述 评 类

2014-02-05 00:28C93管理学
中国学术期刊文摘 2014年7期

C93 管理学

述 评 类

C 社会科学总论

C93 管理学

C931000-6788-201403000545

政策协同:节能减排政策研究的新视角.张国兴,高秀林,汪应洛,等.系统工程理论与实践, 2014, 34(3): 545-559.

随着政策运行环境复杂性、不确定性和无序性的加剧,深入研究我国节能减排政策的协同问题显得尤为迫切.在概述我国节能减排政策出台情况的基础上,本文对我国节能减排政策以及政策协同研究的主要方面进行了梳理,发现我国节能减排政策的研究主要集中于分析其不足和实施困境、评估其效果、分析不同政策情景的节能减排潜力和成本、探寻最优的政策途径、分析政策福利以及进行国际比较与借鉴等方面,而对于我国节能减排政策的协同问题关注较少;政策协同的研究主要聚焦于讨论其现状、必要性、协同效果和实现机制等.借鉴政策协同的已有研究成果,本文进一步从我国节能减排政策协同现状及效果评估、国外协同模式对我国的启示和借鉴、最优协同方式探寻、国际协同模式和最佳协同程度分析、 避免协同失败和负效应的途径探索、非节能减排政策与节能减排政策间协同分析、协同机制构建等七个方面讨论了我国节能减排政策协同的后续研究方向.

节能减排;政策协同;协同理论;公共政策分析;综述

N 自然科学总论

N94 系统科学

N945.221000-6788-201402000382

可计算组织模型的验证难点与验证方法综述.王红丽,陆云波.系统工程理论与实践, 2014, 34(2): 382-391.

模型“有效性”能否得到验证是推动计算组织理论发展的必要条件,也是一大瓶颈.立足于计算组织理论的前沿地位,论文综述并讨论了可计算组织模型的验证难点和验证方法.首先,可计算组织模型验证区别于自然工程模型,也超越了传统实证方法,在验证过程面临诸多主观、客观的难点;其次,发展基于问题 域、建模目的、参照系三者内在联系的验证情境,从“度”上考量模型有效性,是可计算组织模型的有效性本质;再次,建立区别于自然工程系统的VV&A验证方法,关注概念效度验证、操作效度验证以及数据效度验证,遵循迭代验证原则,是未来的研究趋势.本课题也列举了相应的验证案例;最后,可计算组织模型验证应该是一个不断增强模型信心的过程,亟待跨领域专家执着于该领域的研究兴趣.

关键词:可计算组织理论;可计算组织模型;模型验证

O 数理科学和化学

O3 力学

O31 1674-7275-201401000024

应用Udwadia-Kalaba理论对开普勒定律的研究.甄圣超,赵韩,黄康,等.中国科学:物理学 力学 天文学, 2014, 44(1): 24-31.

本文运用Udwadia-Kalaba理论对天体运动进行了研究(尤其针对开普勒定律和万有引力定律).我们用一种创新的方法表明天体的运行轨道可能是圆,椭圆,双曲线或抛物线.并且,在Udwadia- Kalaba理论基础上,运用运行轨道约束(椭圆,圆环,双曲线或抛物线)

以及角动量守恒约束核实了任何天体运动都遵从万有引力定律.基于Udwadia-Kalaba理论,我们首先考虑无约束离散动态系统,其运动方程可应用牛顿力学或拉格朗日力学以广义坐标形式写出.然后推导各类约束的二阶约束方程.最后将额外的广义力约束(从二阶约束方程获得)施加到无约束系统上.对多体系统使用此建模方法,我们总能推导出Udwadia-Kalaba方程的显式解析形式.Udwadia-Kalaba 方程可用于解决完整或非完整约束问题以及理想或非理想约束问题.如果质量矩阵奇异,Udwadia-Kalaba方程也适用.

关键词:开普勒定律;轨道运动;Udwadia-Kalaba理论;运动方程

O347.31000-1093-201401000128

高应变率下弹道明胶的本构模型研究.温垚珂,徐诚,陈爱军.兵工学报, 2014, 35(1): 128-133.

为了更好地进行枪弹和破片终点效应的数值模拟工作,综述了弹道明胶物理性质的实验研究现状;分析了应变率相关超弹性本构模型和流体弹塑性本构模型的特点,结合相关实验数据推导得到了弹道明胶的状态方程系数;进行了球形杀伤元高速侵彻弹道明胶的实验,并建立了对应的有限元模型;两种不同本构模型得到的数值结果与实验数据的对比表明,在高应变率下流体弹塑性本构模型能更好地模拟弹道明胶响应.弹道明胶虽然是一种应变率敏感材料,但在高应变率下由高压导致的材料可压缩性占主导,其物理响应可以用一定形式的动载本构关系(流体弹塑性本构)予以近似.

关键词:兵器科学与技术;弹道明胶;应变率;流体弹塑性;数值模拟

O4 物理学

O41000-3290-201405058701

CT不完全投影数据重建算法综述.杨富强,张定华,黄魁东,等.物理学报, 2014, 63(5): 058701.

本文主要针对计算机断层成像(computed tomography,CT)不完全投影数据重建中探测器全覆盖稀疏角度重建和探测器部分覆盖截断数据重建问题,综述了其在研究方法上国内外的进展.在探测器对被检测物体可以完全覆盖的情况下,针对稀疏均匀采样和视角受限采样,探讨了离散模型迭代重建算法和压缩感知采样重建算法.在探测器对被检测物体不能完全覆盖的情况下,探讨了锥束螺旋BPF重建算法、加型迭代重建算法和锥束FDK改进算法.论文可以为CT重建领域的研究工作者提供全面的方法梳理和总结,并指出了当前研究的重点和未来研究的方向.

关键词:不完全投影数据;压缩感知;有限角度;截断数据

O6 化学

O631003-3726-201403000001

超分子树枝聚合物的起源与发展.齐士成,员荣平,江盛玲,等.高分子通报, 2014, (3): 1-7.

超分子树枝聚合物起源于聚合物链结构的2个重要进化(树枝链和超分子),是通过建筑模块在芯、支化单元或表面的分子自组装(非共价键连接)生成的树枝聚合物,具有独特的结构特征和新颖的物理、化学等功能.超分子树枝聚合物的进一步自组织可形成液晶态或柱状体等有序结构.超分子树枝聚合物可分为氢键型、金属配位型、π-π堆叠型、离子型、拓扑型(含轮烷和索烃结构)、混合型(含2种或2种以上不同非共价键)等类型.本文综述各种类型超分子树枝聚合物的合成、结构、聚集态和应用.

关键词:树枝聚合物;超分子树枝聚合物;分子自组装;自组织

O631003-3726-201403000008

基于Diels-Alder反应的自修复聚合物材料.李金辉,张国平,孙蓉,等.高分子通报, 2014, (3): 8-15.

Diels-Alder(DA)反应是一类二烯和亲二烯体进行的[4+2]环加成反应.基于DA反应及其逆过程的自修复聚合物材料近年来在形状记忆材料、可修复涂层、药物输送以及电子封装等领域取得广泛应用.DA反应制备自修复聚合物时通常使用含呋喃基团的化合物或低聚体作为二烯,马来酰亚胺化合物作为亲二烯体.其它的二烯-亲二烯体系如蒽-马来酰亚胺和环戊二烯-双环戊二烯等也被报道用来做自修复材料.本文根据二烯和亲二烯体的不同结构,综述了基于DA反应的自修复聚合物材料研究进展及应用,并探讨了其潜在发展方向.

关键词:Diels-Alder;自修复;聚合物材料

O631003-3726-201403000016

5-羟基甲基呋喃甲醛的制备及应用进展.陈胤颖,刘进军,倪金平,等.高分子通报, 2014, (3): 16-22.

综述了利用可再生生物质资源制备5-羟基甲基呋喃甲醛(5-HMF)的方法和研究进展.5-HMF作为一种重要的平台化合物,经转化能形成多种活性高分子单体,如乙酰丙酸、2,5-呋喃二甲酸、呋喃类树脂前驱体等,一般用于聚酯材料、表面活性剂、涂料、香料的合成.本文着眼于目前实验室用于制备5-HMF的方法及存在的问题,通过对比单相体系、两相体系以及其它体系中各种5-HMF制备方法的优缺点,讨论了不同反应转化条件对5-HMF产率与选择性的影响,并对未来工业化的方向和前景进行了预测.

关键词:5-羟基甲基呋喃甲醛;平台化合物;两相反应;单相反应O631003-3726-201403000023

超高交联树脂的功能基化及应用研究进展.承玲,许正文,韩青,等.高分子通报, 2014, (3): 23-29.

作为一类新型的复合功能吸附材料,含功能基的超高交联树脂以其较高的比表面积、刚性的骨架、良好的亲水性、较高的机械强度、可调的孔径结构、良好的选择吸附性和易再生的优势已在许多领域得到广泛应用.本文综述了近年来不同功能基修饰的超高交联复合功能树脂的合成方法、功能基对目标吸附质的选择性机理以及该类新吸附材料在废水处理、药物分离提纯、化学分析等领域的应用研究进展,最后对超高交联复合功能树脂的进一步推广应用中面临的问题提供了建议和展望.

关键词:超高交联树脂;功能基;选择性;亲水性;吸附

O631003-3726-201403000030

拉曼光谱技术在聚合物研究中的应用进展.胡成龙,陈韶云,陈建,等.高分子通报, 2014, (3): 30-45.

拉曼光谱可以提供分子的振动信息,对于聚合物分子链的构象和链间的相互作用非常敏感,能够提供聚合物固体、薄膜或溶液的物理化学特性信息,如聚合物的结构单元、空间构型、晶态结构、分子链的物理构象或分子链子链和侧基在界面间或在各向异性材料中的排列等链取向信息等.因此拉曼光谱作为一种原位无损检测技术,其衍生出的表面增强拉曼光谱技术(Surface-enhanced Raman Scattering,SERS)、变温拉曼光谱技术、共焦显微拉曼光谱技术(Confocal Raman Microscopy,CRM)、拉曼Mapping成像技术和共振拉曼散射技术(Resonance Raman scattering,RRS)等,广泛应用于物理、化学和生物医学等领域.本文从拉曼光谱的基本理论基础、拉曼光谱技术及其在聚合物研究中的最新应用进展等方面进行综述,以探索扩展拉曼光谱技术在高分子物理与化学领域中许多问题,如分子链的构象结构、分子链的结晶行为、分子链的扩散运动和共混体系相态结构变化等方面的应用.

关键词:拉曼光谱;构象结构;结晶行为;分子链扩散;相态结构

O631003-3726-201403000046

用于电致发光器件的蓝光聚合物材料研究进展.代水星,陈欢,林正欢,等.高分子通报, 2014, (3): 46-56.

聚合物电致发光材料成型加工简便、可大面积生产,可应用于大面积平板显示及固体照明器件.与红、绿光聚合物发光材料相比,蓝光聚合物电致发光材料在发光性能、材料寿命等方面仍然存在较大差距,这成为全色显示的瓶颈.通过在聚合物主链上引入大体积的取代基或侧链、形成具有三维空间共轭效应的支化结构或能量可转移的主客体结构等,来改善溶解性和光物理性能等,从而得到发光效率高、色纯度好、热力学性能优异且材料加工性能良好的蓝光聚合物电致发光材料.本文从材料设计的角度简要介绍了国内外蓝光聚合物发光材料的主要研究进展.

关键词:荧光;PLED;蓝光材料;聚芴;有机电致发光

O631003-3726-201403000057

高固含量乳液聚合中的表面活性技术研究进展.蔡婷,鲁艳,汪帆,等.高分子通报, 2014, (3): 57-64.

如何提高乳胶产品固含量及其性能一直是乳液制备工作所追求的重要目标.乳液聚合中可以使用各种乳化剂,也可不用乳化剂,但都必须使乳胶粒子表面具有亲水性即表面活性,因此,乳液聚合中的原理与技术实际上可以归结为使乳胶粒子表面具有亲水性即表面活性技术.各种研究表明,采用不同乳化剂和表面活性技术所制备的乳胶性能差别很大,合适有效的表面活性技术不仅大幅度提高聚合物乳液的性能,还可以缩短反应时间,简化制备工艺.本文详细评述了近几年来高固含量乳液聚合中常规乳化剂、可聚合乳化剂、复合乳化剂和表面活性单体及其与之相应的表面活性技术的研究现状,并对高固含量乳液乳化剂的发展进行了展望.

关键词:高固含量;表面活性技术;常规乳化剂;可聚合乳化剂;复合乳化剂;表面活性单体

O631003-3726-201403000065

聚噻吩类电致变色材料的研究进展.金珊珊,陈宏书,王结良,等.高分子通报, 2014, (3): 65-74.

电致变色材料广泛应用于显示屏、智能窗、国防军事伪装等各方面,得到了人们的广泛关注.本文介绍了聚噻吩及其衍生物的变色机理,综述了聚噻吩、PEDOT、D-A型材料、D-A-D型材料、噻吩共聚物及其有机/无机纳米复合材料的性能及其研究进展,并简要介绍了噻吩类电致变色材料的应用前景,指出合成颜色变化丰富、稳定性和成膜性好、易加工、并有很好导电性能的D-A-D材料、共聚物及其有机/无机纳米复合材料是聚噻吩类电致变色材料发展的主要趋势.

关键词:有机电致变色材料;聚噻吩衍生物;聚(3,4-乙撑二氧噻吩);供体-受体;纳米复合材料

O631003-3726-201403000075

不同聚合物对纳米SiO2表面改性的研究进展.陈兴芬,李秀艳,张磊,等.高分子通报, 2014, (3): 75-80.

纳米SiO2由于具有无味、无毒、无污染等特性,因而被广泛用作无机纳米填料.纳米SiO2极易团聚,从而限制了它的广泛应用.但纳米SiO2表面富含大量的硅羟基,可对其进行表面改性.纳米SiO2表面改性的方法较多,主要有表面物理改性和表面化学改性两种,其中表面化学改性中又以聚合物改性的效果最好.本文综述了国内外利用不同的聚合物——亲水性、疏水性和两亲性聚合物对纳米SiO2表面的化学改性,并对其应用进行了分析,展望了其发展前景.

关键词:纳米SiO2;表面改性;聚合物

O641674-7224-201401000040

己内酰胺绿色生产技术.孙斌,程时标,孟祥堃,等.中国科学:化学, 2014, 44(1): 40-45.

中国石化石油化工科学研究院历经20年,成功开发出己内酰胺绿色生产技术,建成3套20万t/a工业生产装置、多套工业装置正在建设中.己内酰胺绿色生产技术包括:钛硅分子筛与浆态床集成用于环己酮氨肟化合成环己酮肟;纯硅分子筛与移动床集成用于环己酮肟气相重排;非晶态合金催化剂与磁稳定床集成用于己内酰胺精制.工业实施后,装置投资下降70%、生产成本下降10%、原子利用率由60%提高到90%以上、三废排放是已有技术路线的1/200、无副产物硫酸铵.己内酰胺绿色生产技术产生了重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践行了绿色化学的理念,是绿色化学的成功范例.

