肾藏象理论及其临床应用

2014-02-10 18:16周安方
天津中医药大学学报 2014年1期
关键词:精气水液病证

周安方

(湖北中医药大学,武汉 430065)

·理论研究·

肾藏象理论及其临床应用

周安方

(湖北中医药大学,武汉 430065)

肾具有藏精、主生长发育和生殖、主水液、主纳气、主气化、生髓主骨充脑化血、主二便等功能;其功能失常的病证主要表现在气化、蛰藏、固摄不及,气化、蛰藏、固摄太过,生长、性事、排尿异常,发育、生殖障碍,生髓、化血不足,作强不能,生尿过少,产尿过多等方面;其治当分虚实,虚者当补,实者宜泻。

肾;藏象;理论;临床应用

肾为先天之本、生殖之源、水火之宅、阴阳之根。明代张介宾言:“五脏之阴气,非此不能滋;五脏之阳气,非此不能发。”[1]明确指出了肾在五脏中的重要地位。因此,临床上很多病证需要从肾论治。

1 肾藏象理论的基本内容

1.1 肾的基本中医的肾与西医的肾既有联系,又有区别。

中医的肾不等同于西医的肾。中医的肾具有藏精、主生长发育和生殖、主水液、主纳气、主气化、生髓主骨充脑化血、主二便、开窍于耳等功能,涉及现代医学泌尿、生殖、内分泌、中枢神经、骨骼及血液系统等方面。因此,中医的肾不是一个单纯的实质脏器,而是一个功能单位——肾系统。

1.2 肾的主要功能《素问·六节藏象论》说:“肾者,主蛰,封藏之本,精之处也。”明确指出了肾具有贮存、封藏精气的生理功能。

1)精的概念:精,又称精气,是构成人体和维持人体生命活动的基本物质。故《素问·金匮真言论》说:“夫精者,身之本也。”

2)精的来源:肾藏的精,包括先天之精和后天之精。

先天之精来源于父母的生殖之精,它与生俱来,是形成生命(胚胎)的基本物质。故《灵枢·本神》说:“生之来,谓之精。”《灵枢·决气》说:“两神相搏,合而成形,常先身生,是谓精。”

后天之精来源于脾胃化生的水谷之精。后天之精经脾气的转输以“灌溉四傍”,因此又称脏腑之精。脏腑之精在维持各自生理功能之后的剩余部分,则输送于肾,以充养先天之精。故《素问·上古天真论》说:“肾者主水,受五脏六腑之精而藏之。”

由此可见,肾精的构成是以先天之精为基础,加之部分后天之精的充养而化成。先天之精是肾精的主体成分,后天之精则起充养先天之精的作用。

3)肾的功能:肾的重要生理功能是藏精,并在此基础上派生出主生长发育和生殖、主水液、主纳气、主气化、生髓主骨充脑化血、主二便、开窍于耳等生理功能。

2 肾藏象理论的临床应用

2.1 主生长发育

2.1.1 理论探析《素问·上古天真论》说:“女子七岁,肾气盛,齿更发长;二七而天癸至,任脉通,太冲脉盛,月事以时下,故有子;三七,肾气平均,故真牙生而长极;四七,筋骨坚,发长极,身体盛壮;五七,阳明脉衰,面始焦,发始堕;六七,三阳脉衰于上,面皆焦,发始白;七七,任脉虚,太冲脉衰少,天癸竭,地道不通,故形坏而无子也。丈夫八岁,肾气实,发长齿更;二八,肾气盛,天癸至,精气溢泻,阴阳和,故能有子;三八,肾气平均,筋骨劲强,故真牙生而长极;四八,筋骨隆盛,肌肉满壮;五八,肾气衰,发堕齿槁;六八,阳气衰竭于上,面焦,发鬓颁白;七八,肝气衰,筋不能动,天癸竭,精少,肾脏衰,形体皆极;八八,则齿发去。”明确指出了人的生长发育情况可以从“齿、骨、发”等的变化反映出来。

