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就业竞争能力培养的研究与实践

2014-02-12 12:52陈晓东田新山
太原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4年2期
关键词:竞争能力职业大学生

陈晓东,田新山

(牡丹江师范学院,黑龙江 牡丹江 157011)

就业竞争能力是大学生对于职业的执行能力,其中包含基础、专业、发展等能力。所谓基础能力就是不受到专业的限制,可以应用到各行各业,属于可迁移的能力范围;专业能力主要是包含了专业知识、实践技能上的能力,具有针对性的能力要求;发展能力主要是体现在工作之后,在工作中的个人差异、创造性、创新性的能力。这三种能力是相互联系、相互交织的,并且有递增的关系,不仅可明确大学生就业的环境条件、现状,还提供大学生提高就业竞争能力的方向。

一、大学生就业现状分析

当今中国正处于教育的变革时期,其中“隐量”、“存量”“、增量”等就业人口的规模在每年递增。从社会角度上来看,大学生就业受到了比较大的影响和制约,从教育本身,以及高等学院的教育方式、培养目标、模式上来看,很多大学生人生目标、价值观、学习态度、专业能力、个人素质上都存在一定的问题,导致大学生就业中存在很多的不确定性因素。根据实际情况的调查,大学生在就业竞争能力上有以下几点问题:

1.专业水平有待加强

专业水平主要是针对毕业生对于自己所选择的专业技巧、行业知识上的能力,如专业知识不到位,能力不足,专业不对口等都是构成大学生的就业水平低下的原因。部分学生存在过分重视学分,而对知识本身的掌握缺乏自主性,没有深入等现象,而学校的引导也主要是在能否顺利毕业,以及学分的多少上面,高校在专业课程设置上存在很多的滞后、不科学性,最后导致培养的大学生难以满足社会的需要。

2.缺乏自主学习能力

自主学习能力是自发地学习、巩固知识的能力,是构成其他能力的基础。高等院校的教育根本就是如何进行再学习的过程,大学生不需要老师的督促,能够自发地进行学习是非常重要的,自主学习能力强的毕业生在新的单位能够很快适应单位需要,如此才能有更广阔的发展空间。

3.缺乏实际操作能力

实践能力主要是学生的动手能力,包括遇到问题的心态、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等。大学生一般在学校注重的是理论知识的学习,学校对学生实际操作能力的培养难免流于形式。同时大学生刚毕业,眼高手低的现象比较普遍,也是构成就业困难的原因。

4.欠缺品格的培养

大学生的个人素质,在工作中有充分的体现,比如职业道德、对工作的责任心、团结合作的精神、和同事的沟通协调能力等等。大学生就业竞争能力中,品格的培养占据了很重要的成分,如今社会上有一些不良的风气,比如功利观的蔓延,导致现在大学生的思想容易偏颇,为人比较自私,考虑事情首先都是想到自己,在团队中分析处理不够妥当,并且职业道德和专业知识有所欠缺。

5.没有创业的意识

创业的意识主要是指创业者想要创业的个性意识的倾向。创业需要自身具有创业动机、兴趣、理想以及需要等等,并且就社会层面来说还需要较强的时代感。但是因为很多的条件限制,高等院校没有意识到大学生自主创业的必要性,没有相关的规划,导致大学生缺乏创业教育,从而,学生的创业意识也较欠缺。

6.没有明确的职业目标

职业目标主要是指大学生根据自身的情况、条件,所面临的机会以及其他的因素,通过职业规划,明确自己今后的职业发展目标以及方向。很多大学生学习的并非是自己感兴趣的专业,导致在后面就业的过程中选择的方向混乱,在现实和兴趣的天平上摇摆不定,而学校也没有具体、系统的、个性化的职业规划指导,因此,大学生就业时没有明确的就业、职业目标,随波逐流。

二、大学生就业竞争能力培养具体措施

大学生就业能力需要在自身学习以及在实习、实践中才能获得,就业竞争能力也是这样。培养提升能力不仅需要自身的努力,还需要高校、社会的参与引导。

(一)有关自身能力的加强

1.明确自身职业生涯的规划

大学是实施职业生涯的第一站,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所以,第一需要明确自己的职业理想,一旦树立了正确的职业理想,就需要积极实践在自身的学习以及实习中,为理想的职业打好坚实的基础。第二是需要对自己有个清楚的认识,以及对所进入行业有所了解,通过科学认知方式对自己的兴趣、性格、能力等做一个全面的分析,充分认识自己的优势以及劣势,对职业的区域、性质等职业特性有一定的了解,看清行业的发展前景,以及该岗位对自身的要求。第三是除了对行业的清晰认识、合理的知识结构构建外,还需要根据自己选择的行业需要,有目的地进行基本专业素质的养成,只有将所学的理论知识和行业所需的专业实践能力统一起来,才能在行业中有所发展。