关键词:绿色化学;己内酰胺;生产技术

O641674-7224-201401000055

温室气体减排与微藻生物能源的集成.毕建国,刘晓欣,朱俊英,等.中国科学:化学, 2014, 44(1): 55-62.

微藻生物能源具有巨大的开发潜力及应用前景,但仍面临很多产业化瓶颈.本文分析了微藻生物能源技术的潜力与存在的问题,指出制约微藻生物能源技术发展的主要障碍为规模养殖,如何提高微藻生长效率、降低能耗、提高规模生产的可靠性仍是面临的艰巨任务.本文介绍了石油化工企业温室气体减排与微藻生物能源技术的集成及技术思路,构建了减排工业废气与生产微藻生物能源的循环经济模式.此外,还介绍了中国石化在利用温室气体发展微藻生物能源技术方面的实践,围绕能源微藻选育技术、光生物反应器技术、微藻生物质加工及综合利用技术展开阐述.

关键词:微藻;生物能源;温室气体减排;工业化集成

O6411000-6613-201403000655

烃类分子在分子筛中扩散行为研究进展.李丽媛,陈奕,许中强,等.化工进展, 2014, 33(3): 655-659.

综述了分子在分子筛中的扩散行为及研究进展,包括分子筛的结构与扩散、扩散系数的测量方法和原理等,概括了孔道结构、分子吸附量、活性位及共存组分等影响因素对扩散的影响.在目前的研究中,不同测量手段所得的扩散系数存在较大差异,且催化反应条件下的扩散研究存在一定难度,指出建立统一的扩散测量标准及研究分子在催化反应条件下的扩散行为是未来的发展方向.

关键词:分子筛;烃类分子;扩散;测量方法;影响因素

O6431000-6613-201403000660

卤氧化铋光催化剂的研究进展.王燕琴,瞿梦,冯红武,等.化工进展, 2014, 33(3): 660-667.

卤氧化铋BiOX(X=Cl,Br,I)因其独特的层状结构和适合的禁带宽度,在可见光下表现出很好的光催化活性,成为近年来新型光催化剂的研究热点之一.本文概述了国内外对卤氧化铋光催化剂的研究动态和发展成果,从结构角度总结了BiOX材料的制备和设计.卤氧化铋材料的结构维度直接关系到它的比表面积、吸光能力、吸附性能和载流子迁移速率,从而影响其性能和作用.通过掺杂、负载、构建异质结等改性方法,提高了卤氧化铋的光催化性能,并简单叙述了卤氧化铋光催化剂的固定化.最后指出通过制备方法、能带结构及催化机理的深入研究,实现催化剂制备-结构-性能的可调控化,以拓展其应用领域是卤氧化铋光催化剂未来的研究 方向.

关键词:卤氧化铋;半导体;光催化剂;制备;改性

O643.21005-9954-201401000060

若干新兴数值算法在化学动力学中的应用.钟巍,田宙.化学工程, 2014, 42(1): 60-65.

针对近些年发展起来的若干新兴数值计算方法在化学反应动力学中的应用进行综述.详细介绍了遗传算法,格子玻尔兹曼方法,蒙特卡罗方法和蚁群算法等,在简化化学反应动力学模型,估算化学反应动力学相关参数,求解化学反应动力学控制方程组等方面的应用和研究情况.最后,对新兴数值计算方法在化学反应动力学中的应用前景进行了分析与展望.

关键词:化学反应动力学;数值计算方法;遗传算法;格子玻尔兹曼方法;蒙特卡罗方法;蚁群算法

O6491000-6818-201403000397

杂化太阳电池中异质结界面的修饰及其对电池光电性能的影响.裴娟,郝彦忠,孙宝,等.物理化学学报, 2014, 30(3): 397-407.有机-无机杂化太阳电池综合了有机、无机材料的优点,成本低、理论效率高,受到人们的广泛关注.杂化太阳电池的光活性层由无机半导体和有机共轭聚合物复合而成.当光照射到活性层上时,共轭聚合物吸收光子产生激子(电子-空穴对);激子迁移到有机给体-无机受体的异质结界面处发生解离而产生自由电子和空穴;自由电子和空穴分别向无机半导体和有机聚合物传输,从而实现电荷的分离和传导.激子在有机-无机异质结界面处的分离效率是影响电池性能的一个重要因素.有机、无机两相材料往往因为接触面积小以及相容性差使此两相材料接触不佳,激子迁移到此界面不能有效分离,从而严重影响了杂化太阳电池的效率.这个问题可以通过此界面的修饰加以改善.本文即综述了有机-无机异质结界面修饰的方法、作用和意义,并展望了杂化太阳电池未来的发展趋势和应用前景.

关键词:杂化太阳电池;异质结界面;界面修饰;电荷的分离与传输;光电性能

O691674-7224-201401000006

生物基化工与材料产业技术的开发与探索.戴厚良.中国科学:化学, 2014, 44(1): 6-12.

本文阐述了中国石油化工集团公司(中国石化)在生物基化工与材料领域的探索路径和发展战略,介绍了中国石化近年来在生物基单体、生物基材料与可降解材料等领域开展的创新实践及取得的阶段性成果,主要包括乳酸—聚乳酸、丁二酸/二元醇—生物可降解材料、长链二元酸—生物基尼龙以及生物质芳烃—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酯(PET)等技术领域.提出了建立生物基化工与材料科学技术平台、突破关键技术、发展新兴产业等建议.

关键词:中国石化;生物基化工与材料;开发与探索

O691674-7224-201401000013

我国催化裂化工艺技术进展.许友好.中国科学:化学, 2014, 44(1): 13-24.

自我国第一套流化催化裂化装置于1965年实现工业化以来,先后开发出沸石催化剂-提升管催化裂化、渣油催化裂化、催化裂解、变径串联提升管催化裂化和正在开发的高选择性催化裂化;经历了催化裂化装置从无到有,技术水平由低到高,装置规模和加工能力从小到大,研究思路从跟踪模仿到自主创新,取得了巨大的成就,已跻身国际先进水平.到目前为止,全国催化裂化装置总加工能力已达到近150 Mt/a,其中渣油占催化裂化总进料约40%,所生产的汽油和柴油组分分别占全国汽油和柴油成品总量的70%和30%左右,所生产的丙烯量约占全国丙烯总产量的40%.同时,此催化裂化装置还可为烷基化装置和醚化装置提供原料.这些成果对我国炼油行业加工重质原料、提高轻质油收率和改善产品质量,进而提高经济效益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关键词:流化催化裂化;提升管;变径串联提升管;催化裂解;高选择性催化裂化

O691674-7224-201401000025

中国催化重整技术进展.马爱增.中国科学:化学, 2014, 44(1): 25-39.

催化重整是将石脑油转化为高辛烷值汽油、芳烃,并副产大量氢气的过程,催化重整技术的进步关系到石油炼制与石油化工行业技术的战略安全与竞争力,因此受到极大重视.本文从催化材料、催化反应活性中心及反应机理、催化重整工艺、催化重整反应和再生动力学、关键设备、工程控制技术等方面阐述了我国在理论研究、工业开发及工业应用方面取得的技术进步和成果,对未来的技术进步途径进行了分析与展望.

关键词:连续重整;催化剂;再生;芳烃;汽油;工艺;石脑油

O691674-7224-201401000046

适应多种原料的生物航煤生产技术的开发.聂红,孟祥堃,张哲民,等.中国科学:化学, 2014, 44(1): 46-54.

为了减少温室气体排放,扩大航煤的原料来源,生物航煤制备技术的开发受到许多国家的重视.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简称中国石化)开发出了适应多种原料的生物航煤制备技术,该技术以多种生物质油脂为原料,采用加氢法生产生物航煤.针对不同的产品需求,可有不同的产品方案,如最大量生产生物航煤方案,生物航煤兼顾生物柴油方案.以动植物油脂为原料,生物航煤质量收率为35%~45%,生物航煤的冰点可达-48℃以下,同时还有7%~11%的柴油馏分和23%~29%的石脑油馏分.中国石化已在工业装置上生产出了符合ASTM D7566-11标准的生物航煤产品,并成功进行了试飞.

关键词:生物质;动植物油脂;加氢处理;降凝;生物航煤

O691674-7224-201401000063

微藻生物固碳技术进展和发展趋势.周文广,阮榕生.中国科学:化学, 2014, 44(1): 63-78.

大气中CO2含量升高是导致温室效应的主要原因,因此,减少CO2的排放和积累是解决全球气候变暖的重点.传统的CO2减排方法包括捕集(capture)和储存(storage),涉及化学吸附、物理吸收、膜分离和低温蒸馏等一系列物理化学方法,但其均存在成本高和不可再生等缺点.通过种植或养殖生物质可以捕集CO2.微藻生长周期短、光合效率高,其CO2固定效率为一般陆生植物的10~50倍;同时微藻生长速度快,能利用不可耕地,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本文概述了适用的藻种及所能达到的CO2固定效果,分析了光生物反应器类型、光照强度、光周期、温度、pH、CO2浓度、CO2吸收效率、气体传质效率和营养需求(包括来自市政和工业农废水中的N、P等营养)等多种因素对微藻固碳效果的影响.最后,对微藻固碳的实际应用和经济可行性进行了评估,展望了微藻固碳技术的发展和应用前景.

关键词:微藻;二氧化碳;全球气候变暖;生物固定;光生物反应器

O691674-7224-201401000079

基于纤维小体展示技术的酿酒酵母纤维素乙醇研究进展.范立海,谭天伟.中国科学:化学, 2014, 44(1): 79-84.

利用联合生物加工工艺生产第二代燃料乙醇(纤维素乙醇)是国内外的研究热点.前期的研究结果表明,酿酒酵母分泌或展示非复合型纤维素酶体系的应用效果并不理想,而复合型纤维素酶体系(即纤维小体)因对纤维素的降解能力比非复合型纤维素酶体系更强,所以其在酿酒酵母细胞表面的组装研究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目前,单支架和双支架纤维小体在酵母细胞表面的完全自组装以及多细胞协同参与的非完全自组装均已实现.纤维小体展示型酿酒酵母已能直接利用结晶型纤维素发酵生产乙醇,但由于降解模块的结构缺陷,纤维素乙醇的产量仍然偏低.本文对纤维小体的酵母展示技术及其在纤维素乙醇发酵中的应用研究进行了论述,并对该领域的发展方向进行了展望.

关键词:纤维小体;纤维素乙醇;酿酒酵母;联合生物加工工艺

O691674-7224-201401000085

双金属纳米材料与催化.刘向文,王定胜,彭卿,等.中国科学:化学, 2014, 44(1): 85-99.

双金属纳米材料作为工业上少见的一类催化剂材料,在合成过程中可通过对其组成、结构晶粒大小尺寸的调控,实现其催化性能的合理调控,因此,近年来备受催化材料化学领域科技工作者的广泛关注.随着纳米材料调控合成方面的技术进步,具有均一小尺寸可控结构的纳米材料对于制备高效催化剂材料和研究催化反应机理具有重要的意义.结合纳米技术探索开发设计新型的双金属纳米催化剂材料颇具挑战性.本文围绕双金属纳米催化剂的合成、结构及其相关催化性能,从不同的双金属纳米催化剂出发,对催化剂的性能提高、催化机理研究的若干问题和分析手段及方法在催化研究中的进展发表一点初浅认识.

关键词:双金属;纳米材料;催化

O691674-7224-201401000100

基于离子液体的绿色催化过程.孙剑,王金泉,王蕾,等.中国科学:化学, 2014, 44(1): 100-113.

离子液体为构建绿色催化反应过程提供了新途径.本文简要评述了离子液体在几个代表性催化反应中的研究进展,如CO2羰基化、烷基化、酯交换、氧化、CO2加氢、共聚以及PET降解等;分析讨论了离子液体的特点和优势,如提高反应活性、降低废物排放以及简化分离等,并对离子液体催化反应的未来发展方向进行了展望.

关键词:离子液体;绿色催化;反应过程

P 天文学、地球科学

P3 地球物理学

P315.72+50253-3782-201402000318

震后形变和岩石圈流变学结构.刘绍卓,沈正康.地震学报, 2014, 36(2): 318-336.

岩石圈流变学结构是控制不同构造环境下岩石圈形变的关键因素之一.随着空间大地测量观测技术的发展,基于空间大地测量数据的震后形变研究对揭示断裂带内的力学性质和区域性岩石圈流变学结构已成为可能.该文首先基于岩石力学的摩擦和流变学实验,对余滑和分布式韧性流的构造物理背景进行了分别阐述,并介绍了震后形变数值模拟中本构关系和数值模型的发展.数值模型主要有解析、半解析和纯数值3类,涉及的本构关系包括基于速率-状态摩擦准则的余滑以及分布式韧性流中常用的线性流变学模型(麦克斯韦尔体和标准线性固体)和瞬态流变学模型(宏观经验性的伯格斯(Burgers)体和微观幂律流变律).然后以美国南加州1992年Landers MW7.3地震和1999年Hector Mine MW7.1地震震后形变研究为例,介绍了震后形变的研究进展.最后回顾了大陆岩石圈流变学结构的研究进展,并以震后形变研究中的流变学结构(“三明治模型”和“焦糖布丁模型”)存在的争议为例,说明了岩石圈流变学结构研究所具有的挑战性.

关键词:震后形变;岩石力学;摩擦;流变;岩石圈流变学结构

P3331006-7647-201402000071

水文非一致性变异及其对水库防洪影响的研究进展.董前进,张艳敏.水利水电科技进展, 2014, 34(2): 71-75.

分析了国内水文非一致性变异及其对水库防洪影响研究存在的问题,评述了水文非一致性变异的检验方法和频率计算中所涉及的还原或还现、直接频率法及水文非一致性变异对水库防洪的影响等,指出水文非一致性变异对水库防洪影响需在进一步研究变异诊断方法和频率分析计算的基础上,重视对防洪影响的科学评价与应对措施.

关键词:水库防洪;水文非一致性;防洪安全;变异诊断;频率分析;综述

P5 地质学

P5970379-1726-201402000180

石榴子石Lu-Hf年代学研究进展.曹达迪,程昊.地球化学, 2014, 43(2): 180-195.高Lu/Hf比的石榴子石可以用于构筑高精度的Lu-Hf等时线,因而石榴子石Lu-Hf法被广泛地应用于各类岩石的定年研究中.特别是在造山带研究中,石榴子石Lu-Hf法揭示了许多其他定年体系所不能揭示的信息.但是由于石榴子石生长历史复杂,影响石榴子石Lu-Hf定年结果的因素多样,合理解释石榴子石Lu-Hf年龄指示的地质意义成为石榴子石Lu-Hf年代学研究的难点.这些因素包括石榴子石的生长模式、石榴子石的成核过程、封闭温度、包裹体、石榴子石生长历史、矿物间元素平衡、几何效应以及样品的预处理方法等.在进行石榴子石Lu-Hf定年研究时需要对这些因素进行综合的判定,才能对年龄做出合理的解释.本文初步探讨了这些因素对石榴子石Lu-Hf定年结果的影响,并以苏鲁-大别造山带为例介绍了石榴子石Lu-Hf年代学在碰撞造山带研究中的进展,揭示了石榴子石Lu-Hf体系在造山带及超高压变质研究中的巨大潜力.

