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 年 总 目 次

2014-02-05 07:17
中学教研(数学) 2014年12期
关键词:向量试题探究

●名师论坛

数学基础复习课的内容解析初探

吴增生(1·1)

增进高中学生有效数学交流活动的基本方略

蒋海瓯(3·1)

平面向量复习要强化“5种意识”的培养

卢 明(4·1)

哲学思想映射下管窥高中数学教学

俞 昕(5·1)

数学教师的教学图式

李学军(6·1)

构建高中数学本真课堂的实践探索

郑日锋(9·1)

浙江省近6年高考数学试题的深度解读与展望

曹凤山(10·1)

追问首轮高三数学复习课的缺失

——有感于浙江省宁波市骨干教师评选

之上课环节

冯 斌(11·1)

关于数学命题的一些想法

许钦彪(12·1)

●教学研究

由一道向量填空题谈解题思维的教学实践

王 耀(1·4)

数学选修 活动课堂 精彩纷呈

——以人教A版《数学(必修3)》阅读

思考材料“概率与密码”为例

顾予恒,马茂年(1·7)

一个“交汇性试题”的教学设计展示

杨苍洲(3·7)

思维导向的数学导学案设计

——基于一则案例的分析

唐恒钧,周柳青(3·10)

不畏浮云遮望眼 只缘身在最高层

——浅议三角函数教学中的“反隐形”策略

金伟兵,俞 昕(4·6)

为何“殊途同归” 难道原本“近亲”

——高三数学解题教学偶得

朱传美,翟放明(4·10)

教学设计要有“计”可“设”

李 萍(4·12)

初中数学课堂学生探索活动之管见

归丽芬(5·5)

教学研得教法透 课堂纵横得自由

——高三复习课“数列求和”教学设计

李宽珍(5·8)

激活思维 “生动”课堂

——“等比数列的前n项和”教学研探

谢丽丽,杨光伟(6·5)

目标导向 关注本质 才能使课堂变得简约而厚重

———浙教版6.2节“线段、射线、直线”课例

研究

吴增生(9·5)

基于学生理解力和领悟数学思维价值的教学设计

——以高中“立体几何”教学的个案研究为例

白改平,韩龙淑(9·10)

研究教材 用好教材

——以“椭圆的概念及标准方程”课为例

俞永锋,沈 亚(10·7)

从师生“解题对话”谈排列组合的学习与教学

蒋孝国(10·10)

“非指示性”教学理念下“因式分解”教学探索

徐灵姬,程美群(11·5)

“平面几何中的向量方法”教材分析与教学设计

杨兴军(11·8)

提高数学课堂教学效益的思考与实践

李 军(11·11)

确定“教什么”和构思“怎样教”的分析与

决策方法

邬云德(11·14)

“跑班分层”模式下学习评价的探索实践与启示

何君青(12·5)

多种教学方式齐头并进 切实提高数学课堂

教学效率

王 萌,黄秦安(12·8)

磨课——青年教师成长的有效助推器

——“分式的基本性质(第一课时)”

磨课侧记

于 彬,孙庆民(12·11)

实施问题解决策略 让学生真正会学习

李树臣(12·14)

●解题技法

解决一类抛物线切线问题的策略与困因分析

赵银仓(1·13)

用导数研究函数图像与性质时的几个细节

——以2013年部分函数高考题为例

李金兴(3·12)

例谈高考解析几何复习中题目的运用与讲解

张传鹏(3·15)

例谈平面的斜线与平面所成角的解题策略

胡建烽(3·19)

又见“饮马问题”

——2013年重庆市数学高考理科试题

第7题引发的探究

李培颖(3·22)

对一道课本习题的研究

王伯龙(4·16)

一图在手 万题莫挡

——一个不可忽视的“立体几何”基本模型

闻 杰(5·12)

异侧和最小 同侧差最大

——到两定点距离之和与差的最值问题

的新观察

王怀学,吕从军(6·9)

一道课后习题的多种解法

付中华(9·13)

一题多解背后的形式化思考

洪昌强,陈淑丽(9·15)

“定论问题”的类型与求解策略

汤文卿(10·13)

易混易错的条件概率问题

向清耀,皮桂兰(10·16)

例说2道概率题目的深层剖析

谢鹏作(10·19)

