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病因机制研究探讨

2014-01-25 13:14彭园国
中国医药指南 2014年17期
关键词:肌醇山梨醇高血糖

彭园国

(湖南邵阳隆回中医医院,湖南 隆回 422200)

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病因机制研究探讨

彭园国

(湖南邵阳隆回中医医院,湖南 隆回 422200)

DPN是DM常见的并发症,高血糖所引起的代谢紊乱、血管病变、免疫因素、氧化应激和神经营养因子缺乏等是DPN的主要发病机制,治疗上不但要对症治疗,还应从病因着手,寻求治愈疾病更有效、更彻底的新方式。本文主要从代谢因素方面研究探讨DPN的病因机制。

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病因机制

糖尿病(diabetic mellitus,DM)是一种常见的代谢内分泌疾病,其并发症复杂且多样,其中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diabetic peripheral neuropathy,DPN)是最常见、最复杂的慢性并发症之一,病变主要累及的神经包括感觉、运动与自主神经,当感觉神经受累时,可致肢体感觉减退或消失,肢体感染及坏疽,严重者有截肢风险。DPN的病因复杂,其中高血糖是病因的重要环节,其发病机制尚不十分清楚,与多种因素的作用有关,本文就代谢、血管、免疫、神经营养等方面的因素对DPN的病因机制进行研究探讨如下。

1 代谢因素

1.1 多元醇代谢异常:葡萄糖在神经组织中主要经糖酵解和有氧氧化两个途径代谢。糖尿病患者因长期处于高血糖状态,可激活葡萄糖的多元醇代谢途径。山梨醇脱氢酶(sorbitol dehydrogenase,SDH)和醛糖还原酶(aldose reductase,ALR)是多元醇代谢的两个关键限速酶。葡萄糖在细胞内经ALR还原成山梨醇,SDH将山梨醇氧化生成果糖。一方面,由于神经组织内缺乏分解果糖的果糖激酶,导致果糖与山梨醇大量聚集,造成神经细胞内的高渗环境,导致细胞水肿、变性及坏死[1]。另一方面,有国外学者研究发现,ALR将葡萄糖还原成山梨醇的过程中需要途径需消耗大量还原型辅酶Ⅱ(NADPH),由于NADPH是合成谷胱甘肽的原料,NADPH的消耗使得谷胱苷肽合成减少,导致大量氧自由基产生,从而诱发氧化应激,造成神经细胞的损伤[2]。

1.2 肌醇代谢异常:肌醇是神经髓鞘和磷脂酰肌醇组织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结构与葡萄糖十分近似,在高血糖时,神经组织摄取肌醇受到抑制,使得肌醇在神经组织中的浓度下降,磷酸肌醇的浓度也随之下降,导致神经信息的合成传递减少,传导障碍。另外由于Na+-K+-ATP酶的活性受肌醇的调节,肌醇浓度的下降使得该酶的活性降低,Na+、K+梯度的转运受影响,导致神经传导障碍或减慢[3]。

2 血管因素

目前研究的与DPN相关的主要血管活性因子是内皮素(ET)、一氧化氮(NO)及前列环素(PGI2)。NO与PGI2属舒血管活性因子,糖尿病患者的NO合成少而灭活多,不利于血管的舒张,且神经内血管的功能的改变,可导致神经功能异常,从而可减少血清中的NO,可见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发病与血清中一氧化氮的水平关系密切[4]。ET属缩血管活性因子,可引起血管的强烈收缩而导致血液流速减缓,神经组织血氧供应缺乏。

3 免疫因素

一些研究表明自身免疫也是导致DPN发病的原因之一。在糖尿病患者血清中存在着抗神经组织的自身抗体,这些抗体可引起神经组织的自身免疫性损伤。有学者对68例NIDDM患者进行研究,结果显示轻度、中度、重度神经病变患者PL、As、Ab的阳性率分别为0、36%、30%,中、重度患者的阳性率明显高于与轻度患者,可见NIDDM神经病变与自身免疫反应有关。通过研究DPN患者的腓肠神经,并观察神经内膜与神经束膜,发现有免疫球蛋白的沉积,主要包括IgM、IgG及C3,可见由于高血糖引起血管屏障破坏,导致机体对某些神经组织产生免疫反应这一过程与自身免疫性损伤有关[5]。

