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毕业生东南亚就业市场拓展的途径与方法
——以广西民族大学为例

2014-02-12 12:52蔡其明时昌桂
太原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4年2期
关键词:校友东南亚就业指导

蔡其明,时昌桂

(广西民族大学,广西 南宁 530006)

高校毕业生东南亚就业市场拓展的途径与方法
——以广西民族大学为例

蔡其明,时昌桂

(广西民族大学,广西 南宁 530006)

近年来,我国与东南亚国家的关系日益密切,这种密切邦交已经由政治、经济领域逐渐深入到教育领域,加之中外合作办学以及人才资源的深入开发,东南亚已经成为我国大学生就业的一个重要区域。为了进一步拓宽东南亚就业市场,需要对东南亚中国毕业生的就业情况、就业市场的需求特点、人才需求趋势以及广西民族大学教育和人才培养模式的现状进行研究,有效拓展毕业生东南亚的就业市场。

高校毕业生;东南亚;就业市场;拓展

依据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以及东盟自由贸易区建设等一系列指导思想,对东南亚就业市场进行重点研究,探索东南亚就业市场的拓展途径和方法。从宏观角度看,需对东南亚就业市场的特点和需求趋势进行分析,探索东南亚就业市场开拓的途径和方法,建立与东南亚就业市场密切联系的就业信息沟通机制及就业合作关系;从微观角度看,需要对东南亚就业市场的专业需求、岗位需求、就业率、就业质量等因素以及各因素之间的联系进行分析;从理论上看,要首先对东南亚就业市场拓展的理念和内涵进行探索,论证东南亚就业市场开拓的可行性,总结得出东南亚就业市场拓展的途径和方法;从实践上看,要依据东南亚就业市场的特殊性,搭建校友联络机制及就业信息沟通机制,挖掘潜在就业市场,建立与东南亚政府或其他机构间的就业合作关系。

一、广西民族大学对东南亚就业市场的研究现状

第一,学校以“走出去,请进来”为根本方式,对东南亚各国的就业信息进行挖掘,如学校每年都会定期安排相关人员对东南亚各国的就业现状、形式以及人才需求状况进行调研,以此为依据加强对学生进行海外就业指导教育。第二,学校通过学生在东南亚国家学习、实习、工作的机会,充分利用校友的社会资源和人脉资源拓宽对就业信息来源的渠道以及毕业生在东南亚就业市场的途径。第三,学校不断加强对东南亚就业相关政府部门和用人单位的联系,将优秀的毕业生积极推荐给当地的合适用人单位,拓展学生就业的途径。第四,学校利用与东南亚各个高校的友好合作,构建学生实习基地,为学生语言能力和技术能力的提高创造条件。第五,以东南亚就业和人才需求现状为依据,有针对性地提升毕业生某一方面的能力,如公文写作、东南亚文化、涉外礼仪等,定期为学生提供相关的培训和讲座,提高学生在东南亚市场的就业竞争力。

二、广西民族大学拓展东南亚就业市场的优势

1.学校东南亚语言学科形成了优势专业带动学科群发展的良好态势

学校建立了国家外语非通用语种本科人才培养基地,拥有越南语、老挝语、泰国语、柬埔寨语、缅甸语、印尼语、马来亚语等东南亚语言本科专业,同时依托“国家外语非通用语本科人才培养基地”和“广西促进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建设人才小高地”平台,大力打造东盟学学科群,逐步形成了东盟语言文学、东盟政治法律、东盟经贸商旅、东盟历史文化、东盟民族宗教、东盟艺术体育等相互关联、相互支撑的系列学科。

2.学校拥有丰富的毕业生资源

学校建校以来就开设了小语种专业,经过58年的发展,培养了大量东南亚语言学科专业毕业生。近几年来学校更加大了东南亚语言学科专业受教育者的培养力度,从2000年到2010年6月底,派出8800多名在校学生到东盟国家高校学习和实习;共向泰国、菲律宾、老挝输送了221名汉语教师志愿者;连续六届承担中国—东盟博览会志愿者培训任务,共选派志愿者3500多人次服务中国—东盟博览会和中国—东盟贸易洽谈会。

3.学校就业指导中心拥有完善的就业信息库

建立有历年毕业生就业信息库,掌握历年在东南亚就业学生的基本资料,包括学生专业、就业去向、就业单位、联系电话等。建立有历年企业信息库,掌握历年需求企业的招聘人数、岗位要求、工作待遇、单位地址、联系方式等。同时就业指导中心还与东盟人才网、广西人才网等实现了网络链接,可以第一时间收集东南亚就业市场的需求信息。

4.东南亚就业市场研究已经初见成效

认知,创新思维的扩散,强化得益于宽松温和的学习环境与兴奋快乐的情绪。所以创设一种和谐,宽松的学习环境就成了教师的职责,教师也要对学生表现出的以下两点进行肯定:其一,自主性;其二,独创性。尽量满足学生的表现欲和求知欲,使学生获得成就感,让学生有求知欲,从而积极主动的进行学习。比如根据语法教学的特点,教师可以在上课时采用图片、动作表情、幻灯、录像等手段使语法教学变得生动形象,采用情景创设的方法,使学生积极地参与到语法教学的活动中。

东南亚各国经济、政治、社会、教育、文化等领域已经成为国内专家学者关注和研究的对象,学术领域相继出现与东南亚就业市场研究相关的课题及文献,为该课题研究提供了理论及实践上的参考材料。

