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剂量磷酸钠盐清肠液用于小儿结直肠治疗前肠道准备的效果分析

2014-01-31 07:31陈佳丽袁成雪张铭光
护理学报 2014年12期
关键词:肠液磷酸钠耐受性

骆 欧,陈佳丽,袁成雪,张铭光

(四川大学华西医院 消化内科,四川 成都 610041)

结肠镜是检查和治疗小儿结、直肠疾病的重要工具,而理想的肠道准备是顺利进行肠镜检查和治疗的重要保障。目前,成人的肠道准备方法是口服2瓶磷酸钠盐清肠液,临床上小儿多按照成人的要求进行肠道准备,忽视了小儿的生理和心理特点,不良反应大,患儿难以耐受,难以顺利完成肠道准备,常造成肠道准备不充分,导致治疗延期[1-4],不仅增加患儿的痛苦,同时也影响患儿家属情绪。我院消化内科对拟行结、直肠治疗的125例的患儿采用不同剂量的磷酸钠盐清肠液进行肠道准备,探讨适用于儿童的清肠液剂量,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我科2011年1月—2013年6月收治的结、直肠息肉拟行结肠镜息肉切除治疗的住院患儿125例作为研究对象,其中男72例,女53例,年龄1~10岁,主要症状为大便带血、脓血便、息肉脱出、腹痛、便秘等。采用抽签法将患儿随机分成A、B、C 3组,选用磷酸钠盐清肠液(辉灵公司生产,C.B.Fleet Company,Inc.,45 mL/瓶)口服做肠道准备,含磷酸二氢钠24 g/5 mL,磷酸氢二钠0.9 g/5 mL。A组42例患儿采用1/2瓶磷酸钠盐清肠液清肠;B组 43例患儿采用1瓶磷酸钠盐清肠液清肠;C组40例患儿采用2瓶磷酸钠盐清肠液清肠;3组患儿年龄、性别、主要症状等一般资料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见表1。

1.2 肠道准备方法 所有患儿在肠镜检查前2 d给予少渣饮食,前1 d晚改为半流质饮食,22:00起禁饮、禁食,3组患儿服用清肠液时间均为检查当天早晨4:00。A组采用1/2瓶磷酸钠盐清肠液加温开水至400 mL口服;B组采用1瓶磷酸钠盐清肠液加温开水至800 mL口服;C组采用2瓶磷酸钠盐清肠液加温开水至1 600 mL口服;截至8:00服用完毕后禁饮。本组患儿清肠液服用后禁饮4 h,均在静脉全麻下应用Olympus电子结肠镜进行息肉切除,患儿家属对本研究知情同意。

1.3 观察指标

1.3.1 耐受性 检查前由患儿主管护士作耐受性评分,对清肠液服用完成情况进行评价,评分级别为容易耐受、可以耐受、较难耐受、不能耐受4级[5]。其中容易耐受和可以耐受记为可接受,即不良反应少,依从性好,清肠液能顺利服完[1]。

1.3.2 不良反应 由患儿主管护士观察口服清肠液的情况,详细记录了患儿在服用清肠液过程中的不良反应,观察患儿口服清肠液期间及服用清肠液后是否出现恶心、呕吐、腹痛、腹胀、脱水、头晕症状,依据不良反应程度分无、轻、中、重4级。

1.3.3 肠道清洁度 由我院消化内科内镜室医生根据内镜治疗时观察肠道的清洁度评估,评价标准分级为:很好,95%以上结肠黏膜可见;良好,75%~95%黏膜可见,见少量肠液或粪渣,可吸引干净;一般,50%~75%黏膜可见,较多液体或粪渣,部分影响观察;差,仅<50%黏膜可见,粪渣影响观察效果。

1.4 统计学方法 应用SPSS 19.0进行统计处理,研究对象年龄比较采用F分析,基线资料中的性别、主要症状比较采用卡方检验,等级资料比较采用秩和检验,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3组患儿对不同剂量磷酸钠盐清肠液的耐受性比较 A、B、C组分别有34、33、21例较顺利地服完磷酸钠盐清肠液;A组有7例患儿服用困难,有1例因不能耐受未能服完;B组有9例患儿服用困难,有1例因不能耐受未能服完;C组有16例患儿服用困难,有3例因不能耐受未能服完;A、B两组耐受性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C两组和B、C两组耐受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A、B两组耐受性较好,见表2。

表2 3组患儿对不同剂量磷酸钠盐清肠液的耐受性比较(例,%)

2.2 3组患儿口服清肠液不良反应程度的比较A、B两组不良反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A、C两组和B、C两组不良反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A、B两组不良反应较轻,见表3。

表3 3组患儿口服清肠液不良反应程度的比较(例,%)

2.3 3组患儿肠道清洁度的比较 B、C两组肠道清洁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A、B两组和A、C两组肠道清洁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B、C两组肠道清洁度较好,见表4。

表4 3组患儿肠道清洁度的比较(例,%)

