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织学与胚胎学研究型实验教学的探索

2014-01-29 10:47岳淑芬杨美霞
中国卫生标准管理 2014年17期
关键词:胚胎学研究型组织学

岳淑芬 杨美霞 程 云

包头医学院基础学院组织学与胚胎学教研室,内蒙古 包头 014040

组织学与胚胎学研究型实验教学的探索

岳淑芬 杨美霞 程 云

包头医学院基础学院组织学与胚胎学教研室,内蒙古 包头 014040

作为医学的基础课程,组织学与胚胎学有很强的直观性和实践性,处于形态学范畴。组织学与胚胎学研究型实验教学对教学质量提高具有积极的意义,在提高学生基本技能和动手能力的同时,还培养了学生的治学精神。这种教学方式的运用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巩固了理论知识的教学效果,为后续基础课程和临床课程的学习奠定基础。所以,本文将对组织学与胚胎学研究型实验教学进行一番探索。

组织学;胚胎学;研究型实验教学;探索

研究型实验教学是依托于实验室,开展组织学与胚胎学的教学的。结合多媒体,加深了学生对理论课知识的理解和掌握。但在日常的教学中,我们还是发现了一些问题,比如课前准备不充分、教学方法不完善、学生的动手能力不强、实验室不开放等,这些问题都会影响到组织学与胚胎学研究型实验教学的效果。本文将对上述这些问题进行探索,以期对大家相关课题的研究有所帮助。

1 认真做好课前准备

结合教学大纲的要求,在进行研究型实验教学前,要做好前期的准备工作,保证教学工作的顺利开展。熟悉教学的内容,确定教学的方式和方法,对重点和难点加以区分和侧重。使用显微摄像系统,把全部实习标本的形态结构制作成不同层次、不同视野、从低倍到高倍的高清晰图片,然后把这些图片制作成适合研究型实验教学的多媒体课件,必要的情况下,加入一些文字说明。要注意配备示教切片和电镜照片,这样可以扩大学生观察切片时的视野。引导学生做好进行研究型实验学习的准备,比如人手一份的《组织学与胚胎学图谱》和实验课前的研究型实验教学大纲。

2 改进课堂教学方法

课初,在研究型实验教学的课堂上,老师要少讲、精讲,力求突出重点和难点。由于在研究型实验教学开始前,已经进行了相关理论知识的学习,老师只需要简明扼要的地说明实验的内容及绘图的具体要求。结合多媒体课件的引导,老师要注意对学生进行相关知识和实验原则的指引,不断对学生进行引导和启发,比如切片中局部的平面结构立体化和整体化、三维立体和动态的组织结构的概念等。根据研究型实验教学的内容,设立具体的教学目标,提出问题,引导学生积极思考,给予学生足够多的动手操作、观察时间,满足他们的求知欲望,培养积极主动学习的意识。关于绘图要领和技巧,老师一般都是通过黑板绘图示教的方式对学生加以指导,要让学生认识到绘图的重要性[1]。

课中,主要是对学生使用显微镜的方法和镜下观察技能的训练,并指导学生根据观察到的切片进行绘图,绘图要规范符合要求。《组织学与胚胎学图谱》和《组织学与胚胎学实验指导》对学生掌握切片特征性结构和鉴别方式具有指导意义,通常会结合多媒体图片和模型辨认其形态结构,在对气管、食管等管腔性器官切片进行观察时,要先用肉眼,再使用显微镜从低倍镜到高倍镜依次观察管壁各层的结构特点。对学生遇到的问题,老师要给予指导性意见,让学生自己去寻找答案,不要固化学生的思维,减少学生对老师的依赖。值得注意的是,有些学生图省事,在绘图的过程中会临摹书中的图片,要尽量避免这种现象的出现,按照绘图比例及颜色等相关的要求,真实、准确、精细地绘制镜下切片结构。最后,进行标注。总之,理论知识是基础,指导着镜下切片的观察和图片描摹,而对切片的观察和描摹把抽象的理论知识转变为形象的感性认识,加深了学生对理论知识的理解和记忆。

最后,有计划、有目的对研究型实验教学的重点和难点进行总结。为了加深对相关知识的记忆,老师可以引导学生利于简图、表格、归纳等方法对复杂、混乱的知识点进行统计和总结,使其形象化、简单化和具体化。对于学生实在解决不了的问题,老师要给出准确的答案。另外,要为下节的研究型实验教学做准备,提示学生对相关知识点的预习,提出能激发学生兴趣、启发学生思维的问题,引导学生根据《组织学与胚胎学实验指导》,对实验内容、方法、注意事项和目的进行思考和研究,保证下次研究型实验教学的顺利进行。而所提出的问题,最好在学生的能承受的范围内,但也不能过于简单,问题最终的解决一般需要学生对相关参考资料的查阅和所学知识的总结,这样有助于学生独立思考的意识的增强。