4 氧化应激

内环境的稳定需要氧化系统与抗氧化系统的平衡维持,DM导致的持续高血糖状态时,由于游离自由基的大量产生和机体清除自由基下降,导致氧化系统与抗氧化系统的失衡,从而形成了氧化应激的状态。氧化应激能使生长因子细胞凋亡,同时可抑制一些葡萄糖代谢过程的中细胞色素和细胞因子氧化酶,从而使突触传至细胞的递质和生长因子减少,导致细胞发生凋亡,氧化应激亦可使信号的转导和轴索的运输受阻。此外氧化应激又通过与其他导致DPN发病的因子相互作用,在多方面引起DPN的发病。有研究证明[6],大剂量口服强抗氧化剂α-硫辛酸,可有效缓解DPN的症状,亦提示DPN的发病与氧化应激有关。

5 神经营养因素

神经营养因子主要为神经生长因子(NGF)和胰岛素样生长因子(IGFs)。NGF是维持神经元的正常功能的必需营养因子[7],同时也参与雪旺细胞的调节,可维持神经的结构与功能的完整,并参与成年神经损伤后的修复与再生。NGF存在低亲和力p75型和高亲和力TrkA型两种受体。有研究证明[8],胰岛的发育成熟受TrkA受体阻断剂的影响,提示NGF参与胰腺的发育成熟。IGFs组份中的IGF1具有刺激神经再生及促进神经细胞发育等功能。有国外学者发现[9],无DPN者血清IGF1高于DPN患者,且IGF1具有保护DPN受累神经的作用,可见DPN的发病与IGF1水平有关。

综上所述,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病因机制复杂且多样,治疗上不但要对症治疗,还应从病因着手,寻求治愈疾病更有效、更彻底的新方式。

[1] 余俊先,张银娣.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发病机制及药物治疗[J].中国医刊,2007,42(9):66-69.

[2] Brownlee M.The pathobiology of diabetic complications: a unifyingmechanism[J].Diabetes,2005,54(6):1615-1625.

[3] 刘欣,康德萱.糖尿病神经病变发生机制研究的若干进展[J].国外医学神经病学神经外科学分册,2001,28(3): 201.

[4] 路万虹,姚孝礼.一氧化氮与2型糖尿病及其神经病变的关系[J].西安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2004,25(2): 138-141.

[5] Laura C,Luciana G,Alessandro G,et al.Nerve growth factor control of neuronal expression of angiogen eficandvaso active factors[J]. PNAS,2001,98(15): 4160.

[6] Gu XM,Zhang SS,Wu JC,et al.Efficacy and safety of high-doseαlipoic acid in the treatment of diabetic polyneuropathy[J].Zhonghua Yi Xue Za Zhi,2010,90(35): 2473-2476.

[7] Quattrini C,Jeziorska M,Boulton A J,et al.Reduced 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 expression and intraepidermal nerve fiber loss in human diabetic neuropathy[J].Diabetes Care,2008,31(1): 140.

[8] Arrieta O,Garcia Navarrete R,Zuniga S,etal.Retinoicacid in creases tissue and plasma contents of nerve growth factor and prevents neuropathy in diabeticmice[J].Eur J Clin Invest,2005,35(3): 201.

[9] Wuarin L,Guertin DM,Ishii DN.Early reduction in insul in like growth factor gene expression in diabetic nerve[J].Exp Neurol, 1994,130(1):106-114.

R587.2

A

1671-8194(2014)17-0397-02

猜你喜欢
肌醇山梨醇高血糖
应激性高血糖与脑卒中关系的研究进展
应激性高血糖及急慢性血糖比值对老年STEMI患者PCI术后短期预后质量的影响
低蛋白质日粮添加植酸酶和肌醇对蛋鸡生产性能、蛋品质及消化道发育的影响
肌醇对肉兔养分消化率、生长性能和屠宰性能的影响
非均相催化法制备异山梨醇的研究现状
血糖超标这些都不能吃了吗
纤维素制备异山梨醇研究进展*
异山梨醇提纯及未知杂质结构研究
肌醇对鲫鱼组织脂肪、蛋白质氧化及抗氧化状态的影响
浅析生物法生产山梨醇的研究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