穴位敷贴配合药物流产的临床效果观察

2014-02-08 07:09李彩霞姜慧娜翁时秋薛毅芳
中国全科医学 2014年4期
关键词:生化汤孕囊西药

李彩霞,姜慧娜,翁时秋,薛毅芳

药物流产是用药物而非手术终止早孕的一种非意愿妊娠补救措施。目前临床常用的药物为米非司酮配伍米索前列醇。它具有简便、安全、有效、损伤小等优点,但亦有出血时间长、出血量多及潜在的大出血、感染等缺点,因此如何克服药物流产的这些缺点成为广大医务工作者研究的热点。本研究采用穴位敷贴配合米非司酮、米索前列醇药物流产,并与生化汤组、西药组进行对照分析,初步探讨穴位敷贴法的效果。

1 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选择2012年3—7月在我院妇科计划生育门诊就诊的自愿要求终止妊娠的健康早孕妇女240例,年龄18~39岁,平均年龄28岁,流产次数0~5次。入选标准:本人自愿药物流产,经妇科检查、尿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CG)和妇科B超检查确认为早孕,且妊娠<49 d,血常规、凝血常规、肝肾功能、阴道分泌物常规无明显异常,通过详细的病史采集和体格检查,排除药物流产的禁忌症。排除标准:不符合入选标准,或孕妇不配合者。分组方法:使用随机排列表随机分为西药组、生化汤组、穴位敷贴组。西药组共80例孕妇,年龄18~39岁,平均年龄28.2岁,流产次数0~5次,单用药物(米非司酮+米索前列醇)进行药物流产。生化汤组共80例孕妇,年龄19~39岁,平均年龄28.3岁,流产次数0~5次,在西药组的基础上加用生化汤。穴位敷贴组共80例孕妇,年龄19~38岁.平均年龄28.2岁,流产次数0~5次,在西药组的基础上加用穴位敷贴。3组孕妇在年龄、婚姻状况、初潮年龄、生育史、停经天数、孕囊大小、体质指数、子宫位置方面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3组孕妇治疗前一般情况比较

注:*为χ2值,余检验统计量值为F值

1.2 治疗方法 本研究应用的药物为米非司酮(北京紫竹药业有限公司,生产批号:43111111)和米索前列醇(北京紫竹药业有限公司,生产批号:43110508)。穴位敷贴治疗贴由云南普洱金利湾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生产(生产批号:20110907)。生化汤组方:当归15 g,川芎15 g,桃仁15 g,炮姜5 g,益母草15 g,甘草3 g。西药组:第1天早8:00口服米非司酮50 mg,晚20:00口服25 mg;第2天早8:00口服米非司酮50 mg,晚20:00口服25 mg;第3天早08:00来院口服米索前列醇600 μg;口服药物前后禁食2 h。生化汤组:药流第3天口服米索前列醇后2 h口服,每日一剂,早晚分服,共3 d,水煎服。穴位敷贴组:药流第3天口服米索前列醇后,即选穴合谷、三阴交,孕囊排出后选穴关元、气海、足三里、三阴交、隐白,次日更换,连用3 d。

1.3 观察随访和评价 所有观察对象于口服米索前列醇后留院观察8 h,观察孕囊排出时间、排出组织及阴道出血情况、服药后副作用。于用药后7 d和14 d回院随访,观察阴道出血天数、出血量,随访期间对流血过多者(流血量多于平时月经量两倍),或流血不止持续14 d以上,并经B超检查有宫腔残留物者行清宫术。并于月经复潮后行第三次随访,观察月经复潮时间、月经量和天数。

流产效果评价标准参照《中华妇产科学》[1]制定如下:(1)完全流产:用药后胎囊自行完整排出或未见完整排出,但经B超检查未见妊娠图像,出血自行停止,尿HCG阴性,子宫恢复正常大小,月经自然复潮。(2)不全流产:服药后胎囊自然排出,但在随诊过程中,因出血过多或时间过长而施行清宫术者。(3)失败:至用药第8天未见胎囊排出,经B超检查证实胎囊继续增大、胎心搏动存在者为继续妊娠;胚胎停止发育最终采用负压吸引术终止妊娠者,均为药物流产失败。

