胃息肉内镜治疗术后的中医辨证辨病论治*

2014-01-26 10:32李培武刘凤斌
中国中医急症 2014年4期
关键词:穿孔息肉胃镜

李培武 刘凤斌,2△

(1.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广东 广州 510405;2.广州中医药大学邓铁涛研究所,广东 广州 510405)

胃息肉内镜治疗术后的中医辨证辨病论治*

李培武1刘凤斌1,2△

(1.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广东 广州 510405;2.广州中医药大学邓铁涛研究所,广东 广州 510405)

内镜治疗是切除胃息肉的最常用方法,针对内镜治疗术后不同阶段的病理过程,在中医辨证与辨病相结合的指导下,运用中医药进行诊治,起到减少术后急性穿孔、出血等并发症,预防胃息肉复发甚至恶变的作用。

内镜治疗 中医辨证 微观辨证

内镜治疗是切除胃息肉的最常用方法,根据胃息肉的部位、大小、形态等不同,可选择活检钳钳取切除、高频电凝电切、内镜下黏膜切除术(EMR)、内镜黏膜下剥离术(ESD)等方法。其中,利用高频电流切除胃息肉的电凝电切、EMR、ESD术后容易出现出血、穿孔、创面糜烂甚至形成溃疡等不同程度的并发症。出血、穿孔属临床急症,发生在术中或术后短期内,常常需要内镜下治疗,而对胃息肉切除后形成的创面糜烂、溃疡,可参照胃溃疡的疗程(4~8周),给予中西医结合治疗。在中医辨证与胃镜下微观辨证相结合、辨证与辨病相结合的指导下,针对不同内镜治疗方法、术后不同阶段(分为术后4~8周内,术后4~8周后),运用中医药干预治疗,能有效预防并发症发生、促进创面愈合、减少胃息肉复发,发挥中医药优势。

1 术后4~8周内:预防和治疗急性出血、穿孔,促进创面糜烂溃疡愈合

1.1 预防和治疗出血、穿孔 在注射止血、金属夹夹闭等内镜下治疗的基础上,运用中医药辨证辨病诊治,有利于加快止血,防治穿孔引发的腹腔感染等并发症。高频电流作为一种侵袭因子,属于中医学“热毒”的范畴。热毒为阳邪,其性炎上,易耗气动血,既会损伤人体正气,又易侵犯血脉而灼伤脉络、迫血妄行。正如《景岳全书·血证》所说“血本阴精,不宜动也,而动则为病。血主荣气,不宜损也,而损则为病。盖动者多由于火,火盛则逼血妄行;损者多由于气,气伤则血无以存”。由此可见,火热炽盛、迫血妄行和气虚不摄、血溢脉外,是胃息肉高频电流治疗术后出血的关键病机。参照血证的中医药治疗,主要可分为胃热壅盛证、气虚血溢证。胃热壅盛证治以清胃泻热、凉血止血,用泻心汤合十灰散加减;气虚血溢证治以益气摄血,用归脾汤加减。急性穿孔使胃内容物进入腹腔,容易并发腹腔感染、甚至发展为危及生命的脓毒症。金属夹夹闭、禁食、补液、抗感染、外科手术修补等,是治疗本病的重要方法。中医认为,穿孔是脾胃气机突然壅滞、气血壅闭而发病,为标实之证,以调理气机为主[1-2];若治疗不当,蕴湿化热、热腐成脓,并发腹腔感染,治当清热祛瘀、通腑解毒、收敛生肌,可用复方大柴胡汤 (《中西医结合治疗急腹症》)加白及。复方大柴胡汤由柴胡、黄芩、枳壳、川楝子、延胡索、白芍、生大黄、木香、蒲公英、生甘草组成,是治疗溃疡病急性穿孔引发腹腔感染的有效验方。白及苦、甘、涩、寒,收敛止血、消肿生肌,伍用能促进穿孔愈合、控制感染。

1.2 促进创面糜烂溃疡愈合 高频电流在切除胃息肉的同时,也是作为一种有害因素对胃黏膜进行破坏,从而导致胃黏膜糜烂、溃疡。此时,可参照《消化性溃疡中医诊疗共识意见》[3]进行辨证论治,即肝胃不和证用柴胡疏肝散加减;脾胃湿热证用连朴饮加减;胃阴不足证用益胃汤加减;脾胃虚弱(寒)证用黄芪建中汤加减。