关键词:Lu-Hf年代学;石榴子石;苏鲁-大别造山带

P6171000-7857-201407000077

西天山成矿带铁矿床地质特征及研究进展.张喜.科技导报, 2014, 32(7): 77-83.

西天山成矿带位于伊犁地块东缘,该成矿带发育大量海相火山岩型铁矿床.近年来,随着新疆新一轮铁矿找矿勘查与评价的开展,西天山成矿带勘查工作取得重大进展,相继发现了查岗诺尔、智博、备战、敦德、松湖等大型富铁矿床,该成矿带已成为新疆乃至全国重要的大型富铁矿成矿带之一.但该成矿带铁矿床研究目前仍处于初步阶段,铁矿床成因机制的研究程度较低,成矿动力学背景的讨论仍存争议,大规模铁矿床富集机制亟待解决,该类型铁矿床的勘查找矿标志急需总结.在综述国内外铁矿床分类及研究进展的基础上,分析了西天山成矿带重要铁矿床的地质特征和研究现状,并据此提出了存在的主要问题和研究展望,旨在推动西天山铁矿床的成因研究和找矿勘查.

关键词:西天山成矿带;铁矿床;地质特征

P631,P3150253-9993-201401000019

中国矿井物探技术发展现状和关键问题.刘盛东,刘静,岳建华.煤炭学报, 2014, 39(1): 19-25.

以煤为主的能源消费结构、复杂的成煤模式和开采条件决定了中国矿井物探技术的发展具有自身特点.在总结矿井地震法、矿井电磁法为代表的矿井物探技术发展历程的基础上,立足于国内煤炭开采现状,认为当前矿井物探技术需要在全空间、多场耦合方面加强基础研究;在矿井物探装备、观测系统、反演方法等方面,应结合物联网技术、巷道钻孔组合空间,进行技术研发;矿井地震、煤层槽波、直流电法、瞬变电磁法、无线电波坑透法等是矿井物探的主要方法,这些方法需要走勘探、监测并举,多场耦合、协同解释的道路.对复杂采空区、灰岩水、煤与瓦斯突出等灾害源的探测是矿井物探面临的任务和关键问题.

关键词:矿井物探;煤矿灾害源;矿井地震法;矿井直流电法;矿井瞬变电磁法

P641.134;TV139.141006-7647-201402000076

岩溶含水层水流模型研究进展.陶小虎,赵坚,陈孝兵,等.水利水电科技进展, 2014, 34(2): 76-84.

以岩溶含水层的复杂结构和水流运动特性为重点,简要阐述了岩溶含水层系统中物理概念和水流模型,包括等效连续介质模型、裂隙网络模型、双重介质模型、三重介质模型、连续管流耦合模型以及Darcy-Stokes耦合模型,对各模型特点及在应用中的优缺点进行了分析比较和评述,指出Darcy-Stokes耦合模型可以广泛应用于岩溶含水层的水流模拟细观研究;三重介质模型能较真实反映简单结构岩溶含水介质及岩溶水流态复杂性,应用和发展前景非常广阔.已有岩溶水流运动数学模型还不能够真正解决工程实际问题,有待进一步探索;在岩溶含水层非饱和水流运动机理、交叉岩溶裂隙水力特性、水文地质不确定性以及多场耦合数学模型研究等方面也有待进一步发展.

关键词:岩溶含水层;孔隙;裂隙;岩溶管道;水流模型;综述

Q 生物科学

Q5 生物化学

Q521671-8135-201401000101

在医疗保健领域开发和使用生物标记物的政策性问题.Rachael Ritchie,Marie-Ange Baucher.中国生物工程杂志, 2014, 34(1): 101-126.

描述了发展中的生物标记物所处的科学、产业、监管和医疗保健管理系统背景,指出了可能阻碍生物标记物研究、发现、发展、商业化及最终临床应用的一些障碍,聚焦了医疗保健中基于生物标记物的诊断方法和医学检验的应用,探索了生物标记物在改良药物开发中的应用.

关键词:生物标记物;政策;医疗保健;经合组织

Q7分子生物学

Q7521671-8135-201402000104

体液循环microRNA的研究进展.满朝来,杨美玲.中国生物工程杂志, 2014, 34(2): 104-108.

循环microRNA(miRNA)是参与细胞间信息交流的一类非编码小RNA分子,作为许多疾病的生物标记物近来受到广泛关注.简要总结了循环miRNA的来源和存在形式,同时概述了体液miRNA的制备和检测方法,最后对循环miRNA的应用前景进行了简单探讨,以期为循环miRNA在理论和实践中的深入研究和应用提供参考.关键词:循环miRNA;检测;免疫;肿瘤

Q7531671-8135-201402000098

新型靶向基因组编辑技术研究进展.杨发誉,葛香连,谷峰.中国生物工程杂志, 2014, 34(2): 98-103.

传统的靶向基因组编辑技术改造基因效率非常低,严重制约了基础研究和临床应用.因此,新的靶向基因组编辑工具的研究显得非常重要,以此来提高基因原位修复、定点整合及高通量基因敲除的效率.主要论述了近年来发现的新型靶向基因组编辑技术即锌指核酸酶(ZFN)、转录激活子样效应因子核酸酶(TALENs)、规律成簇间隔短回文重复(CRISPR)/Cas系统.从它们的发现、结构和研究进展及应用前景等方面进行了总结;通过比较三者的优缺点,发现规律成簇间隔短回文重复(CRISPRs)具有明显的优点.

关键词:靶向基因编辑;锌指核酸酶(ZFN);转录激活子样效应因子核酸酶(TALENs);规律成簇间隔短回文重复(CRISPRs)

Q81 生物工程学(生物技术)

Q8151671-8135-201402000118

“组学”技术在燃料乙醇生产用酿酒酵母菌株构建中的应用.李云成,汤岳琴,木田建次.中国生物工程杂志, 2014, 34(2): 118-128.酿酒酵母(Saccharomyces cerevisiae)是工业乙醇生产广泛使用的微生物,构建能同时发酵戊糖以及具有优良抑制物耐受能力的高产菌株,在燃料乙醇生产技术开发中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基因组学、蛋白组学、转录组学、代谢组学和流量组学等“组学”技术可从基因型到表现型不同层次揭示生命活动规律,在燃料乙醇生产用酵母菌株的构建中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特别是目标基因的识别、代谢途径的优化、代谢机理的揭示等.运用“组学”技术可使菌株构建工作更具靶向性和明确性,更加易于获得目标性状,并大大缩短育种周期.综述了“组学”技术在燃料乙醇生产用酿酒酵母菌株构建中的应用及相关研究进展.

关键词:燃料乙醇;酿酒酵母;菌株构建;组学技术

Q93 微生物学

Q939.91671-8135-201402000109

马克斯克鲁维酵母在工业生物技术中的应用.高教琪,韩锡铜,孔亮,等.中国生物工程杂志, 2014, 34(2): 109-117.

马克斯克鲁维酵母Kluyveromyces marxianus是目前研究较为广泛的一种非传统酵母,因其耐高温、生长速率快、底物谱广等诸多优势而越来越多地应用于工业生物技术领域.马克斯克鲁维酵母可以分泌菊粉酶、β-半乳糖苷酶等多种应用广泛的水解酶类;还可以利用菊粉类原料、乳清、糖蜜以及木糖等多种非粮底物生产乙醇;其在外源蛋白的分泌以及基因工程操作等工业分子生物学领域也取得了突破.现主要对近年来马克斯克鲁维酵母在产酶、乙醇发酵、分泌外源蛋白等诸多工业生物技术领域的研究进展及存在的挑战进行综述,为进一步推动马克斯克鲁维酵母在工业生物技术中的应用奠定基础.

关键词:马克斯克鲁维酵母;工业生物技术;菊粉酶;乙醇发酵

Q95 动物学

Q9521671-8135-201401000095

哺乳动物细胞表达系统研究进展.李国坤,高向东,徐晨.中国生物工程杂志, 2014, 34(1): 95-100.

目前,哺乳动物细胞已成为生产多种生物药物的首选宿主细胞.哺乳动物细胞表达系统可进行翻译后修饰,表达的重组蛋白接近人源构象,因此被大量用于治疗性重组蛋白的生产,如何建立高效的哺乳动物细胞表达系统也受到研究者们的重视.随着基因组学、转录组学、蛋白质组学以及代谢组学研究不断深入,近几年来在优化哺乳动物表达系统方面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从高效表达载体构建、宿主细胞改造、高通量筛选、培养基优化等方面阐述哺乳动物细胞表达系统的研究进展,以期为研究者们提供一定的帮助.关键词:高效表达载体;染色质开放元件;宿主细胞改造;高通量筛选培养基优化

R 医药、卫生

R1 预防医学、卫生学

R1811003-9961-201401000079

OXA-48的相关特性.龚林,袁敏,卢金星,等.疾病监测, 2014, 29(1): 79-82.

苯唑西林酶OXA-48是一种D类碳青霉烯酶,近年来在肠杆菌科中报道日益增多.该酶对青霉素类水解能力很强,对碳青霉烯类药物活性较弱,酶活性不能被β-内酰胺酶抑制剂抑制.blaOXA-48基因上下游分别有一插入序列IS1999,共同组成转座子Tn1999.大多数菌株中,blaOXA-48基因位于一个可转移并且不携带其他耐药基因的62 kb的质粒上,因此可以在细菌间广泛传播.PCR技术是检测菌株是否携带blaOXA-48基因的金标准.

关键词:OXA-48;碳青霉烯酶;D类;质粒

R2 中国医学

R281001-5302-201401000014

高血压肾损害及其中医药防治进展.刘巍,熊兴江,王阶.中国中药杂志, 2014, 39(1): 14-19.

高血压病肾损害是高血压病严重并发症之一.近年来,因高血压肾损害导致的终末期肾病的发病率逐年递增,给人类健康及社会经济造成极大危害.该文回顾了现代医学高血压肾损害的发病机制与治疗方案以及中医药防治本病的临床与实验研究,为合理降压、改善肾功能及减少心血管病死率提供新策略.

关键词:高血压病;肾损害;中医药

R281001-5302-201401000020

延胡索物质基础研究.杨鑫宝,杨秀伟,刘建勋.中国中药杂志, 2014, 39(1): 20-27.

延胡索是常用传统中药之一,主要化学成分为原小檗碱类和阿朴啡类生物碱.该文概述延胡索所含生物碱成分的研究,分析其结构类型及新的定性、定量方法;分析其生物转化、吸收、分布、代谢、排泄、药代动力学、药物相互作用等特点,为确定延胡索的药效物质基础提供科学依据.

关键词:延胡索;生物碱;药效物质基础

R281001-5302-201401000028

中药单体联用抗真菌药物抗耐药白色念珠菌的研究现状.万江帆,唐春萍,沈志滨,等.中国中药杂志, 2014, 39(1): 28-33.

近年来,针对耐药白色念珠菌感染的不断出现,有关中药单体联用抗真菌药物对耐药白色念珠菌作用的研究日趋增多.该文重点采用FICI评价法比较多种中药单体与抗真菌药物联用的协同作用,并对目前已阐明的协同机制进行归纳总结.

关键词:耐药白色念珠菌;中药单体;协同作用;协同机制;体外实验

R281001-5302-201402000156

高血压病辨证分型及证候客观化研究概况与展望.杨晓忱,熊兴江,王阶.中国中药杂志, 2014, 39(2): 156-161.

该文对高血压病的中医辨证分型进行全面的综述.以“病证结合”为切入点,从国家标准、行业标准、教材标准及个人经验分型等方面进行总结,同时结合现代检验手段、统计学方法进行深入分析,探讨高血压病的传统中医分型,为高血压辨证分型规范化研究、证候客观化研究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法.

关键词:高血压;辨证分型;中医药疗法;综述

R281001-5302-201402000162

绵枣儿属药用植物化学成分和药理活性研究进展.樊孟洋,王延敏,王智民,等.中国中药杂志, 2014, 39(2): 162-170.

绵枣儿属Scilla植物是百合科多年生草本,约90种,广布于欧洲、亚洲和非洲的温带地区,少数也见于热带山地.我国产1种和1变种,即绵枣儿和白绿绵枣儿.该属中多种植物可以药用,常被用于治疗跌打损伤,腰腿疼痛、筋骨痛等.该属植物的化学成分主要是尤可甾醇衍生的三萜及其糖苷、蟾蜍甾、高异黄酮、生物碱、二苯乙烯及少量的木脂素等.药理活性主要表现在抗菌、抗炎、抗氧化、抗肿瘤和糖苷酶抑制等方面.为了更好地开发利用本属药用植物,该文综述了其化学成分与药理活性的研究进展.

关键词:绵枣儿属;三萜;蟾蜍甾;高异黄酮;抗菌;抗炎;抗肿瘤

R281001-5302-201402000171

“中药组分”相关研究的发展现状分析及探讨.刘丹,贾晓斌.中国中药杂志, 2014, 39(2): 171-174.

中药组分已经成为现代中药研究领域的一大热点,随之中药组分呈现出多样性与误识性发展趋势.对于一个现代化新产物的研究,应鼓励多元化的发展模式,但是对于中药组分概念错误认识是不应该出现的.该文通过分析中药组分的发展现状、引发的问题来对中药组分标准化进行探讨,目的是为了减少和避免再出现把非中药组分当作中药组分来研究的科研情况.

关键词:中药组分;标准化

R281001-5302-201402000175

小麦麸皮中有效成分及药理活性研究进展.张翼,李毓,王建,等.中国中药杂志, 2014, 39(2): 175-180.

小麦麸皮为小麦的种皮,具有悠久的药用历史.现代研究发现麦麸含有膳食纤维、酚类物质、蛋白质、维生素、矿物质等多种类型的化合物,并具有降糖、降压、调脂、抗氧化、抗菌、抗炎、抗病毒、预防结肠癌、防止基因突变、调节免疫力、吸附重金属

等广泛的药理活性,具有很大的开发利用价值,受到了国内外学者的广泛关注.该文对麦麸中有效成分及药理作用的国内外最新研究现状作一综述,并简要介绍了麦麸综合开发与利用中的限制因素,为我国丰富的麦麸资源的开发利用提供了新的参考.

关键词:麦麸;活性成分;药理作用;研究进展

R281001-5302-201402000181

传统矿物中药的研究进展.陈丙春,郑丽莉,王海燕,等.中国中药杂志, 2014, 39(2): 181-184.

