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游产品设计课程教学设计与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以奥运场馆旅游产品设计为例

2014-02-06 00:51李丽虹
中国现代教育装备 2014年7期
关键词:奥运场馆产品设计旅游

李丽虹

北京财贸职业学院 北京 101101

党的十八大提出了“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要实施这一战略必须要有充足的具备良好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人才作为支持。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和经济全球化进程的加快,旅游市场竞争不断加剧,急切需要大量创新型旅游人才。尤其是对于从事旅游产品设计的人员,创新能力是其必须具备的也是最重要的职业素养。

如何培养具有良好创新能力的旅游专业学生,成为高职旅游专业迫切需要解决的重要课题。旅游产品设计是与学生创新能力培养最直接的一门课程,其具体教学内容的选择、教学方法的设计、教学效果的评价等方面都要突出对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笔者以奥运场馆这一特殊的旅游资源为载体,进行专题教学内容的教学设计。

1 教学内容的选取

1.1 热点或难点问题

教学内容要选择当前社会比较热门或者正在面临的急需解决的问题。这样的内容对于高职学生可能比较困难,但当他们对问题有了一些成熟或不成熟的见解后,会树立自信心,增强不断创新的热情,从而更加积极地投入到课堂学习中,取得更好的学习效果。

奥运会是全球瞩目的体育盛会,但当奥运会结束后,奥运场馆的运营一直是困扰各国的一大难题。旅游是这些场馆赛后利用中的主流方式,但怎样才能在旅游业中充分发挥奥运场馆独特的魅力和吸引力,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

1.2 难易程度要适中

高职学生和本科生、研究生相比,在知识广度、分析能力、学习能力等方面存在较大的差距。因此对于旅游产品设计的任务,只要求高职生展示出要点,不需要涉及营销等具体内容。

1.3 学生有一定认知度

要选取学生有一定认知度、比较熟悉的问题作为教学内容,最好有切身的体验。

2008年北京奥运会是学生亲身经历的重大事件之一,不仅是从电视网络上了解比赛,许多学生还亲身参与过志愿者服务或到场馆目睹过比赛的盛况。

2 教学目标的设定

通过奥运场馆旅游产品设计这个专题任务的教学,使学生掌握旅游产品设计的基本方法与思路,增强创新意识,提高创新能力。

3 教学方法的选择

本专题教学采用项目教学法,以小组为单位,通过小组成员讨论制定各自的方案,集中展示后教师点评。

4 教学环境设计

为了达到最佳的教学效果,在硬件设施上要求各组学生分区域就座,座椅设置便于开展小组讨论,每人提供一台可以上网查阅资料并制作方案的计算机。

5 课堂教学实施步骤

5.1 背景资料介绍及提出问题

5.1.1 旅游产品设计的现状

目前旅游市场上的旅游产品普遍存在产品类型单一、缺乏多样化新产品研发、产品同质化严重等现象,旅游产品设计中创新性严重不足,极大阻碍了旅游业的发展步伐。

5.1.2 奥运场馆运营现状

2008年夏季,在北京成功举办了第29届国际奥林匹克运动会。奥运会结束后,奥运场馆作为一种独特的旅游资源吸引着国内外的众多游客,创造了相当高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但伴随着奥运会的结束,在后奥运时期,奥运场馆参观旅游必然会慢慢降温,如何更好地延续奥运场馆独特的旅游吸引力呢?

5.1.3 提出问题

请大家开动头脑风暴,分析不同类型旅游者的需求,探讨可以从哪些方面在后奥运时期针对奥运场馆设计旅游产品?为什么?

