)17-0295-02

猜你喜欢
牙列种植体复查
辛永宁:慢性乙肝患者随访复查的那些事儿
考试中的纠错和复查技巧
翼突种植体植入术的研究进展
肺结节≠肺癌,发现肺结节如何复查?
微型种植体支抗在口腔正畸临床中的应用
勘 误
正畸与修复联合治疗牙列缺损伴牙颌畸形的应用效果分析
磁性附着体义齿修复牙列缺损的临床应用
口腔种植修复牙列缺损142例临床体会
种植体周围炎龈沟液中IL-2、IFN-γ、IL-4、IL-6的表达及临床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