传统矿物中药是中药富有特色的组成部分,在中医药学的发展上有其独特的作用.随着科技的发展和医疗水平的提高,传统矿物中药的研究逐渐深入、广泛.近几年,传统矿物中药的研究内容主要包括矿物药的物理性质、结构、化学成分、药理学和治病机制的研究.上述几个方面的研究在矿物药的实际应用和理论方面有着重要的意义.该研究对上述几个方面的研究现状及研究中存在的问题做了简要的总结和评述,并对其发展做了展望,以便对今后传统矿物中药的深入研究提供借鉴.

关键词:矿物药;物理性质;结构;化学成分;药理学;综述

R281001-5302-201404000751

五味子多糖提取分离和药理作用研究进展.陆兔林,吴杨,季德,等.中国中药杂志, 2014, 39(4): 751-754.

近年来五味子多糖的研究取得了很大进步,该文综述了五味子多糖的提取、纯化、分级、含量测定、结构解析的方法和技术,及其所具有的保肝、抗肿瘤、增强免疫、抗衰老、抗疲劳、抗变态反应等药理作用.五味子多糖具有较强的药理活性,但多糖的提取、纯化效率仍不高,功能活性测定大部分是在五味子粗多糖的基础上进行的,其作用机制尚需深入探讨.

关键词:五味子;多糖;提取;纯化;药理作用

R281001-5302-201405000759

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与脑卒中的关系及中药干预进展.陈亚,李亚娟,卞卡.中国中药杂志, 2014, 39(5): 759-764.

脑卒中是威胁人类健康的重大疾病之一,及时的早期治疗对脑卒中的防治十分重要.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carotid intima-media thickness,CIMT)是诊断脑卒中的一个非倾入性指标,且是一个独立的预测因子,其增厚程度可以及时反映出脑卒中的进展情况,为脑卒中早期治疗提供诊断依据.该研究通过对CIMT与脑卒中及其危险因素的关系的阐述,突出强调了CIMT在预测脑卒中方面的重要作用;通过对CIMT可能的增厚机制的概述,为CIMT的治疗提供切入点,以期对CIMT的中药治疗起到指导作用.

关键词: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脑卒中;颈动脉内膜中层增厚机制;中药干预;综述

R281001-5302-201405000765

中药外治法治疗水肿现状.徐维诚,姜宏,马俊.中国中药杂志, 2014, 39(5): 765-768.

水肿作为临床常见的一种病证,临床既可以通过内服药物治疗,也可以采用中药外治法治疗.近年来有关中药外治法治疗水肿的临床和基础研究开展较多.资料显示外治法方剂多以大黄、芒硝、牵牛子等泻下药,黄柏等清热药和冰片等开窍药组合为主.研究表明外治药物成分不经过门、肝系统,避免肝脏的首过效应,可使药物的有效成分迅速通过毛孔、皮肤吸收,加强消除水肿的作用,缩短疗程,减少不良反应,简便价廉.今后的临床科研中可以多发挥中药外治法对水肿的独特优势.

关键词:中药;外治法;水肿

R281001-5302-201405000769

樟科药用植物山鸡椒的化学成分和药理活性研究进展.张水英,郭强,高小力,等.中国中药杂志, 2014, 39(5): 769-776.

山鸡椒是樟科木姜子属植物,其根、茎和果实均可入药,具有祛风散寒、理气止痛等功效,在民间应用广泛.该植物主要含有生

物碱类,特别是阿朴啡生物碱,也含有少量的黄酮、木脂素及其他类成分.相关药理研究显示,山鸡椒在治疗心血管疾病、抗肿瘤、抗炎、提高免疫力、平喘抗过敏、抗氧化、抗菌、杀虫等多方面都有较好的效果.该文对山鸡椒的化学成分及药理活性进行了全面的归纳,以期对本种药用植物的综合研究和应用提供参考.关键词:樟科;山鸡椒;化学成分;药理活性;综述

R281001-5302-201405000934

从中药注射剂质量标准分析其不良反应成因.崔宏玉,梁爱华.中国中药杂志, 2014, 39(5): 934-940.

通过检索中国知网(CNKI)1983—2013年128种中药注射剂不良反应文献报道,从中药注射剂质量标准分析由中药注射剂导致的不良反应的成因,为提高中药注射剂的安全性并完善其质量标准提供思路.该综述提示中药注射剂不良反应的发生与中药组成味数关系不大,但与药物本身、辅料、溶媒的选择关系紧密,而由这些方面引起的不良反应大多数都可通过完善中药注射剂质量标准得到有效控制.

关键词:中药注射剂质量标准;中药注射剂;不良反应

R281001-5302-201406000949

芳香开窍中药对血脑屏障通透性的调节作用及其机制研究进展.

王利苹,奉建芳,胡凯莉.中国中药杂志, 2014, 39(6): 949-954.血脑屏障的天然屏障作用,在保护脑组织的同时也限制了众多药物的入脑转运.芳香开窍类中药能够开窍醒脑、调节血脑屏障通透性,体现出引药上行和脑保护的特性.该文以常见芳香开窍中药冰片、麝香、苏合香、安息香和石菖蒲为代表,综述了近年来芳香开窍中药对血脑屏障通透性调节作用的研究进展,并对其调节机制进行了探讨.此外,结合近年来芳香开窍中药在现代制剂中的应用,笔者认为后续研究应拓宽此类中药的应用,将其芳香开窍的特性与现代药剂学的新剂型、新技术相结合,为脑部疾病的治疗提供新的思路与方法.

关键词:芳香开窍中药;血脑屏障;冰片;麝香;苏合香;安息香;石菖蒲

R3基础医学

R341674-7232-201401000001

肝细胞极性与膜蛋白分选的分子机制.聂萌,王林.中国科学:生命科学, 2014, 44(1): 1-13.

肝细胞是高度特化的极性上皮细胞,细胞质膜蛋白的分选和极性转运对于肝细胞极性的建立与维持至关重要.首先,膜蛋白在内质网中合成,随后经高尔基体加工修饰,再由反面高尔基体进一步分选,最后通过膜泡运输等不同的机制分别转运到胆汁腔面或窦状隙面,行使其特殊的功能.近些年来,细胞内负责转运的细胞器和主要的分选信号已逐步被揭示.特别是循环内体也被证明参与了胆汁腔面和窦状隙面膜蛋白的极性分选和转运.肝细胞的极性一旦遭到破坏,将会引起胆汁分泌障碍以及其他肝脏功能的损伤,从而可能导致肝脏糖脂代谢紊乱,甚至丧失正常的生理功能.因此,深入研究肝脏细胞极性的形成与维持机制,将为多种肝脏疾病的预防和治疗寻找到新的方向和靶点,具有重要的理论和临床实践意义.

关键词:肝细胞极性;胆汁腔面;窦状隙面;膜蛋白极性转运;循环内体;胆汁淤积

R378.2+21003-9961-201402000163

与爬行动物有关的波摩那沙门菌.王闻卿,王鸣柳,周晓瑛,等.疾病监测, 2014, 29(2): 163-166.

波摩那沙门菌(28:y:1,7)已成为复燃的沙门菌血清型,能引起相关高危人群的腹泻暴发流行,对全球公共卫生安全造成潜在危险,尤其在某些生活水平高的国家和地区.历经10多年的病例统计和流行病学追溯、生态学调查研究的数据积累,人们对波摩那

沙门菌的暴发病例的流行病学特征有了一定的了解和认识.本研究就波摩那沙门菌的宿主来源、典型暴发案例调查和干预处置原则、实验室溯源和行为生态学传染病发病模式等相关研究做一综述.

关键词:波摩那沙门菌;复燃;宿主;行为生态学传染病

R3921009-2501-201401000116

类风湿性关节炎缓解后的维持治疗研究进展.李小心,徐亮.中国临床药理学与治疗学, 2014, 19(1): 116-120.

类风湿性关节炎(RA)是一种以关节的炎症损害为主要特点的复杂、多系统自身免疫性疾病.关于RA缓解期的药物使用一直是长期以来困扰风湿病学界的难点和热点.近年随着改变病情抗风湿药的日益成熟、生物制剂的快速发展,使RA的维持治疗手段和药物选择更具灵活性,疗效、预后和药物不良事件控制较以往均有新的突破.本文就缓解后治疗的最新研究作一综述.

关键词:类风湿性关节炎;缓解期;治疗

R4 临床医学

R446.11009-2501-201401000101

洋葱伯克霍尔德复合体研究新进展.王玉萍,李小宁,张莺莺.中国临床药理学与治疗学, 2014, 19(1): 101-104.

洋葱伯克霍尔德复合体(Burkholderia cepacia complex,Bcc)是一组革兰阴性非发酵菌,是一种重要的条件致病菌,在肺囊性纤维化(CF)和慢性肉芽肿(CG)患者中特别容易引起感染,使患者出现无症状带菌、慢性感染或洋葱综合症.随着抗生素的大量使用,洋葱伯克霍尔德复合体引起上述两种疾病以外感染的报道逐渐增多,可引起肺炎、败血症、伤口感染、深部脓肿、尿路感染等.本文就洋葱伯克霍尔德复合体的基因型,流行病学特征、鉴定方法、毒力因子、耐药机制等方面的研究新进展进行了综述.

关键词:洋葱伯克霍尔德复合体;基因型;流行病学特征;鉴定方法;毒力因子;耐药机制

R5 内科学

R516.71003-9961-201402000156

布鲁氏菌免疫相关抗原研究进展.王娜,呼和巴特尔,崔步云.疾病监测, 2014, 29(2): 156-162.

布鲁氏菌病是世界范围内存在的一种人畜共患传染病,目前许多学者对此展开研究并总结一些瓶颈问题:其一,在动物检疫方面,无法确定被检动物是疫苗接种还是自然感染,这对畜牧业经济造成了很大影响;其二,在疫苗接种方面,人类预防布鲁氏菌感染没有理想的疫苗,使得感染率增加,再加之短时间内临床症状不典型,使得病情极易被延误.针对这两个问题本研究主要介绍了一些布鲁氏菌病诊断相关抗原、疫苗候选抗原和一些热点关注抗原.

关键词:布鲁氏菌;疫苗接种;自然感染;诊断抗原;疫苗候选抗原

R521000-6621-201403000204

结核分枝杆菌潜伏感染相关抗原的研究进展.白雪娟,吴雪琼.中国防痨杂志, 2014, 36(3): 204-210.

结核病是全世界范围内危害人类健康的主要传染病之一.结核分枝杆菌潜伏感染者是结核病的主要来源,早期发现、诊断并有效治疗潜伏感染是有效控制结核病蔓延的重要措施之一.目前,结核分枝杆菌潜伏感染抗原主要包括与结核分枝杆菌缺氧、营养缺乏及与结核分枝杆菌复苏、再激活相关的蛋白.有些潜伏感染相关抗原具有良好的T细胞免疫能力,尤其更易在被潜伏感染人群中识别,有望成为新型的结核分枝杆菌潜伏感染诊断标志物及潜伏感染候选疫苗;有些潜伏感染相关抗原对B淋巴细胞具有较强免疫原性,在结核病体液免疫诊断方面有潜在诊断价值.这些潜伏感染相关蛋白在未来结核分枝杆菌潜伏疫苗及诊断试剂开发中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关键词:分枝杆菌,结核;细菌蛋白质类;监控蛋白类;抗原,细菌;磷酸果糖激酶类

R5871009-2501-201401000105

染料木黄酮植物性雌性激素治疗骨质疏松研究进展.林忠,孙渊,杜有功,等.中国临床药理学与治疗学, 2014, 19(1): 105-111.

本综述通过检索Google Scholar以及Science Direct查阅大量近10年的相关文献,对染料木黄酮抗骨质疏松机制、抗骨质疏松药效、药代动力学以及安全性多角度综述分析.结果表明染料木黄酮具有类似雌性激素作用,与雌性激素受体α的结合力大于雌性激素受体β的结合力,且发挥抗骨质疏松作用的主要作用受体是雌性激素受体α,在抗骨质疏松研究中无论是体内还是体外都具有较强的药理作用;其药理活性作用机制包括抑制骨髓巨噬细胞向破骨细胞转化的能力,抑制破骨细胞的增殖生长能力,诱导破骨细胞的凋亡,同时促进成骨细胞的增殖生长能力.骨质疏松的治疗效果确切,而毒副作用则明显的低于双磷酸盐和特立帕肽.植物雌性激素染料木黄酮可能在未来骨质疏松治疗过程中具有成为一线治疗药物的潜质.

关键词:染料木黄酮;植物性雌性激素;抗骨质疏松

R587;R9691009-2501-201401000074

钙调神经磷酸酶/NFATc信号通路介导他克莫司诱导移植后糖尿病的研究进展.汪江林,左笑丛,杨梦,等.中国临床药理学与治疗学, 2014, 19(1): 74-81.

他克莫司(Tacrolimus,FK506)是目前国内外器官移植术后的首选抗排斥反应药物,它通过抑制钙调神经磷酸酶而发挥免疫抑制作用.移植术后糖尿病(Post-transplantation diabetes mellitus,PTDM)是器官移植后的一种常见的并发症,发病率为2%~53%.PTDM与FK506抑制钙调神经磷酸酶关系密切.FK506使钙调神经磷酸酶活性受到抑制,阻碍细胞浆中的T细胞活化核因子(NFATc)去磷酸化,使NFATc不能核转位,抑制其与靶DNA结合,导致启动子不能启动相关基因的转录,一方面影响β细胞的增殖、细胞凋亡以及胰岛素的分泌,使胰岛素水平降低,另一方面使胰岛素的靶组织对胰岛素的敏感性和反应性降低,从而导致PTDM的发生.

关键词:他克莫司;糖尿病;钙调神经磷酸酶/NFATc信号通路

R73 肿瘤学

R731674-7232-201401000014

羟基酪醇抗肿瘤机制研究进展.罗成,刘健康.中国科学:生命科学, 2014, 44(1): 14-20.

羟基酪醇是一种存在于橄榄中的多酚类化合物,具有良好的生物学效应.大量文献表明,羟基酪醇可以诱导多种肿瘤增殖抑制以及凋亡发生.作为一种含酚羟基化合物,羟基酪醇容易发生自氧化,加速其在体外的降解,同时生成过氧化氢.本文综述了羟基酪醇在肿瘤防治领域的研究进展及相应的机制研究,重点就羟基酪醇的自氧化在肿瘤治疗预防中所起的作用进行探讨.

关键词:羟基酪醇;肿瘤治疗;过氧化氢;自氧化

R731009-2501-201401000067

MicroRNA-34用于肿瘤治疗的基础研究.李征,向开敏,彭淑平,等.中国临床药理学与治疗学, 2014, 19(1): 67-73.

