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甘边革命斗争的历史启示*

2014-02-03 13:55曲青山
中共党史研究 2014年11期
关键词:革命斗争苏维埃政府习仲勋

曲青山

此时此刻,我们每个人的心都是激动的、感奋的。因为80年前,在南梁,也就是在我们大家现在站立的这块热土上,陕甘边区苏维埃政府正式宣告成立了。这一重大的历史事件,翻开了陕甘边革命斗争崭新的一页,也在我们党的历史上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今天,我们在这里举行座谈会,隆重纪念陕甘边区苏维埃政府成立80周年,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借此机会,在这里,我谨代表中央党史研究室,向陕甘边革命斗争的开创者刘志丹、谢子长、习仲勋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表示深切的缅怀!向所有参加过陕甘边革命斗争的老战士、老同志以及在这一革命斗争中付出巨大牺牲、作出重大贡献的老区人民致以崇高的敬意!同时,我也向出席今天座谈会的各位领导和同志们、朋友们以及参加学术研讨会的各位专家、学者表示热烈欢迎和诚挚问候!

陕甘边区苏维埃政府的成立是陕甘边革命斗争史上具有重要意义的一件大事。

以此为标志,陕甘边的革命斗争达到了一个新的高潮。从历史和革命的角度看,它是陕甘边革命斗争从建立临时政权转向建立苏维埃政府、从开辟流动游击区域转向建设巩固的革命根据地的重要转折点,也是陕甘边人民用忠诚和鲜血为中国革命实现历史转变、走向胜利作出的一个突出的历史性贡献。

让我们大家一起将思绪和视角,拉回和转换到80年前,看一看当时陕甘边革命斗争是在什么样的环境和条件下开展和进行的。大革命失败后,革命处于低潮,全国一片白色恐怖,但以刘志丹、谢子长、习仲勋等为代表的陕甘共产党人并没有被吓倒,他们坚决贯彻党的八七会议精神,勇敢地举起了革命的旗帜,掀起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斗争。在短短的三年时间里,他们先后发动兵变、起义70多次。尽管这些斗争都先后失败了,但有力打击了反动势力,扩大了党的影响,鼓舞了革命士气,为新的革命高潮的到来积蓄了力量,创造了条件,奠定了基础。正是在总结这些兵变、起义失败教训的基础上,陕甘边革命斗争领导人在革命实践中获得了一个真知,并形成了一个共识:一定要学习毛泽东同志工农武装割据思想,走井冈山的革命道路,建立巩固的革命根据地;要将“建立陕甘工农兵代表会议——苏维埃政府”作为游击队的根本任务。为了达到这样的革命目标,为了创建陕甘边革命根据地和建立苏维埃政权,陕甘边人民在刘志丹、谢子长、习仲勋等人的领导下进行了艰苦卓绝的斗争。由于敌强我弱的形势,也由于“左”、右倾错误的干扰和破坏,陕甘边革命斗争先是在甘肃正宁县的寺村塬地区尝试创建革命根据地,失败后进入陕西耀县,创建了以照金为中心的陕甘边革命根据地,后又转入甘肃华池地区。1934年11月,以习仲勋同志为主席的陕甘边区苏维埃政府终于建立起来了。当时的那个热闹场景,可以从珍贵的历史资料中得以想象和重现。从此,西北革命斗争的新阶段开始了,西北革命的新局面出现了,陕甘边革命根据地,也以全新的姿态矗立在国民党重兵把守的陇东,成为党所领导的全国红色革命根据地和红色政权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当陕甘边区苏维埃政府成立,陕甘边革命根据地创建、巩固和发展的时候,中国革命是一个什么样的形势,处在一个什么样的历史关头呢?中国革命正处在一个低潮,党和红军正处在从第五次反“围剿”失败到抗日战争重新奋起的重大历史关头。在这个特定的历史环境下,陕甘边革命斗争的每一个胜利、每一次新局面的开创,对中国革命、对中国共产党就具有特殊重要的意义,对整个中国革命的前进和发展、前途和命运就具有举足轻重的影响和作用。到1935年春,由于形势的发展和革命斗争的需要,党决定对陕甘边革命根据地和陕北革命根据地实行统一领导,陕甘革命根据地逐步发展起来,在党史上也称为西北革命根据地,这个根据地就成为土地革命战争后期全国“硕果仅存”的革命根据地,最终为党中央和中央红军长征提供了落脚点,为八路军奔赴抗日前线提供了出发点,日后又进一步发展成为党中央领导中国革命的大本营。这个作用何其重大!这个意义何其深远!