例析“基本图形”的解题策略

钱卫华(11·18)

不等式恒成立问题参数范围的确定

华腾飞(11·21)

一道“钉子题”的多角度解法溯源

陈新伟(11·24)

巧用降维策略 破解数学难题

吴文尧(12·19)

基本功显内力 创造力解新题

——例析导数背景下如何证明与正整数有关

的不等式问题

向清耀,陈 昌(12·22)

避免因错失分 提升解题能力

——高中数学易错问题分析及教学应对

策略探讨

夏继平(12·26)

让解法来得更自然一些

陈金红(12·28)

●课堂聚焦

建构自然的概念教学过程

——“任意角”概念的教学及反思

高洪武,吴勇军(1·18)

高效缘于“让位” 精彩缘于“生动”

——以一节高三数学高考备考研讨课为例

刘亚平,高 敏(1·21)

让“问题解决”成为数学教学活动的核心内容

——“直棱柱的表面展开图”教学实践与

思考

傅瑞琦,胡新颖(1·26)

抓住特征 类比探究

李世杰,汤智翔(4·18)

高中数学习题课的有效教学模式及原则

——“均值不等式的应用”课堂实录与点评

武瑞雪,董素梅(4·21)

同课教学思千尺 不及异构送我情

——“古典概型”同课异构案例分析及思考

徐雪芬(4·25)

将“游园活动”进行到“底”

——一则“操作活动型”数学综合与实践活动

教学设计案例

陈美英(4·28)

追问反思 联想求解

——一道二元最值题的教法探究

李海鸥(5·16)

主变元思想在圆锥曲线中的应用

王章安(5·20)

由2则高三复习课案例引发的教学思考

胡乾彪(6·12)

一类圆锥曲线中的定值、定点问题探究式教学

设计

耿道永(6·16)

谈“知心导学卡”的教学设计与功能

张旭东(9·18)

例谈“学为中心”理念下自主课堂的教学设计

方云兵,陈美英(9·20)

“顺学而导”在高中数学课堂教学中的实践

——以“函数的奇偶性”为例

余安恺(9·23)

基本活动经验积累的实践探索与思考

——以“极大值与极小值”的教学实录及

点评为例

崔道永,刘洪华(9·26)

注重方法形成过程 促进课堂智慧生成

钱建华(11·28)

有思 有行 有味

——一节探究课的教学实践与思考

潘龙生(11·31)

●研究心得

平面向量中不得不提的一个恒等式

单长松(1·30)

区域图案的周期性

李世杰,李 盛(1·32)

比较大小时构造函数应注意的几个原则

楼可飞(1·35)

2道课本习题的再思考

王恒亮,李一淳(1·38)

一道概率习题的探究

陈薛琴(1·40)

三视图向直观图转化时存在的障碍与突破方法

余继光,陈朝阳(3·24)

向量三点共线结论的拓展与妙用

蔡南好(3·27)

选好问题 多元表征 变式拓展 提升能力

张明远,薛丰满,张 博(3·29)

有关相似抛物线性质的探究

施刚良,姚根红(4·32)

几个圆锥曲线切线问题的统一性质

陈国伟,蔡小雄(4·34)

论数列通项公式的存在性与唯一性

东洪平(4·37)

人教A版和北师大版教材“三视图”比较研究

廖永明(4·39)

关于定比积函数的几个新结论

杨樟松(4·42)

初中数学图式复习之寻根溯源

陆小平(5·22)

基于现代教学理念下数学项目活动学习课的

构建研究

——以高中数学“斐波那契数列”为例

马茂年,顾予恒(5·27)

有关“反比例函数(第1课时)”若干问题问答

邬云德(6·19)

椭圆最大面积内接n边形的性质

钱从新(6·23)

好一道令人深思的奇函数试题

——对一道高三教学调研试题的研究

袁智斌(9·30)

一类向量线性和的系数问题解决方案的探究

杨 雪(9·33)

由一个数学竞赛试题错解引发的思考

王 峰(10·21)

由特殊到一般的探究

罗增儒(10·25)

陈题再探

陈定昌(10·30)

“变”中找“定”

——浅析平面向量几何法

周荣阳(10·32)

敢于拓展延伸 才有精彩纷呈

——对一道数学联考题的探究

杨志芳,虞关寿(11·34)

