摒弃质量“糊涂虫 ”

2014-02-03 21:21史子伟
质量与标准化 2014年4期
关键词:质量第一提高质量方针

文/史子伟

(朱镕基语)

人类通过劳动增加社会财富的途径,不仅表现在数量上,更重要的是表现在质量上。没有质量,数量再多也是泡沫,也是竹篮打水,不仅没有任何经济价值和社会价值,还会造成自然资源和人力资源的浪费,甚至是灾害。因此,重视质量、提高质量、落实“质量第一”是党和国家长期以来坚持的方针。

早在1950年,东北、华北地区的军工企业首先提出“质量第一”的口号,并指导了当时的生产。此后,经过10年在生产实践中的探索,逐步充实,发展到1960年5月,中共中央军事委员会常务会议正式提出:在一切国防工业企业的生产中应该明确“质量第一”,在确保质量的基础上求数量的方针。同年6月14日,毛泽东在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上针对当时的产品质量问题指出:数量不可不讲,质量要放在第一位,要提高质量、规格、增加品种。

贺龙向中央提出的“关于在当前形势下,国防工业建设几个问题的报告”中指出:军用产品质量问题是一个经常的、突出的问题,国防工业生产必须坚决贯彻中央提出的“质量第一,在确保质量的基础上求数量”的方针,从思想上、组织上、材料和产品的检查上,全面地保证产品的质量。1960年8月22日,中共中央批准了贺龙的报告。至此,中央正式确立了“质量第一”的方针。

但是,在实际工作中,工业企业在处理数量与质量的关系上,往往出现偏差,出现了单纯追求数量、进度、产值,而忽视产品质量的倾向。上世纪80年代中期,邓小平针对经济过热、产品质量严重滑坡的情况,多次指出:工业生产特别是产品的生产,中心是提高质量,把质量摆在第一位。

回顾我国“质量第一”理念在实践中形成和发展的过程,情况并不乐观,质量警钟仍须长鸣。在工作实践中,笔者接触过不少企业领导,其中视质量为生命、奉行“质量第一”理念的智者不在少数。但是,视质量若明若暗、若有若无的“糊涂虫”也不在少数。

有一位企业家很有意思,当他的产品热销的时候,提醒他要抓抓产品质量了,不能“萝卜快了不洗泥”,应当防患于未然。这位企业家说,产品正在热销,供不应求,要货的车都在厂门口排队,现在抓质量是多此一举。没隔多久,由于产品质量问题太多,他的产品就滞销了。仓库里成品堆积如山,我们又提醒他,应该狠抓产品质量,好打个翻身仗。这位企业家又说,现在抓质量,是远水救不了近火。在他眼中,质量永远排不上号:产品热销或是滞销都没时间抓质量。这是典型的质量管理的“糊涂虫”!

行笔至此,笔者想起了匈牙利的一部电影,片名叫做《废品的报复》。电影生动地描述了一位厂长,他管理的一家企业,由于不重视质量管理,产品质量已成公害。最后,连他的妻子、岳父也因此深受其害。当然,他的结局是被撤职查办。奉劝质量管理的“糊涂虫”们,该醒醒了。打铁需要自身硬,“质量第一”就应该从企业“第一把手”抓起,别无他途。“质量不好,产品卖不出去,还当什么厂长?”

猜你喜欢
质量第一提高质量方针
矛盾
桥梁工程试验检测对工程质量控制的重要性
制造业如何提高质量发展
聚焦 质量管理体系认证升级
提高造林工程质量与对策
霍尼韦尔助力欧洲顶尖造纸企业提高质量并降低生产成本
全面实施质量管理 提高馆员服务意识
继续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方针
“诱敌深入”方针的提出与第一次反“围剿”的胜利
关于抗日战争的一般方针和具体方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