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康复辅具服务机构需加强标准化建设

2014-02-03 11:14
中国民政 2014年12期
关键词:辅具标准化机构

陶 静

02康复辅具服务机构需加强标准化建设

陶 静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康复辅具服务体系建设取得了阶段性的发展。康复辅具服务机构数量不断增加,服务规模不断扩大。但从总体上看,我国康复辅具服务社会化还处于起步阶段,面临诸多发展困境。尤其在康复辅具服务机构建设中,存在一些急需解决的问题和不足。

一是康复辅具服务机构设施相对落后。 一方面,我国康复辅具服务机构主要由假肢矫形康复中心转型而来,其原有的服务对象以肢体残疾人为主。对于老年人以及听力、智力、视力等残疾人的服务设施相对较少。另一方面,有些地方由于福利设施管理不善,缺乏部门协调和服务资源整合机制,造成本来就有限的服务资源闲置、浪费。二是康复辅具服务机构人员管理不规范。目前,由于我国的康复辅具服务人才市场尚未形成,服务力量薄弱。现有康复辅具服务机构的工作人员普遍学历较低,理念落后,影响了服务项目和内容的扩展以及服务水平的提高。特别是民办机构的工作人员大多是从社会上随意招收,没有经过专业培训,缺乏应有的管理和服务技能。三是康复辅具服务机构管理机制不健全。部分康复辅具服务机构存在运行机制缺失,管理不规范、服务不到位等问题。

要解决以上问题,除了健全法规、完善监管以及培养人才外,更为重要的是要加强康复辅具服务机构标准化建设。建设康复辅具服务机构的标准体系,不仅可以促进康复辅具服务机构全面发展,提升康复辅具机构服务质量,更是为老年人和伤残人等群体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提供了重要保障。

按照康复辅具服务机构标准体系建设的内在要求,结合我国康复辅具服务机构特点及发展趋势,通过筛选康复辅具服务质量关键控制点,逐步建立重点突出、科学合理的基础标准、方法标准、设施标准、服务标准、管理标准、安全标准、卫生标准和环保标准等,最终形成能支撑康复辅具服务机构发展的标准体系。其中,要重点制定康复辅具服务机构基层设施、服务规范、服务人员资质、服务对象权益等标准,以适应康复辅具服务业发展需要。

康复辅具服务机构标准化建设是充分保障老年人和伤残人权利、全面增进老年人和伤残人福祉,提高他们的发展能力、促进平等参与的重要措施和有效手段,是社会主义制度的本质要求,是社会公平正义和文明进步的重要标志。要从深入贯彻、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高度,深刻认识加快推进康复辅具服务机构标准化建设的重要意义,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推动康复辅具服务事业快速发展。

(作者单位:国家康复辅具研究中心)

猜你喜欢
辅具标准化机构
标准化简述
试论我国康复辅具标准化发展的战略要求
实物方便挑选密云成立残疾人辅具展示中心
安徽省5市残疾人残疾类型及辅具适配现状
标准化是综合交通运输的保障——解读《交通运输标准化体系》
安徽省辅助器具工作人员现状调查
一周机构净增(减)仓股前20名
一周机构净增(减)仓股前20名
一周机构净增仓股前20名
一周机构净减仓股前20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