2 结果

2.1 3组孕妇流产效果比较 3组流产效果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32,P=0.00);穴位敷贴组、生化汤组与西药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穴位敷贴组与生化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3组流产效果比较

2.2 3组孕妇完全流产孕囊排出时间比较 穴位敷贴组从服米索到孕囊排出时间为(2.01±0.80) h,生化汤组为(3.16±1.03) h,西药组为(3.17±1.15) h,3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32.41,P=0.00)。穴位敷贴组与生化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q=10.87,P=0.00),穴位敷贴组与西药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q=6.06,P=0.02),生化汤组与西药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q=1.60,P=0.21)。

2.3 3组孕妇完全流产孕囊排出时3组阴道出血量比较 完全流产孕囊排出时阴道出血量3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穴位敷贴组和生化汤组与西药组比较,阴道出血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穴位敷贴组与生化汤组比较,阴道出血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完全流产孕囊排出时3组阴道出血量比较

Table3 Comparison of the colporrhagia quantity when the embryonic sacejecting of complete abortion among the three groups

组别例数小于月经量大于等于月经量①穴位敷贴组753837②生化汤组743638③西药组601149χ2值17 47P值 0 00

注:①-②χ2=0.06,P=0.81;①-③χ2=15.07,P=0.00;②-③χ2=13.37,P=0.00

2.4 3组孕妇完全流产孕囊排出后阴道出血量比较 完全流产孕囊排出后阴道出血量3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穴位敷贴组和生化汤组与西药组比较阴道出血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穴位敷贴组与生化汤组比较阴道出血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4)。

表4 完全流产孕囊排出后3组阴道出血量比较

Table4 Comparison of the colporrhagia quantitya fter the embryonic sacejectingof complete abortion among the three groups

组别例数小于月经量大于等于月经量①穴位敷贴组754233②生化汤组743935③西药组601644χ2值13 36P值 0 00

注:①-② χ2=0.16,P=0.69;①-③ χ2=11.70,P=0.00;②-③ χ2=9.28,P=0.00

2.5 3组孕妇完全流产阴道出血天数比较 穴位敷贴组完全流产阴道出血天数为(9.48±3.41)d,生化汤组完全流产阴道出血天数为(9.51±3.43)d,西药组完全流产阴道出血天数为(13.12±3.79)d。3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22.53,P=0.00)。穴位敷贴组与生化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q=0.01,P=0.95),穴位敷贴组与西药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q=8.42,P=0.00),生化汤组与西药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q=8.33,P=0.00)。

2.6 3组孕妇月经复潮情况比较 穴位敷贴组月经复潮周期为(30.01±5.59)d,经期(6.00±2.55)d;生化汤组月经复潮周期为(30.93±6.45)d,经期(6.46±2.66)d;西药组月经复潮周期为(31.02±6.08)d,经期(6.40±2.68)d。3组间比较月经复潮周期差异无统计学意义(F=0.61,P=0.55),经期差异无统计学意义(F=0.66,P=0.52)。

2.7 3组孕妇副作用比较 3组间剧烈腹痛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消化道反应和过敏反应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5。

表5 药流药物副作用比较

注:剧烈腹痛:①-②χ2=4.34,P=0.04;①-③χ2=4.67,P=0.03;②-③χ2=0.02,P=0.88

3 讨论

近年研究发现中医在增强药物流产疗效、降低副作用方面发挥举足轻重的作用。祖国医学认为正常妊娠乃肾气盛,天癸泌至,任脉通畅,冲脉充盛,脏腑经络气血下聚胞宫而成。药物流产属中医“堕胎”、产后“恶露不绝”、“产后腹痛”等范畴,此病病机为瘀血阻滞,血不归经;冲任受损,气虚血瘀;热扰冲任,迫血妄行。主要以血瘀为主,兼有气虚、血热症状。瘀即瘀阻胞络,即所谓“瘀血不去,新血难安;虚即产后阴道出血,气血同源,血去气虚;热即产后血室正开,易感外邪。中医针对其病机采用生化汤[2]、脱花煎[3]、催经止孕汤[4]、胶艾汤[5]、益母逐瘀汤[6]、电针合谷、三阴交[7]等治疗取得显效。本研究发现穴位敷贴组与西药组比较,流产效果、孕囊排出时间、阴道出血量、阴道出血天数、剧烈腹痛有差异;穴位敷贴组与生化汤组比较,孕囊排出时间、剧烈腹痛有差异。