对这个历史现象如何解释、如何认识?马克思主义告诉我们,偶然的背后潜藏的是必然。成功的事业总蕴含着深刻的道理,艰辛的探索总孕育着砥砺前行的力量和勇气。陕甘边革命斗争像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我们党在全国各地领导的其他革命斗争一样,都以自己独特的经历和经验,给我们留下了宝贵的财富,也给予我们今天多方面的历史启示。

陕甘边革命斗争给我们的启示之一,就是要坚定理想信念。陕甘边革命斗争的实践证明,坚守革命的理想信念,无限忠诚于党和人民事业是开创革命新局面的精神支柱。面对着极为险恶的斗争形势,陕甘边区的党组织、红军和苏维埃政府干部以及广大人民群众,怀着“星星之火,可以燎原”的信念,坚信革命必然胜利,在战场上冲锋陷阵、英勇杀敌,在敌人的屠刀下慷慨就义、视死如归,在艰难困苦的环境中乐观向上、斗志昂扬。艰苦的环境和严酷的斗争,使他们付出了巨大代价,仅南梁革命纪念馆烈士纪念碑上镌刻的有名有姓的烈士就有600多位,还有无数的革命先烈,青山埋骨,但没有留下他们的姓名。他们真正做到了为共产主义和信仰而奋斗、而献身。“英雄志向实伟大,勇气流血最光荣”是陕甘边革命者的豪迈誓言,也是他们革命精神的真实写照。坚定的革命信仰铸造了高尚的革命品质,即便是在党内遭到不公正待遇,甚至因错误肃反而身陷囹圄的时候,陕甘边革命者们依然忠于党、忠于人民,始终对未来充满信心。生死关头,刘志丹就曾说过,“黑云总遮不住太阳”;习仲勋也坚定地表示,要“为党尽忠”。而获得解救后,虽未彻底平反,但他们立刻接受党的召唤,无怨无悔地投入新的战斗。一切伟大的事业都离不开筚路蓝缕、手胼足胝的艰苦奋斗。志无休者,虽难必易;行不止者,虽远必臻。只要坚定理想信念,坚守革命品质,就能够不怕牺牲,排除万难,去争取胜利。

陕甘边革命斗争给我们的启示之二,就是要坚持实事求是。陕甘边革命斗争的实践充分说明,坚持从实际出发,创造性地运用马克思主义是开创革命新局面的重要条件。陕甘边区苏维埃政府之所以能够成立,陕甘边革命根据地之所以能够建立、巩固和发展,根本原因是陕甘边革命斗争领导人将工农武装割据思想与陕甘边的具体实际相结合,在远离党中央以至失去联系的情况下,妥善解决陕甘边革命斗争的重大问题,努力摆脱“左”、右倾错误的干扰,制定正确的路线和策略,创造性地开展革命斗争。他们提出“钻梢山去”,强调梢山距敌人统治中心较远,有利于革命力量的生长和存在,有利于根据地的开拓和发展;他们探索形成了在流动中求生存、求发展的根据地创建模式;他们构建了“狡兔三窟”式的多区域根据地战略布局。这些都是被实践证明了的适合陕甘边革命斗争实际的思想、方针和政策,都是活的马克思主义。毛泽东同志说:“对于马克思主义的理论,要能够精通它、应用它,精通的目的全在于应用。”坚持以实际问题、以正在做的事情为中心,着眼于马克思主义理论的运用,着眼于对实际问题的思考,着眼于新的实践和新的发展,就是精通和善于运用马克思主义的表现,就是真正的马克思主义者。

陕甘边革命斗争给我们的启示之三,就是要发展壮大统一战线。陕甘边革命斗争的实践充分证明,建立最广泛的统一战线,不断壮大革命力量是开创革命新局面的重要法宝。陕甘边处于割据势力的结合部,国民党部队、地方军阀、民团组织、土匪及江湖帮会等各种势力交织杂沓。面对复杂的社会关系和社会矛盾,陕甘边革命斗争领导人采取阶级分析、区别情况、灵活对待的方针,最大限度地壮大自己、孤立敌人,探索出一整套适合陕甘边特点的统一战线政策和策略。他们利用国民党军队的腐败和官兵矛盾,派遣大批共产党员打入国民党军队进行兵运工作,变敌人武装为自己武装,不断发动兵变、兵暴,这是陕甘边革命的一个突出特点。他们对地方军阀采取区别对待的政策,能团结的则将其团结,能中立的则使其中立。他们对绿林武装,对哥老会、红枪会等江湖帮会组织采取争取、教育、改造的方针,努力将其中的一部分改造成为红军游击队。在根据地和苏维埃政权建设中,他们坚决反对和自觉克服“左”倾关门主义,团结和汇聚了一大批同情和支持革命的人士。习仲勋同志说:陕甘边的斗争史,就是统一战线的又斗争又联合的历史。把绝大多数人团结在党的周围,集百川之水,蓄万众之力,结成最广泛的统一战线,就拥有了夺取胜利的最深厚的基础,就能够不断地赢得主动、赢得优势、赢得民心,最终赢得胜利、赢得未来。

