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丘市农村饮水工程实行企业化管理的探索

2014-01-28 22:39王志军倪怀路王海兵王艳萍刘聚凯
中国水利 2014年3期
关键词:安丘市安全工程水厂

王志军,倪怀路,王海兵,王艳萍,刘聚凯

(山东省安丘市水利局,262100,安丘)

农村饮水安全问题是关系广大人民群众生命安全的重要民生问题,做好农村饮水安全工程的建设与管理工作是惠及民生、造福群众的大事,是广大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建设是基础,管理是关键”,为使工程发挥正常效益,确保农村人口长期喝上安全水、放心水,实现农村饮水安全工程的长效性和可持续性,就必须解决“只建不管、重建轻管”的问题。巩固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后续管理问题已成为安丘市面临的重要课题。在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建设管理中,安丘市逐步探索发展规模化集中供水工程,实行企业化经营、专业化管理、规范化服务的管理模式,并积极引导广大农民主动参与管理,实现了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后续管理机制的有效运行。

一、安丘市基本情况

安丘市位于山东半岛中部,市境总面积1 760 km2,耕地面积125.83万亩 (8.39万hm2),辖 10个镇、2个街道,95万人,其中农村村庄1 197个,76.9万人。地势西南高东北低,自然落差大,山区、丘陵、平原各占三分之一。安丘市多年平均水资源总量4.71亿m3,境内有大型水库1座,中型水库3座,小型水库130座,塘坝627座,有大小河流56条。安丘市水库河流众多,但分布不均,大部分水库分布在西南山区,为实现跨流域调水,先后投资兴建了全长58 km的南水北调、五库串联工程和全长27.5 km的西水东调工程,将境内的大中型水库、河流串联运行,形成“南北贯通、东西相济、库河串联、城乡一体”的现代水网体系,为全市农村饮水安全工程提供了水源保障。

二、安丘市农村饮水安全工程格局

安丘市委、市政府历年高度重视农村饮水安全工作,连续7年将解决农村饮水安全问题列为当年为民办实事之首。截至2012年年底,安丘市共完成投资3.8亿元,建成规模化集中供水工程7处,其中50万人集中供水工程1处,15万人集中供水工程1处和1万~5万人集中供水工程5处,全市规模化集中供水受益人口达到65.7万人,规模化集中供水覆盖率达到85.44%,农村生活饮用水水质合格率达到90.22%。2013年以来,安丘市根据潍坊市的统一要求,坚持高点定位、攻坚克难、因地制宜、多措并举,通过管网延伸、联网整合、新建水厂、单村提升等多种形式,全面解决剩余的11.2万人的饮水安全问题。2013年6月底,安丘市农村自来水覆盖率和水质合格率均达到100%,提前两年完成农村饮水安全“十二五”规划建设任务。工作中,安丘市根据地形地势条件和水资源的分布状况,依靠建成的现代水网体系,按照“农村供水城市化、城乡供水一体化”的思路,将原先建设的单村工程、小型联村工程等小规模饮水安全工程进行联网整合,管网延伸,形成“一市三网”的农村饮水安全格局。

①中东部平原区饮水安全供水体系。安丘市中东部地区为平原区,在这个地区,以于家河、下株梧水库为水源,以南水北调、五库串联工程为水源保障,建成水厂2座,以50万人集中供水工程为依托进行管网延伸,3座水厂并网运行,形成中东部平原区饮水安全供水体系。使9个镇、街道,883个村的52.1万人受益。

②西部山丘区饮水安全供水体系。安丘市西部地区为山丘区,对西部山丘区,以高崖水库、五龙湖水库为水源,建设水厂2座,并与已建设的红沙沟水厂并网运行,形成西部山丘区饮水安全供水体系。使大盛、吾山、红沙沟的126个村 8.1万人受益。

③西南部山区饮水安全供水体系。安丘市西南部地区为山区,以雹泉、绪泉、温泉以及柘山镇山泉水为依托,形成百泉汇流,进行调水整合,形成西南部山区饮水安全供水体系。使辉渠、柘山2个镇的90个村5.5万人受益。

