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成就梦想:自强不息,拼搏向上
——记北京科技大学侯新梅副教授

2014-02-09 05:13供稿侯新梅HOUXinmei
金属世界 2014年1期
关键词:北京科技大学科研工作冶金

供稿|侯新梅 / HOU Xin-mei

科研成就梦想:自强不息,拼搏向上
——记北京科技大学侯新梅副教授

Scientifi c Researches Accomplish Dreams:Self-improvement, Hard Work——HOU Xin-mei, the Associate Professor,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Beijing

供稿|侯新梅 / HOU Xin-mei

侯新梅是北京科技大学冶金与生态工程学院物理化学系的一名青年教师。1979年岁末出生于河南南阳。侯新梅的父亲是一位小学教师。侯新梅从小在他言传身教的影响下,梦想长大后能够成为一名光荣的人民教师。中学时,侯新梅学习了邓小平同志的“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思想,又萌生了成为科学家为祖国进步发展做贡献的梦想。在梦想的激励下侯新梅于1997年考入郑州大学,就读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获得学士学位,2001年进入郑州大学高温材料研究所成为一名硕士研究生,师从钟香崇院士,2004年考入北京科技大学冶金与生态工程学院攻读博士学位,师从周国治院士。师从两位院士期间,两位老师对科学的严谨态度和甘于奉献的精神都对侯新梅产生了巨大的影响,使侯新梅更加坚定了实现梦想的信念,并为侯新梅指明了实现梦想的方向。

攻读博士期间由于表现优异侯新梅获得北京科技大学第三届研究生十佳“学术之星”称号,并于2009年1月获得博士学位,之后留校在冶金物理化学系任教。

工作伊始,侯新梅意识到自己已成为为一名光荣的教师,和做学生最大的不同在于科研上要“断奶”——要学会独立承担和开展科研课题。为尽快进入状态,侯新梅将自己的主要任务定位为做好科研工作。在随后的日子里,侯新梅积极主动查阅文献,在立足于已有的研究基础上寻找创新点。在科研工作中,不怕困难,勇于创新。新课题研究中需要很多新实验设备,需要自己设计制作,于是侯新梅通过查阅文献,和学生一起动手尝试,完成了在线测量材料在高温含水条件下反应行为等多套新设备的设计制作。同时侯新梅积极参与梯队实验室建设,负责高温差热差重(Netzsch STA449C)设备的使用和维护。通过科研工作的投入,既锻炼了自己的科研能力,又培养了坚韧奋发的科研精神。科研工作不仅要求埋头苦干还要具备开阔的视野,为了拓宽自己的科研视野,侯新梅于2011年11月赴澳大利亚昆士兰大学化工学院访问研究。在科研上的不懈努力和付出,终于结出了丰硕的果实。侯新梅于2011年晋升为副教授。另外,侯新梅在冶金用耐火材料的设计与可控制备、性能以及反应动力学方面已具备了深厚的工作积累以及良好的科研创新能力。侯新梅的博士论文在2010年获得北京市优秀博士论文(50篇),并于2012年获得全国优秀博士论文。由于工作突出,在2011年获得优秀博士后的称号,2012年侯新梅入选校青年高层次人才以及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撑计划”。 侯新梅作为项目负责人独立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撑计划、中央高校基础科研业务费专项基金以及国家重点实验室开放课题各1项,完成中国博士后基金课题以及特别资助各1项;参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等3项。侯新梅发表科研学术论文60篇,申请专利6项(均为第一申请人),3项已授权(发明专利1项)。侯新梅的科研能力和研究水平得到学院的认可,从而成为学院重点培养的科技骨干。

除了科研工作外,做为一名教师,还必须教书育人。在教学方面侯新梅虚心向其他教师请教,积极主动地听课备课助课,力求在教学工作中不断提高自己。从零开始完成、完善了课程多媒体课件。关注科技发展前沿,使自己的教学既注重基础知识的传授,又紧跟科技发展,保证了课堂内容集知识性与先进性于一体。先后承担了本科生课程《无机非金属材料》、《材料化学》、《新生研讨班》以及本科生专业基础课《金属材料及热处理》。分别参加2011年和2013年学院举办的青年教师基本功大赛获得了学院二等奖。此外,侯新梅指导本科生创新项目两项,其中一项已经通过答辩验收,指导本科毕业设计9人,指导本科生产实习和计算机实习各1次,指导及协助指导研究生4人,其中协助指导的硕士生虞自由的论文获得校优秀硕士学位论文以及冶金与生态工程学院“学术之星”称号。

作为一位青年教师,在工作伊始由于经验不足,遭遇许多挫折,幸运的是侯新梅得到了梯队周国治老师和其他老师的帮助和鼓励,同时还有学院领导的支持,从学院经费中拨出一部分用于资助青年教师的科研。在他们的帮助下侯新梅才能把科研工作坚持下来并取得优异成绩。为了把这种“温暖的爱”传递下去,侯新梅积极担任理化系工会组长,建立理化系老师与学校工会之间的桥梁,积极组织参加工会活动,通过这些活动,缓解了大家的工作压力并促进了老师之间的交流。系里老师的肯定更好的鼓励和激励侯新梅继续为理化系老师服务。

“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一路的艰难磨炼和对科研的热爱和追求,锻炼了侯新梅刚毅奋进的性格,也使侯新梅有勇气去面对生活中的任何困难。拼搏向上,改变了侯新梅的命运,社会和学院的关爱,使侯新梅感受到了社会的温暖,也让侯新梅不断地将爱心传递。漫漫人生之路,侯新梅将永远自强不息,追逐梦想。中国梦是自强不息的梦是由亿万中国人的梦编织而成的,侯新梅通过实现自己梦想为中国梦早日实现描上艳丽的一笔。

北京科技大学冶金与生态工程学院,北京 100083

10.3969/j.issn.1000-6826.2014.01.03

猜你喜欢
北京科技大学科研工作冶金
A note on the role of foreign experts in the long-term development of China
《北京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山东冶金》征稿简则
运城学院召开2022年学科建设与科研工作大会
【献礼北京科技大学70周年校庆】 步履铿锵卅五载,砥砺奋进谱华章——北科大机械工程学院物流工程系发展历程回顾与展望
《山东冶金》征稿简则
《北京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西安航空学院第二届科研工作会议召开
我校召开科研工作总结暨表彰大会
《山东冶金》征稿简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