人自出生之后,随着肾之精气的逐渐充盛而进入幼年期,表现为头发稠密、乳齿更换、身体增高;到了青年期,肾之精气更加充盛,表现为智齿长出、骨骼长成、性与生殖功能成熟;及至壮年期,肾之精气充盛至极,表现为筋骨坚强、头发黑亮、身体壮实、精力充沛;跨入老年期,肾之精气逐渐衰减,表现为面容憔悴、头发脱落、牙齿枯槁、性与生育能力丧失等。由此可见,人的生长发育及其生、长、壮、老、已的生命过程与肾之精气的盛衰密切相关。

2.1.2 临床应用临床上,肾不主生长发育的病证主要表现在发育障碍、生长异常等方面。

1)发育障碍:肾之精气充盛,能够促进发育,则人的发育正常。若肾之精气不足,则人的发育迟缓,小儿可见五迟(站迟、语迟、行迟、发迟、齿迟)、五软(头软、项软、手足软、肌肉软、口软),男子可见阴器短小,女子可见子宫幼稚,老年人可见过早衰老(头发早白、皮肤松弛、视物昏花、健忘失眠、耳鸣耳聋、体力下降、性欲低下、功能减退)等,治宜补益肾精,药用熟地黄、黄精、鹿角胶、紫河车等。

2)生长异常:肾之精气充盛,能够促进生长,则人体器官生长正常、功能健旺。若肾之精气不足,则人体器官生长失常,老年人可见脑萎缩、骨质增生,男子可见睾丸萎缩、前列腺增生,女子可见阴器萎缩、卵巢早衰等,治宜补益肾气,药用枸杞子、人参、鹿角胶、淫羊藿等。

2.2 主生殖

2.2.1 理论探析《素问·上古天真论》说:“女子……二七而天癸至,任脉通,太冲脉盛,月事以时下,故有子……七七,任脉虚,太冲脉衰少,天癸竭,地道不通,故形坏而无子也。丈夫……二八,肾气盛,天癸至,精气溢泻,阴阳和,故能有子……七八,肝气衰,筋不能动,天癸竭,精少,肾脏衰,形体皆极;八八,则齿发去……五脏皆衰……天癸尽矣……而无子耳。”明确指出了人之性与生殖功能的成熟与维持,都与肾之精气的盛衰密切相关。

人出生后随着肾之精气的不断充盛而产生天癸。天癸,具有促进人的生殖器官发育成熟和维持人的生殖功能的作用,是肾之精气充盛到一定程度而产生的一种精微物质。天癸来至,表明性器官发育成熟,并具备性与生殖能力,男子则见排精现象,女子则见月经来潮。其后,肾之精气不断充盛,并维持在一定的水平上,从而保持其旺盛的性与生殖功能。中年以后,肾之精气逐渐衰少,天癸亦随之衰减、竭绝,生殖功能逐渐衰退,生殖器官日趋萎缩。最后进入老年期,性与生殖功能便逐渐丧失。

2.2.2 临床应用临床上,肾不主生殖的病证主要表现在性事异常、生殖障碍等方面。

1)性事异常:肾阳充盛,阳事鼓动有力,则性事旺盛。若肾阳虚衰,则男子勃起困难、女子性欲冷淡,治宜温补肾阳,药用肉苁蓉、巴戟天、淫羊藿、仙茅等。

肾阴充足,则阴精充盛,相火不亢,精液秘藏,窍道濡润。若肾阴不足,阴虚阳亢,相火妄动,扰动精室,烁炼津液,则男子遗精早泄、女子阴道干涩,治宜滋补肾阴,药用生地、枸杞子、黄精、女贞子等。

2)生殖障碍:肾之精气充盛,性器发育成熟,则生殖功能旺盛。若肾之精气亏虚,性器发育不良,精卵生成障碍,则男子睾丸软小、精少不育,女子子宫幼稚、卵小不孕,治宜补肾填精,药用熟地黄、巴戟天、淫羊藿、鹿角胶、紫河车等。

2.3 主作强

2.3.1 理论探析《素问·灵兰秘典论》说:“肾者,作强之官,伎巧出焉。”作强,即强于劳作;伎巧,指聪慧多能。

肾藏精,精生髓,髓养脑、充骨。肾之精气充盛,则脑健骨壮体强,表现为身体强壮、精力充沛、思维敏捷、聪慧多能;肾主性与生殖,肾之精气充盛,天癸来至,性器发育成熟,则性事正常、生殖力旺。

