渝东南土家族火塘文化与建筑组合空间浅析

2014-02-07 03:19
重庆建筑 2014年2期
关键词:火塘土家族民居

黄 炎

(重庆大学建筑城规学院,重庆400039)

渝东南土家族火塘文化与建筑组合空间浅析

黄 炎

(重庆大学建筑城规学院,重庆400039)

火塘文化在我国有着悠久的历史,它是渝东南土家族传统房屋营造的中心元素,其民居文化的重要特色。该文以火塘的功能为出发点,研究渝东南土家族民居建筑空间。

土家族文化;火铺;建筑空间组合;火塘砌筑

0 引言

火是人类文明的起源,火塘文化在我国历史悠久,早在仰韶文化时期的半坡遗址,就已经发现火塘。中国南方的少数民族家庭中一般都有一个或几个火塘,是当地人们在家里取暖、照明、做饭乃至聚会议事、祭祀神灵的重要场所。火塘文化对于研究土家族民居的建筑空间和文化特色有着重要的意义。

1 产生与演变

武陵山区,穷山峻岭,潮湿之地。冬季,渝东南地区明显比周边盆地更寒冷,对于世代居住在这里的被认为是巴人直系后裔的土家族而言,火塘的御寒作用使得火塘在土家族民居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不论砖房还是木楼,每个土家族农户中,都置有火塘。由于每家每户的经济实力不同,火塘也有不同的形式。其中,建砌在客厅、厨房兼用的屋里,称之为“火铺屋”,土家人谓之为“夯砠”。一家人围在一起用鼎罐、炒锅在火塘上煮食饭菜,其乐融融,一年四季塘火不能灭,意味着“家盛业兴”(图1)。

图1 土家人用桌布铺在火塘上过赶年

1.1 土家族火铺屋空间划分的文化含义

纵观整个西南的少数民族,火塘设置的房间虽有不同却都居于明显的位置。如哈尼族设置在左侧女家长的房间中,并且拥有三个火塘,具体功能也区分为做饭、蒸板、喂牛羊的饲料;羌族火塘设置在堂屋中央,祭祀功能也更加明确;藏族设置在起居房屋中央,更利于取暖。

土家族火铺屋的设置与上述民族均不同,土家族的火铺屋设置在“座子屋”人间的前半部分。土家族选择建房时都会首先选择火铺的位置,由于住宅空间的划分往往与文化密不可分,火铺屋的空间划分的文化涵义,笔者总结文化现象如下:

(1)火崇拜:土家族有着放火烧荒耕种形式、采用火葬的丧葬习俗。砌火塘也是有着严格的程序,一般都要先占卜,选择吉日砌筑。砌筑完毕之日就是“吉祥”之日,也是隆重庆祝时刻的来临。此举称之为“贺火塘”。

(2)子女另立:个数也只与个体家庭个数有关,一户子女一个火塘,一个子女成家则另立一个火塘。另起火塘,也就说明他的孩子已经结婚成家,组成了新的家庭,这个习惯一直从远古流传至今。

1.2 改土归流前后火铺屋空间的演变

改土归流对于土家族民居形式演变来说是重要的时空节点。“土司绮柱雕梁,砖瓦鳞次。百姓则叉木架屋,编竹为墙……皆不许盖瓦,如有盖瓦者,即治以僭越之罪。”可以推断出土家族民居空间特色从空间划分、传统技艺都是从改土归流后开始逐步演变和发展的。

“土民之家,不设桌凳,亦无床塌,每家惟设火床一架,安炉灶于火床之中,以为炊羹之所,阖宅男女,无论长功尊卑,日则环坐其上,夜则杂卧其间,惟夫妇共被,即有外客留宿,亦令同卧火床。”“民不拘亲疏男女,客有到家同在火床蹲居,环坐,不避嫌疑……”从这段史料记载可以推断出以前火塘周围是没有像如今这样这么多“礼制”的,无论男女老少、长辈尊幼、嘉宾主客皆围坐、躺在火塘周围。也可以推断出,在当时土家族主要的民居形式,仅仅只有一开间,并且以火塘为中心的平面形制,此时火塘的周围即承载了休息、炊事、会客的空间。改土归流后,由于流官制度带来的文化传播,堂屋从无到有的过程,土家族民居才可以见到今天以“堂屋”为祭祖空间,卧室、火铺屋等空间划分,火铺屋有了今天的形式。

1.3 火铺屋是土家族民居的客厅

土家族有句俗语“火塘边教孩子”,土家人设置火塘的空间兼具着建筑的厨房、餐厅、客厅的功能,可见土家族住宅中,火铺的设置是一个家庭的中心。土家人常常围着篝火讨论国家大事,家族大事,教育孩子,围着火塘观看电视等。土家火塘,是土家族文化活动的中心。研究火塘文化是传承土家族习俗和文化最直接的方式。可见火铺屋是土家族居民娱乐、休闲、团聚、就餐的家庭活动空间,也是接待客人、对外交往联系的重要社交活动空间,可以说是传统土家族居民日常生活使用最频繁的空间,这与现代意义的客厅空间功能是相同的。

