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健康旅游产业发展对策研究

2014-02-03 06:20吴之杰
中国卫生政策研究 2014年3期
关键词:旅游者旅游业医疗

吴之杰 郭 清

杭州师范大学 浙江杭州 310036

我国健康旅游产业发展对策研究

吴之杰*郭 清

杭州师范大学 浙江杭州 310036

在我国政府大力推进健康服务业发展的政策背景下,我国健康旅游产业正迎来发展的黄金时期。本研究在综合国内外文献的基础上,理清健康旅游的定义和分类,指出了当前我国健康旅游产业重点关注老年人、女性、高端医疗以及国际市场。在此基础上分析了我国健康旅游产业发展存在的问题,主要包括缺乏权威的行业统计标准、资源整合不足、缺乏明确定位、复合型人才缺乏、相关法律法规有待完善。为推动我国健康旅游产业的发展,建议应当制定行业发展规划与统计标准、整合相关资源、明确自身优势、建立信息共享机制、加强自身宣传、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

健康旅游;分类;发展对策

1 健康旅游的定义

目前,学者们对于健康旅游还没有统一的定义。国际上,健康旅游一般被称为 Health Tourism与Wellness Tourism。就英文意思来说,“Health”在美国传统英语词典中解释为:“身体没有疾病或身体处于完好状态”。1948年世界卫生组织宪章中将“Health”的概念定义为:“健康不仅仅是没有疾病和虚弱,而是一种身体、心理和社会的完好状态”。而“Wellness”在传统英语词典中则解释为:“生理和心理的良好状态,特别指通过饮食、运动和生活习惯来保持”。二者在英文解释中有所差别,“Wellness”更侧重于强调通过生活方式和行为方式的改变来预防疾病、保持身体健康。“Health”的概念则在维度上扩展到了生理、心理、社会适应方面的良好状态。因此,本研究以“Health Tourism”为健康旅游的英文解释。

世界旅游组织(World Tourism Organization,WTO)前身国际官方旅游组织联盟(International U-nion Office Travel Organization,IUOTO)于1973年将健康旅游定义为:“将国家自然资源,特别是矿泉和气候资源开发为健康旅游产品。”Jonathan Goodrich和Grace Goodrich在1987年将健康旅游定义为一些旅游机构(如酒店)或旅游地除提供常规的旅游资源外,还专门提供医疗保健服务与设施来吸引游客。[1]1993年,Jonathan Goodrich又将健康旅游领域扩展为从其他国家寻求疾病治疗与旅游保健服务。[2]Mueller和Kaufmann则认为健康旅游是所有以维护和促进健康为目的,暂时离开居住地寻求健康服务的相关现象的总和。[3]Hall将健康旅游综合概括为人们为维护和促进健康而离开居住地一天以上的旅行,以及人们为满足这种需要而不断开发健康旅游目的地,改善健康旅游服务的一种商业现象。[4]

国内学者从不同的角度对健康旅游进行了解释。有学者认为健康旅游是一切对人类生理、心理及社会幸福感有着良好促进作用的旅游类型。[5]有研究从人的第三状态(亚健康)角度出发,认为一切有益于现代人消解第三状态、增进身心健康的旅游活动,都属于健康旅游[6];有学者强调在健康旅游过程中身体健康状况得到改善和提高,并将健康旅游定义为旅游过程中能够提高和改善旅游者身体健康状况的旅游活动[7];还有专家则认为健康旅游是指一种融休闲观光与运动健身于一体的旅游方式,更富有趣味性,让人在旅游中增强身体抵抗力、获取身心健康[8]。

本研究认为国内外学者对于健康旅游的定义有两种趋势:一是从旅游机构或旅游地角度到从旅游者角度来定义健康旅游,二是随着健康概念的不断完善,健康旅游概念所涵盖的内容也不断扩展。1984年,世界卫生组织在《保健大宪章》中进一步将健康的概念表述为:“健康不仅仅是没有疾病和虚弱,而是包括身体、心理和社会适应能力的完好状态”。健康旅游的概念也从单一的维护和促进人身体健康的方面扩展到促进生理、心理和社会适应三个方面的状态。综合以上两点,本研究认为健康旅游即以旅游者健康为出发点,能够从生理、心理或社会适应方面促进旅游者健康的旅游形式。