本研究中所用穴位敷贴可能通过两大效应发挥作用:生物波效应和经络穴位效应。通过吸收人体和周围环境的能量,穴位敷贴能发射出8~14 m的生物波,该波是当今世界医学界公认的对人体有治疗作用的物质。它作用于人体时,通过吸收、透射、反射、渗透等过程,产生生物共振效应,从而激发机体细胞活性,有效改善人体微循环,提高组织供氧,改善新陈代谢,加速人体所需要的生物酶的合成,增强免疫力。当这种生物共振效应持续作用于人体穴位时,通过经络传导,可以对相应疾病发挥治疗作用。

本研究在孕囊排出前,选穴合谷、三阴交,有助孕囊排出。依据“血衰气旺定无妊血旺气衰应有体”的理论,本研究认为盖三阴交、肾肝脾三脉之交会,主阴血,血当补不当泻;合谷为大肠之原,大肠为肺之腑,主气,当泻不当补;文伯泻三阴交,以补合谷,是血衰气旺也。孕囊排出后,选穴:关元、气海、足三里、三阴交、隐白。药物流产伤气伤血,统摄无权,致冲任不固,治当益气补血,调理冲任,止血为先;关元为任脉穴与冲脉、足三阴交汇穴,有补肾培元的作用;气海同为任脉穴,又为气之海,两穴配合可通调冲任,固摄止血;三阴交系太阴、厥阴,少阴之会,善治足三阴经诸候,该穴具有调补肝、脾、肾的功能,及健脾养阴益气理冲任之功;足三里,胃经合穴,胃经乃多气多血之经络,可补气摄血;隐白为脾经井穴,善治血证。

因此穴位敷贴配合药物流产能提高药物效果,缩短孕囊排出时间,减少阴道出血量及出血天数,减轻副作用,其疗效甚至优于生化汤,且简便、安全,特别适用于不肯服药或不能服药的孕妇。

1 曹泽毅.中华妇产科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9:2589.

2 王玖珍,李彩荣.生化汤化裁防治药物流产不全52例疗效观察[J].中国民族民间医药,2012,22(5):67.

3 张华,潘小芳.加味脱花煎合米非司酮行早早孕药物流产40例临床观察[J].中医药导报,2012,18(7):37-38.

4 丁利娟,贾玲,穆强,等.中药催经止孕汤终止早期妊娠临床及药理研究[J].河南医药信息,2001,9(5):56.

5 陶华,丁素娟.胶艾汤加味防治药物流产不全57 例[J].宁夏医学杂志,2005,27(5):337-338.

6 韩丽君.中药治疗药物流产后出血的观察[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2,6(12):80-81.

7 邓娟姿.临床医学,解析三阴交在妇产科疾病中的应用[J].2012,25(8):352-353.

猜你喜欢
生化汤孕囊西药
植入型切口妊娠孕囊植入深度的MRI特点分析*
1.5T磁共振多序列成像对剖宫产术后瘢痕妊娠的诊断价值研究⋆
西药和中成药的配伍使用致不良反应分析
生化汤加味促进剖宫产后子宫复旧随机对照试验的系统评价及Meta分析
超声对早孕胚胎停止发育60例的观察分析
生化汤治疗产后腹痛探析*
生化汤对药物流产后阴道流血时间影响的临床观察
宫腔镜联合加减生化汤治疗宫腔粘连患者的临床研究
B超检查诊断早孕的临床意义
补肾养血通络方联合西药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45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