颌骨囊性病变应用开窗减压术治疗的分析研究

2014-01-25 15:05董健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14年2期
关键词:颌骨性病变开窗

董健

颌骨囊性病变是口腔科常见的良性病变,可导致周围骨质的破坏和吸收,严重的可造成功能障碍和面部畸形[1]。沈阳市口腔医院大东分诊部2010年2月~2012年6月应用开窗减压术治疗颌骨囊性病变患者82例,治疗效果非常满意,现将经验总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本组研究对象为2010年2月~2012年6月本科收治的颌骨囊性病变患者82例。诊断均经CT检查及术后病理证实。其中男45例、女37例;年龄28~62岁、平均年龄为(41.3±12.9)岁;发病时间3~36个月、平均(16.2±9.7)个月;上颌骨囊性病变34例、下颌骨囊性病变28例、牙源性囊性病变20例;角化囊肿45例、根端囊肿21例、含牙囊肿16例;单个囊肿57例、多个囊肿25例。

1.2治疗方法 采用局部浸润麻醉的方法手术治疗。切口选择在口腔内,与囊性病变的骨质薄弱部位选择切口长度约为2 cm。首先切开黏膜和黏膜下组织,充分的显露出骨质部分,用骨凿去除大小约1.5 cm×2.0 cm的薄弱骨质,切除囊肿壁送检病理,将囊腔内的液体吸出,对存在分隔的囊腔应当充分的分离,囊腔内用0.9%氯化钠溶液反复冲洗,将碘仿纱条紧密填塞入囊腔内,应用抗生素治疗一周,囊腔内的碘仿纱条7~10 d更换一次,其用量应随囊腔的逐渐缩小而减少,从而有助于囊腔的缩小。治疗过程中应用护牙板防止食物进入囊腔造成污染。术后每天进行一次冲洗,每个月复查一次,每3个月进行X线拍片观察囊腔的大小。

1.3疗效评价[2]患者颌骨囊性病变囊腔完全消失为治愈;患者颌骨囊性病变囊腔减少≥50%为好转;患者颌骨囊性病变囊腔减少<50%为无效。

2 结果

82例均得到12个月的随访,颌骨囊性病变患者中56例治愈、22例好转、4例无效,治疗有效率95.1%;随访发现,7例复发、复发率8.53%,患者未出现神经及周围结构的损伤、颌骨外形得到恢复。

3 讨论

颌骨囊性病变不断增大的主要原因在于囊肿内壁上皮细胞的不断增生、囊肿腔内的渗透压不断升高以及囊液中的细胞因子造成颌骨骨质的疏松[3]。囊肿刮除术、囊肿切除术作为传统的治疗手段,存在着手术创伤大、易出现移植骨的坏死、造成颌面部的畸形、严重影响咬合功能和咀嚼功能,而且复发率很高[4]。自20世纪70年代,Wine提出并应用开窗减压术治疗颌骨囊性病变获得了较好的临床效果。研究表明[5],开窗术造成囊腔内外压力的平衡,大大的降低了囊腔内的压力,破坏了囊性病变的膨胀性生长,而囊壁的纤维结缔组织具有的向心性的回缩力,造成囊壁逐渐缩小的趋势,同时回缩力促进骨质的成骨细胞增生活性提高,促进破坏骨质的逐渐修复。本组研究中,开窗减压术后患者的临床有效率为95.1%,与张震宇[6]等研究报道的96.43%的有效率基本相近。凸显出其在有效的恢复颌骨的形态、保留人体有效的咬合咀嚼功能、降低复发的优势,但该治疗方法治疗周期长,需要进一步的改进。

综上所述,开窗减压术治疗颌骨囊性病变操作简单、经济安全、高效,可有效的恢复颌骨的形态及最大程度保留颌骨的功能,可作为治疗颌骨囊性病的首选方法在基层医院推广应用。

[1] 洪育明,许志辉,吴文源,等.开窗减压术在颌骨囊性病变治疗中的应用.临床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杂志,2013,27(16):908-910.

[2] 黄镜根.开窗减压术治疗下颌骨大型囊性病变30例临床报告.临床口腔医学杂志,2011,27(8):490-491.

[3] 文力军.开窗减压术治疗上前牙根尖囊肿的临床探讨.当代医学,2011,17(31):60-61.

[4] 艾晓武.颌骨囊肿96例开窗减压术与传统刮治术结合羟基磷灰石植入的远期疗效比较.口腔医学研究,2011,27(6):531-533.

[5] 辛俊彤,袁荣涛,卜令学,等.开窗减压术治疗颌骨巨大囊性病变的临床研究.口腔医学,2011,31(4):228-230.

[6] 张震宇.开窗减压术治疗颌骨囊肿临床效果评价.中国民康医学,2013,25(4):38-39.

猜你喜欢
颌骨性病变开窗
种植体-颌骨界面微动损伤的多指标评价
自身免疫性胰腺炎继发囊性病变的影像特征分析
颈部囊性病变的多排螺旋CT和MRI影像学特征对比研究
46例牙源性颌骨囊肿的治疗体会
内镜黏膜下隧道法剥离术在胃肠道肿瘤性病变治疗中的应用
一种连续管开窗技术实践
基于Bosniak分级系统的复杂性肾脏囊性病变的诊疗进展
生火取暖要开窗
初秋入睡前关好窗
药物相关性颌骨坏死的研究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