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内经》关于心痛病证的辨治*

2014-01-26 07:58王倩蕾
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 2014年6期
关键词:少阴灵枢内经

王倩蕾,陈 晓

(1.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龙华医院,上海 200032;2.上海中医药大学,上海 201203)

《黄帝内经》多处记载“心痛”,对于心痛的论述多达60余处,具体有心痛、厥心痛、卒心痛、真心痛、胸中痛、肾心痛、脾心痛、肝心痛、肺心痛、胃心痛等,涉及临床表现、病因病机、治疗大法和针刺治法等诸方面。

1 《内经》有关心痛病证临床表现的认识

《内经》对于心痛的临床表现有较详细的记载,亦有典型的心痛描述。在《素问·藏气法时论》中描述了心痛的临床表现为胸中痛,并可牵涉到胁下、膺背肩胛处、两臂内侧,如果心火虚则水浊上乘,可见胸腹大并出现胁下和腰部的牵引痛:“心病者,胸中痛,胁支满,胁下痛,膺背肩胛间痛,两臂内痛,虚则胸腹大,胁下与腰相引而痛。”《灵枢·厥病》所载真心痛是很典型的心绞痛症状:“真心痛,手足清至节,心痛甚,日发夕死,夕发旦死。”描述了心痛的严重程度,手足发青,末梢循环很差,病程进展很快,预后很差。

《灵枢·厥病》亦详细记载了厥心痛的临床表现,提到了5种心痛,此5种共同表现为严重的心痛,同时有各脏腑的兼证特点,如肾心痛牵涉到背,胃心痛有腹胀,肝心痛不得太息,肺心痛随动作改变而痛甚等。

2 《内经》对心痛病证病因病机的论述

2.1 病位

心痛证的主要病位在心,同时也涉及到脾、肺、肝、胃、肾、少阴经、足厥阴经等。《灵枢·五邪》的“邪在心,则病心痛”,明确指出其病位在心。《灵枢·厥论》所载5种心痛,指出了脾、肺、肝、脾、肾病皆可传与心,影响到心的气血阴阳失调而致心痛。《灵枢·经脉》记载手少阴经病变引发心痛,《素问·缪刺论》记载足厥阴经病变引发心痛等。由此可见,心痛证的主要病位在心,但与其他脏腑和经脉也关系密切。

2.2 病因病机

心痛证的病因病机总体可分实虚,为“不通则痛”、“不荣则痛”,实指寒邪、热邪、痰浊、血瘀、气滞、气逆等;虚指心气虚、血虚等,往往病情虚实夹杂、互为影响。

2.2.1 寒邪内侵 《素问·举痛论》中言:“寒气入经而稽迟,泣而不行,客于脉外则血少,客于脉中则气不通,故卒然而痛”,“寒气客于背俞之脉则脉泣,脉泣则血虚,血虚则痛,其俞注于心,故相引而痛”。明确指出寒邪侵入机体后引起经脉收缩痉挛,不通则痛;另一方面,“寒气入经而稽迟,泣而不行”,寒邪入侵可导致血流迟缓,血不行则成瘀血,引发心痛。

《素问·气交变大论》云:“岁火不及,寒乃大行,长政不用,物荣而下,凝惨而甚,则阳气不化,乃折荣美,上应辰星,民病胸中痛,胁支满,两胁痛,膺痛肩胛及两臂内痛,郁冒朦昧,心痛暴喑,胸腹大,胁下与腰背相引而痛,甚则屈不能伸。”岁火不足导致心火不足,心火不足出现一派寒象,寒凝气滞,引发心痛。