2.重视能力的补偿

毕业生能否适应工作最重要的是自身就业能力结构,如果自身就业能力和所在职业的要求相符合,自身的适应能力也就较强。同时,对于适应能力不足的情况可以通过就业能力的补偿来提高自身适应能力,比如自身性格、能力和个性的积极性、工作能力上作相互补偿,用努力工作去补偿自身专业能力上的不足,或者是用自身兴趣的培养克服在能力上的缺陷。

3.加强对职业精神的培养

就业过程中,不光是有心态上的变化,还需要树立起正确的职业理想,良好的职业价值观。在工作态度中要有勇于奉献、敬业的精神,在工作中做到实事求是、认真严谨、精益求精。此外,还需要在人际关系上有良好的心态,面对问题能够自我调节,拥有完善的人格等。

(二)高等院校加强对学生社会适应能力的培养

1.多增加和市场契合度高的专业

现如今高等教育比较开放,与社会的需求紧密相连,所以高校在专业课程的设置以及人才培养的目标上,需要和社会的需求作出积极应答。我国高校中还存在人才培养机制上的缺陷,比如在课程中教授的内容偏多,而学生自学的内容严重偏少,学生的自主学习范围较小。在面临市场变化的同时专业设置在改变的灵活调整能力低,学科之间的联系弱,导致无法满足发展中的社会的需要,所以高校应该在专业设置上、人才培养的机制上做出改变,保证社会对人才的需要。

2.缩小学生角色转换的差距

校园生活和社会生活是有一定的差距的,生活状态不一样,运行规则不同。大学生对社会工作、生活的看法是比较简单、片面以及理想化的,所以积极加强学生对社会的适应能力是非常有必要的。在保证教育质量的情况下,高校应为大学生多提供在社会上工作的经验和培训机会,让他们在学校的时候就多和社会进行接触,尽早的了解就业环境、形势等,缩小学生与工作者、学校与社会之间的角色转换差距。

3.加强对学生就业指导的实用性

在具体的就业指导内容上,不仅仅要涉及到就业素质、能力上的培养,还需要更多元化的培养模式,比如面试之前的准备,以及简历的制作等,引导学生对之后的就业倾向、能力以及个人素质上有一个综合的考虑。在培训的方式上可以选择开大型讲座、培训班、沙龙、网络教学等等,使得他们按照社会要求来约束自己。

(三)开展校企合作,增加实践机会

用人单位可以为大学生提供更多的实习平台,积极参与到大学生的就业能力培养过程中去,这也是企业的一种社会责任。员工能力的高低、在工作中的效益也是对企业的经济效益有一定的影响的,所以对企业来说也是一种投资。

1.企业积极配合学校,为大学生提供实习机会

通过高校和企业之间的紧密合作,帮助学生获得更多的实习机会。企业可以建立相关的就业实习基地,或者是准备自己的人才储备库,不仅可以使大学生在就业竞争能力上得到加强,还有益于企业的人才储备。大学生只有通过实习才能获得在理论学习中没有获得的知识,将理论知识和实践能力合为一体,在实习的过程明确自己的职业兴趣和发展方向。

2.多开展课外的学习活动

企业在开展项目工作的同时,可以把大学生接收进去,让学生通过在实际的项目工作中去完善自己的专业能力,切身体会如何在团队中有效率地开展工作,从而对项目工作中涉及到的团队合作、项目管理、人际沟通等有一个清晰的认识。让大学生尽早地适应职业环境,从而正视自身的不足,完善自己的职业素质。

3.企业参与高校的专业设置

在国外,很多企业帮助高校设置与自身相匹配的专业课程,有针对性地对学生的专业技能进行培养,在教学过程中不断地完善其课程的内容和结构。保证课程的内容始终和市场需求相结合,从而大大提高毕业生的就业能力。如果条件成熟,国内的高校以及企业也可以借鉴这个方法对学生进行培养。

[1]郑晓明.就业能力论[J].中国青年政治学院学报,2002,21(3).

[2]王艳红.大学生就业力不足的现状及提高途径初探[J].中国大学生就业,2005(2).

[3]杨邦勇.当代大学生就业能力提升研究[J].中国大学生就业,2007(14).

[4]鲁畅.论大学生就业能力的培养[J].辽宁教育研究,2007(4).

猜你喜欢
竞争能力职业大学生
守护的心,衍生新职业
优化产业结构配置 提升综合竞争能力——永泰能源股份有限公司
带父求学的大学生
职业写作
在新时代的春天砥砺奋进,全面提升企业竞争能力
大学生之歌
我爱的职业
玉米品种竞争能力的评价与分析
“职业打假人”迎来春天?
让大学生梦想成真