3 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

研究型实验教学的目的是逐步改善我国当前医学专业学生实践操作能力和实验动手能力低下的境况。在组织学研究型实验教学中,学生利用显微镜对切片进行观察时,老师要放手让学生自己操作和观察,只要在必要的情况下,老师给一些引导性的建议。老师要鼓励学生根据操作手册,按照一定的实验步骤,运用一定的器材和设备,对一些相对简单的实验进行独立操作,例如鸡胚胎发生过程标本、肠系膜铺片、血涂片的制作,为以后大型的实验课题储备动手操作技能。在血涂片制作的过程中,老师除了一些必要的引导,无论取材、推片、染色、封片,还是最后的观察,都应该支持学生根据教材或多媒体所了解的切片制作方法进行独立操作。血涂片制作成功后,学生通过与教师制作的血涂片的比对,发现自己的不足,继而找出在制作的过程中需要改进的地方2]。研究型实验教学对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有较高的要求,在进行教学的过程,一定要注意对学生动手能力的培养,使他们熟练掌握实验室常用仪器的使用方法,为学生创造更多的实践观察机会。对学生动手操作能力的培养,调动了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有利于研究型实验教学的目的实现。

4 定期开放实验室

作为研究型实验教学的重要场所,实验室的充分利用对教学效果具有积极的作用。定期开放实验室,鼓励学生在业余时间多到实验时去,条件允许的话,配备相关教师对学生进行辅导和帮助,对课堂上学习到的理论知识加深记忆。并且,实验室有必要的相关设备设施,学生可以直接观察切片和模型。由于是课余时间,更容易在实验室营造一个轻松愉悦的学习环境,学生、老师之间相互交流意见和看法,巩固学习到的知识。在实验室中,老师要引导学生对大体解剖结构标本和病理组织切片认真研究对比,熟悉正常组织的形态结构,为了解病理形态结构打下基础,方便以后的病理学实验学习。开放实验室,不仅创造了一个积极主动的学习环境,还扩宽了学生的知识面,满足了他们的求知欲望,继而提高研究型实验教学的质量[3]。开放实验室,充分利用了实验室设备和仪器,增加了显微镜和标本切片的使用率,某种程度上,缓解了教学资源紧张的状况。

5 结语

作为形态学课程,组织学与胚胎学对研究人体功能、发生发育过程以及微观形态结构具有重要意义。由于研究型实验教学能显著地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弥补了理论教学对学生动手能力培养的空缺。研究型实验教学是一门宏大的课题,在进行的过程中,确定会出现很多的问题和学术瓶颈,只有在教学的过程不断积累经验,总结教学方式,根据具体的教学大纲采用不同的教学模式,只有这样才能逐步提高研究型实验教学的整体效果,为我国的医学事业培养出合格从业者。

[1]吴爽,吴燕明,伍思琪.组织学与胚胎学研究型实验教学改革的探索及实践[J].解剖学研究,2008,30(2):156-157

[2]刘华珍,彭克美,唐文花.新形势下动物组织学与胚胎学研究型实验教学的思考[J].解剖学杂志,2007,30(6):826-827.

[3]刘学红,张泳,张金萍.构建创新型组织学与胚胎学研究型实验教学模式的探讨[J].山西医科大学学报:基础医学教育版,2010,12(1):45-47.

R-4

B

1674-9316(2014)17-0072-03

10.3969/J.ISSN.1674-9316.2014.17.049

猜你喜欢
胚胎学研究型组织学
国有企业研究型审计思考与探索
《呼吸道感染牛分枝杆菌对肝脏和肠道影响的病理组织学观察》图版
情感教育在组织学与胚胎学教学中的应用初探
胚胎组织学切片在人体组胚教学方法作用的初步探讨
小脑组织压片快速制作在组织学实验教学中的应用
三维立体教学模式在胚胎学实验教学中的应用
时军:定锚现代化研究型医院
定锚研究型人文医院
高校研究型教学模式探讨——以海洋环境保护课程为例
虚拟组织学血管内超声在轻中度冠状动脉病变患者中的应用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