2 土家族火塘与建筑空间组合的关系

2.1 火铺屋空间的位置

土家族一般把一字型的三开间的单栋房子设成“座子屋”,也就是小家庭使用的正房,当心间较宽为堂屋,左右两边称为“人间”或者“耳房”。堂屋一般退进1.5m左右,称为“道房”。“人间”则分为前后两间。前面则作为火塘的设置地点,与其他民族设置在正中不同(图2)。

图2 土家族住宅“座子屋”的建筑平面图

2.2 火铺屋空间的功能

2.2.1 日常起居空间

“火铺”所在的房间是土家人日常起居重要的室内空间。烹饪、饮食、烤火和一家人的交流都在这个空间进行,土家人建房时也会最先规划出火铺屋的位置,而且有着极其严格的规矩,如不能对着门口,铺板要洁净等。

2.2.2 半私密空间

火铺一般通向中间的堂屋与卧室,使得火铺屋成为了堂屋与卧室中间过渡空间,供更为亲近的人使用,与堂屋的纯公共功能形成了比对,使建筑在空间上形成了开放空间、半私密空间、私密空间,较为科学,也是现在建筑设计中需要学习的设计手法。

2.3 火铺屋空间的开间与进深

根据湘西双凤村民居尺寸,火铺屋的大小一般为近似方形(进深采用上表的一半),开间尺寸与人间尺寸、卧室尺寸相同,火铺屋的开间一般近似等于(差别在0.1丈)堂屋开间(表1)。

表1 湘西双凤村民居尺寸

3 室内空间格局与构造

土家族人的火塘文化历史悠久,在土家族人的民居里什么都可以没有,就是不能没有火塘,但有了火塘难免会引起消防上的隐患。

3.1 土家族火塘与屋架高度

火塘里熊熊燃烧的火焰容易引起火星的飞溅,使得房屋的木构梁架容易受到火气的损害,引起燃烧。土家族的屋架高度与屋架进深之比值一般都较大,如最常见的穿斗构架为五柱四棋的一层土家族民居,步尺①取3尺(约1m),屋架进深为2.4丈。屋架高度一般为1丈8尺8(土家族建筑尺度取8为吉)。土家族建筑坡屋顶一般采用两分水(高进深比为0.5),金柱上椽子至正梁的高度为6尺,则地面标高至金柱上面椽子高度为1丈2尺8,除去起坡的净使用高度达到了约3.9m,最高高度达到了约5.6m。屋顶的高度使得火星很难引起木梁燃烧。

3.2 土家族火塘与栓轱吊顶形式

栓轱(如图3、图4[7]所示)是一个长方形的,形似梯子的木架,从屋顶的房梁上吊下,距离火塘正上方约2.5m,是土家族民居中常见的吊顶形式,作用如下:

(1)悬挂食物:烘烤新宰杀的牲畜,土家族人会将这些新鲜的肉制品悬挂在栓轱上,让烟火直接将这些肉类烘干制成腊肉,如果火星太大,这些肉类很好地起到阻断热量上升至屋顶梁架的作用。

(2)火灾预警作用:栓轱如同一个挡火板,火星会被其挡住,间接阻挡了火星飞至横梁,人们也可以通过火焰与栓轱的高度来判断火势是否过大,如果火势太大,栓轱会先燃烧,本身就是很好的预警器,只需将悬挂的绳索剪断就可以扑火了。

3.3 土家族火塘与传统门窗

3.3.1 火塘具有增加室内光线的功能

由于土家族一般均以大木桩板做维护结构,特殊的结构加上深远的屋檐出挑使得土家族房屋的窗墙比较低。火铺屋的采光是比较差的,后室卧室即使在白天也是比较昏暗的。火铺的篝火不灭,可为卧室提供采光。从堂屋到火铺到卧房,光线先明后暗到更暗,使人自然地感觉到私密性的递进。

3.3.2 通过窗户的自然排烟形式

土家族由于特殊的民族历史原因,前文中分析了在改土归流以前都是以茅草来代替瓦的功能的。如今,能见到的传统土家族民居都是受流官制度带来的汉文化与原先土司的建筑形制影响下形成,所以土家族的民族不如汉族民居通过一系列技术手段进行排烟,大多采用传统的通过窗户的自然排烟的形式。

3.4 土家族火铺的形制结构

土家族民居一般修筑在坡地环境中,所以火铺的楼板根据地形、经济等因素各不相同。一般根据木板的铺法的不同分为:全铺板火铺、半铺板火铺、无铺板火铺(图6)。

图3 火铺屋的剖面

图4 栓轱与建筑空间

图6 铺木板的方式

3.4.1 全铺板火铺

火铺屋中铺正中用青石修筑一个边长约1m的火塘,在火塘周围的房间全部铺以木板。

3.4.2 半铺板火铺

是将火铺屋空间内三分之一用素土夯实,三分之二用木板铺成台面,俗称“地楼板”,铺出来的木楼板比素土夯实地面高一部分。半铺板火铺又可分为:高架半铺板火铺与低架半铺板火铺。火塘设置于木铺板中间。

