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骨颈骨折采用髋关节置换术与骨折内固定术治疗的效果对比

2014-02-05 11:09吴迪
中国继续医学教育 2014年7期
关键词:股骨颈股骨置换术

吴迪

四平市中医医院骨科,吉林 四平 136001

·疗效对比 Effect Comparison·

股骨颈骨折采用髋关节置换术与骨折内固定术治疗的效果对比

吴迪

四平市中医医院骨科,吉林 四平 136001

目的对应用骨折内固定术与髋关节置换术两种方式对患有股骨颈骨折疾病的患者实施手术治疗的临床效果进行对比研究。方法对我院收治的76例患有股骨颈骨折疾病的患者进行临床研究。结果治疗组患者股骨颈骨折疾病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股骨功能恢复正常时间和住院接受治疗总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结论应用髋关节置换术对患有股骨颈骨折疾病的患者实施手术治疗的临床效果非常明显。

髋关节置换术;骨折内固定术;股骨颈骨折;治疗

本次研究对患有股骨颈骨折疾病的患者应用骨折内固定术与髋关节置换术两种方式实施手术治疗的效果进行对比。现汇报如下。

1 资料和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11年11月~2013年11月我院收治的76例患有

股骨颈骨折疾病的患者,其中男41例,女35例,患者年龄45~82岁,平均年龄(60.4±1.2)岁,骨折发病时间1~21小时,平均发病时间(8.4±0.8)小时,车祸伤骨折患者27例,跌伤骨折患者29例,坠落伤骨折患者20例;头下型骨折患者40例,经颈型骨折患者22例,基底型骨折患者14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平均每组38例。两组研究对象组间无显著差异(P>0.05),可以进行比较分析。

1.2 方法

治疗组:采用髋关节置换术方式进行治疗,具体操作方式为,患者取健侧卧位,针对具体情况选择适当的切口,将皮肤、筋膜依次切开,内旋下肢之后紧贴粗隆将短外斜肌群切开,进入到髋关节的后方位置,将关节囊切除后取出完整的股骨头,对残端进行处理,使髋臼充分暴露,将多余的关节囊全部切除,而后继续使软骨下骨暴露,取尺寸适当的非骨水泥型金属杯对角度进行调整之后打入髋臼,结合充分且牢固后采用螺钉进行固定,对关节活动情况进行全面检查,引流之后实施逐层缝合处理。对照组:采用常规切开内固定术方式进行治疗,具体操作方式为患者取仰卧位,在C型臂X线机的辅助下做小切口,实施解剖复位处理,复位达到满意效果之后在大粗隆下3~4 cm处位置,经皮肤与股骨颈穿入一枚直径为2 mm的导针,在其上方及下方贴近股骨颈的位置穿入两枚直径为2 mm的导针,尽量保证与骨小梁保持平行且不在同一个平面内。在透视条件下证实复位与导针位置完全满意之后,沿导针将皮肤切开2 cm左右,选择合适的中空自攻加压螺丝钉,拧入到骨皮质处,靠近近端螺钉选择带垫圈,防止钉尾陷入到患者的骨皮质,将导针全部拔出[1]。

1.3 观察指标

选择两组患者的股骨功能恢复正常时间、股骨颈骨折疾病治疗效果、住院接受治疗总时间、围术期不良反应例数等指标进行对比研究。

1.4 治疗效果评价方法

临床治愈:骨折症状表现经手术后彻底消失,股骨功能完全恢复正常,可以从事原工作;有效:骨折症状表现经手术后明显减轻,股骨功能基本恢复正常,能够从事轻体力劳动;无效:没有达到临床治愈和有效的标准要求[2]。

1.5 数据处理方法

用SPSS18.0统计学软件处理数据。

2 结果

2.1 股骨功能恢复正常时间和住院接受治疗总时间

对照组患者经常规切开复位内固定手术治疗后(104.58±10.33)d股骨生理功能恢复正常,共计住院接受治疗(12.53±2.19)d;治疗组患者经髋关节置换术治疗后(81.50±7.46)d股骨生理功能恢复正常,共计住院接受治疗(7.13±2.12)d。两项观察指标各项数据组间差异显著(P<0.05)。

2.2 股骨颈骨折疾病治疗效果

对照组患者经常规切开复位内固定手术治疗后,11例股骨颈骨折疾病达到临床治愈标准,16例有效,11例无效,有效率达到71.1%;治疗组患者经髋关节置换术治疗后,15例股骨颈骨折疾病达到临床治愈标准,20例有效,3例无效,有效率达到92.1%。该项观察指标各项数据组间差异显著(P<0.05)。

3 讨论

老年人是股骨颈骨折疾病患者的主要人群,导致这一现象出现的主要原因是老年人的骨质较为疏松、髋周肌群发生退变、反应比较迟钝或遭受到严重的外伤致使股骨颈发生断裂。临床上对于股骨颈骨折疾病的治疗多数情况下以手术治疗为主,髋关节置换术及切开复位内固定术常是两种主要的手术治疗方式,但关于两种手术方法的治疗效果目前在临床上说法不一,对老年患者而言,手术治疗的目的主要是为了减轻疼痛,在短时间内康复,使术中出血及术后并发症减少。髋关节置换术可以使该病患者的髋关节的解剖结构在最短的时间内得以恢复,对髋关节功能进行改善,在解除痛苦、恢复髋关节生理功能等方面具有独特优势,另外该治疗技术可避免关节不愈合及股骨头坏死等并发症的出现,治疗所需的时间相对较短,术后疼痛程度较轻微,生理功能的恢复速度快,复发的可能性较低,可使患者术后的生活质量显著提高[3]。

[1]刘兴淼, 张国宁, 龙海涛. 老年股骨颈骨折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与传统内固定术54例疗效对比分析[J]. 当代医学, 2012, 18(30): 133-134.

[2]胡国静. 老年股骨颈骨折全髋关节置换术和骨折内固定术的临床效果比较分析[J]. 医学信息·上旬刊, 2012, 25(16): 141-142.

[3]李源, 王延生, 段修武. 空心加压螺纹钉内固定与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治疗股骨颈骨折的疗效分析[J]. 中国实用医药, 2012, 17(13): 130-131.

R687.3

B

1674-9308(2014)07-0086-02

10.3969/J.ISSN.1674-9308.2014.07.052

猜你喜欢
股骨颈股骨置换术
舒适护理在股骨颈骨折护理中的应用
股骨近端纤维结构不良的研究进展
不同术式治疗老年不稳定股骨颈骨折临床研究
股骨近端解剖型锁定钢板与PFNA治疗不稳定型股骨转子间骨折的比较
肩关节置换术后并发感染的研究进展
全膝关节置换术后引流对血红蛋白下降和并发症的影响
反肩置换术
老年人股骨颈骨折的治疗与处理
股骨干骨折合并同侧股骨颈骨折的手术治疗
股骨粗隆间骨折采用PFNA和倒置股骨髁LISS钛板治疗的临床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