2 健康旅游的分类

对健康旅游的分类,学者们提出了不同的看法。Henderson认为健康旅游可以分为温泉浴及选择性治疗、整容手术、医疗旅游三类[9];但有专家认为应包含保健旅游和医疗旅游两个方面[10]。有学者将健康旅游分为疗养旅游、森林旅游、体育旅游和宗教旅游[6];也有将其分为求医疗养型、休闲调整型、增强体质型、自我实现型四种[7]。

综合上述分类,本研究认为可以基于旅游者健康,从纵向和横向两个角度对健康旅游进行分类。从纵向来说,可以依据旅游者是否处于疾病状态分为保健旅游和医疗旅游两类。保健旅游又可以称作养生旅游,包括温泉、SPA、中医养生调理、美容美体等以维护和促进旅游者健康为目的的旅游形式。医疗旅游则以恢复健康状态为目的,指旅游者去居住地以外的地方寻求疾病的检查、治疗和康复的旅游形式。从横向而言,可以依据健康概念的三个维度将医疗旅游分为生理促进型、心理促进型、社会适应型三大类型(图1)。

图1 健康旅游分类

3 我国健康旅游的开展情况

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健康意识的不断增强以及旅游观念的转变,传统单一的旅游模式已经不能满足人们对于健康服务的需求,健康旅游越来越受到人们的推崇。作为旅游业与医疗保健业的结合,健康旅游不仅是旅游业未来的发展方向,也是推动健康服务业发展的重点产业,我国政府相继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措施来鼓励和促进健康旅游业的发展。在《中国旅游业“十二五”发展规划纲要》中提出鼓励健康旅游、文化旅游等专项旅游市场发展。2013年8月28日,国务院总理李克强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研究部署促进健康服务业发展,要求加大价格、财税、用地等方面的政策引导和支持,切实加强健康服务业市场监管,健全退出机制,提高服务质量和安全水平。2013年9月30日,国务院发布的《关于促进健康服务业发展的若干意见》中指出,支持发展多样化的健康服务,鼓励有条件的地区面向国际国内市场,整合当地优势医疗资源、中医药等特色养生保健资源、绿色生态旅游资源,发展养生、体育和医疗健康旅游,并在市场准入、规划布局和用地保障、投资和融资机制、财税价格政策等方面提出了具有突破性的鼓励措施。规定各有关部门要抓紧制定相关配套文件,各级政府制定具体方案、规划,发展改革委会同有关部门对落实情况进行监督检查和跟踪分析,确保各项任务措施落实到位。

随着一系列鼓励措施的出台与不断增长的市场需求,我国健康旅游业步入了快速发展的时期。2013年2月28日,国务院正式批复设立海南博鳌乐城国际医疗旅游先行区,享受医药卫生、土地、投融资及对外开放等方面的9项优惠政策。2013年11月22日,广西巴马制定了《巴马长寿养生国际旅游区发展规划纲要》,努力打造“长寿圣地,养生天堂”的国际化旅游品牌。2013年12月24日,新疆旅游协会与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签署《建立独联体游客在新疆开展医疗旅游活动的联系制度》,双方达成多项合作协议,共同开发新疆医疗旅游资源,把中国新疆打造成辐射中亚的一流医疗旅游目的地。

依据本研究定义,健康旅游涵盖了有利于促进“身”、“心”和“社会适应”方面健康状态的众多旅游形式,市场范围广阔,并且当前我国健康旅游产业的发展多注重老年人、女性、高端医疗以及国际市场。

3.1 老年人市场

《中国老龄事业发展报告(2013)》显示,截至2012年底,中国60周岁以上老年人口数量已达1.94亿,占总人口的14.3%,2013年老年人口数量达到2.02亿,老龄化水平达到14.8%,预计2020年将达到2.43亿,2025年将突破3亿。同时,老年人的健康状况也不容乐观,患有慢性病的老年人持续增多,2012年为0.97亿人,2013年将突破1亿。[11]急剧增长的老年人口数量和令人堪忧的老年人健康状况引起国家、社会和家庭的日益关注,老年人市场也越来越受到重视。老年人在退休后有充足的时间且其购买力较强,中国老龄科学研究中心的数据显示,社会保障、养老金、储蓄和子女给予是老年人收入的三大来源,城市的老年人中有42.8%拥有存款。随着社会的进步和经济的发展,老年人的收入将呈不断增长之势。有预测称2030年退休金将达到73 000多亿元。[12]同时,老年人对健康养生的需求更为强烈,对传统的中医药也有较高的认同感,再加上子女可以将健康旅游服务作为礼物来表达孝敬之心,针对老年群体的中医药健康养生旅游、健康休闲旅游将成为我国健康旅游产业发展的一大亮点。