5.2 思路引导

奥运场馆这一特殊的旅游资源具有建筑美学、历史文化、科学研究、教育等多方面价值。针对奥运场馆的内在特征,结合旅游者多方位的体验需求,可以从多角度设计出多样化、多层次的旅游产品。

5.3 发散思维小组讨论并形成方案

各小组学生讨论、查阅资料、完成方案。

5.4 小组展示

每组派一位或几位学生代表,展示小组方案。

5.5 教师点评

教师根据各小组的设计方案,最后进行点评。

5.6 旅游产品设计参考方案

5.6.1 目标人群分析

对于“鸟巢”“水立方”,这类可以作为北京地标的奥运场馆,有着独具特色的旅游吸引力。它会吸引哪些人群呢?外地乃至外国人,老人、小孩、学生、单位团体、情侣……他们来这里的目的是什么?

5.6.2 设计思路

(1)可以设计传统观光体验旅游产品。传统的观光体验依然是我国目前大众旅游的主要方式。针对绝大多数的普通旅游者,正因为这是一种走马观花式的体验,所以在行程安排上可以简短紧凑些。在这类旅游产品的设计中,奥运场馆是北京风貌非常重要的组成元素,和其他著名的文化遗迹类旅游景点具有相同的地位,发挥着相同的作用,是全面了解北京必不可少的一部分。

(2)可以设计赛事体验旅游产品。这是针对体育爱好者设计的体验旅游,参与比赛是旅游的主要目的,同时可以深入了解举办地的基本情况。

四年一届的奥运会、足球世界杯等著名赛事吸引了众多体育爱好者前去助阵。除了世界性的比赛以外,许多国家的单项联赛也给我们做出了榜样。例如:在美国,职业篮球、棒球、橄榄球有着众多忠实球迷,这些体育爱好者跟随自己热爱的球队转战各个城市,不仅使得体育场馆的利用率非常高,而且为城市间短途旅游带来不可小觑的收益。

相比之下,我国普通场馆、奥运场馆都面临着体育赛事少、利用率低的问题。而且,现有体育联赛的影响力、吸引力较低,运营管理水平有待提高,尤其是球迷市场有待进一步开发与培育。在我国,乒乓球、羽毛球、足球、篮球等体育项目有着广大的球迷基础,可以从这些比赛入手,提高联赛吸引力,逐步改变多数球迷通过电视等媒体观看比赛的习惯及观念,促进奥运场馆及普通场馆利用率的提高及自身经济价值、体育文化价值的实现。

所以,这类体验旅游产品的设计不仅是满足旅游者的需求,在目前更是一种旅游体验和体育文化的引导、培养,需要旅游和体育行业的密切配合。

(3)可以设计健身体验培训旅游产品。健身的观念早已深入人心,通过各种体育项目的锻炼可以使身体更加健康。但由于工作、生活中的各种压力,生活在大都市的人们健身的时间和地点都非常紧缺,即便是有时间也很难找到专业的指导教练。健身房里也只有极少的项目提供专业指导。另外,我们只看到运动员参加比赛、拿金牌的瞬间,而对他们平时的训练生活充满好奇。基于这样的背景,可以设计健身体验培训旅游。此类旅游以健身为主题,以奥运场馆为载体,充分发挥奥运场馆的体育特色,串联不同体育项目的培训,也可以是单一项目的分级培训体验,让游客真正体验一次专业运动员的训练生活。并且在参与体育项目的同时穿插各种养生指导,更可增加对于体育运动起源、发展、运动技术及设备变化的了解,促进大众健身的普及与发展。

(4)可以设计教育体验旅游产品。针对大中小学生设计教育体验旅游产品。

奥运场馆不仅是一座座体育建筑,更是一个大课堂、一部教科书、一座博物馆,它传承着奥林匹克精神,体现着现代人的审美取向,表现出现代环保意识,具有极强的教育价值。

奥林匹克精神通过奥运场馆这一载体得以宣扬、展示,这是奥运场馆最主要的教育价值。奥运精神不仅对运动员、教练员极为重要,也鼓励我们每一个人都应该在自己的生活中不断地超越自我、不断地更新,永远保持蓬勃的朝气。