MicroRNA-34(miR-34)调节多条信号通路上的靶基因发挥阻滞细胞周期,诱导细胞凋亡,抑制肿瘤干细胞、抑制转移以及化疗增敏的作用,从而抑制肿瘤的生长与转移.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miR-34有可能成为肿瘤治疗的新靶点.本文综述了miR-34家族的生物学功能及其分子机制,以及在动物肿瘤模型中开展miR-34相关基因治疗的前期研究,揭示了miR-34用于肿瘤临床治疗的可能性.关键词:MicroRNA-34;肿瘤;基因治疗

R7301672-4992-201402000466

IFN-λs抗肿瘤机制的研究进展.高萌,云升.现代肿瘤医学, 2014, 22(2): 466-469.

干扰素λ(interferon-λ,IFN-λ)包括IFN-λ1、IFN-λ2和IFN-λ3,是一类新发现的Ⅲ型干扰素,属于Ⅱ型细胞因子家族,它的很多生物学功能与Ⅰ型IFN相似,包括抗病毒、抗增殖、免疫调节及抗肿瘤活性.其结合受体与Ⅰ型IFN不同,Ⅲ型干扰素的毒副作用显著小于Ⅰ型IFN.本文总结了近年来对Ⅲ型干扰素抗肿瘤功能的研究进展.关键词:干扰素λ;干扰素λ受体;抗肿瘤活性

R7301672-4992-201402000470

糖尿病与癌症潜在相关性讨论.刘建刚,张积仁.现代肿瘤医学, 2014, 22(2): 470-472.

糖尿病、糖尿病治疗以及他们和恶性肿瘤之间的关系是一个相当复杂的问题,需要开展深入的研究来探究其中是否真的存在隐忧或者潜在获益.许多年来,在流行病学、基础医学层面糖尿病和癌症的相关性都得到了大量的研究,逐渐明朗的是,癌症现在应该被列为糖尿病的并发症之一.

关键词:糖尿病;恶性肿瘤;相关性

R7301672-4992-201402000476

腺苷脱氨酶的临床价值及其应用进展.方倩,李兴武,梅传忠.现代肿瘤医学, 2014, 22(2): 476-478.

腺苷脱氨酶(ADA)在某些疾病的早期诊断、治疗以及发病机制的研究中越来越受到关注.血清ADA活性是反映肝损伤的敏感指标,浆膜腔积液中ADA的测定在良恶性鉴别诊断上有重要价值.脑脊液ADA检测还可作为中枢神经系统疾病诊断和鉴别诊断的重要指标.近年研究表明ADA在结核病、糖尿病、恶性血液疾病、自身免疫性疾病的诊断及预后中也有重要价值.

关键词:腺苷脱氨酶;临床价值;进展

R730.51672-4992-201402000460

USP22与肿瘤关系的研究进展.柏雪丽,胡素香,欧阳玲.现代肿瘤医学, 2014, 22(2): 460-463.

USP22作为泛素特异性加工酶家族中的一员,位于人类17号染色体,编码蛋白产物约66 kDa,是hSAGA复合物的一个亚单位,主要通过去泛素化修饰调节细胞内的一系列生化反应,包括细胞的生长分化、肿瘤形成、调控细胞周期、转录激活和信号转导等.目前研究发现USP22主要通过调控Bmi-1及MYC、FBP1、TRF1等因子参与肿瘤发生发展,这一特点使其可能成为肿瘤干细胞标志物之一.基于USP22的上述作用,针对USP22设计的特异性抑制因子有可能在将来成为肿瘤治疗新的切入点.

关键词:USP22;Bmi-1;肿瘤干细胞标志物;RNAi;肿瘤治疗

R730.521672-4992-201402000472

蔓荆子有效提取物抗肿瘤作用研究进展.胡晓楠,安东建,曹建国,等.现代肿瘤医学, 2014, 22(2): 472-475.

蔓荆子(Fructus Viticis)是一种传统中药,具有抗炎、镇痛、抗肿瘤等功效.随着分子生物学和分子药理学的发展,中药的抗肿瘤作用在近年来成为研究的热点.现代药理研究表明,蔓荆子所含的化学成分种类丰富,包括黄酮及其苷类、挥发油、酚类、木质素类和萜类等成分,其广泛的抗肿瘤作用受到国内外学者的关注.本文将近几年来关于蔓荆子中主要成分多甲氧基黄酮、紫花牡荆素以及其他有效提取物的抗肿瘤作用及作用机制进行了整理和综述,以期为蔓荆子抗肿瘤作用在临床的开发应用提供参考.

关键词:蔓荆子;多甲氧基黄酮;有效提取物;紫花牡荆素;抗肿瘤

R730.521672-4992-201402000478

单味中药的抗肿瘤机制研究进展.戴曦,杨小琼.现代肿瘤医学, 2014, 22(2): 478-481.

传统中草药在我国抗癌治疗中已得到广泛认可和应用.随着细胞生物技术的发展,传统中药有效成分及其抗癌机制得到了进一步揭示.本文综述了单味中药在治疗肿瘤中的研究近况.

关键词:肿瘤;中药;作用机制

R730.521672-4992-201402000481

半枝莲、白花蛇舌草抗肿瘤的研究进展.罗金强,刘宏斌.现代肿瘤医学, 2014, 22(2): 481-484.

体内外药理实验显示:半枝莲、白[KG(*9]花蛇舌草抗肿瘤作用明显,而且二者在抗肿瘤方剂中常以药对形式出现.本文分析二者抗肿瘤的[KG)]机制,并探讨二者抗肿瘤的协同作用,为组方及临床应用提供理论依据.

关键词:半枝莲;白花蛇舌草;药对;抗肿瘤

R734.21672-4992-201402000463

地诺单抗用于骨转移癌治疗的研究.马宁强,张贺龙.现代肿瘤医学, 2014, 22(2): 463-465.

癌症转移是致死的主要原因,骨是排第三的好发转移部位.OPG/RANKL-RANK骨调节轴是影响破骨细胞发育及功能的唯一途径.地诺单抗(denosumab)是全人源化结合RANKL的中和抗体,由FDA于2010年11月批准用于实体瘤骨转移的治疗.本文就地诺单抗用于骨转移癌治疗的机制及临床实验研究作一综述,为临床医生更合理的选择骨改构药物用于骨转移癌的治疗做指导.关键词:肺癌;骨转移;地诺单抗

R735.21674-3679-201402000147

胃粘膜低级别上皮内瘤变随访研究.肖强,宋育林.中华疾病控制杂志, 2014, 18(2): 147-150.

目的:探讨胃粘膜低级别上皮内瘤变自然转归及其影响因素.方法:收集2005—2010年合肥市第二人民医院内镜中心经病理诊断为低级别上皮内瘤变410例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随访其中63例患者的内镜形态学、病理学及血清学幽门螺旋杆菌细胞毒素相关基因蛋白A(Hp-CagA)结果.结果:胃粘膜低级别上皮内瘤变的内镜表现形态各异,缺乏特异性.随着年龄的增加,胃低级别上皮内瘤变的比例也逐渐增加.位于贲门胃底的低级别上皮内瘤变中≥60岁患者占64.3%(36/56),高于其他部位(均有P<0.05).63例患者中6例发生进展,其中4例癌变,癌变率6.3%(4/63).病灶>15 mm、凹陷性病变、伴有不典型增生性肠化、Hp-CagA阳性是影响胃粘膜低级别上皮内瘤变转归的因素(均有P<0.05).结论:胃粘膜低级别上皮内瘤变患者具有一定癌变潜力,不同患者应区别对待.胃镜随访有利于发现早期胃癌.

关键词:胃肿瘤;危险因素;随访研究

R735.31672-4992-201402000457

结直肠癌组织中RUNX3和hMSH2的研究进展.曹红霞,王俊红,赵长林.现代肿瘤医学, 2014, 22(2): 457-459.

结直肠癌的发生、发展需要受多种基因的调控,人类RUNT相关转录因子3(RUNX3)和人类错配修复基因(hMSH2)在结直肠癌的发生、发展、转移及预后中起重要作用.RUNX3基因启动子区改变导致RUNX3基因转录表达下调及失活,参与多种肿瘤的发生、发展.hMSH2是错配修复基因,hMSH2蛋白在错配修复过程中通过核苷酸聚合酶而起作用,它失活后可引起复制错误的累积,从而引起突变表型,为探讨对RUNX3和hMSH2的一些相关性研究结直肠癌发生、发展机制奠定了基础.本文就国内外对RUNX3、hMSH2表达的异常与结直肠癌发生发展关系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关键词:RUNX3;hMSH2;结直肠癌

R77 眼科学

R771672-5123-201403000464

视网膜色素上皮发育发生学的研究进展.张燕,彭绍民.国际眼科杂志, 2014, 14(3): 464-467.

视网膜色素上皮(retinal pigment epithelium,RPE)为一单层排列整

齐的六角柱形细胞所组成,位于神经视网膜的光感受器和脉络膜的Bruch’s膜之间,在维持光感受器细胞存活和正常功能方面起重要作用.多种先天性视网膜色素上皮疾病的发生与胚胎期的发育发生有着密切的关系.本文对RPE胚胎发育的基本过程、诱导RPE发生发育的信号分子、调控RPE发生发育的基因及维持RPE分化的信号通路等几个方面做一综述.

关键词:视网膜色素上皮;发育

R8 特种医学

R871674-7232-201401000021

运动与P53调节细胞信号转导通路研究进展.邵月.中国科学:生命科学, 2014, 44(1): 21-28.

P53调节多个细胞信号转导通路,其功能与肿瘤抑制、细胞周期调控、能量代谢调节、促进线粒体生物发生、保持氧化应激平衡等有关,保持P53基因的稳态表达是预防肿瘤和延缓衰老的策略之一.体育锻炼能促进机体新陈代谢、延缓细胞衰老、减少细胞癌变几率,适宜的运动能够通过影响P53调节的多个细胞信号通路延续P53信号稳态.

关键词:运动;P53;细胞信号转导通路

R9 药学

R9160513-4870-201403000293

类天然藤黄属桥环呫吨酮的结构优化研究进展.王艳艳,张晓进,杨英睿,等.药学学报, 2014, 49(3): 293-302.

以生物活性天然产物为模板进行类天然产物的设计是新药发现的重要途径之一.藤黄酸是一种具有独特桥环呫吨酮骨架的藤黄属天然产物,其具有良好的体内外抗肿瘤活性.本文主要是对藤黄酸抗肿瘤药效骨架的确证以及在此基础上进行类天然桥环呫吨酮化合物的设计、结构优化及构效关系研究等方面进行综述和展望.关键词:类天然产物;抗肿瘤;桥环呫吨酮;结构优化;藤黄酸;构效关系

R9170254-1793-201402000201

高速逆流色谱无水溶剂体系在天然产物分离纯化中的应用.李成平,卢程华,唐岚,等.药物分析杂志, 2014, 34(2): 201-206.

高速逆流色谱(HSCCC)是基于样品在逆行的互不混溶两相溶剂之间分配系数的差异而实现分离的新型分离技术.本文综述了近30年来,HSCCC分离天然产物中极弱极性化合物时应用无水溶剂体系的研究进展,包括被分离物质的种类、溶剂体系组成及洗脱方法.结果表明,HSCCC无水溶剂体系在分离天然产物中一些极性非常小的化合物方面有着独特的优势,并总结了HSCCC无水体系溶剂选择规律、特点及适用范围,为HSCCC无水体系的应用及溶剂体系的快速选择提供了参考.

关键词:高速逆流色谱;无水溶剂体系;溶剂体系选择;天然产物分离;极弱极性化合物;分配系数;固定相保留率

R9170254-1793-201402000207

庆大霉素质量标准变迁对庆大霉素质量的影响.刘英,王立萍.药物分析杂志, 2014, 34(2): 207-214.

庆大霉素为发酵的多组分抗生素,各组分活性和毒性各不相同,含有发酵工艺的活性物质的杂质谱更复杂及难以预测,同时庆大霉素无特征紫外吸收,且极性强,因此,对庆大霉素质量特别是组分、有关物质的控制较为困难.本文通过对庆大霉素质量标准和产品质量变迁的综述,说明了一个有效可行质量标准的建立对产品质量的重要影响.

关键词:庆大霉素;质量标准;质量控制;组分;有关物质;综述

R9171671-8135-201401000127

关于我国药典单克隆抗体类生物治疗药物总论的思考.高凯,徐志凯,任跃明,等.中国生物工程杂志, 2014, 34(1): 127-134.单克隆抗体类生物治疗药物目前是国内外生物药中增长最快的领域.药品的规范生产与质量控制与其安全有效性息息相关,欧美药典中均设有对此类药品质量控制的总体要求,2015版《中国药典》在进一步保障药品安全和提高质量控制水平的编制指导思想下,也拟纳入对单克隆抗体类生物治疗药物的总体要求,就相关起草工作从产品涉及范畴、制造与产品检定等方面进行阐述.

关键词:单克隆抗体;抗体类生物治疗药物;药典标准

R9430513-4870-201403000303

微波辐射技术在药物制剂领域的应用.张雪冰,时念秋,杨志强,等.药学学报, 2014, 49(3): 303-309.

微波是一种可以穿透物质并在物质内部直接转化为热能的能源.微波对物质加热的程度依赖物质的介电性质,高介电损耗的物质更容易与微波电磁场达到共振,从而更高效地吸收微波.由于独特的加热机制,微波辐射技术可以诱导药物与聚合物的相互作用、改变药物的溶出特征,并且微波辐射技术具有提高产品质量、节能和节省时间等优势.本文总结了微波辐射技术的特点及微波辐射技术在制剂新技术、制剂过程中应用的研究进展,旨在为药物制剂领域加热干燥提供新思路.

关键词:微波辐射;介电损耗;加热机制;制剂新技术;制剂过程;溶出

R961009-2501-201401000090

他克莫司药效学研究进展.杨梦,左笑丛,汪江林,等.中国临床药理学与治疗学, 2014, 19(1): 90-95.

他克莫司是一种钙调磷酸酶抑制剂,主要是通过抑制T细胞活化相关细胞因子(IL-2、IL-3、IL-4、IL-5、IFN-γ、TNF-α、GM-CSF)的转录和IL-2、IL-7受体的表达发挥免疫抑制作用.此外,临床及动物实验中均显示他克莫司在预防及治疗器官移植排斥反应方面效果显著.主要不良反应为肾毒性、神经毒性、高血压、糖尿病、牙龈增生等.

关键词:他克莫司;药效学;细胞因子;排斥反应;不良反应

R9630513-4870-201403000285

次黄嘌呤脱氢酶的基本功能及作为药物靶点的应用.张友文,张丹,孙华.药学学报, 2014, 49(3): 285-292.

次黄嘌呤脱氢酶(inosine 5’-monophosphate dehydrogenase,IMPDH)是GMP从头合成途径的限速酶,多种疾病会影响其活性与表达.以它为靶点的药物已广泛应用到抗病毒、免疫抑制、抗肿瘤等领域.IMPDH不仅充当核苷酸代谢酶的角色,它还具有多种其他生物学功能,在疾病及生理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本文就IMPDH的基本功能、催化机制、生物学功能、抑制剂分类及其作为药物靶点的意义和研究进展作一综述,希望为进一步发现IMPDH的生物学功能与新型抑制剂提供参考.

