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让阅读课环环相扣,如鱼得水

2014-01-27 01:29易娟
新课程学习·中 2013年10期

易娟

摘 要:试图通过教学体验,总结出如何将阅读课上得环环相扣,设问有效的方式方法。

关键词:导入过渡;设问阅读;写作结合

在深度研课的不断推动下,我们每一位教师都在努力思考怎么去上好一节课。记得去年九校联谊我所开设的一节课,在评课的时候,我记得有一位教师给了我很高的评价:“整堂课感觉是学生在推着老师走,好像教师抛出的每一个问题和环节都是精心设计好的,环环相扣,如鱼得水。”我听了十分开心。现在我想主要就自己如何设计这一课以及达成情况,来谈谈我对如何能让阅读课的每一个环节都在自己的掌控中,一环套一环,如鱼得水般的顺利进展下去的一些可能还不够成熟的看法。

一、精心导入,自然过渡

方法一:借助多媒体,循序渐进导入。在上Module 10 Unit 1的时候,我通过一首迈克尔·杰克逊的歌Heal the world导入。一方面,优美的歌曲能吸引学生的兴趣,另一方面,这首歌的内容恰恰是阅读部分要呈现的东西。因此,我顺势提出这样一个问题:“Whats the song mainly about?”,因为歌词是以滚动的形式随着音乐展示给学生的,歌词内容本身简单易懂,需要的答案正是副歌部分,所以学生基本能答出要点。为了让答案更紧扣文章,我特地将要点的部分直接给出,让学生填出关键的字词(We should _____ and make it a better place for _____,because human being sare facing _____, such as _____.)这样自然而然地导入到本文中提到的埃塞俄比亚的饥荒问题。因此也就自然而然地过渡到了正文,也不会给听者或者学生带来一种突兀的感觉。

方法二:利用课外材料,间接过渡。其实我在上这节课前,还预设了另外一种导入法。就是课前给学生一篇关于索马里的儿童饥荒的新闻报道材料,设置几个相关问题,为上课的自然过渡埋下伏笔。例如,问题1:“What happened in Somalia?”问题2:“What should be done to solve the problem?”这样就比较自然地过渡到正文。这样设置的目的,一方面是为了拓展学生的阅读面,另一方面也为顺利导入正文做看似间接实质最为直接的导入。

方法三:相关视频,直接导入。视频导入是最为直接的,我下载了Bob Geldof在Live Aid的现场演唱视频。通过播放片段,让学生得到最为直观的信息,为下面的一系列设问埋下伏笔(主要关于Live Aid和Bob Geldof的必要了解以及相关背景的了解)。

最终我采用的是第一种导入方法,原因很简单,因为如果必须要选择的话,我选择第一种方法导入,而我可以将第二种方法和第三种方法融合在一起。将阅读材料放在课后作为拓展阅读去做。同时,将视频材料放在导入结束后过渡到课文内容关于Live Aid和Bob Geldof的信息学习之后,让学生更为直观地对这一公益活动和主要发起人作进一步了解。事实证明,我的选择是非常正确的,学生的积极性被充分调动了起来,几乎所有的进程都在我的预设之内。为下面课题的顺利进行和整堂课的成功作了很好的铺垫,也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二、尽量杜绝无效的问题,走出阅读课问题设置的怪圈

记得自己刚步入更正岗位的时候,因为害怕出错,害怕学生答不出来,加上经验不足,总喜欢采用yes/no的问题提问。一开始发现学生相当配合,课题气氛甚是活跃。后来,随着自己的不断成长,发现原来自己的设问其实很多是无效的。特别是在不断地听课学习过程中,会受到不少启发,会从不同侧面思考很多。有时也会发现有的年轻老师也喜欢采用yes/no的提问方式,其实往往“当局者迷,旁观者清。”我会发现,有些问题其实换一种更具启发的问法或许更好,从而能引起学生的思维共鸣,而有些问题则干脆可以大胆省略。

