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朗雅达南部区块水平井钻井液技术

2014-02-10 17:10刘海鹏
天然气勘探与开发 2014年2期
关键词:卡钻井段滤饼

刘海鹏

(中国石化集团胜利石油工程有限公司钻井工程技术公司)

伊朗雅达油田位于伊朗西南部的胡泽斯坦省,已探明石油储量约32亿桶,天然气储量约800×108m3。该油田由中国石化与伊朗国际石油公司共同负责开发,项目分为早期、一期和二期三个阶段进行,现在进行到一期收尾工作。截止目前,从已完成的钻井作业情况看,该油田南部区块邻近伊拉克,地层不同于中部和北部区块,呈现井漏、垮塌、压差卡钻等多种复杂情况。雅达区块二期作业将在南部区块布大量的水平井,如何解决该区块水平井钻进过程中的各项施工难点,成为二期施工的重中之重。本文综合分析了南部区块施工井资料,提出目前南部区块所遇到问题的解决方案,可为该区块二期施工提供参考和帮助。

1 地质工程概况

1.1 地质简介

雅达地层层位从上到下,依次为Aghajari、Gachsaran、Asmari、Pabdeh 、Gurpi、Ilan、Lafan 和 Sarvak。与雅达中部和北部相比,雅达南部地层比较复杂。实钻资料显示,其主要区别在于:①南部区块提前进入Gachsaran地层,需要提前将钻井液密度提至1.30 g/cm3以上;②南部区块Pabdeh地层偏厚,且南部区块实际钻井资料显示,在Asmari、Pabdeh、Gurpi和Sarvak地层,尤其是Pabdeh地层,均有严重漏失,这是中部和北部区块所没有的;③南部区块Sarvak地层低压高渗,容易发生压差卡钻。

1.2 工程简介

南部区块常见井身结构见表1。

2 钻井液技术难点

同雅达中部和北部相比较,雅达南部钻井施工中,钻井液的技术难点表现在如下几个方面:

(1)漏失

该区域钻井过程中,钻井液漏失问题比较突出,在Asmari、Pabdeh、Gurpi和Sarvak地层钻进过程中,均有较为严重的漏失。且漏失层位多,漏点多,漏速大,经常发生井口失返现象。

(2)Gachsaran石膏层

雅达南部的Gachsaran石膏层比中部和北部偏软,对钻井液污染严重,石膏层发生蠕变程度大于中部和北部。

(3)井壁稳定

雅达南部区块Asmari地层底部开始出现页岩,Pabdeh、Gurpi、Lafan地层的大段泥质灰岩和泥页岩水敏性强,井壁垮塌扩径严重,Lafan地层最大井径扩大率达到64.2%。

(4)压差卡钻

S24井在水平段钻进过程中,由于压差导致卡钻5次;S25井进入A点之前,压差卡钻1次。南部区块Sarvak地层低压高渗,容易导致压差卡钻。

3 保证上部地层起下钻畅通的钻井液技术

上部地层主要钻遇Aghajari、Gachsaran地层,地层是以泥岩、泥灰岩为主,夹大量的硬石膏、软石膏,并伴有高压盐水层。大段泥岩段极易水化膨胀、分散,从而导致井眼缩径、钻井液黏切上升,流型变差,进而影响钻井液的洗井能力,容易造成滤饼糊井壁,起下钻遇阻。钻遇石膏层和高压盐水层时,石膏或者高压盐水侵入会污染钻井液,导致滤失量上升,流型变差,影响井眼的清洁净化,容易导致起下钻遇阻。根据以上难点,采用KCl-聚合物钻井液体系,并针对黏度、密度和滤失量的控制做如下三点强化,使得该区块S25井创下了雅达区块最快钻井记录,节约钻井周期5.5天。

3.1 强化黏度上高下低原则

二开开钻时,套管鞋钻进,为了保证套管鞋处安全钻进,采用一开膨润土浆高黏切、小排量钻进。钻进至钻铤出套管鞋后,在上提排量同时,将钻井液迅速转化为KCl-聚合物钻井液体系。转化完成后,要求钻井液黏切尽可能低,马氏漏斗黏度控制在30~35 s之间,充分发挥水马力,达到水力破岩效果。大排量高返速会冲刷井壁,将吸附在井壁上的岩屑冲刷掉,使井壁有一定的扩大率。