奥运会不仅是一场体育比赛盛会,更是举办国国家综合实力的体现,奥运会的每一场比赛、每一项活动、每一个举措得以顺利实施,都离不开所有工作人员、志愿者、当地民众乃至全国人民的不懈努力,是民族精神的体现,是爱国主义教育的最佳基地。

除此之外,在奥运场馆中还可以进行环保理念的教育。例如:要实现“绿色奥运”的理念,北京就必须大力发展清洁、环保、可再生的绿色能源。在北京奥运场馆中主要利用了太阳能、风能、地热能等绿色能源,绿色能源在奥运场馆中的使用,不仅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北京的能源危机,更增强了人们的环保意识,提高了人们对清洁能源的认知程度。

除了比赛用的场馆设施,开展教育体验旅游还需要专门制作一些相关的展板橱窗等陈设,使教育内容更加形象化。如可以设计一个专门的奥运博物馆,作为教育体验形象化的代表。

(5)可以设计建筑科技体验旅游。奥运建筑的震撼性形象是成就奥运建筑在城市中的标志性和在奥运会历史上地位的必要条件,要达到这个目的就要求体积庞大的奥运建筑必须具有更加新颖的造型,必须以先进的技术作为支撑。在奥运场馆的建设过程中,随着新材料、新技术的运用,必将促进科学技术的发展,使场馆的科学研究价值凸显出来。

建筑或相关专业的学生、建筑行业的从业人员,可以设计以建筑科技体验为主题的旅游产品。在这一类型的旅游产品中,奥运场馆作为现代大型公共建筑的代表列入其中。

(6)配套环境设计。为了将奥运场馆在旅游业中得到更好的开发利用,还应有许多软硬件配套设施的支持。首先,要加强体育旅游的研究。其次,要重视旅游产品的研发。最后,要注重旅游从业人员的素质提高,尤其是讲解员、教练员、训练员。

6 学生评价标准的制定

在教学实施过程中,教师的点评尤为重要。教师的评价标准直接影响学生创新意识的形成与提高。旅游产品设计方案是没有标准答案的,没有孰高孰低,只有观察事物的角度和切入点的不同。在这里没有批评,只有各自特色的肯定和鼓励,不管是异想天开的设计,还是中规中矩的设计,都是学生努力的成果。因此,对于教师的要求也比较高,要找出每一个方案值得肯定的地方。

不过各组之间总要有成绩的差异,以鼓励完成的好的学生。可以在完成速度、小组凝聚力、阐述表达水平、方案信息量等方面进行综合评价。

7 结束语

创新能力的培养应该贯穿于一个人所接受教育的始终,而不是一个阶段、一门课甚至一个教学单元。每一个教师都要转变教学观念,在教学过程中更多地调动发挥学生的想象力、创造力,将创新教育渗透到每一个教学单元、每一节课中。尤其要改变学生评价体系,不能仅以书本死记硬背知识的掌握程度评价学生的学习效果,可以根据课程特点适度增加创新意识的考量评价,尽可能多地为学生营造一个鼓励创新的教学氛围。

[1] 孟铁鑫.我国旅游业创新型人才开发现状与对策[J].江西商论,2012(3):118-120.

[2] 刘亚玲,刘秀丽.高校旅游管理专业应用型创新人才培养的内涵探究[J].科教导刊:上旬刊,2012(11):148-149.

[3] 潘玉驹,陈文远,何毅.对我国高校现行学生评价标准的反思[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11(2):99-103.

[4] 李丽虹.奥运场馆旅游资源的体验价值评价及旅游开发研究[D].北京:首都师范大学,2012.

猜你喜欢
奥运场馆产品设计旅游
智能产品设计
“彭大将军”文化创意产品设计
《冷·暖》
《教堂之夜》
2022年冬奥会背景下奥运场馆对北京建成世界体育中心城市的影响研究
2022年冬奥会背景下奥运场馆对北京建成世界体育中心城市的影响研究
旅游
出国旅游的42个表达
北京奥运会后体育场馆的后继开发使用探讨
户外旅游十件贴身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