三、现阶段东南亚各国就业形式

1.菲律宾

自20世纪80年代开始,菲律宾的就业形式较为严峻,失业率自1978年开始不断上升,目前一直在8.5%以上。除此之外,菲律宾就业不充分的现象也非常严重。据调查,在1999年,其不充分就业率达到22%。造成这种形式的原因为:第一,菲律宾的国民经济增长速度较慢,远远低于劳动力的增长速度;第二,土地的不均衡占有产生大量的农民失业者;第三,菲律宾政府的一些政策如保护当地大企业发展等,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就业的增长。

2.印度尼西亚

自亚洲金融危机开始,印度尼西亚的失业人数逐年增加,国民生活质量较差。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主要有:第一,印度尼西亚经济GDP增长率较低,导致国内多家企业经营状况较差;第二,国内的游行示威较为频繁,社会秩序较为混乱,非常不利于海外资本的流入。

3.泰国

亚洲经济危机对泰国的影响较大,导致泰国在1998年出现经济负增长,失业人数达到200万左右。同时,泰国的食品加工、成衣、服务、建筑等行业受经济危机的影响较大,导致多家企业倒闭。

金融危机对马来西亚的冲击相对较小,但其中制造业受影响较大,而批发、零售、餐饮、酒店、娱乐业受的影响相对较小,导致国内失业率大幅度升高。

5.新加坡

新加坡尽管经济增长率较高,但是面临着结构性失业的问题。所谓结构性失业是指在一些技术型领域缺乏大量的人才,而在一些工业领域,人员过剩产生大量的失业人员。据调查,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可能是新加坡的福利制度,优越的福利制度使一些失业人员不愿意从事收入较低的工作。

四、高校毕业生东南亚就业市场拓展的途径与方法

1.依据东南亚就业市场现状,对专业和课程的设置、教学进行优化

在专业和课程设置方面,要以现阶段东南亚就业市场现状、人才的需求趋势、用人单位的建议等为依据,对人才过剩的专业进行改造或者停办,新开设符合东南亚就业市场需求的专业。而课程的设置要注重将理论知识与实践结合起来,多开设与实际岗位联系密切的课程,提高学生的实践应用能力和社会适应能力;在教学方面,高校和教师都应积极转变教学理念,注重素质教育而不是应试教育,教学模式也要由传统的灌输式教学逐渐转变为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模式。教师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实践能力,使学生在校期间多积累相关工作的经验,为以后走向岗位奠定基础。

2.构建国际性应用型人才培养体系

我们可以以广西民族大学的办学和资源特点及优势为出发点,以东南亚就业市场人才需求趋势为依据,构建以民族性、区域性、国际性为特色的国际性应用型人才培养体系。学校可以通过中外合作的方式,在国内学校要注重对学生外语运用能力以及专业技术能力的培养和塑造,以培养应用型高素质人才为目标;在国外学生要充分利用当地的语言环境,努力提高自身的外语听说读写以及运用能力,为专业知识的学习以及未来的工作奠定基础。

3.学校要注重对学生的就业指导教育

学校首先要认识到就业指导教育的重要性和专业性,努力构建全员性、全程性、专业性的就业指导体系。就业指导教育的对象不仅仅是毕业生,应针对所有在校学生,自学生入学开始就对其进行就业指导教育,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职业观、道德观,使学生在毕业时就能够具备系统的就业理论知识和理念。此外,就业指导教育还能对学生的学习方向和领域进行引导,使学生在校期间充分学好理论知识,为以后的就业奠定基础,如某些想做导游的学生,可以在语言特别是口语方面投入较多的时间和经历。

4.加强与东南亚就业政府部门及相关用人单位的联系

一方面,通过与东南亚各个高校的友好合作,充分利用当地学校的资源和信息优势,构建毕业生就业合作体系,利用当地学校与当地用人单位取得联系,确立毕业生的实习基地;另一方面,学校要加强与东南亚就业政府部门和相关用人单位的联系,及时掌握东南亚的就业现状、形式、变化趋势以及用人单位对人才的需求现状和发展趋势,以此为依据对本校的专业和课程设置进行调整和优化。

5.加强对毕业生就业信息库的构建

要构建毕业生就业信息库,就要首先构建东南亚校友网络和信息平台,同时加强与东南亚用人单位的联系,收集校友的相关信息,使东南亚校友可以和学校以及在校学生保持联系并加强交流沟通。其次要对东南亚校友的相关数据和资料进行完善,构建科学系统的校友资源库。通过以上两点,学校可以充分利用校友的社会资源和人脉资源优势,拓宽本校学生在东南亚市场的就业渠道。如校友可以把优秀毕业生推荐到东南亚的用人单位,拓宽学校与东南亚就业市场的途径和方法。

[1]杨刚,朱珠.试论面向东南亚南亚就业的汉语国际教育硕士课程设置[J].楚雄师范学院学报,2013,28(8):94-97.

[2]时昌桂,蔡其明.中外合作办学模式下东南亚毕业生就业跟踪调查分析及研究——以广西民族大学为例[J].柳州师专学报,2012,27(6):98-100.

[3]蔡其明.对东南亚校友资源的若干思考——以广西民族大学“2+2”模式毕业生为例[J].东南亚纵横,2013 (7):77-79.

G64

A

1673-0046(2014)2-0013-02

2010年中国——东盟研究中心资助课题《高校毕业生东南亚就业市场的探索与实践》,项目批准号:dm103

猜你喜欢
校友东南亚就业指导
学习校友大名人 争做校园小名人——澄江中心小学以校友大名人引领校园小名人成长
案例教学法在翻转课堂中的应用初探——以大学生就业指导课为例
校友风采
大学生就业指导教育工作开展对策探讨
略谈开展大学生就业指导的重要性
校友风采
闽菜“太平肉燕”飘香东南亚
“互联网+”校友资源开发探索思考
奇幻迷香 寻味东南亚
美俄聚焦东南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