1.3 辨病治疗 在辨证论治的基础上,可辨病运用胶七散、紫地合剂以促进止血、溃疡愈合。胶七散(由阿胶、三七组成)是国医大师邓铁涛教授治疗消化性溃疡出血的有效验方。阿胶甘、平,能止血补血,有利于新血化生、机体康复;三七甘、微苦、温,有化瘀止血生肌之功效,止血而不留瘀、化瘀而不伤正,促进出血创面的愈合[4]。二药配伍,达到止血、消瘀、宁血、补血的作用,能有效针对胃息肉经高频电流切除后的病理特点进行治疗。紫地合剂(由紫珠草,地稔组成)是全国名老中医药专家丘和明教授等研制的止血良方,有清热解毒、凉血止血的作用[5],尤其有利于防治“热毒”性质的高频电流切除术后出血。研究表明,紫地合剂能收敛止血,有“急则治标”之效,对胃息肉切除术后属虚证出血者亦有良好的止血效果。寒性收引,血脉受寒则挛缩,血受寒则凝滞,所以紫地合剂冰冻后口服,能更好地发挥止血效果。

2 术后4~8周后:减少胃息肉复发,预防恶变

中医虽然没有胃息肉这一病名,但“息肉”之名最早见于《灵枢·水胀篇》。《治法机要》指出“壮人无积,虚人则有之,脾胃虚弱,气血两衰,四时有感,皆能成积”。脾胃通过受纳、运化、升清降浊,以化生气血津液而营养全身。若脾胃虚损,脾失健运,则气血生化乏源,湿浊内蕴,气机不畅,血运不通,易致痰凝、气滞、血瘀等阻滞中焦而发生息肉。脾胃虚损日久,气虚及阳,累及于肾,出现脾胃虚寒、脾肾阳虚。所以,脾胃虚损为病之本,可累及于肾,痰凝、气滞、血瘀为病之标,减少胃息肉复发应紧扣这一病机特点进行治疗。胃息肉多表现为胃脘胀满、疼痛、反酸、嗳气、恶心等,经内镜治疗后胃脘不适症状仍可能存在。临床上,可分为脾胃虚弱证、痰湿内阻证、瘀血停滞证、脾胃虚寒证,同时结合胃镜下表现[6-7]、抗肿瘤抗增生中药,进行辨证与辨病相结合治疗,起到减少胃息肉复发、预防恶变的作用。

2.1 脾胃虚弱证 脘腹满闷,或隐隐作痛,时轻时重,喜温喜按,纳呆便溏,神疲乏力,少气懒言,语音低微。舌质淡,苔薄白,脉沉弱。胃镜下可见:胃黏膜红白相间以白为主,色泽淡白或苍白,胃蠕动无力、缓慢,黏液稀白而多。治以益气健脾,用四君子汤加黄芪、五指毛桃。五指毛桃为桑科植物粗叶榕之根,性味甘平,功能益气健脾;但其性缓,补而不燥,人称南芪,以五指毛桃配伍黄芪可增强益气之效,又不致过于温燥。

2.2 痰湿内阻证 胃脘痞满不舒,头晕目眩,头重如裹,身重肢倦,恶心呕吐涎沫,口淡不渴,小便不利。舌质淡,胖大边有齿印,苔白厚腻,脉滑。胃镜下可见:胃黏膜颜色偏淡或暗红,皱襞光滑,胃蠕动正常,潴留液色白或清或浊,量偏多。治以除湿化痰,用二陈汤合平胃散加减。

2.3 瘀血停滞证 胃脘疼痛如针刺,痛有定处,按之痛甚或入夜尤甚,面色晦暗无华,唇黯。舌暗有瘀斑,脉涩。胃镜下可见:胃黏膜暗红、橘红,粗糙或颗粒状增生,伴瘀斑或出血点,胃壁僵硬,蠕动差。治当理气活血化瘀,用丹参饮合失笑散加减。

2.4 脾胃虚寒证 胃脘隐痛,绵绵不休,喜温喜按,神疲纳呆,四肢倦怠,手足不温,大便溏薄。舌淡苔白,脉虚弱。胃镜下可见:胃黏膜淡红或略苍白,光滑。胃蠕动较慢,血管纹不清,粘液湖清稀。治以温中健脾和胃,用黄芪建中汤加减。

