臭氧治疗椎间盘源性腰疼的临床分析

2014-02-05 11:09段健张云平李慧卓
中国继续医学教育 2014年7期
关键词:源性腰痛优良率

段健 张云平 李慧卓

四平市妇婴医院疼痛科,吉林 四平 136000

臭氧治疗椎间盘源性腰疼的临床分析

段健 张云平 李慧卓

四平市妇婴医院疼痛科,吉林 四平 136000

目的探讨分析臭氧治疗椎间盘源性腰疼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针对我院2012年10月~2013年10月间接收的47例椎间盘源性腰疼患者使用臭氧进行治疗,对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患者手术3天、3个月、6个月恢复优良率分别是72.34%、87.23%、93.62%。患者在治疗中未见有感染,血管损伤或神经根损伤等并发症出现。结论臭氧治疗椎间盘源性腰疼的临床效果比较显著,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且治疗简单方便,患者创伤较小,能有效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臭氧;椎间盘源性;腰疼;疗效

腰疼是脊柱疾病中最为常见的临床症状,其主要原因之一是椎间盘病变,近年来椎间盘源性腰痛被认为是一种独立的疾病[1]。是由于纤维环或者软骨终板的破裂,血液循环接触髓核组织后产生的自身免疫性炎症而引发的疼痛[2]。针对我院接收的椎间盘源性腰疼的患者给予臭氧疗法,临床效果比较显著,能有效的改善患者的症状,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对我院2012年10月~2013年10月间接收47例椎间

盘源性腰疼患者使用臭氧进行治疗,进行回顾性研究分析,男23例,女24例,患者年龄30~64岁,平均年龄(41.3±5.6)岁。病程4月~6年,平均(2.1±1.6)年。所有患者均经MRI检查及临床诊断确诊为椎间盘源性腰疼。

1.2 治疗方法

患者取俯卧位,在患者疼痛程度较大的一侧进行穿刺,中心旁开距离大约为8 cm,穿刺的角度约为40度,然后在CT的引导下确定需要穿刺的部位,穿刺的方向以及角度。给予患者麻醉后,从后侧入路,经过安全三角到椎间盘的病变位置。成功穿刺后需要经CT确定针尖应位于中后的1/3处或者椎间盘的中央。然后推入5~10 ml的臭氧,注入成功后询问患者感受,如果患者能感觉到腰背部的疼痛及酸涨状说明治疗准确,然后将针退到盘外椎间孔处,再注入5~10 ml的臭氧,两次注射完成之后,给予患者进行CT扫描,确定臭氧在椎间盘内弥散均匀后,将穿刺针拔出,并在穿刺点贴上穿可贴以防感染。

1.3 疗效判定

采用Macnab评定标准,优:患者的疼痛感消失,运动、生活完全恢复正常;良:患者的疼痛症状有明显的改善,工作生活基本不受限制,基本不需要特殊治疗;差;患者在治疗后症状没有改变或者出现了加重的情况。

1.4 统计学方法

研究数据使用SPSS15.0统计软件分析处理,计量资料使用t检验,计数资料使用χ2检验,P<0.05时表示比较有差异性,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47例患者在手术3天、3个月、6个月恢复的优良率为72.34%、87.23%、93.62%。全部患者在治疗中未见感染,血管损伤或者神经根损伤等并发症出现。

3 讨论

椎间盘源性腰疼多发于中年人,40岁左右的中年人最为常见,50岁以上患者较少。多数患者具有外伤史。椎间盘源性腰疼主要是由于神经根受到压迫而引起的根性的刺激引发的疼痛。普通的体格检查腰部并无明显的固定压痛部位,如果患者直腿抬高则会出现较为强烈的腰痛。针对椎间盘源性腰疼的患者多采用保守治疗,如牵引理疗或者口服药物等方式,但是如果治疗8周之后仍然未见症状改善,则需要选择臭氧溶核术进行治疗。臭氧具有良好的消炎和镇痛作用,它属于一种强氧化剂,能够破坏髓核基质内的蛋白多糖,使蛋白多糖因失去水分而萎缩,减轻髓核对于神经根的压迫[3]。同时臭氧还能够将髓核细胞破坏,减少蛋白多糖的分泌。本组47例患者经过臭氧治疗之后,手术后3个月、6个月后恢复的优良率为87.23%、93.62%,且在治疗中未见有并发症发生,安全可靠。可见针对椎间盘源性腰疼患者采用臭氧治疗,能够有效的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并且操作简单,患者的创伤小,治疗中并发症少,安全可靠,远期的治疗效果较为显著。

[1]阮狄克. 椎间盘源性腰痛[J]. 中华骨科杂志,2007,27(3):161.

[2]马景和,马晓春,王涛,等. CT引导下注射臭氧治疗椎间盘源性腰痛的临床研究[J]. 山东大学学报(医学版),2010,48(12):108-112.

[3]宋永光. 臭氧治疗椎间盘源性腰疼的临床分析[J]. 中国保健营养,2013,8(下):4334-4335.

Clinical Analysis on Ozone Treatment for Intervertebral Disc Source Sex Back Pain

DUAN Jian ZHANG Yunping LI Huizhuo , Department of Pain Medicine, Siping Maternal and child health hospital, Siping Jilin 136000, China

ObjectiveExploration and analysis on the clinical treatment effect of ozone therapy for discogenic back pain. Method Gave a retrospective analysis on the clinical data from the 47 cases of patients with discogenic back pain treated by ozone in our hospital from Oct 2012 to Oct 2013.ResultThe excellent rate of recovery for patients 3 days, 3 months and 6 months after the surgery were 72.34%, 87.23% and 93.62% respectively. No complications emerged during their treatment without any infection, vascular injury or nerve root injury.ConclusionThe clinical effect of ozone treatment of intervertebral disc source of backache is significant, can effectively improve the patient's clinical symptoms.

Ozone, Intervertebral disc source sex, Back pain, Curative effect

R681.53

B

1674-9308(2014)07-0044-02

10.3969/J.ISSN.1674-9308.2014.07.026

猜你喜欢
源性腰痛优良率
腰痛这个仅次于感冒的第二大常见病症怎么处理
豆粕:美豆产区干旱威胁仍未解除,大豆优良率持续偏低
妊娠期腰痛的研究进展
后溪穴治疗脊柱源性疼痛的研究进展
腰痛用花椒黄沙热敷
外固定架在开放性胫骨骨折患者中的应用及疗效分析
健康教育对治疗空气源性接触性皮炎的干预作用
椒莲酊剂治疗男子雄性激素源性秃发50例
中医护理干预腰痛30例
椎间盘源性腰痛的影像学诊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