3.2 女性市场

随着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和思想观念的逐渐转变,越来越多的女性愿意接受甚至渴望通过现代医疗整形美容技术来改变自身的形象,医疗美容行业目前已成为继买房、购车、旅游业、电子消费后的第五大消费热潮。据《2013—2017年中国医疗美容调研及投资咨询报告》显示,2012年全国美容市场(服务贸易)产值已达2 500亿元左右。[13]同时,女性旅游意识也在不断提高,有一定消费能力和充足时间的女性也开始热衷于温泉、SPA、美容、美体等保健旅游服务,在享受美景的同时,也让自己变得更加美丽。因此,针对女性游客的中医美容调理、减肥、医疗整形塑身旅游的市场商机无限。

3.3 高端医疗市场

许多高收入人群偏好于高水平的医疗服务和医疗护理、康复疗养及高端养生保健服务,这类人群消费周期长且对价格不敏感。但由于我国目前医院高端医疗服务能力欠缺以及医疗卫生政策对于公立医院发展高端医疗服务的限制,我国高端医疗服务与国际高端医疗服务相差甚远,国内针对此类特殊人群的健康旅游服务主要集中于度假与康复相结合的高端康复疗养旅游与中医特色的高端养生保健旅游两种形式。与此同时,每年有相当数量的高收入人群为追求高质量的医疗服务选择海外就医,促进了国内一些提供海外就医与观光旅游的健康旅游中介机构兴起,也推动了国际健康旅游业的发展。

3.4 国际市场

美国、英国等发达国家医疗费用较高、等候时间较长,而泰国、印度、马来西亚等亚洲国家,不仅具备较高的医疗水平和优质的医疗护理服务,而且医疗费用低廉,每年吸引了大量医疗旅游者,使得健康旅游业得到迅速发展。根据麦肯锡和印度工业联盟统计,全球健康旅游的总收入从2004年的400亿美元增长到2012年的1 000亿美元[14],成为全球经济增长最快的产业之一。我国具有丰富的旅游资源,与国际医疗市场相比医疗价格相对较低,且以传统的中医药为特色,因此以其他国家人群特别是华人、华侨为目标市场的国际健康旅游市场潜力巨大。

4 我国健康旅游产业发展面临的问题

4.1 缺乏权威的行业统计标准

健康旅游是一个新兴的产业,目前尚未明确界定健康旅游的概念,对于健康旅游者的定义以及健康旅游服务的内容仍存在较大的争议,因此目前关于健康旅游者数量、健康旅游产业的产值以及增长率等统计数据都是基于不同的统计标准得出,相互之间无法进行比较。我国目前在健康旅游领域还缺乏权威的官方统计标准和数据,各方的统计数据都难以真实客观的反映健康旅游产业的发展情况和存在的问题,不利于健康旅游产业的持续健康发展。

4.2 旅游资源与医疗资源整合不足

健康旅游产业的发展,需要传统的旅游业与医疗保健行业相互支持与合作,发挥各自的优势,将旅游资源与医疗保健资源有机结合起来,进行资源互补。目前,我国健康旅游产业刚刚起步,旅游业同医疗保健行业的合作也正处于探索阶段,旅游资源与医疗保健资源仍处于分散状态,政府部门也尚未出台促使旅游业与医疗保健业资源整合的相关政策和配套措施,两大行业的合作面临种种困难。我国健康旅游业资源整合不足,条块分隔严重,使得健康旅游资源利用效率低下,信息无法共享,制约了整个健康旅游产业的发展。