《素问·至真要大论》云:“寒气大来,水之胜也,火热受邪,心病生焉。”张介宾注:“水气克火,故心火受邪,心病”,指出寒邪可导致心病。

寒邪入侵,寒主收引,经脉收缩,挛急而痛;寒性凝滞,遂成瘀血,引发心痛。《内经》关于寒邪导致心痛的观点后世影响巨大,至今仍是最重要的病机之一。

2.2.2 热邪犯心 《素问·刺热》云:“心热病者,先不乐,数日乃热,热争则卒心痛。”描述了情志不舒、郁而化热、热争于心则心痛,即内热引发心痛。

《素问·气交变大论》云:“岁金不及,炎火乃行……甚则心痛。”描述了秋凉燥之气收之不足,炎火之气不退位而引发人体一系列的不适,也包括心痛,指出了外来邪热亦为心痛的病因。七情内伤,郁而化热,外感热邪,内犯于心,不论是内热还是外热,火炎心脉皆可引发心痛。

2.2.3 血瘀血虚 《素问·脉要精微论》言:“夫脉者,血之府也,长则气治,短则气病,数则烦心,大则病进,上盛则气高,下盛则气胀,代则气衰,细则气少,涩则心痛。”对于涩脉的理解,后世各家有众多解释。如王冰注“涩脉者,往来时不利而蹇涩也。”吴昆注“脉往来艰难曰涩,涩为血少,又为愤郁,故心痛。”张介宾注“涩主血少,则心虚而为痛也。”高士宗注“脉涩乃来去不和,此血竭心虚,故心痛”。概而言之,各医家认为涩脉主气滞血瘀或气血虚少,二者皆可导致血液运行不畅,其中气滞血瘀,“不通则痛”,气血虚少,“不荣则痛”。

《内经》所论血虚心痛、气虚心痛、气滞心痛、血瘀心痛,最后的病机皆可因虚致瘀、因滞致瘀,造成心脉痹阻、不通则痛,这为后世医家治疗心痛需全程活血化瘀通络奠定了理论基础。

2.2.4 经脉病变 《灵枢·经脉》详细记载了手少阴之脉的循行,手少阴经与心直接相连,如手少阴经气发生厥逆、手少阴经脉受到病邪侵袭则心痛。

《素问·缪刺论》云:“邪客于足少阴之络,令人卒心痛暴胀,胸胁支满。”足少阴络脉为十五络脉之一,名曰大钟,即从大钟穴由足少阴经脉分出,其中一分支与足少阴经相并行于浅层,并走于心包之下,此络脉如气逆则心痛、心烦不舒。

2.2.5 他脏病变 《灵枢·厥论》详细记载了厥心痛的临床表现,明确提出了肾心痛、脾心痛、肝心痛、肺心痛、胃心痛。《难经·第六十难》云:“其五脏相干,名厥心痛。”杨玄操注“诸经络皆属于心,若一经有病,其脉逆行,逆则乘心,乘心则心痛,故曰厥心痛。”由此可见,五脏有病,病气逆于心可致心痛。

2.2.6 外伤致痛[1]《素问·刺要论》曰:“刺肉无伤脉,脉伤则内动心,心动则夏病心痛。”张志聪曰:“脉在肉中,肉有分理,不知其道则伤脉矣。脉乃心之合,心主夏令,故至夏病心痛”,认为外伤血脉、内和于心也可以导致心痛。

3 《内经》有关心痛证治疗的论述

3.1 治疗原则

《内经》有关心痛病证的治疗原则和具体治疗均有提及,这些治疗原则和方法对临床有直接的指导作用。

3.1.1 “得炅则痛立止” 《素问·举痛论》云:“寒气客于脉外则脉寒,脉寒则缩踡,缩踡则脉绌急,绌急则外引小络,故卒然而痛,得炅则痛立止”,“按之则热气至,热气至则痛止矣”。因寒而致心痛,可以通过“炅”、“热气至”的方法治疗,确立了治疗心痛温通散寒的治疗原则。《素问·举痛论》云:“得炅则痛立止”,“按之则热气至,热气至则痛止矣”。因寒而致心痛,可以通过“炅”、“热气至”的方法治疗,确立了治疗心痛温通散寒的治疗原则。

