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性化护理在手术室中的应用效果评价

2014-01-25 13:14殷丽红
中国医药指南 2014年17期
关键词:人性化手术室心率

殷丽红

(武警云南边防总队医院,云南 昆明 650028)

人性化护理在手术室中的应用效果评价

殷丽红

(武警云南边防总队医院,云南 昆明 650028)

目的评价分析人性化护理模式在手术室中的应用效果,总结手术室护理工作经验。方法随机选择我院行手术患者200例,平均分为两组,对照组及观察组各100例,对照组采取传统护理模式,观察组则选择人性化护理模式,比较评价两组的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护理满意度98.0%,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5%,进入手术室时及术后护理,观察组患者心率与血压指标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人性化护理有助于提升手术患者的护理满意度,有助于改善患者血压与心率,有助于全面提升护理效果,促进手术良好进行,值得临床应用推广。

人性化护理;手术室;满意度;血压;心率

最早提出人性化护理的是美国科学家华盛顿[1],这种护理相较传统的模式具有很多优越性,针对不同的患者提供不同的护理,是一种具有创造性和差异性等特征的新型护理模式。从患者的角度出发,为他们提供优质的护理服务,有利于他们更快地康复[2]。本文以人性化护理在手术室中的应用为课题,探讨人性化护理的临床应用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随机选取我院2012年10月至2013年10月收治的手术治疗患者200例,其中男123例,女77例,年龄23~65岁,平均年龄(44.5±3.0)岁,手术类型主要包括:92例普外科,61例血管外科,24例骨科,23例泌尿外科,10例其他手术。将200例患者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观察组各100例,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手术类型等基本资料方面不存在显著差异性(P>0.05)。

1.2 方法

两组按照不同的方式对患者进行护理,对照组采取的是传统护理模式,观察组则选择人性化护理模式,在具体操作中,有以下几方面:

手术前护理工作:①手术前的护理很容易被忽视,实际上在手术之前的访视应该引起重视。因为通过这个过程,护士可以充分掌握患者的情况,以往的病史和过敏史,以及患者手术前的心态,并将手术有关情况同患者及其家人交流、沟通,他们通过对这个过程的了解,减少对手术的担心,使手术能够顺利地进行;②做好手术前的各项准备工作,首先是对手术设施的检测,手术所需的各项器材是否完整且经过消毒处理,手术过程中需要的药品剂量是否足,这些都需要在手术前确认好,遇有不符合要求的情形,应当在第一时间进行纠正,以避免在手术过程中发生风险。除了对物资的检查之外,对患者的关怀在手术之前同样必不可少,因为即将进入手术室,患者难免会有紧张情绪,如果在手术前积极主动的和患者沟通,有利于使他们放松心情,以更好的状态迎接手术。进入手术室之后,护士应该以专业的方式将患者的体位摆好,并且直到手术开始之前,在此期间,不能离开患者,要对患者给予关怀和耐心,除此之外,要尽可能的减少他们身体暴露的面积,以免侵犯患者的隐私[3]。

手术过程中护理:在给患者打了麻醉针以后,要加倍关怀:①随时注意患者的情况,观察其生命特征,做好维护工作,确保患者状态平稳,遇有紧急情况,应该在第一时间采取应急措施,比如输氧、提供急救药物等,当然,在这个过程中,要尽可能地将动作放缓,以免动作过大伤及患者[4];②在患者容易感染的部位,例如耳廓和眼睛等不为,需要使用敷贴,防止病毒感染;③为患者提供保护垫,避免在手术过程中皮肤受到擦伤;④在患者清醒以后,护士要主动和患者对话,转移患者的注意力,以减轻手术带来的疼痛感,对话内容尽可能轻松愉快,避免谈及患者的隐私。在手术中,遇有患者不适应的情形,护士应该从专业和关怀的角度对患者进行开导和鼓励,在这一过程中,可以采取多种人性化的手段,缓解患者紧张、焦虑的情绪,比如在手术室放音乐,或者轻声呼唤患者名字等方式。

手术结束后护理:在手术结束后,对患者仍然要继续跟踪回访。访问的内容主要包括患者的术后恢复情况、伤口的愈合度、体温是否稳定、术后疼痛感以及对本次手术是否满意等几方面。重点对护理过程中护士的专业水准、沟通能力、是否有耐心等几个方面展开调查,并且将患者提出的意见进行整理、汇总,争取在下次手术中加以改进,除此之外,根据回访情况,对患者提出专业的建议,帮助他们早日康复。

1.3 观察记录

在手术结束后,分别对两组患者开展调查工作,调查内容主要针对患者满意度展开。并对两组患者的血压和心率两个指标的手术前后变化进行记录。

1.4 统计学方法

所有资料均应用统计学软件SPSS12.0统计检验,文中计数资料行χ2检验,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 两组患者护理满意度调查结果

