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感于“道光皇帝补裤子”

2014-02-05 03:14彭元正
中国石油企业 2014年3期
关键词:公使道光公款

有感于“道光皇帝补裤子”

中央的八项规定实在是好!清风吹来,满眼春色,中国大地崇尚节俭、不再用公款大吃大喝等良好作风的表现,与现如今不时出现的重重雾霾形成了鲜明的反差。真乃阳光普照,万象更新,官场、生意场、吃喝场一派风清气正的美好景色!

但笔者认为这一“景色”好似色还不正,大有着色、涂色、变色的味道。据媒体报道:有些地方和官员公款不能大吃,就变着法子中吃;高级饭店不能现身,就到私人会所;公务接待为了响应节俭,极赋潜质的“四菜一汤”又开始出现,有些“四菜一汤”的价格高得惊人;更有甚者,还有的地方官员竟然真的“节俭”起来,也穿上了带有补丁的衣服……这些“变着法子”践行八项规定的出色表现,实在是可恼可恨也!

恼恨之余,笔者想起了一串串老故事,当然也包括“打补丁”的故事。

我看历史书籍,感到清代的道光皇帝在“节俭”上还是一个不错的皇帝。好像是道光皇帝上台的第一年,就颁布了《御制声色货利谕》,用今天的话说,就是倡导节俭治国,坚决打击享乐主义、奢侈之风。规定后宫嫔妃们不得使用化妆品,不得穿锦绣的衣服;旗员六品以下,不得衣着绸缎,一律布衣布靴。道光皇帝对自己更是高标准、严要求,以身作则,率先垂范,声色犬马,概不沾边。据《满清外史》记载,他“衣非三浣不易”,一套衣服要穿一个月才换。除了龙袍之外,其他的破衣烂裤也舍不得扔掉,而是破了补、补了穿。有一次,道光皇帝一条裤子的膝盖处破了个洞,他非但没有扔掉,而且还让内务府的太监请人在上面打了一个补丁,补好之后又接着穿。

想想你也会感到吃惊,皇帝老子补裤子的事,可不是一件小事。一经传开,文武百官深受感动,纷纷效仿。一时间,补丁之风压倒了奢靡之风。上朝之际,放眼望去,满朝文武,人皆旧衣破袍,补丁显眼。或许,彼时彼刻的道光皇帝看在眼里,喜在心头,勤俭爱国的思想如此深入官心,何愁大清江山社稷不保?可惜的是,道光皇帝看到的只是表面假象。过惯了锦衣玉食生活的官老爷们,哪能穿得了破衣烂衫,不过是投其所好、糊弄“领导”罢了。更有入木三分者,有的竞相买来破衣服打补丁,有的在新袍子的衣襟、袖子上故意涂上油泥并弄脏弄破后再加上一个大大的补丁……

再说“吃喝”造假的历史典故也是数不胜数。再远的不说,盛世唐朝就是“变着法子”利用公款吃喝的典范。如前唐时期设的“公廨钱”,本意是用来补充办公经费,但基本用于官员补贴和吃喝。到了晚唐时期,“变着法子”吃喝的风气更是超乎寻常,规定当官的如要“请吃”便一律自己掏腰包,也就是“买宴”。后来历史学家解释,“买宴”表面上看是将公款吃喝的花销转嫁给了官员,在一定程度上节省了国库开支,但熟悉官场运作的人都清楚,官员有各种办法可以将之再度转嫁,比如回自己单位报销,或者转给下级埋单,即使真的一度自掏腰包,也可以通过横征暴敛或者索贿将之“公道”讨回。中国历史上吃喝风最盛行的宋朝,“变着法子”大吃大喝更是“经典”到家了。如《庆元条法事类》记载:“诸道守任臣僚,无得非时聚会饮宴以妨公务”;各州县官“非遇圣节及赴本州岛公筵若假日,而用妓乐宴会者,杖八十”;《职制敕》则也规定各官“预妓乐宴会者各徒二年,不应赴酒食而辄赴各杖一百”。大宋王朝这些狠刹吃喝嫖赌的制度尽管有点狠毒,但那些大大小小的官员们似乎都会演“上有政策、下有对策”的戏,变着法子大吃大喝。《宋史》记载,宋朝有“旬设”之制,每一旬都有一次公费宴犒,似将公款吃喝变成了制度,各衙门动用公款宴请都有公开账本,名为“公使苞苴”,这种用于公务接待的公款即称“公使钱”。就连范仲淹对此也解释过“公使钱”存在的合理性:“窃以国家逐处置公使钱者,盖为士大夫出入及使命往还,有行役之劳。故令郡国馈以酒食,或加宴劳。”范老先生认为这一切都基于公务,让来往公务人员能够安心工作。可叹!“变着法子”大吃大喝之风一直贯穿于两宋,直至灭亡。

这种“变着法子”玩“补丁”、讲“吃喝”的猫腻做法,真乃笑死人也!但说归说、笑归笑,现如今新版的这种猫腻游戏,有些方面似乎有过之而无不及,应该加以警醒了!歪风陋习邪气“变着法子”和八项规定捉迷藏的问题,不说一个一蹴而就的问题,也不是一个风吹云散的问题,而是一个是否能够走出封建余毒怪圈的问题……

猜你喜欢
公使道光公款
一道光
中央执行委员会二十六号训令
——关于惩治贪污浪费行为
中国驻美公使梁诚与日俄战争
情怀:照亮忧伤的一道光
龙猫,你爱的那道光是爱情
大清为何强撑也要万国来朝
最不值钱的是公款
开会的不同版本
白成一道光
外国公使为何苦苦相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