值得一提的是《灵枢·五味》有载:“心病者,宜食麦羊肉杏薤。”羊肉、薤白均为辛温之品,尤其薤白成为后世医家治疗胸痹心痛的要药,为温通散寒治疗心痛奠定了基础。后世张仲景创立的栝楼薤白白酒汤、栝楼薤白半夏汤等集中体现了温通治疗心痛;孙思邈用细辛散、蜀椒散治疗胸痹等,亦是用温通散寒以止痛。现代临床多用苏合香丸、麝香保心丸等治疗心痛,疗效显著。由此可见,温通散寒的治疗原则至今仍有效地指导着临床实践。

3.1.2 “血实宜决之” 《内经》中并没有明确提出心痛采用活血化瘀的治法,但已有其学术思想,可以认为是治疗心痛从瘀而治的雏形。《素问·阴阳应象大论》云:“血实宜决之”,指血实而闭者治宜疏通开导之法。突出一个“决”字,“因其重而减之”、“其实者散而泻之”,以达到“疏其血气,令其条达,而致和平”的目的。在《内经》对血实的思想指导下,经后世医家充实、完善而形成了活血化瘀法[2]。

至现代,活血化瘀法依然是治疗心痛的重要法则。诸多医家采用活血化瘀法治疗冠心病心绞痛取得了较好的临床疗效。当代名医陈可冀认为,活血化瘀法是治疗冠心病的通则[3],临证多采用此法屡获疗效。目前临床广泛使用的丹参片[4]、红花注射液[5]、三七总甙片[6]、血府逐瘀口服液[7,8]、丹红注射液[9]等,在治疗心痛时疗效确切。由此可见,“血实宜决之”对现代临床依然发挥着巨大的指导作用。

3.2 治疗方法

《内经》对于心痛病证的治疗主要是针刺疗法,有的明确指出治疗的穴位,有的只提示治疗某经,取穴多在腕踝部位,如然谷、太白等,多为诸经原穴[10]。《内经》对于心痛针刺的治疗主要有以下规律,即按照经络循行路线施治,相关脏腑经络结合表里经脉等。

3.2.1 经络循行路线施治 《内经》治疗心痛病的选经多集中在手厥阴心包经和手少阴心经。

《灵枢·五邪》云:“邪在心,则病心痛和喜悲,时眩仆,视有余不足而调之其输也”,指出邪在心,取手厥阴经脉的穴位,可针刺心主之腧大陵穴治疗心痛,大陵穴是手厥阴心包经的输穴和原穴。《灵枢·热病》云:“喉痹舌卷,口中干,烦心,心痛,臂内廉痛,不可及头,取手小指次指爪甲下,去端如韭叶”,即取关冲穴治疗心痛。

《灵枢·经脉》:“心手少阴之脉,起于心中,出属心系,下膈络小肠;其支者,从心系上挟咽,系目系;其直者,复从心系却上肺,下出腋下,下循臑内后廉,行太阴心主之后,下肘内,循臂内后廉,抵掌后锐骨之端,入掌内后廉,循小指之内出其端。”《素问·刺热》:“心热病者,先不乐,数日乃热,热争则卒心痛,烦闷善呕,头痛面赤无汗……刺手少阴太阳”,即取手少阴治疗心痛。可见,《内经》针刺治疗心痛证从手少阴、手厥阴施治,与经络循行路线相关。

3.2.2 相关脏腑经络结合表里经施治 《灵枢·厥论》详细记载了各种厥心痛的具体针刺选穴:“肾心痛也,先取京骨、昆仑,发狂不已,取然谷……胃心痛也,取之大都、太白……脾心痛也,取之然谷、太溪……肝心痛也,取之行间、太冲……肺心病也,取之鱼际、太渊。”从原文可以总结,脏腑气逆影响到心而发生心痛,采用针刺该脏腑经络中的腧穴来治疗,同时也选用表里经脉的穴位。肾心痛取京骨、昆仑、然谷,胃心痛取大都、太白,脾心痛取然谷、太溪,肝心痛取行间、太冲,肺心痛取鱼际、太渊。同时,胃心痛取相表里脾经的大都、太白治疗,脾心痛取然谷、太溪是足少阴肾经之腧穴。

