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体育课的主动性教学

2014-02-12 02:40王凤仙
天津中德应用技术大学学报 2014年1期
关键词:体育课教学方式院校

王凤仙

(河南农业职业学院,河南中牟,451450)

高职体育课的主动性教学

王凤仙

(河南农业职业学院,河南中牟,451450)

近年来,高职体育教学实行了一系列的改革和创新,但进展比较缓慢。文章从当前高职院校体育教学的现状出发,探讨了构建主动性体育教学模式的理论依据,论述了构建主动性教学模式体育课程的具体途径。

高职体育课;主动性;教学模式

体育课程在素质教育体系中占有极为重要的位置,是提高大学生体育素养,保证身体素质能够满足当前社会对人才要求的重要手段。因此必须不断强化对体育教育事业的支持力度,以现代教育理念为核心,从教学方式和教学理念上不断提高体育课程的教学质量。

一、当前高职院校体育课的教学现状

当前,我国大部分高职院校的体育教学依然以传统教学模式授课,虽然传统教学模式对于优化课程安排、教师管理、控制教学秩序等方面具有一定的优势,但与新时期先进的教学模式相比仍显不足。

1.课程设置长期未革新

正确的体育教学应是随着学生年龄的变化,有针对性地设置不同的课程,现阶段,我国众多高职院校开设的体育教学内容与中学阶段学生接受的教学在内容在很大程度上存在着重复性,不仅与当前体育事业发展目标不符,更造成学生学习积极性下降,教学效果欠佳。另外,中学阶段体育教学内容与高职院校学生生理阶段对体育教学的要求不符,使教学目标难以实现。

2.教学目标狭隘

受传统教育观念的影响,部分高职院校的体育课程在教学目标上显得有些狭隘。传统体育课程注重培养大学生的体育技能,以这种目标开展体育教学虽然能够造就一部分体育运动能手,但对大多数学生来说,就显得过于乏味。长此以往,学生对体育课程的兴趣必然会下降,难以主动参与到课堂教学中。教学过程应体现“以人为本、以学生为本”的理念,体育课程开设的实质应是通过必要的体育锻炼及相关理论知识的学习使得学生具备培养终身锻炼、主动锻炼的能力。落后的传统体育教学观念与现代体育教学明显不符,很难实现提升大学生身体素质的目标。

3.教学方式单一

教学方式的单一性是现阶段高职院校体育课程教学中普遍存在的问题,部分高职院校在体育课程教学时依然一味地沿用传统室外训练的教学模式,针对一套体育动作不断模仿练习。这种教学方式的单一性也是造成学生参与体育教学积极性不高的重要原因。现代体育教学虽然对动作的规范性、连接性、完整性有极为严格的要求,但学生终究不是运动员,枯燥、简单的练习必然会使学生产生厌烦的心理。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没能针对学生的心理变化适当调整教学方式也是学生对体育课热情不高的原因。

4.教学评价方式不合理

体育事业的繁荣不仅表现在体育项目的增多、体育技能的完善等方面,也体现在体育评判标准和评价方式不断进步方面。现阶段高职体育课程在对学生的评价上与体育事业的发展脱轨。对学生期末考核或课堂评判过于重视锻炼结果却忽视了学生自身的实际水平。有的学生虽然在教学过程中极为努力,但受自身条件的影响难以达到考核标准使得体育课成绩不理想,从而使他们产生厌恶锻炼、畏惧体育课的错误心理。

5.大学生的主体地位被忽视

新教改中明确提出,学生在教学过程中占主体地位,教师在开展教学活动时应以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引导学生自我学习,进而达到终身学习的目的。我国高职体育课程的教学中常忽视大学生的主体地位,经常出现教师统领课堂,学生学习兴趣不高,主动性差的现象。另外,学生的主体地位受到忽视也在很大程度上抑制了学生的创造性,对其后期的体育锻炼乃至其它课程的学习都极为不利。

二、构建主动性体育教学模式的理论依据

1.主动性教学模式的理论基础

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取得的成果与其主动性是成比例的。学生的主动性越强,学习效果就越好,反之,学习效果就必然会大打折扣甚至没有效果。对于教师或院校来说,如果能够将这一学习方式有效地融合到教学过程中,通过提高学生的主动性,培养自主学习的能力就必然能够提高教学质量。同时,主动性的教学模式如果真正能实施下去,对学生的一生也会产生极为深远的影响。