一份特别的数学初高中衔接学习范式

周建峰(11·38)

三人行 必有我师

——同伴互助式数学教师专业发展

顾金娥,杨樟松(12·30)

●初数新探

Weitzenbock不等式的一个有趣隔离

秦庆雄,范花妹(1·41)

构造局部不等式解决一类不等式问题

宋红军,杨樟松(3·32)

例谈局部调整法在不等式证明中的应用

张小明(9·37)

反思引发探究 探究带来惊喜

孙小龙(11·40)

三角形所在平面上一点的向量式

杨学枝(11·43)

别样风景——中考尺规作图题新探

徐健旭(12·32)

●高考中考

从矩形的折叠说开去

——对一道中考选择题的探究

张 红,高 峰(1·43)

从2013年高考选择(填空)题读高考命题意图

陈尧明(1·46)

由教材母题解析2014年中考复习策略

邱亦欣(1·48)

动态几何 策略引领 理性探索

——例说立体几何“动态”题型解题策略

马茂年,吴晓明(2·1)

数学高考中的概率与统计

胡水林(2·5)

含参数的不等式恒成立问题

范东晖(2·9)

立体几何中的翻折与展开问题

林怀传(2·13)

导数及其应用复习策略

金克勤(2·16)

平面向量及其应用

周建峰(2·20)

函数中的“二域、四性”

王红权(2·23)

灵活多变的数列综合题

陈柏良(2·26)

圆锥曲线中定值问题的基本解析

陈相友,孙军波(2·30)

三角函数的图像与性质

苗孟义,沈新权(2·34)

直线与圆锥曲线综合问题的求解策略

宋益超,杨亢尔(2·37)

三角恒等变换与解三角形复习要点指津

王勇强(2·41)

2014年数学高考模拟卷(文科)

石秀福,赵黎明(2·44)

2014年数学高考模拟卷(理科)

潘 俊,赵肖东(2·47)

点运动的路径长问题

金 岭(3·36)

抓“题根” 重变式 以不变应万变

——高三二轮复习的点滴思考

耿道永(3·38)

2014年高考复习中空间几何体的关注点

杨 平,胡 芳,杨海兰(3·42)

向量投影的拓展学习

任旭英(3·45)

以三角形为背景的高考试题归类解析

章烈丰,施哲明(4·43)

排列组合问题的破解艺术

蒋海瓯(5·30)

2013年浙江省《考试说明》样卷与高考真题对比

分析暨2014年高考展望

徐世白(5·34)

由一道向量题引发的解题思维实践

赖庆龙(5·38)

对一道高考压轴题的多重思维探究

董昊雷(5·42)

“最熟悉的陌生人”

——以二次函数为背景的考题浅析

金钟莲,徐春波(5·44)

一道数学试题在课堂上的嬗变

龚正云(5·48)

解决含参恒成立问题的3种境界

周建峰(6·26)

一道“北约”自主招生试题的探究与推广

黄丽生(6·28)

解析并推广2014年“北约”自主招生不等式试题

李加军,吴盛盛(6·29)

一道解析几何高考试题的题源探究与推广

杨苍洲,王志良(6·31)

一道高考模拟题的解法探究和溯源拓展

王如意(6·33)

对一道解析几何模考题的探究

冯 涛(6·37)

一道中考格点题解法探求

叶茂恒(6·39)

结构鲜活 强调思维 注重运算 凸现能力

——2014年浙江省数学高考试题评价

与复习方法思考

马茂年(8·1)

例述2014年浙江省数学高考中的图形交汇考查

沈顺良(8·7)

2014年辽宁省数学高考理科第16题的探究

洪恩锋(8·9)

感悟高考 突破高考 引领高考

——2014年安徽省数学高考理科第18题

阅卷感悟

周宗杰,李 芳(8·12)

2014年浙江省数学高考文科第9题的探究

高玉良(8·15)

揭示数学本质 妙解浙江考题

沈联晖(8·18)

2014年广东省数学高考第20题的问题背景、解法

及推广

王 彪(8·20)

题不在小 有容乃大

——多视角赏析2014年浙江省数学高考

文科第16题

刘美良,潘建伟(8·23)

年年岁岁题相似 岁岁年年意不同

——2014年浙江省数学高考理科“传承题”