对照组100例患者中不满意25例,满意以及很满意75例,满意率为75%;观察组100例患者中不满意2例,满意以及很满意98例,满意率达到98.0%。两组患者满意度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2.2 两组患者护理前后血压和心率变化

术前两组患者经检测两组患者心率和血压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心率维持在77~78次/分,血压则维持在117~119 mm Hg。进入手术室时观察组患者心率仅上升到79次/分左右,血压基本在129 mm Hg;对照组患者心率上升到85次/分左右,血压到达138 mm Hg左右,两组患者心率和血压上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观察组患者心率下降至78次/分左右,血压基本在127 mm Hg,对照组患者心率下降至83次/分左右,血压依然维持在138 mm Hg左右,两组患者心率和血压差异有统计意义,P<0.05。

3 讨 论

对患者的人性化护理中,不仅仅只有病房的护理工作,相对来说手术室的护理工作同样重要,它对于护士的护理工作有着更高的要求。随着患者对护理要求的不断提高,护士的护理工作已经从病房延伸到了手术室,手术室的护理工作包括患者术前的探视、术后回访等综合护理,这种护理工作的变化,要求护士必须将工作知识和工作能力进一步的提升和扩大,不断学习新的手术室护理知识和技能,尤其是对护士长的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通过更高水平的学习,来充实自己,以便在日后的工作中能够对护士的业务工作进行指导。护理对患者的护理要做到基本的规章制度和个性化护理相结合,在保证基本护理工作的情况下,要尽可能的针对患者的特殊情况开展有针对性的护理,这就要求护士对所要护理的患者的情况进行掌握,通过到位的护理,积极的交流,真诚的帮助来感动患者,让他们能够安心的接受手术,安心的度过观察期,实现手术的最终成功。随着人性化护理要求的不断深入和提升,也要求护士能够对自己的业务能力和理论知识进行提升。因此,为了能够适应新时期对护理工作的新要求,护是通过各种形式的学习和培训来实现自身综合素质的提高,增强岗位能力[5,6]。

在护士进行人性化护理的同时,也要将手术参与人员纳入护理工作范围,通过对其他相关人员的护理,达到良好手术环境的创造,为患者的手术成功添砖加瓦。如可以在手术室设立就餐室,防止部分手术时间过长,影响医师的精力;做好吸烟室和休息室的准备,防止手术人员因为长时间的手术而产生疲倦,不利于患者的手术;除此之外,还应该做到人性化的一面,在洗手间配备洗手洗和消毒液,为医师配备防水罩衣,防止手术中血液污染手术衣,减轻清洗压力,要力争通过这些小细节的完善,创造出一流的手术室环境。

通过本次试验,我们可以看出常规的护理要求和人性化的护理有着较大的区别,首先从患者和患者家属的满意度来看,人性化护理表现更好;通过对患者相关指标的对照和观察发现,二者差异较为明显,实行人性化护理的患者在血压和心率指标上明显低于对照组。因此可以推断出人性化护理具有较高的优势。

总之,在人性化化的手术室护理工作中,护士不但要具有良好的心态,还应该客观的看待自身的能力,要与时俱进的加强理论知识学习和业务能力的培养,通过对患者本身和病情的充分理解,制定个性化的护理方案,全面增强护理效果,提升护理满意度。

[1] 吴桂芳.人性化护理在手术室中的应用[J].医学美学美容(中旬刊),2013,13(3):125.

[2] 张文娟,石雅泳.人性化护理在手术室的应用效果分析[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10,26(4):24-26.

[3] 许莹.人性化护理在手术室护理中的应用[J].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2009,7(12):328-329.

[4] 杨小红,阮爱娟,桂赛银.人性化护理在手术室护理中的应用[J].护士进修杂志,2007,22(2):121-122.

[5] 高红梅,张正义.人性化护理在手术室护理中的应用及效果评价[J].中国现代医药卫生,2010,48(11):63-64.

[6] 李婷婷.人性化护理在手术室护理中的应用探讨[J].亚太传统医药,2009,5(5):161-162.

R473.6

B

1671-8194(2014)17-0340-02

猜你喜欢
人性化手术室心率
骨科护理的安全隐患及人性化护理的探讨
心率多少才健康
手术室优质管理在提高手术室安全性中的应用效果评价
术前访视在手术室护理中的应用效果观察
手术室细节护理对提高手术室护理安全性的作用
手术室细节护理在提高手术室护理安全性中的应用效果分析
离心率
离心率相关问题
论如何提升博物馆人性化公共服务质量
人性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