三、安丘市农村饮水安全工程运行管理机制的探索与研究

2007年以前,安丘市建设农村饮水安全工程432处,以单村供水工程为主,工程规模小,运行管理落后,且在运行中大部分水源水质得不到保障。2007年以来,安丘市开始走规模化建设道路,先后建成了规模化集中供水水厂7座,在管理中以水厂所在镇政府集中管理为主。特别是到2012年,安丘市政府高度重视农村饮水安全问题,在财政相对困难的情况下,投资6 520万元对全市农村饮水安全工程进行整合联网,精心打造 “一市三网”的饮水安全格局,在工程管理上积极探索新路子,走向公司化管理,形成“一个公司管全市”的管理格局。

1.安丘市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原有的运行管理模式

2012年以前,安丘市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分布广,数量多,形式多样,管理复杂,规模大小不一,运行管理模式多样化。主要有三种管理模式。

①专管模式。即从供水源头到用水户龙头的集中式供水工程,由相关镇街区的供水站进行专业化管理。

②群管模式。即对于单村或联村小型集中供水工程,采取村委会管理为主的模式。以国家和集体投资为主建设的集中供水工程,由项目所在村集体负责管理,管理方式有:农民用水户协会管理,由村委会聘人管理,由村委会承包或租赁给个人管理。

③公司管理模式。即对2008年建设的50万人集中供水工程实行公司化管理,公司自主经营,自负盈亏。该模式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2.安丘市原有管理模式存在的问题

①工程运行管理机制落后。安丘市原有的群管模式和专管模式机制不适应农村水利发展要求。全市小型村级供水工程管理主体不明确,尚未形成一套良性运行管理机制,运行管理经费不足,供水安全难以得到保障。

②管理队伍建设比较薄弱,服务能力不强。随着2012年安丘市农民饮水安全工程的实施,农村小型供水工程合并为大型供水工程,显出管理队伍建设薄弱的问题。特别是乡镇水利站技术人员较少,管理力量不足。

③管理制度不健全。大部分工程运行管理不够规范,未建立一套完整的管理制度。

3.调整农村饮水安全工程管理机制,全面实行企业化经营、专业化管理

随着规模化集中供水工程的建设及“一市三网”农村饮水安全体系的形成,过去的管理模式越来越不适合农村饮水安全管理机制,安丘市积极探索管理新模式,研究管理新体制,探索实行了企业化经营、专业化管理的农村饮水安全经营管理模式,取得了较好的成效。

①强化政策支撑,建设信息化安全工程。安丘市成立了“安丘市农村公共供水管理办公室”,出台了《农村公共供水管理办法》《水源地保护管理办法》等相关文件,划定了水源地保护区,设立了警示标志,保证水源安全。2012年,投资220万元在市水利局设立了 “农村饮水安全信息调度中心”,调度中心与全市7处规模化供水工程的信息中心联网,对各水厂运行情况进行实时监控,实现了信息化与管理、调度、运行、监测等各个环节的深度融合;投资200多万元,设立了“农村饮水安全水质检测中心”,水质检测指标达到42项,实现了水质检测常态化。安丘市还制定了农村饮水安全应急预案,并定期进行演练;出台了《农村公共供水工程维修专项基金管理办法》,设立了基金账户,已注入资金156万元。

②强化服务支撑,建设规范化便民工程。安丘市对饮水安全工程全部实行企业化经营、专业化管理的运行管理体制。以50万人集中供水工程为龙头,成立了安丘市华安供水有限公司,并在相关镇街区设立分公司,形成 “一市三网”“一个公司管全市”的企业化经营管理模式。该公司为国有企业,注册资金1 000万元,隶属安丘市水利局,公司现有员工39人,其中高级工程师2人,工程师7人,高级工21人,专业技术力量雄厚。公司主要负责安丘市全部农村规模化集中供水工程的运营管理,现拥有日处理水能力5万t的水厂1座,日处理水能力1 000~5 000 t的水厂 7座,供水范围覆盖了安丘市12个镇街区的1 197个村、76.9万人。公司实行独立核算,自主经营,自负盈亏,水价由市物价局按照“保本微利”的原则核定。公司制定了严格的卫生制度和规范的操作程序,健全了安全生产、客户服务、事故抢修等规章制度,用水量和水费收缴公开透明,服务电话24小时开通,小故障随时维修,大故障及时抢修,定期走访用水户,做到管理专业化、工作规范化、服务社会化,供水工程长期安全运行,让安丘市广大农民群众长期饮用安全水。

