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检验人员职业暴露的调查分析

2014-01-29 10:47殷智红
中国卫生标准管理 2014年17期
关键词:检验科乙型肝炎标本

殷智红

吉林市龙潭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吉林 吉林 132021

职业卫生

医学检验人员职业暴露的调查分析

殷智红

吉林市龙潭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吉林 吉林 132021

目的研究医学检验人员出现职业暴露的危险因素,为相关工作人员制定相应的安全防护措施。方法我院选择2010年8月~2013年8月间在检验科工作的人员发生职业暴露危害的172例人员,同时对其构成因素进行分析。结果本文所选的出现职业暴露的172人次,其中37.2%为采血针头刺伤皮肤,22.1%为标本管裂划伤,10.5%为仪器针头刺伤,30.2%为血液、体液污染粘膜、皮肤;上述原因均可引起工作中检验人员受到污染,进而出现感染现象,导致多种职业暴露事件发生。结论检验科人员长时间的暴露在高风险的工作环境中,不但会危害个人的健康,同时还会成为医院获得性感染的源头,因而应加强检验人员的生物安全认识度,提升自身对危险的防御能力,制定有效的安全防护措施,对整个医疗安全环境有效提升,这也是医务人员应该承担的责任。

医学检验;职业暴露;调查分析

职业暴露是指由于职业关系而在危险环境中暴露,因而可能会危害到生命或者损害健康。医院检验人员的职业暴露,是指检验科工作人员在进行医学检验工作中与有害、有毒物质接触或者与具有传染性的病原体接触,对其生命和健康造成损害的职业危险,而且具有化学性、感染性特点[1]。因检验科工作人员工作任务中,再加上不重视职业防护,在实施检验操作中没有采取足够的防护措施,无法避免的出现多种职业感染事件。因而,我院选择2010年8月~2013年8月间在检验科工作的人员发生职业暴露危害的172例人员,同时对其构成因素进行分析,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基本资料

我院选择2010年8月~2013年8月间在检验科工作的人员发生职业暴露危害的172例人员。

1.2 调查方法

根据工作人员出现职业暴露后登记的表格进行数据统计分析,具体包括人员的姓名、岗位、暴露的方式、暴露的时间、损伤程度、损伤部位以及事后处理等等。

2 结果

本文所选的出现职业暴露的172人次,其中37.2%为采血针头刺伤皮肤,22.1%为标本管裂划伤,10.5%为仪器针头刺伤,30.2%为血液、体液污染粘膜、皮肤;上述原因均可引起工作中检验人员受到污染,进而出现感染现象,导致多种职业暴露事件发生。

3 讨论

3.1 检验人员的职业感染现状

我国现今约有近亿人为乙型肝炎表面抗原携带者,最近几年,丙型肝炎的感染率也在不断的上升,现今我国艾滋病感染者约有84万例,其中8万例发病。有研究指出,约有超过20种病原体可通过针刺伤进行传播,其中可能是受感染者致命的为乙型肝炎病毒和艾滋病毒[2]。当10 uL含有乙型肝炎病毒的血液进入人体后,就可能导致乙型肝炎感染。输血操作中最常见的肝炎为丙型肝炎,假如被携带丙型肝炎病毒污染的器具刺伤,受伤者感染的几率为3%~10%。因检验科工作具有特殊性,长时间接触存在潜在的危险性,因而有多种多样的职业暴露事件产生。

3.2 检验人员的职业暴露途径

医院是存在传染源的密集场所,这会严重危害患者的身体健康及生命安全,应引起医务工作者的重视。检验科是患者各种标本的检测滴,每个标本中都含有大量的病原微生物,这些标本本身就是传染源。检验科工作人员长时间在这样的环境下工作,不但会对自身的健康产生影响,而且也会成为医院获得性感染的源头。

3.3 检验人员的安全防护措施

(1)严格各项规章制度 在开展工作前,要制定实验室、检验科的安全操作规范以及生物安全防护措施。加强每个工作人员对乙型肝炎、丙型感染、艾滋病以及梅毒等具有感染性疾病的认知度,提高其技术水平,加强自我保护意识,不可轻视和恐慌。真正的落实和抓好各项安全操作规范,包括检验科室的布局,废弃物的处理,派专人负责看管和监督,保证检验人员处于安全的工作环境中,对于出现的暴露事件及时上报,做好评估工作;(2)建立健全各种职业暴露后处理流程 当检验人员的粘膜、皮肤与含有病原体的标本接触后,应立即用清水及洗手液清洗,黏膜用0.9%的氯化钠溶液冲洗,对于开放性伤口应将污染的血液挤出,在用清水和洗手液清洗,受伤部位用消毒液浸泡,同时将伤口包扎,暴露人员应撤离工作岗位,派专家对暴露级别进行评估,制定用药种类及原则,暴露者应在24 h内开始服药,时间越早越好,应实施联合治疗;(3)自我保护 将患者的血液、体液标本以及接触过的物品均定为传染物质,在于这类物品进行接触时,需要佩戴手套,操作完成后将其丢弃并洗手,或者对手实施消毒,在操作过程中,应佩戴手套,以及具有防渗透功能的帽子和口罩,佩戴防护眼镜,保证光线充足,有利于操作实施。

综上所述,检验科工作人员长时间的暴露在高风险的工作环境中,不但会危害个人的健康,同时还会成为医院获得性感染的源头,因而应加强检验人员的生物安全认识度,提升自身对危险的防御能力,制定有效的安全防护措施,对整个医疗安全环境有效提升,这是医务人员应该承担的责任,同时也是检验科工作的重点内容。

[1]杨永刚,陈松,童波,等.检验人员发生显性职业暴露的调查及对策[J].浙江检验医学,2012,24(2):845-846

[2]董剑文.医院检验人员的职业暴露和预防[J].实验与检验医学,2010,21(2):471-472.

R13

B

1674-9316(2014)17-0057-02

10.3969/J.ISSN.1674-9316.2014.17.038

猜你喜欢
检验科乙型肝炎标本
慢性乙型肝炎抗病毒治疗是关键
不明原因肝损害的32例肝组织活检标本的29种微量元素测定
巩义丁香花园唐墓出土器物介绍
COVID-19大便标本采集器的设计及应用
浅析检验科常规生化检验的室内质量控制
二至丸对慢性乙型肝炎作用机制的研究进展
慢性乙型肝炎的预防与治疗
强化检验科在医院感染管理中的作用
检验科专业组管理模式的建立
医院检验科生化质控管理工作的现状与改进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