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波经开区团工委:“1+N”破解“覆盖”难题

2014-02-02 23:28史旭
中国共青团 2014年11期
关键词:建团团工委团支部

文 / 史旭

宁波经开区团工委:“1+N”破解“覆盖”难题

文 / 史旭

自宁波经开区团工委成立以来,为解决工业园区团建的组织覆盖问题,创新“双网互动”团建模式,引进“市场细分”的概念,通过“单建、联建、分片、布线”,分层别类开展建团工作,实现了区域团组织的全覆盖,满足了新时期团员青年多元化的发展需求。

公推直选团委书记

针对园区内100余家规模以上企业和“团员青年数量多、队伍稳定,党群组织较完善,与社区联系较紧密、参与社区活动比较积极,企业管理层比较支持”的重点企业,宁波经开区团工委、街道团工委负责同志进驻园区蹲点,会同社区团委书记和包片社工,集中时间精力推动非公企业建团工作,总结出了“党建带动法、群团联动法、行业推动法、活动牵动法”等多种途径。同时,指导园区企业积极探索以公开竞选和海推直选为主要实现形式的团内民主,来自湖南和湖北的陈晶晶和朱艳通过竞选分别担任了龙星物流和天亚服装两家规模以上企业的团委书记。“当时知道有这样一个竞选机会的时候,觉得是个锻炼和展示自我的平台,我告诉自己一定要把握住,所以毫不犹豫地就报名了。”朱艳在采访中说道。目前她们都转岗走上了中层管理岗位。

园区联合建团

针对辖区内原有的四方园区和科技创业园区中企业多、规模小、人员流动性强,不宜单独成立团组织的实际情况,团工委因地制宜地探索“园区联合建团”形式,在两个园区中分别成立了联合团支部,覆盖了43家企业,约150名团员青年。联合支部成立“七彩志愿服务队”,充分整合企业优势资源,让志愿服务成为一种生活态度,实现资源共享、阵地共建,形成了大协作、大联合的团建新格局。

科学合理划片区

团工委根据“双网互动”团建中“团的组织网络与区域网格相结合”的要求,紧跟党建“区域化管理、组团式服务”步伐,按照地理空间布局,合理划分7个片区,依托“1+N”组织架构实现组织全覆盖,服务多元化(“1”即社区综合团支部,“N”为单建企业团组织)。一是打造团建“蓄水池”。在社区综合团支部下分别成立7个片区团小组,选拔团员骨干担任片区团小组负责人,无合适人选的,依托社工包片责任制,由青年社工兼任,通过走访交流和服务吸引吸收未建团组织企业中的零散团员和流动团员,填补组织和服务覆盖空白点。二是打造团建“孵化器”。通过对综合团支部及7个片区团小组中的骨干培养和推优荐才,充分发挥团员青年在企业发展和社区建设中的生力军作用,赢得未建团企业主的认同支持,帮助企业单建团组织,成为“N”中的一员。一方面发现了优秀青年,培养出优秀团干,另一方面成功“孵化”出单建团组织。三是打造团建“联轴器”。充分发挥片区团小组负责人的统筹协调作用,发动片区内企业团支部轮流“坐庄”开展各类活动,实现小支部之间的互动、互助、互学和互享,克服了单个企业团支部人力、财力等资源不足的瓶颈。同时1和N之间实行动态管理,当N中的单建团组织因企业注销、团员流动等原因撤销时,余下团员自动纳入综合团支部中,实现组织关系无缝对接。

创新思路巧布线

针对部分外商独资、台资企业因意识形态等问题暂时无法建团的实际,团工委因地制宜,在大港社区探索青年工作联络人工作模式,畅通信息沟通渠道,实现“点对点”互动。目前社区已经在200余家外资、台资及暂不具备建团条件的企业中选配了青年工作联络人,实现柔性覆盖和实质影响,每年都有若干联络人“升级”为企业团组织负责人。同时,还依托3200余名一线信息员,广泛收集整理青年职工的各种需求、舆论和思想动态,为园区企业服务和社区团建工作提供第一手信息。

(作者系团宁波市北仑区委书记)

猜你喜欢
建团团工委团支部
重读《青年团的任务》:列宁青年学习观的逻辑构建与启示——写在中国共青团建团100周年之际
“全国五四红旗团委(团工委)”名单(共三百一十二个)
“全国五四红旗团支部(团总支)”名单(共四百三十一个)
拉萨市歌舞团迎来建团60周年
德宏驻昆团工委换届选举大会顺利召开驻昆团建工作全新起航
驻外情:凝聚青年更紧了
创建“雷锋团支部”立足岗位学雷锋
中学团支部希望得到指导
编后
四野即将试验建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