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区群众文化建设的战略思考

2014-01-28 13:44安庆市工人文化宫安徽安庆246000
大众文艺 2014年1期
关键词:社区群众建设

吴 孟 (安庆市工人文化宫 安徽安庆 246000)

社区群众文化建设的战略思考

吴 孟 (安庆市工人文化宫 安徽安庆 246000)

社区群众文化是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加强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建设的重要途径,有着广泛的群众基础,对于丰富广大人民群众的文化生活具有不可代替的作用。当前我国的社区群众文化建设呈现出蓬勃发展的良好势头,但其中也存在着诸多问题。本文在充分认识到社区群众文化建设中存在的问题的基础上,对社区群众文化建设的战略进行了充分的论述,以期对社区群众文化建设的发展有一定的帮助。

社区群众文化;软件建设;多元化;社会化

社区群众文化重在建设。社区群众文化建设是最基层、最前沿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也是和谐社区建设的重要内容。社区群众文化是面向社区群众的文化,是社区群众广泛参与实践的文化。在社区群众文化建设中,其建设内容应围绕基层文化的“四基建设”要求展开,同时,在当前社区群众文化建设的发展战略上,应抓好软件建设,加强法制化、标准化进程,在活动内容和运营管理上积极探索多元化与社会化的运作机制。

一、软件建设:社区文化建设的瓶颈

(一)政府职能部门和单位的管理与指导需要加强

随着城市社区文化建设步伐的加快和国家有关文件、政策的出台,社区文化建设的硬件设施基本得到保证,但软件欠缺日益凸显。群众文化活动是社区文化的重要载体,当前的社区文化活动中,公益性活动较少,且组织形式当以,无法激起人们参与的积极性,而且各种社区活动的经营性比例较大,居民的参与率和设施的利用率低,社区文化活动内容和形式单一,社会参与率低,成为制约社区文化建设的瓶颈。这一方面是因为社区群众文化工作者的文化意识淡薄,工作责任心不强,缺乏基本的群众文化素养专,工作积极性和创新意识的淡薄。另一方面是因为政府职能部门和单位对社区文化的监督管理与业务指导不足。区文化委员会群众文化科、街道文教科是政府文化部门,区文化馆、街道文化站是政府设立的文化事业机构,对社区文化负有监督管理和业务指导的工作职能。社区居委会是自治组织,社区居委会、业主委员会、物业管理部门共同对社区文化建设负有责任,明确责任主体定位,统一规划和协调。在实际的群众文化活动中,政府职能部门和相关单位应认知履行自己的职责,切实发挥自身在社区群众文化建设中的积极作用,从而保障社区群众文化活动的顺利开展,丰富广大群众的文化生活。

(二)共驻共建和社区资源整合机制需要构建

公共文化意识淡薄导致共驻共建意识薄弱。相关部门在社区文化建设上各自为政,各抓一块,重复建设,建立在资源整合与共建基础上的齐抓共管的工作机制和建立在公共文化服务基础上的文化设施高效的运营模式尚待确立。社区文化建设中人力资源整合利用不够,队伍建设亟待加强。社区文化活动场所在开放时间和管理手段上过于僵硬,导致文化场所设施利用率低。社区各种人力资源尤其是文化艺术人才资源缺乏有效组织和有效利用。政府应指导社区建立由社区居委会、业主委员会、物业管理以及街道文化部门和单位、驻社区单位、专业人员、文化志愿者等组成的社区文化工作委员会或管理、协调性组织,以利于调动社会资源参与社区文化建设。社区文化工作者应认真履行工作职责,建立社区人才库,建立文化需求调查走访制度,了解群众的文化需求,挖掘动员社区内居民和单位中的文化人才、党员、大学生成为志愿者,组建社区各门类文化艺术组织,积极发动社区居民以多种方式为社区文化建设出谋划策、出资出力,形成社区文化共建共享的良好氛围。

二、多元化与社会化:创新社区文化建设的运作机制

随着人们精神文化生活的日益丰富和公共文化建设的加强,多元化与社会化的运作机制成为社区文化建设的新理念。社区文化是一个城市的重要文化符号,融合多元是城市和谐的关键。社区文化地域性、群众性、交融性、多样性的基本特征,以及资源整合、共建共享的基本原则,决定了社区文化建设的多元化与社会化,目的是建立完善的社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

