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力环流”教学设计

2014-01-27 01:29殷月娇
新课程学习·中 2013年10期
关键词:热力环流示意图

殷月娇

一、课标解读

课程标准:本节内容关注的对象是大气。旨在借用或绘制原理示意图,如:大气热力环流示意图,认识导致大气运动的基本原理,为后面学习大气环流、天气系统以及全球气候变化打下理论基础。

二、设计思想

地球上的大气这一单元各部分内容前后之间的关联性很强,热力环流的形成过程是本单元的基础,也是理解大气运动的突破口。因此,学好这部分内容是学好大气运动的基础,为后面学习大气环流(三圈环流、季风环流)打好基础,起到分散降低教学难度、便于学生掌握的作用。

在教学过程中,设计一些由浅入深的问题,并联系学生身边的一些现象,并借助于现代化多媒体计算机技术,把抽象的大气运动具体、生动、形象地表现出来,便于学生认识发展过程的实现,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教学中来,积极主动地获取知识。这样不仅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学习欲望,而且还可以实现培养学生探索知识、发展能力的目标。

1.教材分析:热力环流主要阐明了大气运动最简单的运动形式,用图示的形式形象地讲解了地面的冷热不均引起大气密度和气压的变化,进而形成热力环流的过程。

2.学情分析:大气热力环流的形成过程与一系列的知识有关,尤其是物理学的知识,学生在理解的过程中相对来说比较困难,

同时,这部分知识还涉及等压面这一空间概念,但由于高中阶段刚开始学习立体几何,空间概念建立不牢固,空间想象力不足,所以本节课的学习对于学生有一定难度。

三、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掌握热力环流的概念,熟练阅读热力环流示意图,理解热力环流的形成过程。并培养学生观察、思维、想象和判断的能力。

(2)通过绘制热力环流图,训练学生绘制简单原理示意图的基本技能,提高学生的绘图能力和理解问题的能力。

(3)能够利用热力环流原理解答生产、生活中的热力环流问题。培养学生在实际生活中对地理事物的观测判断能力和运用理论知识指导实践的能力。

2.过程与方法

(1)使学生经历“感知地理知识——理解地理知识——巩固地理知识——应用地理知识”的思维过程。

(2)在提出问题到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进一步培养学生学会分析、推理、归纳等学习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分析、理解、观察热力环流,培养学生探索自然、热爱科学的精神。

(2)提高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意识,逐步学会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

(3)通过对热岛效应的介绍和城市风的分析,让学生了解环境保护的重要性。

四、教学方法

由于该部分内容理论性较强,同时与其他学科知识联系比较紧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势必会有一定的难度,因此,在教学过程中,主要采用启发式问题教学法、多媒体辅助教学法。让学生在一系列问题的思考及探讨中,掌握所学的知识,并将知识运用到实际生活当中。

五、教学重难点

重点:热力环流的形成过程、原因以及原理的运用。

难点:运用热力环流的理论去解释城市风、海陆风和山谷风。

(作者单位 河北省衡水市武邑县武邑中学)

猜你喜欢
热力环流示意图
内环流控温技术应用实践与发展前景
热力站设备评测分析
先画示意图再解答问题
黔西南州旅游示意图
周六福520爱跑节1000人登陆西安城墙 热力开跑
热盐环流方程全局弱解的存在性
谜底大揭秘
两张图读懂“青年之声”
两相坐标系下MMC环流抑制策略
中缅油气管道示意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