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议时政新闻的民生化

2014-02-05 10:27张洪涛
中国地市报人 2014年5期
关键词:周口时政民生

□张洪涛

(周口晚报,河南 周口 466000)

浅议时政新闻的民生化

□张洪涛

(周口晚报,河南 周口 466000)

时政新闻是关于党和国家政治生活中新近或正在发生的事实的报道,主要表现为政党、社会集团、社会势力在处理国家生活和国际关系方面的方针、政策和活动。而民生新闻则反映人民生计,关心市民生活,在内容上主要关注的是普通老百姓的生存状态与生存空间。

从宏观上看,时政新闻和民生新闻似乎没有什么大的关联,时政新闻多反映的是党和政府政治生活中的重大事件,民生新闻则反映的是普通老百姓的喜怒哀乐。可是从微观上看,二者却有着必然的联系,我国党和政府的重大决策,都是以维护最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为出发点、落脚点,因此,时政新闻在报道党和国家重大决策部署时,一定程度上会涉及百姓的衣、食、住、行等大量的民生因素;而在民生新闻的报道中,也会或多或少的体现出党和政府宏观决策的指导性。

因此,在具体的新闻实践中,不能把二者割裂开来,而是要重视时政新闻中透露出来的大量民生要素,从中找出时政新闻报道的切入点,避免时政报道的套路化、可读性差等弊端。

用民生元素推动时政新闻创新

近年来,随着晚报和都市类报纸的出现,民生新闻越来越受到各大媒体的关注。同时,由于民生类新闻更加贴近百姓生活,更容易吸引读者的阅读兴趣,各类报纸纷纷都把打造民生新闻放在新闻报道中的重要位置,灵活的报道方式,新闻内容的贴近性,就使得民生新闻越来越受到读者的喜爱。

相比之下,传统时政新闻报道形式的死板、报道内容空洞、报道语言枯燥,让不少读者对其敬而远之,最终导致不少读者只看社会、民生新闻,而忽略了时政新闻的阅读。

笔者认为,随着民生新闻的大量涌现,一定程度上会推动时政新闻也要进行相应的创新,以顺应读者阅读兴趣的变化。同时,随着时代的发展,传统时政新闻的报道模式只有不断创新,才能更好地促进时政新闻的发展,更好地为人民服务,只有时政新闻为广大读者接受,党和国家的重大决策部署才能深入到千家万户,才能更好地体现报纸的权威性和公信力。

时政新闻要走亲民路线

如何让时政报道重新焕发生机?笔者认为,要从时政新闻中去寻找那些事关百姓衣、食、住、行等生活方方面面的民生因素,从这些民生因素入手,采写群众关心的新闻报道,让时政新闻走民生化的亲民路线。

近年来,河南省周口市《周口晚报》力求在时政报道上实现“突围”,在时政新闻的报道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在具体做法上,《周口晚报》要求时政记者在参加市里重要会议和活动时,力求从会议和活动中凸显出来的民生信息入手,去采写稿件。把群众爱不爱看、想不想知道这些信息作为采写时政新闻的标准。

这样以来,时政记者在选择报道的内容时,就会站在群众的角度去感受、去思考,让群众关心的内容在时政报道中凸显出来,时政报道也走出了亲民道路。

报道方法上要做到以小见大

在报道内容上注重取舍,把群众关心的问题作为切入点的同时,在报道方法上也要进行创新,力求做到以小见大。在具体的新闻实践中,一些时政报道只注重报道宏观而不注重微观,最终导致报道中出现“大而全”,还有的时政新闻只报道政策条文、措施,而不去联系与政策措施相关的群众和事件,也导致时政新闻不灵活。

作为一名时政记者,笔者对此有一定的感受。在参加重大会议时,一些没有经验的时政记者会从会议本身入手去采写稿件,结果把整个会议现场、气氛,以及会议内容写得很丰满,而没有从会议中透露出来的细小的民生问题入手,结果这样的会议报道,群众不能从中找到关心的话题,也引起不了读者的阅读兴趣。

因此,在进行时政报道时,应该遵循大处着眼、小处落笔的原则,从一些小的地方入手,以小见大。从事件的关联性着手,多方联系,寻找时政报道的切入点。

一个有趣的事例,一个细节的刻画,都能让一篇时政报道“活”起来,拉近时政报道与读者的距离。在时政报道中,会议报道的重点应该放在会议中透露出的事关民生的重大决策上,而不是出席会议的领导身上,从领导讲话和会议材料中选取有新闻价值的事件,并将这一事件与群众的生产、生活联系起来,避免出现令人生厌的会议程序报道和空话套话。

时政新闻写作方法应多样化

在进行时政新闻报道时,写作方法上也应该做到多样化,以迎合读者的阅读习惯。传统时政新闻写作的模式化、套路化明显已经不适应现在读者的阅读习惯,这就要求时政新闻在写作时,也要力求突破创新。

在这一点上,《周口晚报》就有很好的做法,报社要求时政记者在报道时,多写现场短新闻,严格控制篇幅,同时在写作语言上注重灵活多样,多用群众性的语言来表达政策的合理性。笔者在采访当地一个涉及土地入股分红的政策时,就没有采用普通的时政报道方式和协作方法,而是以《分红会场上的笑声》为题,采写了一篇现场短新闻,文中通过群众鲜活的语言,从侧面烘托出了该项政策的合理性,以及给群众带来的好处,取得良好社会效果。结果该篇报道以写作方法上的创新获得了“赵超构新闻奖”二等奖。

因此,在具体的新闻实践中,记者应该用通俗易懂的语言,生动活泼的笔法,缩短领导与市民之间的距离,让时政新闻板着脸的面孔放松下来,让文件材料上的官场语言变成百姓的生活语言,这样时政新闻才能为群众所接受。

做好新闻服务民生

综上所述,时政新闻在报道过程中只有注重民生因素,才能让原本死板的时政新闻鲜活起来,也才能让党和政府重大决策部署更好地深入到千家万户。只有注重时政新闻和民生新闻之间的联系,正确把握和处理好二者之间的关系,时政新闻才不会在民生新闻日益走俏的今天,丧失生命力。时政新闻只有在报道过程中走亲民路线,才能抓住读者的兴趣点;报道方法上做到“以小见大”,多方联系,才能真正把时政新闻做得灵活,才能摆脱报道形式的死板、报道内容空洞、报道语言枯燥等弊端,才能被更多的群众接受,时政新闻的权威性和公信力才能更好地体现。

猜你喜欢
周口时政民生
记忆老酒
聚焦“三保障” 唱好“民生曲”
“一站一台”连民心 绘出周口新画卷
为周口人民的健康事业做出更大贡献
民生之问饱含为民之情
“钱随人走”饱含民生期盼
民生锐评
时政
时政
时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