(一)多元化:实现基本活动内容和基本活动方式的创新

多元化是指在社区文化建设中,由于文化体制的多元化,形成社区文化发展上的多元发展,共同繁荣,实现文化样式的多样性。主要体现在活动内容和活动方式上。

一是以先进文化为主导,丰富文化活动内容,促进社区和谐文化建设。多民族构成和当今时代的多元文化,促成了社区文化的多姿多彩和在文化的发展与融合中社区群众精神文化需求的多样化。在举办社区文化活动时,应结合时代主题,兼顾艺术文化、民俗文化、收藏文化、体育文化等。坚持以人为本,着眼于为居民提供多层次、多样化的精神文化服务。

二是挖掘社区特色,注重个性化。主要是指根据区域特色,挖掘和培育有特色的社区文化,实现个性化发展。由于各社区地域风貌、人员组成以及社会历史文化资源不同,会形成不同的文化特色。因此,挖掘社区特色,培育有特色的社区文化是社区文化发展的一个目标。北京市东城区开展的特色社区文化细胞工程在这方面进行了积极探索,并被推广到重庆市渝中区。而重庆市巴南区接龙镇的民间吹打乐、木洞镇的木洞山歌都已成为特色文化品牌。上海市则对群众文化活动特色项目和特色区域进行评选、申报、立项。

(二)社会化:实现社区文化建设参与机制的创新

社会化是指充分发挥政府、社区居委会、物业管理部门、民间组织、驻社区单位及个人的作用,广泛吸引社会力量参与到社区文化建设中来。

一是发挥政府和职能部门的主导作用,构建职责明确、合作共赢的工作机制。如北京市东城区建立了各社区协调联办性社区文化组织机构和文化志愿者队伍,制定了《东城区社区居委会文化室分级标准》《东城区社区文化工作评价方案》《关于进一步加强社区文化建设的若干意见》《东城区文化发展专项资金管理暂行办法》等文件,以促进职责明确、合作共赢工作机制的形成。

二是建立资源整合、共建共享的社会参与机制。社会化运作是在社区自身文化设施和人员高效利用的前提下,广泛发动、充分利用社会资源,参与社区文化建设。社区文化资源主要包括人、财、物三种资源。人力资源是第一资源。应在三个层次上挖掘人力资源:专家和专业人员、文艺骨干、文化志愿者。财力上,多渠道筹措资金,政府根据统筹规划给予必要的支持,建立社区文化建设发展基金,通过有水平的文化活动申请社区专项补助资金,鼓励社会赞助,形成“多元化投资主体”。物力上,居民所属单位和物业管理部门是社区文化建设中需要协调的重要单位。充分利用社区内机关、学校、企事业单位、家庭的文化资源,补充政府投入的不足,避免重复建设及资源浪费。有条件的还可尝试“跨社区”的社区文化资源的合理配置与利用。

社区群众文化建设是汇集亿万百姓的重要的文化工程,充分体现了社会主义群众文化建设的优越性。因此,各级部门和相关单位应充分认识到自己所担负的责任,切实履行自己的职责,积极挖掘各种文化资源,实现社区文化建设的资源共享,同时还要创新社区群众文化建设的机制,注重群众文化的地域性和个性化,从而促进社区群众文化的长足发展,使人民共享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成果。

[1]马云萍.《浅谈社区群众文化的可持续发展》[J].前进,2012(08).

[2]范毅强《关于群众文化建设的思考》[J].宁夏党校学报,2012(06).

[3]刘春丽.《如何开展社区群众文化建设》.群文天地,2012(06).

猜你喜欢
社区群众建设
多让群众咧嘴笑
在推进“两个机关”建设中践行新使命
在社区推行“互助式”治理
“双一流”建设如何推进
党的政治建设怎么抓
情牵群众美好生活新期待
“群众来求助”等十六则
为群众美好生活执着追求
保障房建设更快了
影像社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