3 讨论

3.1 患儿服用1瓶磷酸钠盐清肠液加温开水至800 mL清肠效果和耐受性好,不良反应较轻 随着内镜技术的发展,内镜下结肠息肉切除已越来越成熟并得到广泛普及。对小儿结、直肠息肉,下消化道内镜是诊断及治疗首选方法。理想的肠道准备是顺利进行肠镜检查和治疗的基础,而理想的肠道准备应是安全、迅速、清洁效果好、简便,不良反应及对病灶刺激少。肠道准备的方法较多,目前成人行结肠镜检查最常用的是口服泻药法。从肠道准备效果上来看,已有临床研究表明磷酸钠盐优于聚乙二醇、硫酸镁、甘露醇等清肠液,磷酸钠盐的口服清肠液具有液量小、味道好、易于耐受,且不良反应少的优点[2-3],磷酸钠盐清肠液主要成分是磷酸氢二钠与磷酸二氢钠,其导泻作用主要是因为渗透性高,形成渗透性腹泻,大剂量的服用自然使肠内渗透压增高,从而出现一些不良反应,尤其小儿胃肠蠕动快,胃排空较成人快,水、电解质等清亮液体在胃排空时间为20 min[4],大剂量的服用不良反应大。在临床中观察发现服用后增加饮水量可减少不良反应,而且肠镜观察发现能减少泡沫的产生[5]。本研究结果表明,口服剂量越大患儿越难以接受,口服1 600 mL的C组患儿耐受性较差,不良反应较严重。从清肠效果来看,B组患儿服用800 mL即1瓶剂量的清肠液就能达到良好的效果,满足肠镜检查和治疗的要求。

3.2 患儿服用磷酸钠盐清肠液的注意事项 低龄患儿对味道敏感,可将清肠液先加少量水稀释服用,再予饮水,来促进患儿顺利服完,保证清肠效果。要加强与患儿及家长的沟通,了解患儿的病情、性格、爱好等,多巡视、关心患儿,与之交流、游戏,增进了解,促进与患儿的感情,减少患儿的恐惧、焦虑、紧张的心理,患儿受到成人的鼓励、称赞时会出现满足感,护士及家长多给予表扬、赞赏、鼓励等,来增加患儿的依从性和安全感[6]。加强与患儿家长的沟通,讲解肠道准备的重要性和注意事项,告知清肠液的服用方法及技巧,介绍同类患儿的治疗效果,解除家长的顾虑,以取得患儿及家长的信任和配合。总之在肠镜检查或治疗前进行肠道准备过程中,关注患儿的生理和心理特点,采用适当的剂量,正确的服用技巧和方法,提高患儿的依从性,可避免过多剂量的使用,减少不良反应,保证效果和安全性。

综上所述,患儿在肠镜治疗前进行肠道准备过程中,采用1瓶剂量的磷酸钠盐清肠液加温开水至800 mL进行肠道准备,患儿易于接受,不良反应少,能取得满意肠道准备效果,减轻患儿的痛苦,提高患儿的依从性,可避免过多剂量的使用,减少不良反应,保证治疗效果和安全性,值得临床推广。

[1]Motte J,Pedespan J M,Sevestre M,et al.丙戊酸钠的可接受性和耐受性,一种新型持续有效的颗粒制剂可以单药治疗3岁以上癫痫儿童[J].世界核心医学期刊文摘:儿科学分册,2006(3):42.

[2]Zmora O,Pikarsky A J,Wexner S D.Bowel Preparation for Colorectal Surgery[J].Dis Colon Rectum,2001,44(10):1537-1549.

[3]李 鹏,张澍田,吴咏东.聚乙二醇与磷酸钠在结肠镜检查前肠道准备的比较[J].临床消化杂志,2009,21(2):82-84.

[4]张金哲,潘少川,黄澄如.实用小儿外科学[M].杭州:浙江科学技术出版社,2003:38.

[5]欧阳钦.磷酸钠口服液清肠液结肠准备效果与安全性研究[J].中华消化内镜杂志,1998,15(5):279.

[6]任小芳.护理干预对患儿雾化吸入依从性的影响[J].护理学报,2009,16(8A):41.

猜你喜欢
肠液磷酸钠耐受性
辨证分型指导下不同清肠液温度对清肠效果的影响
磷酸钠三级中红外光谱研究
藏药佐太中单质硫对β-HgS中汞溶出的影响
次磷酸钠废渣制备亚磷酸钠的工艺研究
4个地被菊新品系对湿热胁迫的耐受性研究
藏药佐太在模拟胃液、肠液中的汞溶出差异
巴氏醋杆菌核酸修复酶UvrA对大肠杆菌耐受性的影响
生长猪空肠液中主要消化酶活性与饲粮养分消化率的相关性研究
miR-29b通过靶向PI3K/Akt信号通路降低胃癌细胞对顺铂的耐受性
阿米替林治疗脑卒中后中枢痛的疗效和耐受性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