实际钻井资料显示,二开阶段,凡是黏切高的井,井眼扩大率小,但滤饼糊井壁严重,起下钻困难。

3.2 强化密度上低下高原则

在Aghajari地层钻进时,为保证起下钻顺畅,将井内返出的钻井液经高效固控设备处理,清除岩屑,控制钻井液中的有害固相。钻井液中的固相含量控制在5%~7%之间,所形成的滤饼非常薄,几乎达到没有滤饼的效果。这样在Aghajari段钻进时,井壁上没有好的滤饼,就可以避免砂岩段因滤饼厚导致缩径阻卡。进入Gachsaran地层后,由于有石膏层和高压盐水层,要求将密度提至1.42 g/cm3。实际施工中,进入Aghajari前30~50 m,工程上短起下钻一次,以保证加重前Aghajari层已钻完的井眼畅通,下钻到底后,在剩余的Aghajari层钻进过程中,先调整基浆性能,再迅速将密度调至1.42 g/cm3,然后调整流型,再进入Aghajari地层钻进,并保持密度不变至二开钻完。

3.3 强调滤失量上宽下窄原则

Aghajari地层钻进中,在“低黏低切低密度”的三低体系下,滤失量窗口要放宽,控制Aghajari段滤失量在20~30 mL之间为宜,以有效提高机械钻速,通过快速渗透使发育欠压实的Aghajari井段岩性达到渗透饱和,再通过短起下钻将井壁上的滤饼刮除;而在进入Gachsaran时,由于密度和固相的大幅度提升,要求滤失量不能太大,而滤失量太小又不能打出很好的井眼扩大率,所以在Gachsaran段钻进,滤失量窗口要放窄,控制滤失量8~10 mL为宜。

4 漏层钻井液技术

边缘区块漏层主要发生在Asmari、Pabdeh、Gurpi和Sarvak层段,以灰岩、泥灰岩为主,夹泥岩、砂岩,漏失严重,严重影响钻井施工。

4.1 漏层处理原则

(1)漏层强钻原则

S25、F10和F11三口井实钻资料显示,Asmari、Pabdeh和Sarvak漏层属于裂缝性漏失,漏层分布没有规律,漏点多,且具有连续性。要求在三开钻进过程中,发生井漏后,在钻井液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延缓堵漏施工,可以在钻井液中加入1%-3%的随钻堵漏剂或者直接用堵漏钻井液强行在漏层钻进,尽量拖延至钻穿多个漏点后再进行堵漏施工,避免堵漏完后,钻开新地层又发生井漏。

(2)低密度防漏原则

雅达南部S25井、F10井和F11井实钻资料显示,Asmari、Pabdeh和Sarvak地层均有大段漏层,钻进过程中,同雅达中部和北部相比较,采用低密度钻进,以减少漏失,保证漏层段钻进。

4.2 井漏处理技术

雅达南部区块F10井在三开井段堵漏7次,F11井在三开井段堵漏7次。有了前两口井的钻井资料,S25井三开钻进过程中,合理优化钻井液和钻井各项参数,仅三次堵漏就完成了该井的三开段施工。S25井优化后的具体堵漏处理如下:

(1)Asmari和Pabdeh地层

在Asmari和Pabdeh地层的漏层,以低密度堵漏钻井液强钻为主要施工手段。工程上简化钻具结构,且钻头不装水眼,以保证堵漏材料能够顺利通过钻头水眼;采用低密度钻井液钻开地层,发生井漏后,强行钻进,在全井钻井液中加入堵漏剂,为保证录井取岩屑工作,只有极少量钻井液经过振动筛,以减少堵漏剂流失。

根据漏速控制堵漏剂加量,控制漏速在小于30 m3/h钻进,堵漏钻井液配方为:井浆+1%~6%复合堵漏剂+1%~4%细云母+1%~6%细核桃壳+1%~2.5%粗核桃壳+1%~4%中核桃壳,根据漏速控制合适的堵漏剂浓度。

钻进至Pabdeh层底部后,再进行全井堵漏,全井堵漏时加大堵漏剂浓度,并加入钢性堵漏材料大理石粉,充分起到架桥作用,堵漏浆具体配方为:井浆+8%复合堵漏剂+3%大理石粉+4%粗核桃壳+8%中核桃壳+10%细核桃壳+4%细云母+3%锯末。堵漏材料总浓度为40%。