2.5 辨病治疗 胃息肉是一种良性肿瘤,但是某些息肉(如腺瘤性息肉)是一种癌前病变。在中医辨证论治的前提下,辨病选用经现代药理研究证实有抗肿瘤抗增生作用的中药,能有效减少息肉复发、阻断其恶变过程。全国名老中医药专家劳绍贤教授结合本病中医病机特点、中药药理研究成果,善于选用半枝莲、莪术、薏苡仁、漏芦等抗肿瘤抗增生的中药。半枝莲辛、苦、寒,有清热解毒、活血化瘀、消肿止痛等功效,是传统的抗肿瘤有效中药[8];莪术苦泄辛散温通,既能破血逐瘀,又能行气止痛,重在祛瘀;薏苡仁甘、淡、微寒,健脾清热化痰,重在化痰;漏芦有清热解毒消痈、通利血脉的作用,药理研究表明有明显的抗肿瘤作用,临床上用于治疗各种恶性肿瘤有良好的疗效[9],可用于抑制胃息肉生长、防止恶变。

3 问题与展望

笔者对中医药联合胃镜下治疗胃息肉的治疗方案进行一些探讨,但缺乏严格的科研设计,治疗方案的科学性、有效性有待进一步大样本的前瞻性临床研究。下一步的工作,应当在辨证与辨病相结合的指导下,通过大样本的临床研究和实验研究,筛选出抗息肉增生复发、阻断恶变的有效中药,形成中药专方;明确其有效药理成分,形成中成药及针剂,同时配合胃镜治疗,能更好地发挥中西医结合诊治优势。

[1]尚宝莲.胃穿孔的中西医结合治疗[J].中医研究,1991,4(3):36-37.

[2]谢晓华,赵先明,黄谊,等.中药通腑泻热方辅助治疗消化性溃疡急性穿孔并发脓毒症23例[J].世界华人消化杂志,2006,14(17):1739-1741.

[3]张声生,李乾杨,王垂杰.消化性溃疡中医诊疗共识意见[J].中医杂志,2010,51(10):941-944

[4]张北平,吴焕林,黄穗平,等.胶七散治疗上消化道出血临床研究[J].中国中医急症,2005,14(7):625-626.

[5]丘和明,邓若文,邱建行,等.紫地合剂治疗急性上消化道出血的临床研究[J].中药通报,1988,13(8):48-51.

[6]张林,王忠鑫,迟太升,等.胃镜下慢性胃炎与中医辨证分型的相关性研究[J].中国中西医结合消化杂志,2007,15(2):107-109.

[7]徐进康,徐宏伟,陈文奇,等.胃病胃镜像与中医辨证的相关性探讨[J].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2009,25(3):178-180.

[8]祝勇军,张春容,曹伦.半枝莲抗肿瘤作用研究进展[J].中国中医急症,2006,15(5):533-535.

[9]李喜凤,余云辉,高伟利,等.漏芦的药效研究及现代临床新用[J].时珍国医国药,2011,22(9):2214-2215.

Tr eatment Based on Syndrome Differentiation and Disease Differentiation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 edicine after Endoscopic Therapy Treating Gastric Polyps

LI Pei-wu,LIU Feng-bin. The First Affiliat-ed Hospital of Guangzhou University of Chinese Medicine,Guangzhou,Guangdong 510405,China

Endoscopic therapy is the most commonly used method for resecting gastric polyps.According to patients′different stages after endoscopic treatment,TCM treatment based on syndrome differentiation and disease differentiation could reduce the risk of postoperative complications such as perforation and bleeding and prevent recurrence and malignant change.

Endoscopic therapy;Syndrome differentiation in TCM;Microcosmic syndrome differentiation

R656.6

A

1004-745X(2014)04-0649-03

10.3969/j.issn.1004-745X.2014.04.037

国家脾胃病临床重点建设专科;国家中医药管理局脾胃病重点学科、重点专科建设项目;2011年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劳绍贤全国名老中医药专家传承工作室”建设项目(国中医药人教发【2011】41号)

△通信作者

2013-12-30)

猜你喜欢
穿孔息肉胃镜
胃息肉会发展成胃癌吗?
外伤性鼓膜穿孔的护理效果
鼻石致鼻中隔巨大穿孔1例
你真的了解子宫内膜息肉吗
頤和園十七孔橋再現“金光穿孔”景象
胃镜下组织胶注射治疗肝硬化胃静脉曲张破裂出血的疗效评价
根部穿孔性阑尾炎的腹腔镜治疗策略
ER、PR、Ki-67在绝经后子宫内膜息肉中的表达
息肉样黑素瘤一例
电子胃镜引导下放置螺旋形鼻肠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