评析

金伟兵(8·24)

倩影重来 形数结合

——解2014年浙江省数学高考理科第17题

有感

戴志军(8·27)

一道高考概率题的思考历程

崔志荣(8·29)

活跃在立体几何高考题中的明星四面体

吴文尧(8·32)

平淡中凸显本质 常规中彰显能力

——2014年浙江省数学高考解析几何试题

评析

卢 明(8·34)

习惯决定成败 细节决定高分

——对2014年江苏省数学高考试题的几点

感悟

张路民(8·39)

运算教学真的需要重视和落实

——对2014年浙江省数学高考理科试题的

点滴思考

王勇强(8·42)

亲而不近 让梯度更明显

——2014年全国数学高考大纲卷理科第21

题的解析与拓展

李 波(8·46)

对2014年福建省数学高考解析几何试题的探究

孙 明(8·48)

例谈椭圆与直线的相切问题

——2014年浙江省数学高考理科第21题

赏析

夏 霖(10·35)

2014年“北约”自主招生压轴题的证明与推广

查正开(10·38)

一道数学高考试题的多元透析

许昌满(12·36)

回归教材 突出本质 注重核心 强调探究

——近3年福建省数学高考理科圆锥曲线

综合题分析及启示

李 锋(12·40)

●竞赛之窗

一道联赛题的别证及变式

陈定昌(1·封底)

一道高中数学联赛试题的探究与发现

吴建山(3·48)

一道竞赛题的探究

徐文春(3·封三)

一道联赛试题的多视角求解

李红春(4·46)

Weitzenbock不等式的一个有趣隔离猜想的解决

杨志明(4·48)

一道2013年全国初中数学竞赛题的再研究

周慧鸽(4·封三)

初中数学奥林匹克问题中的老鼠尾巴

杨建华(6·42)

一道伊朗竞赛题的再探究

王恒亮,李一淳(6·44)

柯西不等式的变式的应用

洪恩锋(6·47)

例说函数图像的变换

应立君,余雪赞(7·1)

概率统计内容的竞赛元素分析

王飞兵(7·4)

与“中点”相关的典型赛题类型及其常规解答策略

刘清泉(7·8)

与圆有关的试题分类探究

何继斌(7·13)

初中数学融入数论教学的实践与思考

段春炳(7·17)

“对应”在数学竞赛解题中的应用

吕峰波(7·20)

例谈构造三角形在高中数学竞赛中的应用

赵小春(7·24)

妙用构造 巧解赛题

沈宝伟(7·27)

利用压缩变换解决竞赛与自主招生中的椭圆问题

张晓东(7·30)

母函数方法在解竞赛题中的运用

蔡小雄(7·32)

关于重点中学开展数学竞赛工作的实践与认识

吴国建(7·35)

饮马问题的拓展与应用

易永彪(7·38)

探求最佳策略 优化学生思维

——“称球问题”的教学课例及反思

倪建荣(7·40)

初中数学竞赛训练题

睿达资优教育命题组(7·43)

高中数学竞赛训练题

睿达资优教育命题组(7·47)

活跃在竞赛中的几何计数问题

卢国兴(9·41)

字母系数方程与高次方程的拓展

章才岔(9·44)

习惯不一定自然 常理不一定合理

——记一道竞赛不等式证明题的困惑与收获

江战明(9·48)

与三角形有关的竞赛题分类探究

王姣慧(10·41)

一道德国奥林匹克赛题的再探究

盛佳云(10·46)

平面向量:数的外表、形的内涵

章水云,叶兴炎(10·47)

一道2013年甘肃省预赛试题的解法、源头及推广

王平定,王怀明(11·45)

一个世界数学团体锦标赛试题的多向开发

李 盛,杨樟松,李世杰(11·47)

解一道竞赛题的“通性通法”

何豪明(12·44)

2014年总目次

(12·46)

猜你喜欢
向量试题探究
一道探究题的解法及应用
向量的分解
2021年高考数学模拟试题(四)
聚焦“向量与三角”创新题
一道IMO预选题的探究
2019年高考数学模拟试题(五)
《陈涉世家》初三复习试题
2019届高考数学模拟试题(二)
探究式学习在国外
一道IMO预选题的探究及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