2.构建主动性教学模式的必要性

新时期高职院校体育课程必须不断深化教学理念的改革,通过合理引进先进的教学模式改变当前高职体育教学现状。只有保证学生能够真正从体育课程中获益,才是开设体育课程的真正目的。针对当前高职院校体育课程中学生学习积极性不高、教学效果不明显的现象,不断提高学生的主动性,构建主动性教学模式,引导学生培养自主学习能力,发挥学生自身的创造性是当前高职体育教学改革的有效措施。另一方面,构建主动性教学模式的体育课程也是时代发展的要求。

三、构建体育课程主动性教学模式的途径

时代的进步要求高职院校体育教育事业必须不断改革教学模式、教学方法,全面贯彻“健康体育、快乐体育”的教学理念,有效构建主动性的体育教学模式。

1.激发学生锻炼兴趣是主动性教学模式的前提

对于任何学科的教学来说,兴趣都是最好的教师,因此在构建主动性教学模式的过程中,必须不断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他们的锻炼热情,这也是促使学生主动参与到体育教学过程中的关键。同时,教师应注重提高学生学好体育的自信心。当前很多学生在体育教学过程中难以主动参与其中的重要原因之一就是自信心不够,害怕动作不规范,担心受到伤害。对于这种负面心理,教师通过适当的心理辅导或示范练习提高学生的自信心,坚持以指导为主,避免出现刺激学生心理的情况。

2.不断革新教学方式

合理、有效的教学方式是提高教学质量的必要手段,更是构建主动性教学模式的关键,能否有效改革教学方式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主动性教学模式的成效。因此,教师必须不断开拓视野,以传统体育教学为基础,不断探索符合当前体育事业发展的教学方法,合理有效地改变教学方式,促使学生获得自主学习、终身锻炼的能力。

3.提高学生的自控能力

体育课程对于学生来说只是其学习生涯中众多学科的一门,但体育事业对于我们每个人来说都是应不断探索实践的活动。在构建主动性教学模式体育课程的过程中,教师不应仅针对提高教学质量来进行相应的改变,应针对学生发展,引导其养成终身锻炼的习惯。因此,教师应通过适当的引导,一方面,提高学生对体育教学参与的主动性、积极性,保证教学效果;另一方面,要注重锻炼学生的自控能力,使得体育活动真正走进学生的生活。

4.合理引进先进的体育项目

高职院校学生的爱好或运动项目非常广泛,应对体育教学项目合理有效地引进。新鲜的体育教学内容必然能够使学生产生浓厚的兴趣,能够真正主动参与到体育教学过程中来。

5.教师应不断提高自身的体育素养

体育教育事业要想发展,与体育教师个人的体育素养有着一定的联系,教师拥有必备的体育素养是对学生负责,对全社会负责。因此高职院校的体育教师承载着学生素质教育的重任,必须不断提高自身的体育素养,才能不被日益发展的体育事业所淘汰。

[1]刘聃.影响高职学生学习主动性的因素与对策建议[J].科教文汇(下旬刊),2010(4).

[2]张金锋.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提高高职院校体育教学水平[J].科技信息,2010(5).

[3]王建伟.浅谈高职体育教学中如何培养女生主动性、创造性学习能力[J].科技信息,2010(25).

编辑 朱荣华

G712

A

2095-8528(2014)01-020-02

2014-05-19

王凤仙(1968-),女,河南农业职业学院体育教学部副教授。

猜你喜欢
体育课教学方式院校
2020年部分在晋提前批招生院校录取统计表
2019年—2020年在晋招生部分第二批本科C类院校录取统计表
优化教学方式 提升初中语文教学质量
高校钢琴教学方式拓展的思考与实践
2019年提前批部分院校在晋招生录取统计表
灵活采用教学方式 提升语文教学效率
2019年成考院校招生简章审核对照表
体育课
小学音乐欣赏教学原则及教学方式探索
上好期末三节体育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