2.3.2 临床应用临床上,肾不主作强的病证主要表现在体力、脑力及性事能力不足等方面。

1)体失作强:肾之精气充盛,体能作强,则身体健壮、精力充沛。若肾之精气亏虚,体失作强,则身体羸瘦、精神不振、腰膝酸软,治宜补肾壮体,药用人参、杜仲、鹿角胶、蛤蟆油等。

2)脑失作强:肾之精气充盛,脑能作强,则思维敏捷、聪慧多能。若肾之精气亏虚,脑失作强,则脑力不及、反应迟钝、智力低下,治宜补肾益脑,药用熟地黄、制何首乌、黄精、鹿角胶等。

3)性失作强:肾之精气充盛,性能作强,则性欲旺盛、性事正常。若肾之精气亏虚,性失作强,则性欲低下、勃起障碍、性事不能,治宜补肾壮阳,药用人参、肉苁蓉、巴戟天、淫羊藿等。

2.4 主水液

2.4.1 理论探析肾主水液,是指肾气具有主司和调节全身水液代谢的功能。《素问·逆调论》说:“肾者水脏,主津液。”肾气对于水液代谢的主司和调节作用,主要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1)生成尿液和排泄尿液的作用:机体各脏腑代谢后产生的浊液(废水),通过三焦水道下输于肾及膀胱,在肾气的蒸化作用下,分为清浊。其清者被回吸收,由脾气的转输作用而通行三焦水道,重新参与水液代谢;其浊者化为尿液,在肾气的推动作用下由膀胱从尿道排出体外。肾气对水液的蒸化及对膀胱的开合作用,是生成尿液和排泄尿液的一个重要环节,也是水液代谢的一个重要环节。

2)对其他脏腑的促进调节作用:机体水液的输布与排泄,是在肾、脾、肺、三焦、膀胱、胃、大肠、小肠等脏腑的共同参与下完成的,但肾在水液代谢的各个环节中起着主导作用,对其他参与水液代谢的脏腑具有促进调节作用,故明代张介宾说:“水为至阴,故其本肾。”[2]

2.4.2 临床应用临床上,肾不主水的病证主要表现在生尿失常、排尿障碍及水停生痰、水病及血等方面。

1)生尿过少:肾之精气充盛,生尿功能健全,则生尿、尿量正常。若肾之精气亏虚,生尿功能失常,则生尿过少,表现为排尿量少,甚至无尿可排,多见于高热、大汗及剧泄伤津之后,以及肾的生尿功能障碍的病证,前者治宜滋补肾阴,药用生地、玄参、桂枝等;后者治宜化气行水,药用黄芪、茯苓、桂枝等。

2)产尿过多:肾之精气充盛,固摄有权,则尿量正常。若肾之精气亏虚,固摄无权,则产尿过多,表现为尿频量多,甚至随饮随尿,多见于肾的固摄功能障碍的病证,治宜补肾缩尿,药用桑螵蛸、覆盆子、益智仁等。

3)排尿障碍:肾之精气充盛,膀胱开启有权,则排尿正常。若肾之精气亏虚,膀胱开启失司,虽然膀胱有尿,但是排尿障碍。其中又有排尿无力与排尿困难之分,排尿无力是指尿路通畅的排尿障碍,排尿困难是指尿路梗阻的排尿障碍。前者多见于肾气推动无力的病证,治宜补肾益气,药用人参、黄精、附子等;后者多见于膀胱开启不利的病证,治宜补肾活血,药用巴戟天、川牛膝、琥珀等。

4)水停生浊:肾之精气充盛,气化有权,水液输布排泄正常。若肾之精气亏虚,水液输布排泄失常,停聚体内,生成痰浊,临床上除了见有少尿、水肿等症外,还可见有痰浊内停的表现,治宜化气行水,兼祛痰浊,药用桂枝、半夏、大黄等。