我们很多时候已经习惯或者说厌恶了阅读课那种先快速阅读,然后回答几个问题,再细读,依然是几个问题或者对错判断,抑或选择正确答案的课型。可是又很悲哀地发现除此之外似乎也找不到更好的方式。其实不然,我觉得,我们阅读课不是非要有问题才叫阅读课,比如,我在处理Module 10 Unit 1的阅读课时的快速阅读环节,我就舍弃这一模式,我通过展示图片,让学生自己说说Bob Geldof的相关信息。而关于Live Aid的信息,我是通过采用挖空关键词的方式,既体现了形式的多样性,避免枯燥无味一成不变的方式,也培养了学生捕捉信息和处理信息的能力。

同样,在处理Module 10 Unit 1的阅读细读环节时,我像是故意给学生设下陷阱,一步步“引诱”他们按照我预先设定好的路线前进,直至进入我期待的“包围圈”,说出我想要的结果。比如,从“授人以鱼”过渡到“授人以渔”的这一环节,我通过对Live Aid和The WFP的分析学习后,引入一个问题:“Live Aid & the WFP,are they amazing?”,学生自然会说“Yes”,于是我再追问:“But form any developing countries ...,Is it enough?Why?”学生自然会说:“No”,此处的yes/no问题的设置并非无效问题,而是为了追问“Why?”,从

而引导学生说出下一句:“They are a short-term solution to along-term problem.”,并自然而然地呈现出整篇文章中关键的过渡文字:“As the saying goes,‘give a man a fish,and you feed him for a day. Teach a man to fish,and you feed him for the rest of his time.”(“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之后启发学生说出此处何为“授人以渔”,继而给出相关的授人以渔的实例。

这种环环相扣的设问显然是我课前精心设计好的,我事先对于每一步学生会做出何种或者几种反应,都做了假设和安排,学

生的一言一行几乎全在我的预设范围内,因此,整堂课我就能做到有的放矢,有条不紊。所以,如果我们能对每个问题的设置都事先能做充分的思考和准备,我们何愁把阅读课上得得心应手呢?

三、阅读与写作相结合,学以致用

记得一位专家也说过同样的话,一堂成功的写作课必须要有写作训练。新课程标准要求我们培养学生的综合语言应用能力,包括听说读写等能力。所以上完阅读课后,如果能引导将所学到的知识应用到写作上,那可以说这堂课的学习效果就能得到最为充分的体现了。

还是以我开设的那节Module 10 Unit 1 Reading课为例来说说我是怎么安排这一环节的。这一课到这一环节的时候,我想我基本完成了知识目标、大部分的能力目标及情感目的任务,接下来就是本课升华。我将中国的西部贫困地区落后的原因和解决措施的中文提纲展示给学生,要求学生写一篇150字的文章,分别从原因、措施和自己的观点几个方面来阐述。与此同时,教给学生写作技巧(Use an attractive title/Good structure/Good expressions/examples/Lin king words & sentences/A good ending)。最后让学生说出自己在本文中学到的几个有用的短语,我加以补充。将这些短语和单词呈现在幻灯片上,鼓励学生将这些短语应用到他们的写作中。让我惊讶的是,在短短几分钟的写作时间里,有不少学生能将刚刚学到的短语(如:in wrestling with / raise a war enessof/along-term solution/lie in the hands of),正确灵活地应用到他们的

写作中。我觉得这样的结果正是我所期待的,既完成了对学生能力要求的训练,情感目标也得到了最大升华。

总的来说,阅读课还有很大的开发空间,我们绝不可以落入俗套,按部就搬走老路,要勇于创新,敢于突破。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为培养其自主学习和合作学习以及综合语言应用能力提供更多的机会,打破目前阅读课的固定模式,勤加思考,不断钻研,找到适合自己学生、自己风格的独特教学方法。

(作者单位 江苏省南京市高淳高级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