关键词:次黄嘌呤脱氢酶;催化机制;药物靶点;生物学功能;抑制剂

R9691009-2501-201401000082

Ⅱ相代谢及其酶的研究进展.石淑亚,王连生.中国临床药理学与治疗学, 2014, 19(1): 82-89.

以结合反应为特征的Ⅱ相药物代谢是机体处置药物重要环节,主要包括葡萄糖醛酸化、乙酰化、甲基化、谷胱甘肽化、硫酸化等结合反应.不同基团对应的结合反应均由多个同类基因或超基因家族介导催化完成.Ⅱ相代谢反应都具有各自不同的反应特征与各自不同的功能意义.Ⅱ相药物代谢酶活性受联合用药影响会导致临床药物相互作用,其基因多态性一方面会影响内源性物质的代谢,可能导致某些疾病发生率升高,同时也会影响外源性物质的代谢,引起药物疗效的改变或毒性反应的发生.

关键词:Ⅱ相代谢;Ⅱ相代谢酶;药物代谢

R9691009-2501-201401000096

中药临床研究应用加载设计常见问题及注意事项.梁伟雄.中国临床药理学与治疗学, 2014, 19(1): 96-100.

加载设计指的是在使用安慰剂的对照试验中,设计方案为所有受试者在接受标准疗法的基础上,试验组加用试验药物,对照组加用模拟试验药的安慰剂.中药临床研究近年来加载设计应用较多,应该明确使用该设计的目的、常见的问题和注意事项.

关键词:临床试验;加载设计;安慰剂

R986;R7511009-2501-201401000112

维A酸类药物治疗疣状表皮发育不良的研究进展.廖伟坚,黄剑清.中国临床药理学与治疗学, 2014, 19(1): 112-115.

维A酸类药物是一组与天然维生素A结构类似的化合物,至今维A酸类药物治疗疣状表皮发育不良的文献报道仅有十几篇.有作者报道口服维A酸类药物对疣状表皮发育不良具有一定的临床疗效,但报道的例数均较少,并且还需更系统的对照研究证实.

关键词:维A酸;疣状表皮发育不良

S 农业科学

S2 农业工程

S2741006-7647-201401000001

节水型生态灌区建设与展望.彭世彰,纪仁婧,杨士红,等.水利水电科技进展, 2014, 34(1): 1-7.

节水型生态灌区的建设对于保障我国粮食安全和水资源安全具有重要意义.将水生态文明引入灌区建设中,探索性地将灌区视为一个自然、社会、经济与人“四位一体”的复合系统.在节水型生态灌区概念的基础上,分析灌区工程、灌水技术、生态系统、管理及文化的构建路径,提出节水型生态灌区建设评价指标体系与方法,指出灌区建设中存在水土资源配置不合理、未从机理角度寻求解决生态问题的措施、节水灌溉服务体系不健全、未能实现科学生产等主要问题,展望了灌区建设需要研究的课题以及智慧型灌区的发展方向.

关键词:生态灌区;灌区建设;灌区管理;节水;综述

S4 植物保护

S40577-7518-201401000109

大麦白粉病菌遗传学研究进展.朱靖环,周益军,杨建明.植物保护学报, 2014, 41(1): 109-117.

大麦白粉病是由布氏白粉菌属大麦专化型活体寄生菌Blumeria graminis f.sp.hordei(Bgh)引起的真菌病害,在全球大麦种植区普遍发生,危害日趋严重.大麦白粉病菌与寄主之间存在着“基因对基因”的关系,分化为不同的生理小种或致病型.由于病原菌基因突变、重组和流动以及寄主的选择作用,大麦Bgh种群毒性、致病型频率和分布不断发生变化.随着分子生物学技术飞速发展,应用分子标记已对30多个Bgh无毒基因位点进行了连锁作图分析,已克隆了Bgh无毒基因AVRk1和AVRa10,Bgh全基因组测序现已完成.文章综述了大麦白粉病菌的侵染循环、遗传分化及其无毒基因的定位、克隆和致病机制研究进展,并探讨了基于病原菌毒性进化和基因组解码信息获得持久控制大麦白粉病的有效手段.

关键词:大麦白粉病菌;致病性;无毒基因;致病机制

S40577-7518-201401000118

甘薯茎腐病的研究进展.黄立飞,罗忠霞,房伯平,等.植物保护学报, 2014, 41(1): 118-122.

甘薯茎腐病是由达旦提狄克氏菌Dickeya dadantii Samson et al.引起的细菌性甘薯病害,属于我国新发生病害,其蔓延迅速、防治困难,严重影响甘薯的品质和产量,已成为我国南方甘薯产区主要病害之一.文章对该病症状、病原菌分类、致病机制、全基因组测序概况和防治措施等方面的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并指出了今后的研究方向.

关键词:甘薯茎腐病;致病机制;防治措施

S7 林业

S781.721001-7488-201402000127

木材涂层失效研究综述.杨忠,张毛毛,刘亚娜,等.林业科学, 2014, 50(2): 127-133.

木材表面的涂层在光照、水分和氧气作用下易发生分解,导致涂层失效,丧失其装饰和保护功能.判断木材涂层是否失效,分析木材涂层失效的形式、程度、机制以及预防和早期检测木材涂层失效,已经成为木材与涂料科学家们关注的热点.目前,国外已经有了较多关于木材涂层失效的研究,而我国对木材涂层失效形式、机制及预防方面的研究甚少.本文重点对近几十年来国内外有关木材涂层失效的形式、机制及分析方法的研究进行了综述,旨在为我国木材涂层失效的快速评估、有效预防与延缓以及户外木材专用涂料的研发和评价提供科学依据.

关键词:木材;涂饰;涂层失效;失效行为

S8 畜牧、动物医学、狩猎、蚕、蜂

S811.21006-267X-201403000565

表皮生长因子对肠道功能调控的研究.刘淑杰,徐子伟,齐珂珂,等.动物营养学报, 2014, 26(3): 565-570.肠道健康决定了动物的整体机能和生产力水平,改善肠道结构与功能对动物健康生长具有重要意义.在畜牧生产中,诸多因素均能导致动物肠道功能损伤、生产力降低和抗病力减弱.表皮生长因子是促生长因子家族成员之一,具有许多生物学作用.表皮生长因子作为有丝分裂原,可刺激细胞分裂、增殖,增加上皮组织的DNA与蛋白质合成等,其独特作用是促进肠道组织生长、发育及损伤后修复,与动物肠道结构和功能密切相关.本文主要就表皮生长因子介导的信号通路、促进肠道发育、修复受损肠道组织、影响肠道各种酶活性以及提高营养物质消化吸收等方面内容进行论述.关键词:表皮生长因子;肠道;信号通路;功能调控

S8161006-267X-201403000578

仔猪缬氨酸需要量的研究进展.易孟霞,易学武,贺喜,等.动物营养学报, 2014, 26(3): 578-584.缬氨酸是猪必需氨基酸中的一种支链氨基酸,具有重要的生物学功能.本文就现有文献中关于缬氨酸结构和生理功能及仔猪缬氨酸需要量的数据进行了综述,并在此基础上初步归纳总结,提出仔猪饲粮中标准回肠可消化缬氨酸和赖氨酸的比率应为63.0%~64.5%,其标准回肠可消化缬氨酸需要量尚需进一步评估.关键词:仔猪;缬氨酸;需要量

S816.431006-267X-201403000571

游离棉酚对鸡蛋品质的影响及其脱除方法研究进展.王晓翠,武书庚,张海军,等.动物营养学报, 2014, 26(3): 571-577.棉籽粕为工业提取棉籽油后的残渣,含较高粗蛋白质和代谢能,是家禽饲粮中较理想的豆粕替代品.但其中的游离棉酚(FG)会沉积于鸡蛋中,恶化蛋品质,严重影响鸡蛋的可接受性,并可能危害人体健康;同时也限制了棉籽粕在家禽饲粮中的用量.因此,本文拟对棉酚的结构及毒性、FG对鸡蛋品质的影响及其脱除方法做一简要综述,并进一步指出需要解决的问题,为FG在蛋品质方面的后续研究提供参考.关键词:蛋品质;棉籽粕;游离棉酚;脱毒

S8231006-267X-201403000557

硒对奶牛乳腺氧化应激与乳腺免疫功能的调节作用.弓剑,闫素梅.动物营养学报, 2014, 26(3): 557-564.围产期和泌乳早期奶牛乳房炎和子宫炎发病率较高,是影响乳腺健康、产奶量和乳品质的重要因素.围产期奶牛乳腺免疫功能障碍是

乳房炎和子宫炎发病率及其严重程度提高的主要原因;而妊娠后期到围产期及泌乳高峰期氧化应激的进程性提高是导致乳腺免疫机能障碍的主要因素.微量元素硒可通过降低机体的氧化应激水平改善奶牛乳腺的免疫功能,进而降低奶牛乳房炎和子宫炎的发病率和严重程度.本文总结了奶牛乳腺氧化应激的产生以及对奶牛免疫功能的影响,并就硒对奶牛乳腺免疫功能的影响及调节机理进行了阐述.关键词:硒;奶牛;乳腺;氧化应激;免疫功能

S8231006-267X-201403000591

剩余采食量效应:评价肉牛营养与饲养过程中饲料转化率的指标.钟晓琳,高腾云,翟磊.动物营养学报, 2014, 26(3): 591-596.剩余采食量效应(RFI)是评估肉牛饲料转化效率的一个新指标.本文从RFI的定义、影响RFI的生理基础、RFI与甲烷排放量的关系、RFI的经济效益、RFI的遗传力与遗传相关及RFI分子标记研究进展等方面对肉牛净进食效应的相关研究进行了综述.关键词:剩余采食量效应;饲料转化效率;肉牛

S8281006-267X-201403000585

环境高温对猪脂肪代谢的影响.吴鑫,冯京海,张敏红.动物营养学报, 2014, 26(3): 585-590.

猪胴体脂肪的沉积、分布以及脂肪酸组成不仅影响胴体的经济价值,还直接影响消费者的健康.基于对健康的关注,消费者更加愿意选择皮下、内脏脂肪含量低的猪肉.肌内脂肪的含量直接影响猪肉的嫩度、多汁性及风味,如何在不增加皮下、内脏脂肪沉积的基础上,提高肌内脂肪的含量成为当前畜牧学科的研究热点.猪的脂肪代谢主要受遗传、营养以及环境应激等因素的影响.本文主要针对环境高温对猪不同部位脂肪代谢的影响及其可能的调控机制进行综述.关键词:环境高温;猪;脂肪代谢;调控机制

S9 水产、渔业

S9631006-267X-201403000597

头足类营养研究进展.戴宏杰,陈道海.动物营养学报, 2014, 26(3): 597-604.

本文主要就头足类对蛋白质、脂类、维生素、矿物元素和碳水化合物需求的研究现状进行总结,并对未来的研究方向进行探讨,旨在为头足类的人工繁育、资源保护与利用、饲料开发、品质改良等研究提供基础资料.

关键词:头足类;营养;研究;进展

T 工业技术

TB 一般工业技术

TB121674-7259-201401000041

两相燃烧的大涡模拟.周力行.中国科学:技术科学, 2014, 44(1): 41-49.

两相燃烧大涡模拟研究正在取得迅速进展.和雷诺平均模拟相比,大涡模拟可以给出流动和火焰的瞬态结构,并且很多情况下可以给出比雷诺平均模拟更准确的统计结果.湍流燃烧大涡模拟的一个关键问题是亚网格模型,特别是燃烧模型.不同研究者提出了或者应用了不同的燃烧模型,但是有的模拟结果缺乏仔细的实验验证,有的统计结果和实验不符合.提出了二阶矩(SOM)燃烧模型,分别成功地用于气体湍流燃烧和液雾燃烧的大涡模拟,显示其优于其他模型.并对近年来气体燃烧、液雾燃烧、煤粉燃烧和油滴燃烧大涡模拟的研究给出了简要的综述.

关键词:大涡模拟;液雾燃烧;煤粉燃烧;油滴燃烧

TD 矿业工程

TD3240253-9993-201402000205

我国煤炭开采中的冲击地压机理和防治.姜耀东,潘一山,姜福

兴,等.煤炭学报, 2014, 39(2): 205-213.

总结了我国煤矿冲击地压灾害发生的特点,分析了冲击地压、岩爆和矿震之间存在的联系和区别,建立了煤矿冲击地压的3种力学模型:材料失稳型冲击地压、滑移错动型冲击地压和结构失稳型冲击地压.提炼出煤炭开采中的冲击地压研究需要解决的4个方面的科学问题:地质赋存环境对冲击地压的作用机制及量化分析方法、深部断续煤岩体的变形破坏规律和工程动力响应特征、采动应力分布和能量场的时空演化规律与多因素耦合致灾机理、煤矿冲击地压的监测预警与防治方法,总结归纳了近年来我国在冲击地压机理与防治技术方面的研究成果以及存在问题,指出了今后我国煤矿提高冲击地压防治水平的努力方向.

关键词:冲击地压;煤炭开采;冲击地压分类;冲击地压防治;机理

TE 石油、天然气工业

TE3491000-7857-201407000071

致密油藏特征及一种新型开发技术.方文超,姜汉桥,孙彬峰,等.科技导报, 2014, 32(7): 71-76.

致密油包含源储接触和源储紧邻两种典型源储配置关系,且致密油不包含页岩油,这明晰了致密油的定义和分类.从构造、岩石物性和流体性质3个方面总结了致密油的储层特征.中国致密油资源潜力巨大,是目前中国非常规油气开发领域最为现实的选择.HiWAY 流道水力压裂技术在开发致密油方面极具潜力,已在全球10个国家的40多个非常规油气田成功作业,平均增产20%以上,并大幅度节约了用水量和支撑剂使用量,其技术的关键在于通过交替式间歇注入支撑剂和高强度凝胶压裂液在裂缝中产生流道,并利用一种新型的纤维添加物来使流道保持稳定分布.

关键词:致密油;储层特征;资源分布和潜力;HiWAY 流道水力压裂技术

TG 金属学与金属工艺

TG580.6921001-3881-201403000167

大尺度光学玻璃抛光技术研究.柳源,闫如忠.机床与液压, 2014, 42(3): 167-172.

大尺度光学玻璃应用广泛,要求特殊.分析大尺度光玻璃加工工艺,说明离散粒子抛光是大尺度光学玻璃精密加工的关键工序.介绍各种离散粒子抛光方法内涵、发展过程与趋势,从加工精度、质量、效率角度进行重点评述.阐述目前正在研究的可控式磨料流体抛光原理、实现形式及现状,表明可控式磨料流体抛光是一种值得关注的离散粒子抛光方法.

关键词:大尺度光学玻璃;离散粒子抛光;可控式磨料流体抛光

TH 机械、仪表工业

TH1131000-3835-201406000001

转子系统碰摩故障实验研究进展与展望.马辉,杨健,宋溶泽,等.振动与冲击, 2014, 33(6): 1-12.