5)水病及血:水液停聚日久,可以阻碍血行,导致血行不畅,形成水瘀互结的病证,临床上除了见有少尿、水肿等症外,还可见有瘀血内停的表现,治宜化气行水,兼化瘀血,药用桂枝、益母草、泽兰等。

2.5 主纳气

2.5.1 理论探析肾主纳气,是指肾气具有摄纳肺所吸入的自然界清气,保持吸气的深度,防止呼吸表浅的作用。人的呼吸功能由肺所主,其中呼气主要依赖肺气的宣发作用,吸气主要依赖肺气的肃降作用。吸入的清气,虽由肺气的肃降作用而下达于肾,但必须再经肾气的摄纳潜藏,才能使其维持一定的深度,从而利于气体的交换。故《难经》说:“呼出心与肺,吸入肾与肝。”[3]清代林佩琴说:“肺为气之主,肾为气之根。肺主出气,肾主纳气。阴阳相交,呼吸乃和。”[4]

2.5.2 临床应用临床上,肾不纳气的病证主要表现在摄纳不及等方面。

摄纳不及:肾之精气充盛,摄纳有权,则呼吸均匀、深沉。若肾之精气亏虚,摄纳无权,纳气不及,肺吸入之清气不能下纳于肾,就会出现呼吸表浅、呼多吸少、气不得续、动则气喘等症,治宜补肾纳气,药用人参、蛤蚧、冬虫夏草等。

2.6 主气化

2.6.1 理论探析气的运动而产生的各种变化称为气化。诸如体内精微物质的化生及输布,精微物质之间、精微物质与能量之间的互相转化,以及废物的排泄等都属于气化。

肾为气化之本,肾精、肾气及其分化的肾阴、肾阳在推动和调控脏腑气化过程中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肾阳为一身阳气之本,能推动和激发脏腑经络的各种机能,加速机体的新陈代谢,并激发精血津液化生为气或能量,促进“有形化无形”的气化过程。肾阴为一身阴气之源,能抑制和调控脏腑经络的各种机能,抑制机体的新陈代谢,并减缓精血津液化生为气或能量,促进“无形化有形”的气化过程。

2.6.2 临床应用临床上,气化失常的病证主要表现在气化不及、气化太过等方面。

1)气化不及:肾阳充盛,气化有力,则代谢正常,功能旺盛。若肾阳亏虚,阴寒内盛,气化不及,主要表现为代谢过缓、功能低下的病证,临床多见心率减慢、气短声微、食欲不振、形体肥胖、精神萎靡、神疲欲卧、不欲饮水、畏寒肢冷等症,治宜温补肾阳,药用人参、附子、淫羊藿等。气化不及还可导致水液停聚,临床可见少尿、水肿等症,治宜温阳化气行水,药用附子、桂枝、黄芪等;水液停聚还可变浊生痰,碍血成瘀,临床可见痰瘀互结的表现,治宜温阳涤痰化瘀,药用红参、半夏、泽兰等。气化不及还可导致尿液生成与排泄失常,临床可见多尿、尿频、遗尿、尿失禁等症,治宜补肾化气缩尿,药用桑螵蛸、覆盆子、益智仁等。

2)气化太过:肾阴充足,气化有序,则代谢如常,功能健全。若肾阴不足,阴虚阳亢,气化太过,主要表现为代谢过快、功能亢进的病证,临床多见心率加快、气粗声洪、消谷善饥、形体消瘦、精神亢奋、心烦失眠、口干欲饮、五心烦热等症,治宜滋补肾阴,药用生地、知母、玄参等。

2.7 主骨髓

2.7.1 理论探析《素问·阴阳应象大论》说:“肾生骨髓。”《素问·痿论》说:“肾主身之骨髓。”肾藏精,精生髓。髓分骨髓、脊髓和脑髓,皆由肾精化生。脊髓上通于脑,脑由髓聚而成,故《灵枢·海论》言:“脑为髓之海。”《素问·五脏生成篇》言:“诸髓者,皆属于脑。”因此,肾精充盛,髓海得养,脑髓充盈,脑之发育健全,则思维敏捷、精力充沛。