③强化技术支撑,建设长效化惠民工程。按照“高标准建设、新技术支撑”的原则,安丘市所建的7处水厂均安装了水处理消毒设备,全部采用国内最先进的自动化控制系统,设立了远程信息采集及控制站,管理人员在水厂中央控制室对供水管网的压力、流量、阀门的工作状态和水质的浊度、余氯指标等进行全程监控,并能远程控制阀门的启闭。对小型水厂采用远程控制管理技术,在公司总中央控制室能对各水厂的运行进行控制管理,各水厂现场只需保留安保人员和少数管理人员,既保障了供水安全,又降低了供水成本。加强了备用水源建设,将兴安街道小农水重点县项目的泵站与市华安供水公司的供水管网进行联网,作为水厂的备用水源,有效保障了城乡居民饮用水安全。

4.建立健全基层“水利1 1 6”服务体系,保障农村供水工程良性运行

①健全“水利116”组织体系。水利局设立“水利116”指挥调度中心,开通指挥调度和监督服务热线各1部。在各镇街区水利站及华安供水公司设立“水利116”服务专线。华安供水公司成立供水专业服务队,各镇、街区水利站依托各自的抗旱防汛供水专业队和村水利员,成立 “水利116”服务专业队并接受指挥调度中心的统一指挥调度。

②明晰“水利116”服务范围。安丘市“水利116”的服务范围主要是农村供水工程和农田灌溉工程。其中,农村供水工程主要是对农民用水户协会或村委会管理的单村供水工程的管理、维修和华安供水公司管理的供水工程的管理、维修。服务内容包括对水泵、配电设施、村外和村内管网及户内管网、水龙头站杆、水表的维修更换。农田灌溉工程主要是农户需灌溉农田时拨打服务电话,村水利员到地头搞好浇地服务,还包括农户自建自用的农田灌溉工程及其他农田灌溉工程的维修等,村水利员实行有偿合理收费。

③规范“水利116”工作程序。指挥调度中心人员按照“受理—登记—调度—办理—反馈—归档”的程序办理群众来电,处理各种问题。热线电话24小时开通,将群众反映的问题登记在册,根据“属地管理”原则,调度华安供水公司及各镇、街区“水利116”服务队进行办理,对于群众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由“水利116”指挥调度中心进行督办。各服务专业队办理完毕后,向指挥中心汇报,最后将材料及时整理、归档。

④加强领导,严格考核。安丘市水利局成立了以水利局长任组长,分管领导为副组长,各镇、街区水利站长、局机关相关科室负责人为成员的“市‘水利116’服务工作领导小组”,加强协调调度和工作安排。建立健全了值班、办理、反馈等制度,加强人员的教育培训。落实了经费保障,“水利116”人员工资由市财政列支,市指挥调度中心经费由水利局负责,华安供水公司经费自行解决,各镇、街区“水利116”服务队由镇财政每年补助经费3万~10万元。配备了“水利116”服务监督专用车1辆,服务维修专用车17辆。市指挥调度中心每半年对各服务队进行一次考核评比,保证了“水利116”服务体系的长效运行。

安丘市自采取企业化经营、专业化管理的新机制以来,实现“一个公司管全市”,有效解决过去管理经费不足的问题,并且水量和水质都有了保障,水费收缴率和服务质量也大大提高,解决了过去工程管护责任主体缺位、维修资金难落实、收缴水费不规范的问题,使工程运行管理走向健康发展的轨道,群众满意率明显提高。

猜你喜欢
安丘市安全工程水厂
某水厂源水铁锰超标处理试验研究
给水厂工程清水池的设计总结
水厂液晶幕墙系统建立和应用
次氯酸钠自动精密加药系统在乡镇水厂中的应用
精准扶贫背景下脱贫成效的测度与分析——以安丘市为例
安丘市宏博机械制造有限公司(原安丘市华
——机械厂)
青海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青海省农村牧区饮水安全工程运行管理办法的通知
通商达天下 侨心联四海 南通警侨联动打造“海外安全工程”新模式
锡盟牧区饮水安全工程“十三五”提质增效探究
广西印发加强农村饮水安全工程管材管理的意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