针对旋转机械出现的转定子碰摩故障,对实验研究进行全面综述.简单介绍模拟单点、局部及整周碰摩所用实验装置,分析三种碰摩形式出现的典型实验现象;局部碰摩故障在工程实际中为主要碰摩形式,据研究对象将其划分为简单转子系统局部碰摩、复杂转子系统局部碰摩、旋转叶片-机匣局部碰摩及实际机组局部碰摩;并对三种碰摩形式典型故障特征进行对比,分析转定子碰摩实验研究发展方向.

关键词:碰摩;转子系统;实验研究;故障特征;碰摩装置

TH1641001-3881-201403000162

薄壁件数控加工物理仿真研究现状与发展趋势.王占礼,朱丹,胡艳娟,等.机床与液压, 2014, 42(3): 162-166.评述了薄壁零件数控加工物理仿真技术研究各方面的发展状况,总结物理仿真的当前研究内容和方法,提出了薄壁零件数控加工物理仿真中有待进一步研究的问题及发展方向.

关键词:数控加工;物理仿真;薄壁零件

TH171001-3881-201403000158

绿色再制造清洗技术的现状及发展趋势研究.任工昌,于峰海,陈红柳.机床与液压, 2014, 42(3): 158-161.

再制造技术对于构建节能社会、实现可持续发展的目标具有重要的意义.清洗作为再制造工艺的重要环节,对再制造产品的性能分析、表面检测、再制造加工及装配具有直接的影响.在介绍清洗过程所针对的主要对象的基础上,分类研究了当前适用于再制造过程的清洗方法和清洗技术,并展望了未来的发展趋势.

关键词:再制造;清洗;工艺技术

TK 能源与动力工程

TK121;TK1230438-1157-201403000765

流体在固体表面超铺展特性的研究进展.朱君悦,段远源,王晓东,等.化工学报, 2014, 65(3): 765-776.

对流体在固体表面超铺展特性的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总结了具有超铺展特性的动态湿润体系、超铺展特性的影响因素、内在机理以及实验关联式建立和数值模拟方法.部分丙硅氧烷类和烷基乙氧基化物类以及少数离子型表面活性剂溶液具有超铺展特性,浓度和固体表面能是超铺展的重要影响因素.气液界面的浓度Marangoni效应被认为是超铺展过程的控制因素,表面活性剂在气液、固液和三相接触线前缘固气界面的输运和吸附对浓度Marangoni效应有重要影响.分析认为,实验方面未来应拓展实验体系,建立超铺展产生的判据;深入研究宏观影响因素以及微观输运和吸附机理,同时考虑外加物理场影响,为超铺展的实际应用奠定基础.理论方面需综合考虑表面活性剂向界面的输运、吸附对界面性质的作用规律以及浓度Marangoni效应的影响,借鉴相对成熟的牛顿流体动态湿润理论,建立描述超铺展特性的全过程理论模型.数值模拟方面应以分子动力学模拟为基础建立表面活性剂输运和界面吸附的微观物理模型,将其引入流体动力学模型,实现对超铺展过程精确定量化的描述.本文还给出了可能的超铺展体系铺展全过程的物理图景.

关键词:超铺展;表面活性剂;界面;传递过程;研究进展

TK61000-6613-201403000668

助剂钾对镍基催化剂性能影响研究进展.王东旭,肖显斌,高静,等.化工进展, 2014, 33(3): 668-672.

镍基催化剂是生物质气化及焦油转化过程中活性最高的催化剂之一,但容易因积炭失活影响寿命,降低制氢过程的经济性.添加助剂不仅可以有效提高催化剂的抗积炭能力,还可以提高催化剂的稳定性.本文综述了助剂钾对镍基催化剂抗积炭能力及反应活性的影响,分析了助剂钾影响积炭生成和积炭气化的机理.助剂钾能够提高镍基催化剂的抗积炭能力,抑制催化剂的烧结,提高催化剂的稳定性.未来的研究方向是进一步考察助剂钾的种类、添加方式对镍基催化剂的抗积炭能力及焦油转化活性的影响与本质原因,以制备出具有高活性、高抗积炭能力、长寿命的生物质气化镍基催化剂.

关键词:生物质;气化;镍基;催化剂;焦油;积炭;助剂钾

TK61000-6613-201403000724

乙醇浓醪发酵技术研究进展.张强,韩德明,李明堂.化工进展, 2014, 33(3): 724-729.

乙醇浓醪发酵具有高细胞密度、高产物浓度和高生产速率等特点,是乙醇工业的发展目标和方向.采用乙醇浓醪发酵技术,具有节约工艺用水、提高设备利用率、降低能耗等优势,是提高乙醇发酵工业效益的重要途径.研究乙醇浓醪发酵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综述了乙醇浓醪发酵技术研究进展,介绍了乙醇浓醪发酵定义、优势以及影响乙醇浓醪发酵的因素.指出降低发酵醪液黏度、筛选高耐性酿酒酵母、改变发酵工艺模式、添加适宜酶制剂以及营养物质是实现乙醇浓醪发酵技术的主要途径,其中筛选高耐性的酿酒酵母是实现乙醇浓醪发酵技术的关键.

关键词:生物工程;生物能源;酶;乙醇;浓醪发酵

TM 电工技术

TM531.41000-6613-201403000689

导电聚合物基超级电容器电极材料研究进展.冯辉霞,王滨,谭琳,等.化工进展, 2014, 33(3): 689-695.

导电聚合物是一类重要的超级电容器电极材料.本文介绍了导电聚合物基电极材料的工作原理、优势及不足.在此基础上,介绍了目前为克服该类电极材料性能不足所做的相关研究工作,回顾了该类材料的研究现状.最后提出今后该类材料的研究重点是改善导电聚合物微观形貌、构建三维导电聚合物基电极复合材料及对该类材料制备工艺的优化等方面.

关键词:导电聚合物;电极材料;超级电容器

TM725;O5111003-3076-201401000001

关于发展高温超导输电的建议.严陆光,周孝信,甘子钊,等.电工电能新技术, 2014, 33(1): 1-9.

为解决我国日益突出的能源资源和负荷分布不均的矛盾,提高能源、环境和经济等综合利用效率,中国科学院学部于2011年12月设立了“高温超导输电”的咨询项目,力求前瞻思考和探讨高温超导输电的可行性并为国家发展此项前沿技术提供咨询意见.本项目在严陆光院士的主持下,组织20多位院士和专家,经过一年多的深入调研和研讨,形成了《关于发展高温超导输电的建议》咨询报告.报告分析了国内外高温超导输电技术发展和示范应用情况,认为高温超导输电具有大容量、低损耗、体积小、重量轻、系统可靠性高、节约资源、环境友好等优势,有望在我国未来电网发展中发挥重要作用.报告还针对我国相关技术和政策等方面的问题,提出了我国发展高温超导输电路线图和设立“高温超导输电”项目等政策建议.

关键词:高温超导输电;超导电缆;未来电网

TM7341003-3076-201401000058

未来电网运行形态研究.高海翔,王小宇,刘锋,等.电工电能新技术, 2014, 33(1): 58-65.

电网的运行形态指电网的运行和调度方式,它描述了电网中能量和信息的流动情况.未来电网运行形态的研究是对现阶段电网发展方向的一种预测,其结果将为电网规划设计、设备研发和标准制定提供战略参考.本文回顾了电网运行形态的发展历史,并在分析电网发展驱动因素的基础上,结合对未来电网在供应侧与需求侧重大结构变化的预测,设计了未来电网的运行形态.研究表明,需求侧的发展与变化将是未来电网运行和调度的重要特点,它使得未来电网中能量和信息的流动形式更为灵活同时也更为复杂.这样一种未来电网运行形态的实现,依赖于需求侧响应、微电网等关键技术的支撑.

关键词:未来电网;运行形态;需求侧响应;微电网

TN 无线电电子学、电信技术

TN2161000-7857-201404000110

烟幕弹药研究进展.冯长根,乔小晶,李旺昌.科技导报, 2014, 32(4): 110-115.

从烟幕弹结构、宽波段烟幕剂、安全环保3个方面介绍了烟幕弹的发展概况.阐述了可在空中大面积成烟的烟幕弹、可防止错误装配的烟雾组件、带有拖曳减速装置的烟炬、可浮在水面的烟雾罐等先进烟幕弹多层次多结构的装药设计及成烟方式;介绍了宽波

段烟幕剂的配方组成,安全、环保型烟雾剂的配方及其改进方法.当采用脂肪族二羧酸或芳香族二羧酸作安定剂时,可以有效防止以轻金属做可燃剂的烟雾剂在长储过程中产生氨气导致烟雾药柱强度下降的问题.分析认为,未来烟幕弹药的发展方向为巧妙设计弹药结构、发展烟幕剂的宽波段适配技术、降低配方毒性、增强安全长储性等.

关键词:无源干扰;烟幕弹;烟幕剂;宽波段

TP 自动化技术、计算机技术

TP3011000-9825-201403000576

社会网络数据发布隐私保护技术综述.刘向宇,王斌,杨晓春.软件学报, 2014, 25(3): 576-590.

对社会网络隐私保护的研究现状与进展进行了阐述.首先介绍了社会网络隐私保护问题的研究背景,进而从社会网络中的隐私、攻击者背景知识、社会网络数据隐私保护技术、数据可用性与实验测评等方面对当前研究工作进行了细致的分类归纳和分析,指出了当前社会网络隐私保护的不足以及不同隐私保护技术间的对比和优缺点,并对未来需要深入研究的方向进行了展望.对社会网络数据隐私保护研究的主流方法和前沿进展进行了概括、比较和分析.

关键词:社会网络;隐私保护;数据发布

TP3091000-9825-201403000591

低速率拒绝服务攻击研究与进展综述.文坤,杨家海,张宾.软件学报, 2014, 25(3): 591-605.

低速率拒绝服务攻击是新型的拒绝服务攻击,对Internet的安全造成严重的潜在威胁,引起众多研究者的兴趣和重视,成为网络安全领域的重要研究课题之一.自2003年以来,研究者先后刻画了Shrew攻击、降质攻击、脉冲拒绝服务攻击和分布式拒绝服务攻击等多种低速率拒绝服务攻击方式,并提出了相应的检测防范方法.从不同角度对这种新型攻击的基本机理和攻击方法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对TCP拥塞控制机制进行了安全性分析,探讨了引起安全问题的原因;对现有的各种各样的LDoS攻击防范和检测方案,从多个方面进行了分类总结和分析评价;最后总结了当前研究中出现的问题,并展望了未来研究发展的趋势,希望能为该领域的研究者提供一些有益的启示.

关键词:网络安全;低速率拒绝服务攻击;异常检测;TCP拥塞控制;主动队列管理

TP3111000-9825-201403000439

移动用户需求获取技术及其应用.孟祥武,王凡,史艳翠,等.软件学报, 2014, 25(3): 439-456.

近年来,移动用户需求获取技术已成为移动个性化服务研究领域的热点之一.如何利用移动上下文信息进一步提高移动个性化服务的精确性和实时性,成为移动用户需求获取技术的主要任务.对移动用户需求获取技术研究进展进行综述,并对其关键技术、效用评价、应用实践进行前沿概括、比较和分析,最后,对移动用户需求获取技术有待深入的研究难点和发展趋势进行了展望.

关键词:移动个性化服务;移动用户需求获取技术;移动上下文;效用评价

TP391000-1239-201402000239

以数据为中心的智慧城市研究综述.王静远,李超,熊璋,等.计算机研究与发展, 2014, 51(2): 239-259.

在城市信息化浪潮与数据科学崛起的共同推动下,智慧城市开始在全球范围内成为未来城市发展的新理念与新实践.大数据、数据活化、数据挖掘等数据管理、应用与分析技术在智慧城市建设当中具有核心作用.站在信息科学的视角之上,围绕以数据为中心这一主题,对当前智慧城市研究工作的最新动态进行了综述.梳理了当前智慧城市相关研究中广泛采用的城市数据类型及其特点,并从相关研究工作和技术与研究特点两个大的方面对该领域的研究工作现状进行了介绍.其中相关研究涵盖了技术体系研究、数据驱动的智能交通、城市计算技术和城市人类活动的统计力学等方面.而技术与研究特点的介绍包括核心技术与理论,以及领域研究的学科交叉、城市数据为中心、区域特性等方面.最后对该研究领域未来可能的发展方向进行了总结和展望.

关键词:智慧城市;城市计算;大数据;数据活化;研究进展

TP3911000-9825-201403000506

用户评论的质量检测与控制研究综述.林煜明,王晓玲,朱涛,等.软件学报, 2014, 25(3): 506-527.

随着网络技术的发展,越来越多用户生成的内容(user-generated content)出现在网络应用中,其中,用户评论富含用户的观点,它们在网络环境中充当越来越重要的角色.据美国Cone公司2011年的调查报告,64%的用户在购买行为之前会参考已有的用户评论.因此,为用户提供准确、简洁和真实的评论是一个迫切且重要的任务.主要围绕评论质量评估、评论总结和垃圾评论检测这3个方面综述了国际上评论质量检测与控制的研究内容、技术和方法的研究进展.在此基础上,展望该领域的发展给出了可能的研究方向.

关键词:用户评论;质量评估;评论总结;垃圾评论检测

TP3931000-9825-201403000606

认知无线电网络信道交汇研究综述.刘权,赵光胜,王晓东,等.软件学报, 2014, 25(3): 606-630.

认知无线电技术被认为是解决目前频谱资源利用率低下问题最有前景的技术,基于该技术,认知无线电网络采用动态频谱接入方式有效地提高了授权频段的利用率.然而,动态变化的信道可用性极大地增加了认知无线电网络组网的难度.信道交汇旨在为用户通信提供公共传输媒介,是实现无线网络组网的基础.介绍了认知无线电网络信道交汇的基本概念和特点,并阐述了信道交汇策略设计面临的挑战以及应考虑的性能指标.提出了信道交汇策略的分类标准和系统模型,根据该分类标准,详细剖析了当前信道交汇策略相关的研究工作.最后,讨论了认知无线电网络信道交汇研究的开放性问题,以期为未来的研究指出可能的方向和重点.

关键词:认知无线电;认知无线电网络;动态频谱接入;信道交汇;组网

TQ 化学工业

TQ025.31000-6613-201403000523

乙烯装置分离技术及国产化研究开发进展.王子宗.化工进展, 2014, 33(3): 523-537.