精生髓,髓化血。清代张璐说:“(肾)精不泄,归精于肝而化清血。”[5]清代张志聪说:“肾为水脏,主藏精而化血。”[6]因此,肾精充盛,骨髓得充,化血有源,血液充足,则面容光泽、精力充沛、身体健壮。

精生髓,髓养骨。故《素问·六节藏象论》有肾“其充在骨”之说。肾精充盛,髓有化源,骨髓充盈,骨得其养,则骨骼粗壮、不易折断。

2.7.2 临床应用临床上,肾不生髓主骨化血的病证主要表现在髓海空虚、精血不足、骨骼萎弱等方面。

1)髓海空虚:肾之精气充盛,髓海得养,则脑髓健全。若肾之精气亏虚,无以生髓充脑,就会导致髓海空虚,临床表现为健忘恍惚、神情呆钝、动作迟缓等,治宜补肾益脑,药用制何首乌、黄精、人参等。

2)精血不足:肾之精气充盛,化血有源,则血充体健。若肾之精气亏虚,无以生髓化血,就会导致肾血亏虚,临床表现为面色无华、唇甲淡白、头晕心悸、精神萎靡等,治宜补肾生血,药用熟地黄、制何首乌、阿胶等。

3)骨骼萎弱:肾之精气充盛,髓有化源,骨骼得养,则骨骼坚固。若肾之精气亏虚,无以生髓养骨,就会导致骨萎骨痹,临床表现为腰膝酸痛、活动障碍、易于骨折等,治宜补肾壮骨,药用杜仲、怀牛膝、桑寄生等。

2.8 主二便

2.8.1 理论探析《素问·金匮真言论》说:“肾……开窍于二阴。”二阴司二便,其主则在肾。故明代张介宾说:“盖肾为胃关,开窍二阴,所以二便之开闭,皆肾为之主。”[7]

尿液的贮藏和排泄虽在膀胱,但尿液的生成及排泄必须依赖于肾气的蒸化和固摄作用。肾气蒸化有力,膀胱固摄有权,则生尿排尿正常,表现为排尿的频率、尿量、尿流以及控制排尿等方面均正常。

粪便的排泄,虽要依靠大肠传化糟粕的功能,但亦与肾气的推动和固摄作用密切相关。肾气充盛,大便推动有力,大肠固摄有权,则大便次数、粪质以及控制排便等方面均正常。

2.8.2 临床应用临床上,肾不主二便的病证主要表现在固摄不及、固摄太过等方面。

1)固摄不及:肾之精气充盛,固摄有权,大肠腑气得约,膀胱腑气得固,则二便正常。若肾之精气亏虚,固摄不及,导致大肠腑气失约,则大便泄泻,甚至大便失禁等,治宜补肾固肠,药用补骨脂、吴茱萸、五味子等;导致膀胱腑气不固,则小便频多,甚至小便失禁等,治宜补肾固脬,药用桑螵蛸、覆盆子、益智仁等。

2)固摄太过:肾阴不足,阴虚阳亢,亢则为害,功能失常,固摄太过,导致大肠腑气不开,则大便不畅,甚至大便秘结等,治宜滋阴润肠,药用生地、生何首乌、黑芝麻等;导致膀胱腑气不开,则小便不利,甚至小便癃闭等,属肾阴虚者,治宜滋阴利尿,药用知母、楮实子、川牛膝等;属肾气虚者,治宜补阴利尿,药用人参、黄芪、川牛膝等。

2.9 主蛰藏

2.9.1 理论探析肾主蛰藏,是指肾具有潜藏、封藏、闭藏之生理特性。冬主闭藏,肾气通于冬,故主蛰藏是肾的重要生理特性[8-9]。

肾的藏精、主纳气、主生殖、主二便等功能,都是肾主蛰藏生理特性的具体体现。故明代李梴说:“肾有二枚……纳气、收血、化精,而为封藏之本。”[10]