高架半铺板火铺:土家族人将木楼板提高至离地面约0.6~1.2m的高度,这种形式的铺板方式目前已经比较少见,据相关资料查证,酉阳土家族苗族西部的部分居民仍在使用这种形式的木楼板。高架火铺可用青石或素图夯实,也有些直接用木桩架起,有利于夏季通风隔热,解决屋内潮湿的问题,冬季热空气上升,兼具保暖的功能。

低架半铺板火铺:铺成的木板高度在0.2~0.4m之间,形成室内错层的空间艺术效果。低架火铺与高架火铺的空间私密性是不同的,高架火铺更类似于“火床”,使火塘空间更加私密。

3.4.3 无铺板火铺

火铺屋内无木板铺成,全部用素土夯实。无铺板火铺是由半铺板火铺衍化而成的。

3.5 土家族火塘的砌筑方法

根据笔者近几年对渝东南地区的考察,目前存在于土家族的火塘砌筑方法通常有以下三种。

3.5.1 有边框凹坑型

此种火塘的砌筑方式是在地上挖一个边长约0.8m见方,深约0.1~0.4m的坑,坑边或用条石砌筑,或用木板做成边框,坑底用片石围绕着中心组合成一个圆形或方形的凸出物,火塘中央架有一个生铁铸成的三脚架。家人集体聚餐时,在坑上铺木板或者铁架,用作餐桌。

3.5.2 无边框凹坑型

此种火塘的砌筑办法是直接在地面挖一个浅坑,周围不用条石或木板围合成有规则的几何形状,砌筑方式较简易,有消防隐患。

3.5.3 筑台型

此种火塘形式是直接在地面上砌筑,用石块围合成高0.1~0.2m的台基,地面用碎石或土做垫材,上面架设三脚铁架。

上述三种火塘形式也许不能完全概括土家族火塘的多样性,而且土家族地处山区,风俗也只能靠一代一代的口述进行传承,再加上其他民族风俗的融合,才造成了如今多样性、多元性的局面;但火塘对于土家人生活的重要程度无法改变。

4 正在消逝的火塘空间

如前文所述,土家族火塘日常生活主要功能一是取暖,二是炊事,但现代电能的使用,电热毯、电热箱的发明,使得土家族人目前已经无须在貌似原始的火塘周围进行取暖了,炊事功能也逐渐被更为先进的汉族炉灶体系所代替,目前在新建建筑中已经很难寻觅到火铺的踪影了,只有一些类似于广场的纪念性空间依稀可以寻找到火铺空间文化,如酉阳桃花源入口前的广场。但火塘衍生出来的文化丰富,种类繁多,成为具有特殊含义的文化载体。通过这些传统的、淳朴的生活必须品,研究火铺,可以追溯到厨房、餐厅、客厅综合功能的空间从原始形态到如今的功能分区的明确的起源。现在渝东南地区城镇中仍然很常见一种中设火炉盖被的围合式坐具,应该是火塘文化的一种演变和延续。渝东南地区冬日寒冷,传统上多息耕作,而现代生活则不拘于季节,渝东南地区现代城镇中许多不了解本地文化的外来商人将这种传统习惯视之为“慵懒”,本质上则是传统文化与现代文明的温和冲突。

5 结语

如今,伴随着人类的进步,更为清洁便捷的能源如天然气、煤气的使用已使得火塘这样一种极具传统文化特色的形式丧失了自己的功能,但研究土家族火塘文化及因其随之而来的空间划分有助于让经久不息的土家族文化更加绵延赓续,源远流长。

[1]李宪逵.四川民居[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9:329-339.

[2]张犇.羌族火塘设计的文化内涵[J].民族艺术研究,2010:113-115.

[3]罗汉田.火塘—家代昌盛的象征[J].广西民族研究,2000:92-93.

[4]李然.当代湘西土家族苗族文化互动与族际关系研究[D].北京:中央民族大学,2009:40-51.

[5]张爱武.土家族吊脚楼营造技艺及其传承与保护研究——以兴安村为例[D].武汉:中南民族大学,2012:23-32.

[6]姚婳婧.湘西土家族民居营建技艺研究[D].广州,华南理工大学,2012.

责任编辑:孙 苏

On Combination of Fireplace with Architectural Space

Fireplace has a long history in Chinese culture.It is the central house element of Tujia minority in Southeast Chongqing and is an important feature of Tujia culture.The function of fireplace serves as the starting point to study the space of the residential buildings of Tujia minority in Southeast Chongqing.

Tujia culture;fireplace room;architectural space combination;fireplace construction

TU-024

A

1671-9107(2014)02-0016-04

10.3969/j.issn.1671-9107.2014.02.016

2013-12-10

黄炎(1988-),男,山东黄县人,硕士研究生,主要从事建筑设计及其理论研究。

猜你喜欢
火塘土家族民居
民居摄影
民居书画
山西离石德岗遗址
民居智库
民居摄影
土家族情歌
土家族
云南彝族的火塘文化
火塘情思
川东土家族薅草锣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