4.3 健康旅游业缺乏明确定位

推进健康旅游业的发展,需要找出具有核心竞争力的特色健康旅游资源,进行明确的市场定位,并针对性的确定服务目标群体。如印度凭借传统的阿育吠陀医学以及瑜伽吸引了各国旅游者前往印度学习、医疗及旅游度假;韩国以美容整形旅游为特色,形成了集美容整形与观光旅游为一体的韩国模式。[12]现阶段我国健康旅游产业的发展则相对比较盲目,没有充分挖掘和利用自身的优势及特色,在国际健康旅游市场中缺乏明确的定位,还未形成自身的特色和品牌。

4.4 复合型人才缺乏

健康旅游是传统旅游与医疗、保健、康复、疗养的有机结合,在产业发展的过程中,不仅需要大批医疗、护理、导游、营销以及旅游管理等专业领域的技术人才,更需要大量兼具医疗保健和旅游两大领域专业知识的复合型人才。但目前这类人才十分缺乏,严重制约了我国健康旅游产业的发展。此外,绝大多数的医院医护人员英文水平较低,在为外国患者提供医疗服务的过程中还需要专业的翻译,大大削减了我国在国际健康旅游市场中的竞争力。

4.5 相关法律法规有待完善

随着我国健康旅游产业的发展,我国在健康旅游领域法律法规的滞后和不完善问题日益凸显。我国目前执行的有关健康旅游的法律法规和管理办法从行业管理上分散于医疗、保健、旅游、交通运输等行业,形成多头分散管理的局面,缺乏针对健康旅游行业的系统的法律法规,从而导致健康旅游市场秩序混乱,价格无序,恶性竞争现象存在,使得健康旅游者的利益得不到保障,影响了我国健康旅游产业的健康持续发展。

5 促进我国健康旅游产业发展的对策

5.1 制定行业发展规划与统计标准

组织旅游、医疗保健、健康旅游研究等领域的学者及相关政府机构人员,结合我国健康旅游业的发展需要,共同商讨我国健康旅游的发展方向,制定我国健康旅游发展规划和具体实施计划,编写并发布《中国健康旅游业发展白皮书》。

制定权威的健康旅游业数据统计指标体系,规范健康旅游统计口径和标准,发挥政府优势,收集和分析我国健康旅游产业发展各个阶段的数据,实时了解健康旅游的发展状况及趋势,并为制定促进我国健康旅游发展的相关政策措施提供可靠依据。

5.2 整合相关资源,制订优惠政策

整合健康旅游相关资源,协调各方利益,在此基础上建立和完善健康旅游业行业规范,建立健全行业管理体制,不断完善与健康旅游业相关的法律法规,规范健康旅游市场服务质量,保证健康旅游者的权益,并积极参与国际健康旅游业规范和标准的制定和研究。

编列专门预算,制定税收、投资等方面的优惠政策,鼓励医疗保健业、旅游业等相关机构开展健康旅游业务,并进一步鼓励健康旅游相关行业的融合创新,同时出台相关优惠措施鼓励我国健康旅游业拓展国际市场。

5.3 以健康为中心,明确自身优势

医疗、保健机构应当明确自身发展的优势,挖掘独具特色的医疗保健服务项目,旅游观光机构应依据健康旅游者的健康状况和行程设计相应的旅游服务方案和旅游线路,将具有吸引力的旅游景点和旅游项目融入其中,在整个服务产品的设计中贯彻“以旅游者健康为中心”的理念。

5.4 建立共享机制,保证健康旅游服务的持续性

大力发展医疗信息系统,在保证健康数据安全的前提下共享健康数据,建立统一的电子健康档案,使旅游者在接受治疗或调理后回到居住地能够继续进行有效的康复和疗养,保证健康旅游服务的延续性。医疗保健机构要加强同旅游机构的交流与合作,建立信息共享机制,避免出现信息孤岛,在共享信息资源的基础上,设计既符合旅游者健康需要又满足旅游者观光需求的健康旅游服务。

5.5 加强自身宣传,开拓国际市场

国际健康旅游业发展迅速,而我国则处于起步阶段,在国际健康旅游市场中更多扮演客源地的角色。我国健康旅游产业在参与国际竞争中要发挥价格优势,利用形象宣传短片、宣传广告等方式,提升我国健康旅游的国际知名度,增加国际认同感,增强国际影响力,积极拓展国际市场,设计符合外国旅游者实际需求的健康旅游服务,吸引国外人群来我国进行健康旅游。