2.9.2 临床应用临床上,肾不能主蛰藏的病证主要表现在蛰藏不及、蛰藏太过等方面。

1)蛰藏不及:肾之精气充盛,蛰藏有权,则精能固秘。若肾之精气亏虚,蛰藏不及,精关失约,导致精液滑泄,精微泄漏,临床表现为滑精、遗精、早泄、血尿、蛋白尿等,治宜补肾固精,药用金樱子、芡实、山茱萸等;由于后天能够培育先天,脾为后天之本,补脾可以补肾,故可酌用党参、黄芪、白术、山药等补脾益肾以固其精。

肾之精气充盛,固摄、纳气有权,大肠、膀胱、胎气受约,则二便、胎孕正常。若肾之精气亏虚,蛰藏不及,固摄无权,导致大肠腑气失约,临床表现为大便泄泻,甚至滑脱不禁等,治宜补肾固肠,药用补骨脂、吴茱萸、五味子等;导致膀胱腑气失约,临床表现为多尿、尿频、遗尿、尿失禁等,治宜补肾缩尿,药用桑螵蛸、覆盆子、益智仁等;导致胎气不固,临床表现为胎漏、滑胎等,治宜补肾固胎,药用续断、杜仲、桑寄生等。

若肾之精气亏虚,蛰藏不及,摄纳无权,导致气不归根,临床表现为呼吸表浅、呼多吸少、气不得续、动则气喘等,治宜补肾纳气,药用人参、蛤蚧、冬虫夏草等。

2)蛰藏太过:实邪侵肾,邪碍肾气,肾功失常,蛰藏太过,导致大肠腑气不开,临床表现为大便不畅,甚或大便秘结等,治宜通利大肠,药用番泻叶、生何首乌、火麻仁等;导致膀胱腑气不开,临床表现为小便不利,甚至小便不通等,治宜通利膀胱,药用冬葵子、穿山甲、琥珀等;导致精室精关不开,临床表现为逆行射精,或者射精不能等,治宜开启精关,药用石菖蒲、路路通、川牛膝等。

[1]明·张介宾.景岳全书·传忠录[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59:58.

[2]明·张介宾.景岳全书·肿胀[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59:397.

[3]南京中医学院.难经校释·四难[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79:8.

[4]清·林佩琴.类证治裁·喘证论治[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5:108.

[5]清·张璐.张氏医通·诸见血证[M].太原:山西科学技术出版社,2010:101.

[6]清·张志聪.侣山堂类辩·痘论[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83:34.

[7]明·张介宾.景岳全书·泄泻[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59:419.

[8]戎萍,张喜莲,马融,等.“从肾论治”小儿癫的临床研究[J].天津中医药大学学报,2012,31(3):140-143.

[9]周安方.中医药学的学科属性、特色优热与发展前景[J].天津中医药大学学报,2011,30(2):65-69.

[10]明·李梴.医学入门·脏腑条分[M].太原:山西科学技术出版社,2013:162.

Theory of state of viscera in kidney and its clinical application

ZHOU An-fang
(Hubei University of TCM,Wuhan 430065,China)

The kidney has vital essence and vital QI,governing growth and reproduction,governing water metabolism,improving inspiration,governing gasification,producing marrow and governing bone,supporting brain and transforming blood,controlling urination and defecation,etc..The syndrome of its dysfunction was manifested in many aspects,mainly in gasification,hibernating and storage,astringent deficiency or excess,growth,sexual activity, urination,development,reproduction,producing marrow,deficiency in transforming blood,urination deficiency or excess etc.In the treatment it must be divided into deficiency or excess treating with invigorating or purgation.

kidney;state of viscera;theory;clinical application

R223.1

A

1673-9043(2014)01-0001-05

10.11656/j.issn.1673-9043.2014.01.01

2013-09-20)

周安方(1948-),男,教授,主任医师,博士生导师,主要从事中医痛证与泌尿男科临床研究。

猜你喜欢
精气水液病证
基于病证结合的脾胃病湿热理论的创新与应用研究
背后七颠百病消
基于太阳阳明经病证探讨颈椎病的防治规律
子宫内膜异位症病证结合大鼠模型研究进展
两对穴让人体“下水道”畅通无阻
从病证结合角度探析亚急性甲状腺炎的治疗
试论中医精气、阴阳五行对中医再生医学的启示
论《管子》道之思想
——修身与心性
基于气化论浅述水气病辨治
饮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