堵漏成功后,循环处理钻井液,筛干净堵漏剂后,将钻井液密度提至1.25 g/cm3,再用干净井浆对漏失井段做承压实验,确保上部井段无漏失后,再继续钻进。

(2)Sarvak地层

进入Sarvak地层后,在井深2751 m发生漏失,漏速5 m3/h,加入随钻堵漏剂强行钻进,从2751~2780 m井段,漏速5~15 m3/h,间断性漏速突涨,证明该段井下多个漏点。从2780~2800 m,漏速恒定在9.5 m3/h,证明2780 m后,井底再无漏点,决定起钻下光钻杆堵漏。

该段漏层长29 m,地层灰岩裂缝性发育,漏速远小于Asmari和Pabdeh层,以前述堵漏浆配方为基础,适当降低桥堵材料和纤维材料浓度,具体配方为:井浆+6%复合堵漏剂+2%大理石粉+3%粗核桃壳+6%中核桃壳+8%细核桃壳+2%细云母+3%锯末。堵漏材料总浓度为30%。

堵漏成功后,循环处理钻井液,筛干净堵漏剂后,再用干净井浆对漏失井段做承压实验,确保漏层井段无漏失后,再恢复定向钻进。

(3)Sarvak层水平段

钻进至3503 m时,再次发生漏失,漏速1 m3/h。钻进至3523 m后,漏速突增至5 m3/h。至3547 m,漏速在5~8 m3/h之间波动。钻进至3590 m,漏速恒定在5 m3/h,判断3547 m后再无漏点,决定起钻下光钻杆堵漏。

由于该段漏速较2751 m段漏速小,岩性同2751 m段岩性一致,判断同上段漏失性质相同,为微裂缝漏失,堵漏浆配方及施工工艺同上,堵漏一次成功。

从F10井、F11井、和S25井三口井堵漏施工情况看,三开井段钻进首先要储备充足的钻井液量,以保证发生井漏后,有充足的钻井液进行强钻。其次钻进过程中,密度尽可能控制低些,以减少漏失量。最后,堵漏材料加量不能低于30%,F10井和F11井,前期多次配堵漏材料浓度为20%~30%的堵漏浆,无法承压。而S25井,堵漏材料浓度达到30%~40%,每次堵漏均一次成功。

5 防卡钻井液技术

雅达南部区块三开井段Sarvak层位低压高渗,越往南渗透性越强,造成早期S24井卡钻5次,降密度后F11井卡钻1次,S25井卡钻1次。

该区块卡钻原因为压差卡钻,所以,降低密度后如再发生卡钻,具体处理步骤为:①迅速组织清罐;②配制解卡剂,加入柴油20 m3,加入解卡剂JKZ 5 t,搅拌30 min后加入3.5 m3水,然后加重至1.20 g/cm3(井浆密度为1.26 g/cm3),使用前加入4桶快T;③将解卡剂泵入井内,钻杆内预留10 m3,每隔一小时顶替0.5 m3,上下反复活动钻具。

该区块卡钻原因为压差卡钻,结合各井的施工经验,采取以下措施来预防卡钻:

(1)维持合适的钻井液密度

钻井中要维持合理的钻井液密度,防止发生井涌、井漏等井下故障,保证井控安全。但由于极易发生压差卡钻,在保证井下安全的情况下,还要尽可能保持较低的钻井液密度,减小压差。

(2)提高封堵性和润滑性,改善滤饼质量

在低压层井壁和钻具之间形成一层致密的、具有一定硬度的高效润滑保护层,即“高效封堵润滑”。在钻进过程中根据每日钻井液补充情况,确定地层的渗透性,随钻加入超细碳酸钙、非渗透处理剂和沥青类材料封堵地层孔隙,对地层进行有效封堵,减小渗透量,从而减少压差卡钻的风险。加入足量液体润滑剂的同时,再选用不同粒度的石墨粉、玻璃微珠和聚合醇,充分改善滤饼的润滑性能,调整滤饼质量至最佳状态,保证润滑剂能很好地发挥作用,提高钻井液的润滑和防黏卡能力,保证钻进及起下钻过程安全顺利。