简要介绍乙烯装置经典的分离工艺技术进展,对近年推广应用的新工艺进行了简要分析,结果表明,顺序分离技术主流程变化不大,制冷技术先后推出了二元制冷和三元制冷;前脱丙烷分离技术主流程变化较大,先后推出了先进的回收技术、适用于低压激冷低压脱甲烷工艺的全新流程组合和低能耗乙烯技术;前脱乙烷流程主流程变化不大,也没有太多的新技术推出.然后回顾了乙烯分离工艺技术国产化研究开发的思路及历程,通过近三十年的探索与攻关,先后成功开发了基于前脱丙烷的80万吨/年低能耗乙烯技术和基于顺序“渐近”的100万吨/年先进的乙烯回收工艺技术,分析评价了国产化技术的整体水平,总体技术水平已经达到国际领先水平.最后介绍了乙烯装置分离重大装备国产化的历程及业绩,通过攻关,先后实现了“三机”的生产制造国产化及大型化,冷箱的生产制造也实现了国产化并逐步大型化,配置国产化“三机”和冷箱的百万吨级乙烯装置在正常运行,技术指标达到引进装备先进水平.

关键词:乙烯;分离;技术开发;重大装备;国产化

TQ028.21000-6613-201403000550

数值模拟和优化变压吸附流程研究进展.银醇彪,张东辉,鲁东东,等.化工进展, 2014, 33(3): 550-557.

有效的变压吸附数值模拟和优化能够替代耗资耗时的变压吸附模化实验研究,并对新型变压吸附流程进行快速地评估.本文概述了数值模拟和优化变压吸附流程中涉及的偏微分和代数方程组,比较了一维、二维以及三维模型在描述变压吸附流程中的应用.简介了模拟变压吸附流程的数值方法,对模拟中相邻步骤边界条件的切换方式、偏微分方程组的离散形式和离散方法进行了评述.阐述了国内外变压吸附流程优化的研究进展,对优化中涉及的循环稳态定义方法、最优化算法进行了比较和分析.列举了国内外模拟和优化变压吸附在制氧、制氢、二氧化碳捕集等方面的研究实例和相关变压吸附优化的商业化软件,指出数值模拟和优化变压吸附流程目前面临的问题和未来发展的前景.

关键词:变压吸附;模拟;优化;循环稳态定义;灵敏度分析

TQ0511000-6613-201403000542

空气预纯化的技术研究进展.王浩宇,刘应书,杨雄.化工进展, 2014, 33(3): 542-549.

空气预纯化在空分设备流程中起着保障整套设备安全运行的重要作用.本文综述了近年来国内、外空气预纯化技术的研究和应用情况.指出目前目前存在的问题是:工艺流程大多通过增加均压、多塔循环等工艺步骤来提高空气预纯化效果,但系统尺寸较大、流程较复杂;吸附剂大多采用单一吸附剂、几种混合吸附剂或复合吸附剂来纯化气体,但纯化效果不理想且成本较高;吸附器大多采用立式轴向流、卧式垂直流、立式径向流等结构,通过改进气流分布器、改善分子筛布局及装填方式等提高吸附效率,但受到场地、能耗等因素限制.未来的研究重点应放在工艺流程的改进及开发新型模块式流程系统、原有吸附剂的改性及寻找新型吸附剂材料、原有吸附器结构的改进及开发新型吸附器结构等方面.

关键词:空气预纯化;空气分离;纯化工艺;吸附器;吸附剂

TQ062+.11000-6613-201403000696

超临界二氧化碳相转化技术制备组织工程支架研究进展.杨丁柱,陈爱政,王士斌.化工进展, 2014, 33(3): 696-702.

组织工程支架是组织工程研究的关键要素之一.然而,传统制备方法存在操作条件复杂或有机溶剂残留量高等问题.本文基于超临界二氧化碳相转化技术操作条件温和、可以将相分离与干燥过程合二为一、有效地去除有机溶剂等优点,简要介绍了超临界二氧化碳相转化技术中应用的组织工程支架材料,具体阐述了制备出具有致密无孔结构、孔洞结构以及三维纳米纤维结构的组织工程支架的研究进展.随后对其目前存在的不足,如该项技术缺少系统的理论研究、部分制备出的支架不利于传质、负载生长因子和细胞粘附等问题提出了可能的解决方案.最后对超临界二氧化碳相转化技术制备具有类似细胞外基质结构和功能、孔洞相互贯通、微观粗糙纳米纤维表面的组织工程支架进行了展望.

关键词:超临界二氧化碳;相转化;组织工程支架;多孔结构;纳米纤维结构

TQ2171000-6613-201403000703

羟肟酸类化合物的合成与应用研究进展.唐清,钟宏,王帅,等.化工进展, 2014, 33(3): 703-709.

羟肟酸类化合物具有配位活性良好的羟肟基,可以与多种金属离子形成稳定的螯合环,是一类高活性螯合剂,具有广泛的应用价值.本文介绍了羟肟酸类化合物的结构特征与化学性质;综述了羟肟酸及羟肟酸高分子的合成方法,介绍了羟胺法合成技术的国内外研究进展;同时详述了羟肟酸类化合物在医药、金属矿物浮选、冶金领域中的应用新进展,认为应深入研究羟肟酸类化合物与矿物的作用机理,以拓宽其在矿物浮选中的应用范围.最后指出羟肟酸类化合物存在新型产品少、生产成本高和具有低毒性等问题,在未来的研究中应向设计合成新型、高效、绿色的羟肟酸类化合物方向发展.

关键词:羟肟酸;合成;药物;浮选;冶金

TQ244.21000-6613-201403000538

对二乙苯生产技术评述.盖月庭,顾昊辉,梁战桥,等.化工进展, 2014, 33(3): 538-541.

介绍了对二乙苯市场需求情况、生产技术现状及其最新研究成果,重点评述了乙苯-乙烯烷基化法、乙苯-乙醇烷基化法、乙苯歧化法、吸附分离法及吸附分离-异构化法等已经工业化的对二乙苯生产技术.通过对比分析,认为吸附分离-异构化法生产过程无副产物间二乙苯和邻二乙苯采出,生产成本最低,是生产对二乙苯最为经济有效的方法.

关键词:对二乙苯;烷基化;歧化;吸附分离;异构化

TQ316.6+20438-1157-201403000777

木质素/热塑性塑料复合材料界面增容的研究进展.陈福泉,赵永青,冯彦洪,等.化工学报, 2014, 65(3): 777-784.

将木质素作为一种有机颗粒填料添加到热塑性塑料中,可解决造纸黑液资源化利用、石油原料日渐紧张以及环境污染加剧等严峻问题.而木质素与热塑性塑料之间相容性直接影响木质素在塑料工业中的应用与发展.首先简要概述了木质素结构与性质和木质素/热塑性塑料复合材料的性能分析,然后系统地阐述国内外研究木质素/热塑性塑料复合材料界面增容方法及其原理;增容方法按添加相容剂、改性木质素和改性塑料进行归类,并对3种增容方法进行比较分析;接着综述了木质素复合材料中增容方法的交叉复合使用;最后对未来木质素/热塑性塑料复合材料界面增容的研究方向以及思路进行了展望.

关键词:木质素;热塑性塑料;聚合物;复合材料;界面;增容

TU 建筑科学

TU4431673-8527-201403000019

桩承式加筋路堤研究综述.徐超,汪益敏.长江科学院院报, 2014, 31(3): 19-26.

在软土地基上进行路堤工程建设,主要面临稳定性和变形2方面的问题,桩承式加筋路堤不仅能够提高路堤的稳定性,而且能够控制路基的沉降.通过一系列室内模型试验、现场原型监测和数值分析,人们对桩承式加筋路堤中的土拱效应和加筋拉膜效应,以及路堤荷载传递机制已形成比较一致的看法,并在各种土拱模型理论指导下形成多种桩承式加筋路堤设计方法.但目前对桩承式加筋路堤的土拱形态和成拱条件认识不一致,重复荷载下土拱效应演变规律缺乏定量研究,现行设计方法对路堤沉降控制仍显不足.在综述桩承式加筋路堤已有研究成果的基础上,重点论述桩承式加筋路堤的作用机理理论与应用研究的成果,提出了对存在问题做进一步研究的建议.

关键词:软土地基;桩承式加筋路堤;土拱效应;桩体荷载分担比

TU451673-8527-201401000103

地下水封石洞油库锚喷支护体系的思考与展望.程良奎.长江科学院院报, 2014, 31(1): 103-109.

根据锚喷支护体系的长期科研成果和黄岛地下水封石洞油库(简称“地下水封洞库”)建设的工程实践,采用喷射混凝土和锚杆加固块状围岩拱的足尺寸模型试验,验证和揭示了锚喷支护的粘结与深入效应对提升围岩自支承力,抑制围岩变形,形成“围岩-锚喷支护”承载体系的显著作用.讨论了大型水封洞库锚喷支护的设计、材料、施工、监测等关键问题.论述了采用与发展低预应力锚杆、钢纤维喷射混凝土、含硅粉喷射混凝土及渗漏水综合控制技术对提高水封洞库的长期稳定性及有效防治地下水渗漏的重要作用.关键词:地下水封洞库;锚喷支护系统;喷射混凝土;低预应力锚杆

TV 水利工程

TV2131673-8527-201402000025

集运鱼船研究综述.梁园园,刘德富,石小涛,等.长江科学院院报, 2014, 31(2): 25-29.

水工程的大量修建在为人们提供便利、创造财富的同时,也破坏了河流生态系统的平衡,对水生生物的生存环境造成了严重影响.尤其是一些洄游鱼类如中华鲟、圆口铜鱼等,洄游通道的阻隔导致其近年来资源量不断下降.为了解决鱼类的过坝问题,科研工作者对众多过鱼设施进行了研究.其中,集运鱼船作为一种活动过鱼设施,能够弥补固定过鱼设施的不足,在恢复生态系统平衡及水电站保护鱼类等方面具有较大的研究和应用价值.对其国内外研究现状和亟待解决的关键技术问题作了介绍,并对其今后的发展趋势进行了展望.

关键词:集运鱼船;过鱼设施;鱼类保护;水利工程闸坝

U 交通运输

U4 公路运输

U455.431006-7647-201402000085

刀具破岩机制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梁正召,王岩,廖志毅,等.水利水电科技进展, 2014, 34(2): 85-94.

在分析大量文献的基础上,从理论模型、物理试验和数值模拟三个方面,对近些年国内外刀具破岩规律研究进展情况进行归纳和总结,并对各种研究方法的适用性、优缺点进行了评述,侧重论述了数值模拟研究进展,探讨了当前研究热点问题,包括节理岩体中的破岩规律、开裂准则、动力破岩和三维数值模拟研究等.总体来看,有关刀具破岩机理的研究取得了长足进展,尤其是数值计算从不同层次上揭示了刀具破岩机制,包括滚刀作用下岩石裂纹扩展规律、滚刀与岩石的相互作用力学模型、材料力学参数、滚刀作用方式、围岩地应力以及刀具几何参数等因素对破岩效率的影响,数值计算方法极大地促进了刀具破岩规律的深入研究;最后总结了当前刀具破岩受力模型、动态加载与三维模拟等面临的挑战问题.

关键词:刀具破岩;岩石掘进机;动态破岩;数值计算方法;三维模型;综述

V 航空、航天

V4 航天(宇宙航行)

V41674-7259-201401000001

中国载人交会对接技术的设计与实现.张柏楠,马晓兵,郑伟,等.中国科学:技术科学, 2014, 44(1): 1-11.

中国在载人航天工程第二步第一阶段任务中,自主研制了天宫一号目标飞行器和神舟八号、神舟九号、神舟十号载人飞船,通过3次在轨飞行任务完成了8次交会、6次对接,覆盖了自动和手动等多种交会对接模式,突破并掌握了交会对接技术.从交会对接系统、交会轨道、交会测量和控制、信息传输、对接与分离、飞行方案,以及试验验证等方面对中国载人交会对接设计的技术特点、所采用的创新技术方法和解决的技术难题进行了介绍,在飞行验证的基础上分析了工程任务取得的成果,与国际水平进行了综合比较,对中国载人交会对接技术的设计和研制情况进行了总结.

关键词:载人航天;交会对接;飞行方案;试验验证

X 环境科学、安全科学

X1 环境科学基础理论

X131.11000-6923-201402000273

HONO来源及其对空气质量影响研究进展.安俊岭,李颖,汤宇佳,等.中国环境科学, 2014, 34(2): 273-281.

综述了HONO来源(源排放、均相反应和非均相反应生成)、HONO模拟研究以及HONO来源对空气质量的影响.指出均相反应中激发态NO2与水汽作用形成HONO的机制在高NOx排放地区具有重要作用,但反应速率需进一步证实.非均相反应中水解反应可能是HONO最主要来源,空气质量模式模拟结果也支持该观点;soot表面的光照催化反应在soot高排放地区对HONO贡献较大,但仍需大量外场实验证实;土壤排放机理的外场实验研究极少,亟待加强.关键词:气态亚硝酸;OH·;氮氧化物;气溶胶;非均相反应

X3 环境保护管理

X3211006-7647-201401000008

流域TMDL计划中的关键技术.徐宗学,徐华山,吴晓猛.水利水电科技进展, 2014, 34(1): 8-13.

阐述了流域TMDL计划中的关键技术问题,包括流域水环境特征识别、水污染现状分析、污染负荷估算、水文模型和点源污染物削减分配模型构建、非点源污染削减措施制定、点源和非点源削减措施实施效果评估等,分析了这些技术的应用情况,指出了我国制定和实施流域TMDL计划时应注意的相关问题.

关键词:最大日负荷总量;流域;污染负荷分配;水文水质模型;关键技术;综述

X7 废物处理与综合利用

X70253-9993-201401000032

煤炭固体废弃物在金属材料热加工领域的应用.马壮,陶莹,董世知,等.煤炭学报, 2014, 39(1): 32-39.

综述了煤炭固体废弃物的特点及应用现状,着重介绍了粉煤灰及煤矸石等煤炭固体废弃物在金属材料热加工领域的应用,包括制备复合材料、铸造涂料、复合陶瓷涂层及渗硼保护层等,全面阐述了其制备工艺及性能特点,并指出了煤炭固体废弃物在金属材料热加工领域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但由于各地粉煤灰、煤矸石的化学成分差异较大,如何依据化学成分差别将其有针对性地应用在金属材料的不同加工技术中,如何进行配方设计及工艺调整等是一项值得深入探讨的问题.

关键词:煤炭固体废弃物;热加工;复合材料;铸造涂料;陶瓷涂层

X8 环境质量评价与环境监测

X8261006-7647-201401000014

水利工程生态环境效应研究综述.尚淑丽,顾正华,曹晓萌.水利水电科技进展, 2014, 34(1): 14-19.

分别从水利工程生态环境效应的内涵、评价指标体系、评价标准、评价方法以及相关学科的发展等5个方面,总结了国内外水利工程生态环境效应的研究成果,介绍了建立评价指标体系的模式、评价标准的依据和评价方法的分类,探讨了水利工程生态环境效应的未来研究趋势.我国水利工程生态效应研究还处于探索阶段,必须科学、合理地分析和评价水利工程对生态环境产生的正负效应,促进人类社会和自然环境健康和谐地发展;建立统一的评价标准、改进评价方法和扩大水利工程生态环境效应研究尺度等问题有待进一步研究.关键词:水利工程;生态环境效应;环境影响;指标体系;评价方法;综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