5.6 加强健康旅游领域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

逐步建立和完善健康旅游的学科体系和人才培养方案,加快培养适应健康旅游市场需求的各类人才,特别注重培养具备医疗保健领域专业知识又熟悉旅游市场规则的复合型人才。发挥院校和科研机构人才优势,加大健康旅游研究领域的科研投入,对健康旅游基础理论、市场供求关系以及所产生的经济和社会效应等方面进行深入研究。提升健康旅游机构的科研能力和自主创新能力,促进产业与科研相结合,为我国健康旅游产业的发展提供持续动力。

[1]Goodrich JN,Goodrich G E.Health-care tourism-an exploratory study[J].Tourism Management,1987,8(3): 217-222.

[2]Goodrich J N.Socialist Cuba:Study of Health Tourism,Journal of Travel Research[J].1993,32(1):36-41.

[3]Mueller H,Kaufmann E L.Wellness Tourism:Market A-nalysis ofa Special Health Tourism Segmentand Implications for the Hotel Industry[J].Journal of Vacation Marketing,2001,7(1):5-17.

[4]Hall CM.Health and spa tourism[M].//Hudson S.International sports&adventure tourism.New York:Haworth Press,2003.

[5]郑利.旅游健康学研究[D].武汉:华中师范大学,2005.

[6]郭鲁芳,虞丹丹.健康旅游探析[J].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学报,2005(3):63-66.

[7]王艳,高元衡.健康旅游概念、类型与发展展望[J].桂林旅游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7(6):803-806.

[8]欧阳儒彬,李学坤.以发展健康旅游为契机实现沿滇池生态健康旅游产业化发展[J].云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5):35-38.

[9]张英英,赵新星,孟彦峰.国内外健康旅游研究综述[J].合作经济与科技,2013(11):6-8.

[10]毛晓莉,薛群慧.国外健康旅游发展进程研究[J].学术探索,2012(11):47-51.

[11]吴玉韶.中国老龄事业发展报告(2013)[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3.

[12]张征宇.老龄化时代的营销变革[J].中国市场,2005 (27):68-69.

[13]中商情报网.2013-2017年中国医疗美容调研及投资咨询报告[R/OL].(2013-10-05)[2014-01-01].http:// www.askci.com/reports/201310/05112657240538.shtm l

[14]陈翔,王小丽.医疗旅游与美国卫生保健的全球竞争[J].国外医学:卫生经济分册,2010,27(3): 121-126.

[15]侯胜田,刘华云,张永康.中国医疗旅游的发展前景与挑战[J].中国医院,2013(5):27-29.

(编辑 赵晓娟)

Strategies for developing the health tourism industry in China

WUZhi-jie,GUOQing
HangzhouNormalUniversity,ZhejiangHangzhou310036,China

The Chinese government is vigorously promoting the developmentof the health service industry,and the Chinese health tourism industry is entering a golden age of development.Drawing on the domestic and foreign literatures,this study discusses the definition and classification of health tourism;and points out that the development of Chinese health tourism industry should focus on the elderly,women,high-end medical and internationalmarket.Itanalyzes the issues of Chinese health tourism industry,which aremainly the lack of authoritative industry statistical standards,the lack of resources integration and clear positioning,the shortage of compound talents,and the insufficient laws and regulations.To promote the developmentof Chinese health tourism industry,we should formulate an industry development plan and statistical standards,integrate tourism resources and medical resources,find out the strengths,establish an information sharingmechanism,intensify publicity,and strengthen personnel training and scientific research.

Health tourism;Classification;Development strategy

R197

A

10.3969/j.issn.1674-2982.2014.03.002

吴之杰,男(1990年—),硕士研究生,主要研究方向为健康管理。E-mail:wzjhealth@126.com

郭清。E-mail:louisguoqing@126.com

2014-01-02

2014-01-20]

·专题研究·

猜你喜欢
旅游者旅游业医疗
云南出台20条措施,加快旅游业恢复
重庆武隆:贫困人口依托旅游业脱贫
喀拉峻风景区旅游者的生态意识和生态行为研究
对烟台市旅游业发展的探析与思考
中国旅游业2017的风往哪吹?
旅行社未经旅游者同意安排购物属违约
京张医疗联合的成功之路
我们怎样理解医疗创新
医疗扶贫至关重要
浅论生态旅游者的分类与识别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