3.2.3 局部取穴 《灵枢·杂病》云:“心痛,当九节刺之。”“九节”位于第九椎棘突下,为督脉的筋缩穴,刺按之或在其上下求之可治疗心痛。

3.2.4 刺络放血疗法 刺络放血是根据“菀陈则除之”的原则,在某些穴位或特定部位针刺,得气后出针令其出血,或用锋利三棱针刺入络脉,具有祛瘀生新之效。《素问·脏气法时论》曰:“心病者……刺郄中血者”;《素问·缪刺论》治疗卒心痛,用“刺然骨之前出血”的方法。

同时,《内经》中指出了不适用针刺治疗的心痛。《灵枢·厥病》:“心痛不可刺者,中有盛聚,不可取于腧”,即对于有形实邪所致心痛,忌用针刺手法治疗。

4 总结

从原文分析可见,《内经》从临床表现、病因病机、治疗原则、针刺方法等多个方面初步论述了对心痛病证的认识,为后世对心痛的论治奠定了基础,尤其5种心痛的针刺选穴理论,在临床实践中有很大的指导意义。在对经文研读中可以发现,《内经》对胃心痛与胃脘痛有较明确的区分。《灵枢·五邪》“邪在心,则病心痛”;《灵枢·胀论》“胃胀者,腹满,胃脘痛。”可见,在当时心痛和胃脘痛是有所区分的,并没有混为一谈。这一点在《素问·五常证大论》亦有显示:“大暑以行……心痛胃脘痛,厥逆鬲不通”,认为暑邪可导致心痛,胃脘痛同一个病因,出现2种不同的表述情况,可见《内经》对心痛和胃脘痛是区别开来的。胃心痛多因饮食积滞导致气机不畅,胃气上逆,上犯于心而导致,其病因在胃,但病位在心,尤其所描述“腹胀胸满,心尤痛甚”的“尤”字,更能看出本为心痛,因为“腹胀胸满”而加剧了心痛,与现代医学认为心肌梗塞可由饱食诱发何其一致。至于胃脘痛是指心窝部以下、脐以上的胃脘部疼痛为主症,或伴有脘胀、纳呆、泛酸、嘈杂、恶心呕吐等症状的一种病症(11)。胃脘痛病位在胃,虽疼痛部位和胃心痛容易混淆,但根据病史细细辨来,亦可区别。

[1]王庆其.内经临床医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0:464.

[2]肖亚新,王镇钢.论“血实宜决之”[J].河北中医,2008,30(9):999-1000.

[3]马晓昌.陈可冀教授治疗冠心病临床经验介绍——祛浊利湿与活血化瘀并重[J].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2005(5):441-442.

[4]秦培森,范丽娟,刘克英,等.复方丹参丸治疗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心绞痛临床观察[J].中成药,2000(9):630-632.

[5]王瑷芬,翟雯娟.红花注射液治疗冠心病心绞痛、心肌缺血临床观察[J].医学理论与实践,2003(9):1002-1003.

[6]刘学平.三七总甙片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疗效观察[J].中国中医急症,2000(4):147.

[7]杨通宝.血府逐瘀口服液治疗心绞痛50例临床观察[J].内蒙古中医药,2007(2):6-7.

[8]宁保刚.血府逐瘀汤治疗冠心病心绞痛130例[J].陕西中医,2004(2):150.

[9]刘建和,莫观海,唐路.丹红注射液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瘀血证的临床研究[J].中国医师杂志,2006(12):1715-1716.

[10]马骏,严季澜.《内经》心痛证治探讨[J].国医论坛,2003,18(1):16.

[11]陈湘君.中医内科学[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2004:160.

猜你喜欢
少阴灵枢内经
《素问》《灵枢》引用、解说关系初探
《内经》“脾(胃)-脑”神识系统的理论滥觞及内涵延伸
论少阴“三急下”
解读少阴病辨证论治体系※
《黄帝内经》中“阴阳”的整理与分类
论《伤寒论》少阴病误汗
采采卷耳
《内经》之“并精而出入者谓之魄”新解
谈《灵枢本输》针灸学术思想
关于《内经》“七损八益”研究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