(3)提高钻井液高温稳定性

保证钻井液中抗高温材料的含量在2%~3%,控制高温高压滤失量在10 mL以内。

(4)工程方面

要尽量简化钻具组合,减少钻具与井壁的接触面积,同时注意活动钻具,减少钻具与井壁的接触时间。为防止钻屑和有害固相吸附在井壁,尤其是在低压高渗层,每钻进一柱,正划眼和倒划眼3遍,保证井眼顺畅。最大限度地利用钻具把吸附在井壁的虚厚滤饼和有害固相刮掉;并增大排量,冲洗井壁,把井眼清洗干净。

6 井壁稳定处理和预防

雅达区块中部和北部,三开井段主要以灰岩为主,井壁稳定,钻进期间无掉块。雅达南部三开井段存在大量的页岩夹层,实钻资料显示,地层垮塌严重,采用KCl-聚合物钻井液体系,加入足量的KCl抑制页岩水化膨胀,同时加入足量的沥青类防塌剂和聚合醇,以保证井壁稳定。

6.1 井壁失稳机理

(1)化学因素

Sarvak地层中泥页岩以伊蒙混层和伊利石为主,且混层比高,属于极易水化分散、易剥落掉块地层,存在井眼失稳的前提条件。

(2)力学因素

Sarvak构造应力变化大,特别是水平应力方向有较大波动,造成泥页岩的裂缝发育,岩性整体稳定性差。同时,该套地层还存在较高的坍塌压力,而实际使用的钻井液密度又偏低,钻进过程中,井眼周围岩石不能承受来自地层内部和上下的挤压力而发生井塌、掉块。

6.2 具体技术措施

该井段可选用具有较强抑制性、防塌护壁能力强的KCl-聚合物钻井液体系。实践证明K+可有效提高侵入到地层的钻井液滤液的抑制能力,减小泥页岩的水化膨胀作用,提高地层整体强度,达到稳定井壁的目的。

在维护处理措施上,使用高分子聚合物可提高钻井液滤液抑制性,减小滤液渗透压力的传递。磺化酚醛树脂、磺化褐煤树脂的加量应选择在1%~1.5%,以增强钻井液抗温能力。同时在体系中加大沥青类防塌剂TCFD和聚合醇等封堵剂,封堵地层微裂隙,在近井壁带形成致密的内滤饼,阻止滤液侵入地层,并依靠聚合醇中大量的羟基的吸附交联黏结成膜,降低滤失量,提高滤饼韧性,从而起到封固稳定井壁的作用。为预防水敏性泥页岩的垮塌,需不断补充防塌剂浓度高的胶液,维持体系的强抑制性。

7 认识与建议

(1)雅达南部区块上部地层钻进中,保持钻井液低黏、低切、低固相和适当的滤失量,可有效解决上部地层起下钻阻卡问题。

(2)雅达南部区块三开井段,通过采用低密度钻进和适当的漏层强钻,能够降低因井漏而造成的钻井费用增加。

(3)采用合适的钻井液密度并调整好滤饼质量,再强化钻井液的润滑性能,能够有效避免Sarvak地层低压高渗造成的卡钻。

(4)在选择合适的钻井液密度的基础上,选择KCl-聚合物钻井液体系,并加大沥青类防塌剂和聚合醇的加量,能有效保证三开井段井壁稳定。

1 王治法.伊朗雅达油田复杂井钻井液技术[J].钻井液与完井液,2012,29(5).

2 中油长城钻井有限责任公司钻井液分公司.钻井液手册[M].石油工业出版社,2005,07.

猜你喜欢
卡钻井段滤饼
摩阻判断井眼情况的误差探讨
中国近海钻井液用量估算方法研究
水基钻井液滤饼去除方法
防斜纠斜技术在邑深1 井的应用
等压滤饼过滤过程中五个基本理论问题之探讨
——非均布滤饼的局部比阻与平均比阻的测定与计算方法
浓度和粒度对细粒煤滤饼结构影响的研究
Acellular allogeneic nerve grafting combined with bone marrow mesenchymal stem cell transplantation for the repair of long-segment sciatic nerve defects: biomechanics and validation of mathematical models
时间序列建模在卡钻类别判断中的应用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