陕甘边革命斗争给我们的启示之四,就是要贯彻和执行群众路线。陕甘边革命斗争的实践证明,始终与人民群众在一起,坚决、彻底地走群众路线是开创革命新局面的根本保证。刘志丹、谢子长、习仲勋等陕甘边革命斗争领导人,都是从群众中走出来的群众领袖,他们了解群众疾苦,始终把维护人民群众的利益作为革命的根本目的。他们充分相信群众,紧紧依靠群众,真心关心群众,和群众打成一片,生死与共、冷暖相依。人民群众也真诚地把他们当成“自己人”。为了进一步密切党群关系和军民关系,陕甘边区苏维埃政府不仅制定和实施了一系列得到人民群众衷心拥护和支持的政策和法令,而且也制定和实施了一系列维护群众利益的严格规定和纪律。水乳交融、血肉相连、鱼水相存的党群、军群、政群关系给初到陕北的毛泽东同志以深刻印象,他说:“我们刚刚到陕北,仅了解到一些情况,但我看到人民群众的政治热情很高,懂得许多革命道理,陕北红军的战斗力很强,苏维埃政权能够巩固地坚持下来,我相信创造这块根据地的同志是党的好干部。”人民群众是我们的力量之源,群众路线是我们党的生命线。只有把根深深扎在人民群众之中,从人民群众中汲取智慧和力量,与人民群众同呼吸、共命运、心连心,党才能充满活力,党的队伍才能充满生机,党的事业才能不断向前发展。

陕甘边革命斗争给我们的启示之五,就是要建立和巩固革命政权。陕甘边革命斗争的实践证明,建立红色政权,推动革命形势“波浪式向前发展”,是开创革命新局面的内在要求。一切革命的根本问题是政权问题。列宁说:不弄清这个问题,便谈不上自觉地参加革命,更不用说领导革命。陕甘边革命斗争领导人是自觉的革命者,也是革命斗争的成熟领导者。在领导开辟陕甘边革命根据地的斗争中,他们就深刻认识到建立红色政权的重要性,创造了先建立基层群众团体和乡、区、县级红色政权,后创建陕甘边区革命委员会,最终正式成立陕甘边区苏维埃政府这样一个循序渐进的政权建设形式。在苏维埃政权建立后,他们积极推进民主政治建设,保障最广大人民群众参政、议政的权利;他们高度重视搞好经济工作,努力改善人民群众的生产生活;他们始终将建立清正廉洁的政府作为头等大事,力戒腐败和脱离群众。当时陕甘边区苏维埃政府的法令规定,贪污十块大洋就要判处和执行死刑。为了建设好根据地,陕甘边区苏维埃政府还采取了许多具有创新性、前瞻性的措施,提出并实施了著名的“十大政策”,创设了一系列新民主主义的政治、经济、文化制度,成为党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在局部地区执政的一个示范、一面旗帜。局部执政的探索,奏响了我们党执政的序曲,不仅奠定了党从弱小走向强大、从边区走向全国的政治基础,而且为党在全国范围内执政积累了宝贵经验。

从陕甘边区苏维埃政府成立至今,已经过去80年了,真是“弹指一挥间”。历史早已翻开了新的一页,但是,陕甘边革命斗争的丰功伟绩将永载史册,陕甘边斗争的革命精神将永放光芒。革命前辈远行,崇高风范永存。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一切向前走,都不能忘记走过的路;走得再远、走到再光辉的未来,也不能忘记走过的过去。”只有正确地认识和把握历史,才能看清前途,脚踏实地,坚定地走向未来。陕甘边革命斗争是一部生动的教科书,是一副有益的营养剂,值得我们追思缅怀,值得我们认真学习,从中得到智慧,从中获得力量,坚定不移地把革命先烈用鲜血和生命开创的伟大事业继续推向前进,把他们孜孜以求的美好社会理想逐渐变为现实,把他们不懈奋斗的崇高精神进一步发扬光大。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我们深感责任重大,使命光荣。让我们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周围,开拓进取,扎实工作,为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努力奋斗。

猜你喜欢
革命斗争苏维埃政府习仲勋
耒阳工农兵苏维埃政府劳动券
从抑制到相对宽松:苏维埃政府对富农政策的转变
中国画《习仲勋与两当起义》
习仲勋 政治生涯的“艰苦岁月”
访三合区苏维埃政府旧址
陶铸在连江领导革命斗争的故事
人民教育家柳湜研究
鄂豫陕镇安苏区的革命斗争
习仲勋:统战工作的典范
习仲勋与两当起义述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